
高雄市立 林園高級中學 國中部 111 學年度 第2學期 二年級 第3次段考 (歷史科)-試題卷
班級: 姓名: 座號:
16.( ) 中國大陸製造業蓬勃發展,被稱為「世界工廠」,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中國是外資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二是
中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消費市場;第三個原因可能為下列何者? 【習作】
(A)勞力充足工資低 (B)生產效率達最高
(C)企業經營規模大 (D)農業產值比重高
17.( ) 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經濟特區的地點具有何種優勢?【習作】
(A)近山區,開採林業資源 (B)近沿海,吸引外國投資
(C)近邊界,利於鞏固國防 (D)近華北,利用大河資源
18.( ) 西元 1971 年美國派遣乒乓球隊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兩國關係破冰的關鍵。當時兩國進行體育交流的背景為
何?【習作】
(A)中美兩國都有意緩和政治緊張,改善關係 (B)美國希望與中國交換大貓熊做為展示之用
(C)美國人民希望向中國索取二戰時期的借款 (D)中華人民共和國希望美國放寬移民人數限制
19.( ) 某週刊指出:「2008 年中國城市人口中,收入前 20%的富人擁有金融資產的 66.4%,而後 20%的窮人僅擁有金融
資產的 1.3%,顯示多數財富集中於少數人手中。」下列何者與上述現象的關係最密切?
(A)大躍進運動加速農、工業發展 (B)六四事件帶動國內經濟的發展
(C)改革開放後趨向市場經濟制度 (D)新南向政策吸引外商前往東協設廠
20.( ) 歷史圖一呈現的是「某地」在不同時期,統治者演變的情況,請問:「某地」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深圳 (B)香港 (C)澳門 (D)山東
21.(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國際局勢發展走向區域統合、建立跨國組織,東南亞國家協會便是其中一。請問:下列
何者是東南亞國家協會成立的最主要目的?
(A)為了防堵共產勢力在東南亞擴張
(B)為了不捲入美蘇主導的冷戰局勢
(C)為了改善勞工短缺的經濟困境
(D)為了進行經貿往來的區域性合作
22.( )1989 年當時電視新聞報導,曾出現歷史圖二的畫面,引來全球震驚並
同聲譴責中共藐視人權。請問:這位年輕人代表中國民眾追求何者的
象徵?
(A)國家主權 (B)民主政治
(C)自由貿易 (D)改革開放
23.( ) 1990 年代鄧小平藉由視察南方各城市的機會,發表一系列的「南巡講話」,鼓勵各地積極發展經濟,強調發展才
是硬道理。請問:鄧小平為何會在此時發表「南巡講話」言論,最主要是受到國際上的何種刺激?
(A)東歐與蘇聯共產政權的相繼瓦解 (B)希望能促進中美外交關係正常化往來
(C)蘇聯停止援助中國並要求返還貸款 (D)感受到美國成立東南亞公約組織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