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大灣國中 八年級 111 上學期 社會領域 社會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2.38 MB
頁數
4
作者
Routine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09-28,离现在 3 29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111
答案卡個人資料畫記錯誤將扣得分總分 5
( )1.中國東半部距海較近,氣候特性受季風影響顯著,下列何者為中國東半部的氣候特徵?
(A)受季風影響,冬夏乾溼分明 (B)受季風影響,南北部溫差小
(C)受季風影響,全年降水平均 (D)受季風影響,高山雪厚風小。
( )2.中國的疆域幅員遼闊境內地形複雜可分為山地、高原盆地與丘陵等五大類型且各類地形所占
面積比例不一,如圖()所示。圖()為中國三級階梯地勢示意圖,請依所學判斷,圖()中「ㄅ」階梯所
涵蓋的主要地形,為圖()中何者? (A)丁、戊 (B)丙、丁 (C)乙、丙 (D)甲、乙。
( )3.中國某地的農民有句俗諺:「三天無雨苗發黃,下點急雨土沖光,山洪
爆發遭大殃,主要是因為該地區的土層質地鬆散,易受流水侵蝕,
也導致地表形成千溝萬壑的地形特色。請問:這句俗諺最有可能是
反映中國哪一個地形區農民的生活經驗 (A) (B) (C) (D)己。
( )4.右圖為中國某地的氣候圖,根據氣溫及降水量判斷該地的氣候類型應為下列何者?
(A)熱帶季風氣 (B)溫帶季風氣候 (C)溫帶草原氣候 (D)溫帶沙漠氣候。
( )5.下圖是中國三大氣候類型分布示意圖。請問:下列何者為真?
(A)乙區屬副熱帶季風氣候 (B)甲區以水田為主
(C)丁區因乾燥而年、日溫差均大 (D)丙區氣溫與植被呈垂直變化。
( )6. 下列分別是中國重要的牧業區牲口,關於兩者的敘述何者
( )7.右圖為中國四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其中乙線大致為下列何種現象的分界?
(A)地勢次高階梯與最低階梯的分界 (B)人口分界線
(C)年降水量 500 毫米的分界 (D)最冷月月均溫 0的分界。
( )8.中國流傳一段順口溜:「北京看全國都是基層,上海看全國都是鄉下,
新疆看全國都太擁擠,西藏看全國都沒信仰,內蒙看全國都缺牛奶,
海南看全國都太寒冷。」其中「海南看全國都太寒冷」主要因下列
何種因素所造成 (A)緯度的差異 (B)地勢的起伏 (C)季風的風向 (D)時區的不同。
( )9.「中國飲食文化豐富多元就主食而言可分成麵食與米食製作過程變化多端。例如有名的刀削麵是山西
民家的主食。傳統的做法,是將麵粉加水搓成稍微「乾、硬」的麵糰,再揉成一長圓型的枕頭狀,一手托
麵糰一手拿刀,將麵條削入沸騰的鍋內煮。」關於文中提及的刀削麵,下列敘述何者
(A)屬於南方的在地美食 (B)其原料產地雨量較多屬於水田農業 (C)原料多分布 750mm 等雨量線以北地
(D)受到外來移民與文化擴散影響,故傳入此一麵食習慣。
(A)
名稱
(B)
別稱
(C)
畜牧方式
(D)
分布
犛牛 高原之舟
欄牧
駱駝 沙漠之舟
放牧
Created by free version of DocuFreezer
2
( )10.「中國有 94%的人口聚居在全國總面積 43%的土地上。」此一人口現象主要說明下列何項事實?
(A)人口結構老 (B)人口分布不均 (C)人口數量龐大 (D)性別比例失衡。
( )11.從西元 1970 年到西元 2020 年的人口金字塔變化分析,中國人口結構變化的趨勢為何?
(A)老年人口總數大幅增加為三倍左 (B)塔形變化顯示人口增加速度愈來愈
(C)壯年人口的比例增加使扶養比上 (D)幼年人口的比例下降顯示少子化明顯。
( )12.當人口增加且耕地不敷使用時,開發荒地便成了增加糧食產量的選擇。請問:中國河套平原的墾荒是仰賴
哪一條河川的灌溉? (A)長江 (B)黃河 (C)珠江 (D)淮河。
( )13.「此地位處邊疆,鄰國眾多,加上又是古絲路路線必經之處,因此自古以來
該地的民族組成便十分多元。」上述地區最可能位於右圖中何處?
(A) (B) (C) (D)乙。
( )14.下圖為近代中國東南沿海居民向外遷移示意圖,促使當地居民向外遷移的
主要推力為何 (A)河川短小 (B)降水稀少 (C)氣候嚴寒 (D)丘陵廣布。
( )15.圖中甲~戊的行政區劃為中國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考量族群與文化完整性
而設置。上述這種行政區劃為何? (A) (B)直轄市 (C)自治區 (D)特別行政區。
( )16.右圖是網路上以插圖顯示中國某項人口結構的情形,依圖判斷,當局政府
為了舒緩此問題,宜採取下列何種因應措施?
(A)嚴格執行人口城鄉分隔政策 (B)逐步放寬一胎化政策
(C)規劃完善老年社會福利 (D)合理分配教育資源。
( )17.CNN 報導:2020 年非洲大陸出現蝗災為患,東非的伊索比亞一代出現大量
蝗蟲,數量龐大為二十一世紀僅見。目前非洲的蝗蟲已經飛過紅海進入亞洲,
來到了巴基斯坦和印度,中國正積極觀察其飛行路徑,且該國國家林草局也
發出緊急通知明確指出沙漠蝗蟲將可能沿著盛行風向一路由青藏高原河谷入侵西藏雲南等地以其地
理位置判斷,蝗蟲入侵中國的時間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一月 (B)四月 (C)六月 (D)十月。
( )18.漢代張騫通西域後而開通的絲路,最遠可到達何處? (A)大食 (B)天竺 (C)大秦 (D)吐蕃。
( )19.下列何者不是秦朝實施的制度或政策? (A)推舉孝廉 (B)統一文字、貨 (C)皇帝制度 (D)郡縣制度。
( )20.8 世紀中期,唐帝國的軍隊與大食交戰於怛羅斯,結果唐軍大敗。這場戰爭造成何種結果?
(A)佛教傳入中 (B)造紙術西傳 (C)文成公主和親 (D)伊斯蘭教傳入中國。
( )21.世家大族是魏晉南北朝的政治特色有關世家大族的敘述何者不符合史實 (A)世族因累世為官擁有政
治權力 (B)經濟上可以免除賦稅與勞役 (C)世族婚姻講求門當戶對 (D)隋代形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
世族」的弊端
( )22.草原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之後,雖然在軍事上征服漢人,政治上卻得仰賴漢人世族合作,北魏孝文帝因此推
行「漢化政策,希望促進胡漢融合。請問:有關北魏「漢化政策」的內容與影響,下列何者符合史實?
(A)將首都從平城遷至長安 (B)鼓勵突厥與漢人通婚 (C)胡漢融合奠定隋唐盛世基礎 (D)促使長江流域經
濟開發。
3
( )23.一篇文章中提到「在此王朝統治下分封出去的諸侯隨著王位傳承和時間推移與王室間的關係日漸疏遠
原本用以藩衛王室的諸侯紛紛懷有異心諸侯們憑藉手中的武力相互較勁使統治者澈底失去對於諸侯的控
制。」此篇文章的主題應該是下列何者 (A)商朝的封建統治體制 (B)東周以來的稱雄爭霸 (C)秦朝締
造的統一霸業 (D)西周封建體制的成熟。
( )24.東周時,孔子周遊列國,認為「禮樂崩壞」,希望能恢復禮樂。然而孔子終其一生,都未成功恢復禮樂,
但孔子的言行,是造成廣大的影響力,成為儒家的源頭,更被尊稱為「至聖先師」下列關於「禮樂」
解釋,何者最合適 (A)禮樂就是禮儀跟樂曲,規定了樂曲如何使用跟如何創作 (B)禮樂就是社會的規
範,供貴族們去遵守 (C)禮樂就是儒家的經典,所以儒家就是研究禮樂的門派 (D)禮樂就是繼承的儀式,
王公貴族都是透過禮樂來確立關係遠近,使政權順利轉移。
( )25.西周初年第二次封建如右圖:圖中魯、齊、燕等國在第一次封建時,均在
黃河中游南岸;第二次封建時則遷徙至黃河下游。其用意為何? (A)加強對
東方殷商舊地的控制 (B)犬戎入侵,導致王室東遷 (C)王室衰微,具有軍事
實力的諸侯趁勢崛起 (D)受到西方秦國威脅,無奈東遷。
( )26.商周時期以來,農業民族與草原民族多有衝突。秦以後為了防禦匈奴,建立
起一道兩萬多公里長的城牆,成為北方的防禦線。有學者認為,此城牆的作用
雖然是南方農業民族為了抵擋北方草原民族,但當兩民族合而為一時,這道
城牆就顯得毫無作用。下列哪一個朝代可能會發生長城毫無作用的情形?
(A)周代 (B) (C)漢代 (D)唐代。
( )27.唐朝文化成就於當時的世界文明中可稱為先進以致於亞洲的新羅日本等國家皆向唐朝學習漢字佛教、
科技與典章制度,形成以中國為核向周圍散發文明過往中國學者習慣稱為「中國文化圈」然而這
稱呼法近年來多被「東亞文化圈」取代。這種演變最可能的原因為何 (A)新羅與唐朝爭奪「天可汗」稱
雙方關係漸行漸遠 (B)「天可汗」是東亞盟主之意故改稱為「東亞文化圈」 (C)各國自主意識興起,
排斥單方面吸收中國文化的概念 (D)造紙術對亞洲皆有影響,稱「東亞」較「中國」恰當。
※題組()
( )28.永嘉之禍是中國歷史上重要的事件,因為朝廷的腐敗,讓外族有機可趁,
造成國家的敗亡。請問:這個事件應該處於右圖中的哪個時間點?
(A) (B) (C) (D)丁。
( )29.承上題,永嘉之禍攻入洛陽,導致國家滅亡的「外族」為下列何者?
(A)匈奴 (B) (C)東突厥 (D)犬戎。
※題組()請依文章回答第 30~31
東周以來,百家爭鳴,被視為是學術思想上的黃金時代,九流十家各有自己的擁護者。各國因富
國強兵的政策,延攬各國士人效力,並且加以禮遇,平民有機會透過才能獲得晉用。秦統一天下後,
實施挾書律,直到漢朝建立後才廢除。不過隨後由於漢武帝尊崇儒術並以精通儒家經典作為入仕當
官的標準,毫無疑問對學術又是一次打擊。漢代的選官方式,促成東漢末的累世經學,經學世家的出
現,到了魏晉之後,平民想要再透過才能當官已難如登天。
註:「挾書律」,規定對私自收藏違禁書籍的人滅族。
( )30.根據前文,中國歷史上,官方何時開始限制學術思想?
(A)東周 (B)秦統一天下後 (C)漢武帝 (D)東漢末。
( )31.根據短文,學術自由曾經促進階級流動,而學術思想在尊崇儒術後,反倒趨向一元,難以達成階級流動,
但造成「平民想要再透過才能當官已難過登天」的直接原因是什麼?
(A)漢代平民布衣卿相 (B)方舉辦科舉考試 (C)漢武帝尊崇儒術 (D)曹魏實施九品官人之法。
※題組()
瑄瑄依照時間先後記錄漢朝自高祖至武帝時期,與匈奴之間的互動情形。請依據下表回答問題:
時間
高祖 7
高祖 9 文帝 14 景帝 5 武帝
建元 2 武帝
元朔 2 武帝
元狩 4
事件 高祖親征
匈奴,遭
遇白登之
圍,不敵
匈奴。
採婁敬之
策,將宗室
女嫁給單
于,並贈與
中原物資。
匈奴攻朝那
關等地大肆燒
殺擄掠漢軍直
擊無果再度和
親。
再遣公主嫁
匈奴軍臣單
且雙方在
邊境互通關
市。
張騫出使
西域欲聯
合大月氏
攻打匈
未果
衛青出兵雲
中以西得胡
首虜數千
取河南地
朔方郡。
張騫二度出使
西域欲聯合烏
孫孤立匈奴
遣副使通西
域諸國。
( )32.依據上表所載,下列何者不是漢朝與匈奴間的互動方式 (A)征戰 (B)和親 (C)貿易 (D)朝貢。
( )33.張騫出使西域對漢朝有何助益? (A)使漢朝認識西域諸 (B)說服西域各國攻打匈奴 (C)與西域諸國締
約結盟 (D)以和親拉攏西域諸國。
( )34.關於漢朝與匈奴關係的變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漢代皇帝皆傾向以和平手段與匈奴平等共處 (B)西漢前期常以和親政策維繫漢匈之間的和平
(C)漢文帝時的漢匈關係開始趨向漢強、匈奴弱 (D)漢武帝時終於透過聯合西域諸國將匈奴擊滅。
4
( )35.法國學者孟德斯鳩主張三權分立,請問這三權指的是? (A)行政權、司法權、監察權 (B)行政權、立法
權、司法權 (C)立法權、考試權、監察權 (D)行政權、監察權、立法權
( )36.下列選項中,何者屬於「權力」的展現? (A)張警官依法進入民宅,將通緝犯逮捕歸案 (B)大山向政府申
請紓困補助金 (C)小玉在網路上發表他對酒駕的看法 (D)阿華透過投票權的行使,選出心中理想的候選人。
( )37.下列關於國家的描述,何人概念最正確 (A)阿忠:國家必須由同一個民族組 (B)小秋:國家的組成要
素包含人民領土政黨缺一不可 (C)阿奇政府的更替不會影響該國在國際上的地位 (D)小良:
只要是居住在這個國家的人民,就是這個國家的國民。
( )38.下列選項中,何者不是民主國家「有限政府」的特色?(A)政府的職權及運作方式必須受到法律的規範
(B)將權力分給不同的機關行使 (C)政府機關權力各自獨立,無法相互制衡 (D)政府須依法而治,接受人
民的監督與約束
( )39.下列選項中,何者屬於法治社會的特徵? (A)強調國王就是法律 (B)政策容易朝令夕改 (C)專制獨裁的國
家都屬於法治社會 (D)法律為人民意思的表現。
( )40.新聞報導指出:警方日前破獲暴力販毒集團,該集團除了利用未成年的青少年運送毒品,遇到金錢糾紛,
即以暴力的方式討債。請問:國家建立警察系統,除暴安良的作為,最主要是發揮國家的何項目的?
(A)保衛國家安 (B)維持社會秩序 (C)促進經濟發展 (D)發展社會福利。
( )41.領土是國家統治權所及的地理區域。請問:下列何者屬於國家的領土?
(A)領陸、領空、經濟海域 (B)領海、領土、公海 (C)領陸、領海、經濟海域 (D)領陸、領空、領海。
( )42.以下是某則新聞的部分內容。請
(A)民意政治 (B)責任政治 (C)法治政治 (D)政黨政治。
酒駕上路,害人害己。修正後的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將酒駕、拒絕酒測的再犯累計期限,由原本
5年延長為 10 年。未來若 10 年內再度酒駕,主管機關將依法公佈其姓名、照片以及違法事實。
( )43.為了協助新住民克服語言溝通障礙,政府成立多語服務平臺,提供新住民各項諮詢服務。請問:這是現代
民主國家的何種目的 (A)保衛國家安全 (B)發展社會福利 (C)伸張司法正義 (D)維持社會秩序。
( )44.以下對於小婷針對「主權」寫的公民筆記請問需要修正的地方是? (A) (B) (C) (D)丁。
民主國家的主權掌控在統治者手上
是指國家最高的權力
對外具有獨立性,不受其他國家或國際組織干涉
對內具有最高性,在決策上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
( )45.依據我國憲法本文第 12 條規定人民有秘密通訊之自由因此為避免人民利益受到損害因犯罪調查之
需要,並經法院同意,國家不得任意監聽人民之通訊及其內容。請問:以上規定主要在保障
(A)人民的積極權力 (B)人民的消極權力 (C)人民的積極權利 (D)人民的消極權利。
( )46.下表是阿強針對「人治社會」與「法治社會」所做的比較。請問:內容正確的是
(A)甲乙 (B)丙丁 (C)甲丙 (D)乙丁
選項 人治社會 法治社會
法律的制定者 統治者 人民選出的民意代表
法律執行的標準 標準明確 無一定標準
法律存在的目的 保障統治者的權力 保障人民的權利
法律對統治者的影響 統治者可自行解釋法律 是統治者控制人民的工具
( )47.孫中山提出五權分立來補救三權分立的缺失。請問:下列關於五權分立的描述,何者正確?
(A)多了司法及監察權兩權 (B)為了避免政府濫用私人,將考試權從行政權中獨立出來
(C)為了避免議會專制,將監察權從司法權中獨立出來 (D)歐美各國的政府體制多採用五權分立
( )48.在民主國家中,行政機關要推動政策,必須要有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作為依據。若行政機關違法濫權,侵
害到人民利益時,人民可依法定程序向司法機關尋求協助。請問:上述內容最符合下列何種概念
(A)分權制衡 (B)定期選舉 (C)國家主權 (D)政黨輪替。
( )49.妮妮想要以「民意政治」為題集相關例證請問下列選項何者最適合? (A)政府官員違法失職時
應負起相關的法律責任 (B)政府在推行重大政策時,常會舉辦公聽會,聽取各界人士的意見,以此作為決
策的依據 (C)民主國家中政黨透過定期選舉爭取執政的機會 (D) 政府依《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對違
法攜帶肉品入境的旅客加以處罰。
( )50.關於國家與政府差異,下列何者錯誤? (A)甲乙 (B)丙丁 (C)甲丙 (D)乙丁。
國家 政府
是國家統治機關的總稱 是國家的組成分子
涵蓋的範圍較小 涵蓋的範圍較廣
擁有主權 擁有統治權
具永久性與持續性 是短暫且可改變的
Created by free version of DocuFreezer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