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林園高中附設國中 八年級 111 下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二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410.65 KB
頁數
3
作者
MyHomePC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3-04-26,离现在 2 184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高雄市立 林園高級中學 國中部 111 學年度 2學期 年級 2次段考 (歷史)-試題卷
班級: 姓名: 座號:
16.( ) 自民國 18 年美國發生金融風暴以來經濟的恐慌瀰漫全世界各國相繼修訂貨幣政策圖解決經濟困境中華民國
亦捲入這場國際經濟動盪的漩渦中,財政部於是積極思考改進的方法,一方面因應世界的趨勢,另一方面則配合國內
的情況,規畫新貨幣政策,並於民國 24 11 3日公布實施。上述的政策應為何項?【習作】
(A)推動專賣,增加政府財政收入 (B)銀銅並用,因應國際匯率變化
(C)發行新臺幣,停止與法幣兌換 (D)發行法幣,解決幣制混亂情況
17.( ) 新華社報導「近泰縣部門蘆陽喜泉等鄉鎮行第文物發現上千座的『煉鋼爐』群……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風吹日晒,有的煉鋼爐爐膛內仍然殘存有明顯的火燒痕跡。通過實地測量,煉鋼爐群遺址占地面積
大約有二平方公里,數量大約有一千座,全部用石塊堆砌而成,沿山坡重疊而上,直達山頂。景泰縣文物部門正在對
這些煉鋼爐逐個進行登記並加以妥善保護,準備申報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以上所述最可能是哪一個時期遺留下
來的文物?【習作】
(A) 日戰爭時期 (B) 共內戰時期 (C)大躍進運動時期 (D)文化大革命時期
18.( ) 電影活著劇情如下:「為了破四舊,福貴不得不燒毀心愛的皮影戲道具,留下一只空箱子。……福貴的女兒鳳霞臨盆
醫院遭到學生奪權醫生們在『打倒學術權威』的口號下被清算鳳霞因突然血崩卻無醫生施予急救而送命……。」
這段情節的時空背景最可能是下列何者?【習作】
(A) 共內戰時期的臺灣 (B)滿洲國成立後的東北
(C)軍閥混戰時期的華北 (D)文化大革命時的中國
19.( ) 以下是中國天津某年慶祝元旦的相關報導「政府要求各機關及各民眾團體,在元旦上午參加慶祝中華民國成立的紀念
大會。當晚民眾提燈遍遊街市,高呼『勿忘國恥』『抵制日貨』『打倒貪官汙吏』『打倒燒香化紙、磕頭拜年的惡習』
等口號。各街市商號張貼標語、懸燈結綵,國民黨黨旗和國旗飄揚天際,蔚為盛況。」請問:上述內容最可能是描繪
下列何時的景象?
(A)1861-1895 年自強運動期間 (B)1928-1937 年十年建設期間
(C)1958-1961 年農工大躍進期間 (D)1966-1976 年文化大革命期間
20.( ) 以下是孫中山的遺囑「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現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務須依照余所著建國方略、建
國大綱、三民主義及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繼續努力,以求貫徹。…」請問:孫中山的著作「建國大綱」將國家
建設分為哪三個時期?
(A)軍政→訓政→憲政 (B)憲政→軍政→訓政 (C)訓政→憲政→軍政 (D)訓政→軍政→憲政
21.( ) 「日本軍閥夙以征服亞洲並獨霸太平洋爲其國策日本執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友邦開釁擴大其戰爭侵略行動
茲特正式對日宣戰,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條約、協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間之關係者,一律廢止」此為民國三十年
國民政府發布的對日本正式宣戰公告,請問:中國何時開始和美、英等盟國並肩作戰?
(A)珍珠港事件後 (B)九一八事變後 (C) 一二八事變後 (D)七七事變後
22.( ) 「發動西安事變我沒有錯也許方法欠妥」「回憶近一個世紀的人生歷程我對 1936 年發動的事變無悔如果再走
一遍人生路我還是會做相同的事…」這是張學良晚年回憶訪談的節錄請問列那一個是西安事變帶來的影響?
(A)國民黨與共產黨第一次合作 (B)國民政府停止剿共一致抗日成為共識
(C)中共進行「兩萬五千里長征」 (D)國民政府採取「先安內後攘外」政策
23.( )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舉行了不少國際會議,其中某些會議中國成功收回權利,卻也在某些會議中失去主權。請問:下
列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外交會議與事件何者敘述正確?
(A)中國為了爭取蘇聯對日本宣戰,於民國 34 年和蘇聯召開雅爾達會議
(B)雅爾達會議犧牲中國權益,同意蘇聯取得在中國山東的特殊權益
(C)民國 32 年,中、美、英、蘇等國領袖在開羅舉行會議商討作戰事宜
(D)開羅會議聲明戰後日本應將東北、臺灣、澎湖等地歸還中華民國
24.( ) 1948 年末至 1949 年初,經過三大會戰,國軍的精銳重兵集團大部分被消滅,中國人民解放軍則
大為增強,控制長江以北的廣大地區,開始渡江作戰的軍事準備。1949 424 日出版的申報
【歷史圖一】份售價金圓七千元報紙標題寫著「首都撤退工作完畢」可見當時的戰局發展。
請問:下列關於此時期的敘述何者錯誤?
(A)國共雙方為爭奪日軍占領區,掀起全面內戰
(B)國民政府為挽回民心,實行訓政,還政於民
(C)通貨膨脹嚴重、財政金融崩潰使得民怨四起
(D)中共獲得蘇聯大力支持,有足夠對抗的實力
【歷史圖一】
25.( ) 1990 3數千名大學生聚集在臺北市中正紀念堂(今自由廣場),提出「解散國民大會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
款、召開國是會議提出民主改革時間表」四大訴求。促使政府於隔年廢除臨時條款,終止動員戡亂同時進行修憲及
中央民意代表全面改選。請問:「動員戡亂」是在何時開始實行的?
(A)北伐時期 (B)十年建設 (C)八年抗戰 (D)國共內戰
26.( ) 西元 1949 10 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在統治初期實施了不少穩定政權的措施。請問:下列何者與中共所採
行的政策「無關」?
(A)推動土地改革 (B)實行一黨專政
(C)尊重知識分子的思想言論 (D)將民間企業收歸國有
27.( ) 考前同學們在討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發展,請問:哪一位同學的說法正確?
(A)心陵:滿州國是十年建設期間,中共扶植溥儀建立的政權
(B)新沛:大躍進時期辦理人民公社成功,達成共產主義理想
(C)宜軒: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目的是為了奪回最高權力
(D)裕暄:學生組織紅衛兵、背誦毛語錄,尊重傳統儒家思想
◎題組:請閱讀以下的短文,回答第 2830 題。
28.( ) 文中所提的(甲)事變應為哪一場事件?
(A)一二八事變 (B)盧溝橋事變 (C)九一八事變 (D)珍珠港事變
29.( ) 政府實施的(乙)策略為何?
(A)以空間換取時間 (B)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C)速戰速決 (D)先安內後攘外
30.( ) 淞滬會戰後,政府將首都遷移至【歷史圖二】中何處?
(A) (B) (C) (D)
【歷史圖二】
民國 26 年,因(甲)事變爆發,中日戰爭全面展開。同年 8月,淞滬會戰展開,日本以陸、海、空三軍對上
海展開大規模攻擊,814 日,中國空軍對日本海軍艦艇發動攻擊,擊落日本六架飛機,以 60首開中日空戰
全勝紀錄,也打破「皇軍無敵」的神話,國民政府宣布 814 日為「空軍節」。此戰持續三個月,上海於 11
12 日陷落,中國雖然在軍事上戰敗,但也大大打擊了日本的士氣。
淞滬會戰中日雙方所動員的部隊總數超過一百萬人中國幾乎投入所有的精銳部隊造成極大傷亡在此之後
中央政府決定將首都遷移,採取(乙)策略,持續抗戰。
高雄市立 林園高級中學 國中 111 學年度 2學期 二年級 2次段考 (歷史科)-答案
1-5
6-10
11-15
16-20
DCDBA
21-25
ABDBD
26-30
CCBAD
31-35
36-40
41-45
46-50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