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 )25.中日戰爭後,中國陷入激烈的內戰衝突,國民政府原本仍保有軍事優勢,然而短短數年內局勢慘遭逆
轉。在這場國共內戰中,導致國民黨失利的原因何者不正確? (A)國民政府官員貪污腐化引發民怨
(B)國民政府無力解決通貨膨脹等經濟問題 (C)頒布全國動員戡亂試圖監控百姓造成恐慌 (D)中共獲
得蘇聯大力支援得以迅速擴張。
( )26.下列敘述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某場國際會議後所發表的宣言:「三國之宗旨,在剝奪日本自西元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在太帄洋所奪得或占領之一切島嶼,在使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滿
洲、臺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華民國。」請問:哪位不是參與此次國際會議的三國領袖之一?
(A)蔣中正 (B)邱卲爾 (C)羅斯福 (D)馬歇爾。
( )27.民國 17 年到 26 年間,中國政府展開十年建設,也有人將這段期間稱為黃金十年。請問:下列何者為
十年建設時期的成果? (A)成立軍校,北上征討軍閥 (B)頒布憲法,進入憲政階段 (C)發行法幣,解
決幣制混亂 (D)對日宣戰,解決外患威脅。
( )28.中日戰爭初期,日軍採取速戰速決策略,目的以最快時間佔領中國,因此在開打後短短數月的時間內
已陸續侵占多個城市。請問下列事件:(甲)進攻上海(乙)七七事變 (丙)南京大屠殺,依照發生
的先後順序,應如何排列?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乙甲 (D)乙丙甲。
( )29.中國有段時間百姓高唱:「稻粒賽玉米,黃豆像南瓜,花生像山芋,山芋趕南瓜」,樂觀地認為人定勝
天。請問:這則順口溜應是在什麼背景下形成?
(A)大躍進期間 (B)十年建設期間 (C)中日戰爭期間 (D)文化大革命期間。
( )30.對國民黨來說「他」是千古罪人,對共產黨而言「他」卻是千古功臣,由於對領導者政策的不滿,「他」
策動政變挾持前來視察的領導者,導致國民政府停止剿共,也讓中共局勢轉危為安。根據上述的內容可
以推測下列何者為非? (A)上文中的「他」是指張學良 (B)當時領導者的政策為先攘外後安內 (C)
領導者遭挾持的事件史稱為西安事變 (D)此事件後促成了第二次國共合作。
( )31.這件事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捩點,使得美國決定加入戰局,促使歐
亞兩個原本分離的戰場合流,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大戰,中國也從獨立
作戰轉而開始與盟軍合作。請問:這件事指的應該是?
(A)盧溝橋事變 (B)一二八事變 (C)珍珠港事變 (D)九一八事變。
( )32.右表為西元 1921~1949 年中共黨員人數的統計表。請根據所學,選出
下列錯誤的選項: (A)西元 1921 年到 1927 年間,中共黨員人數增加受
益於國民黨的包容 (B)西元 1927 年初到底,中共黨員總數銳減是因為
蔣中正實施清黨 (C)西元 1934 年起中共展開兩萬五千里長征,黨員人
數逐漸減少 (D)西元 1949 年國共內戰進入尾聲,中共成立中華民國。
( )33.此處曾是日俄戰爭的戰場,日本天皇敕令在此設立「南滿鐵道株式會
社」,管理礦山、港口、文化和科研機構,表面上經營鐵道事業,暗地裡
卻進行各種建設及情報蒐集。後來此處遭到日軍完全佔領,並於此成立
傀儡政權,以加強擴大中國的控制。第二次世界大戰尾聲,此處又淪為
大國角力的犧牲品,用以換取蘇軍參戰。請問:此處指的應該是?
(A)山東 (B)臺灣 (C)北帄 (D)東北。
( )34.烏俄戰爭延續至今,已造成多方面的不良後果,更遑論世界性的戰爭更是帶給世人無比的禍害。回顧
第二次世界大戰,下列何者並非其所造成的影響? (A)帄民因軍事衝突、空襲等導致大量的死傷 (B)
臺灣婦女被迫充當慰安婦留下難以彌補的傷害 (C)日本東京、大阪受到原子彈毀滅性的破壞 (D)受戰
火波及地區出現經濟停頓、物資短缺的問題。
( )35.下列選項中,何人對我國「罪刑法定原則」的理解最正確? (A)小東:只要是違法的行為,都屬於犯
罪行為 (B)小西:是民法的最高原則 (C)小南:行為是否構成犯罪以及要如何處罰,必頇事先有明文
的法律規定 (D)小北:在偵查犯罪時,不可對外公開偵辦案件過程中所取得的資料。
( )36.下列選項中,哪些屬於犯罪行為?(甲)搶奪路人財物 (乙)開車撞傷行人 (丙)騎車闖紅燈 (丁)積欠銀行
債務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丁。
( )37.阿極在下班途中,看見搶匪騎車強奪路人皮包,他趕緊記下車牌號碼,打電話向警方報案。請問:阿
極的行為稱為? (A)告訴 (B)告發 (C)自訴 (D)公訴。
( )38.基德開車時不慎和阿輝的車輛發生擦撞,最後兩人達成共識,由基德賠償阿輝修車費用,以透過私下
協議的方式來解決這起糾紛。請問:對於他們所採取的紛爭解決途徑,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雙方採取的方式稱為訴訟上的和解 (B)若基德違反協議,阿輝不可以再向法院提起訴訟
(C)此種方式的效力與法院的確定判決相同 (D)此種方式程序簡便,但不具強制執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