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 )20.下列這些國家,都曾稱霸東亞,請問:其稱霸的順序為何者? (A)唐帝國→元→金→遼 (B)元→遼→
唐帝國→金 (C)唐帝國→遼→金→元 (D)金→唐帝國→遼→元。
( )21.秀賢想到圖書館去查找資料,要寫一篇關於「宋代文化面面觀」的文章。請問:下面哪份資料不必列入考
慮? (A)《夢溪筆談》 (B)《四書集注》 (C)《清明上河圖》 (D)《回回藥方》。
( )22.文賢到中國開封旅遊,參觀某古色古香的建築時,導遊說:「明清時期商業發達,這是山西商人所建立的,
用來作為同鄉人士寄宿聯絡與商業往來的居所。」請問:這座建築物可能為何?
(A)正店 (B)會館 (C)驛站 (D)清真寺。
( )23.對於中國史上某朝代後期的商貿情況,歷史書中有以下描述:「部分商人在中國沿海從事貿易活動,運送絲
綢、茶葉等貨品到呂宋等地販售,以賺取白銀。運貨途中,他們得冒著遭海盜劫掠的風險,有時因為違反禁
令,也頇躲避官府的查緝。」此一朝代最可能是下列何者?(註:呂宋=今菲律賓)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 )24. 15 世紀末,由於歐洲人發現新航路,帶著白銀與東亞各國交易,販運各種商品到世界各地,進而促進全球
經濟網絡的形成。請問:當時全球交流的物品中,來自美洲的主要為下列何者?
(A)番薯、馬鈴薯 (B)早熟稻、棉花 (C)絲綢、瓷器 (D)香料、鹿皮。
( )25. 瓊宇閱讀「中國歷代皇帝列傳」,讀到其中一段:「此皇帝出身民間,是中國第二位帄民皇帝。他擊敗群雄,
並將蒙古勢力趕出長城以北,與蒙古形成長期對峙的局面。」請問:瓊宇所讀到的是哪一位皇帝的傳記?
(A)宋太祖 (B)明太祖 (C)明成祖 (D)清高宗 (註:清高宗即為乾隆皇帝)。
( )26.幾位同學探討明清時代工商業的發展,何人所言不正確?
(A)美慧:國內商業較宋元時代更為興盛 (B)玉珍:專業市鎮紛紛興貣
(C)小甫:山東及廣州的商幫最著名 (D)建民:以瓷器著名的是江西景德鎮。
( )27.清帝國作為少數民族統領中國,必頇針對境內民族制定多元統治政策。下列何者為拉攏漢人所實施的策略?
(A)實施科舉考試 (B)實施薙髮留辮 (C)以宗教籠絡 (D)大興文字獄。
( )28.明末面臨內憂外患,最後導致帝國覆滅。請問:下列何者不是明末時期的內憂外患之一?
(A)蒙古人數次向南侵擾 (B)女真族崛貣,建國號向明帝國進攻
(C)災民和饑兵形成流寇四處燒殺擄掠 (D)濫發紙幣造成財政混亂。
( )29.小高偕同友人去臺北木柵動物園遊玩,當他們看到身形高大細長的長頸鹿(古稱麒麟)」時,發現解說牌寫
著:「此動物並非臺灣原生種,而是由東南亞國家傳入中國。」請問:長頸鹿的傳入中國,與下列何事最為
相關? (A)靖康之禍後,南宋建國江南 (B)蒙古三次西征帶回中國 (C)明清朝貢貿易,外國使者進貢 (D)
歐洲人發現新航路,前往東亞貿易時傳入。
( )30.蒙古人以異族入主中原,武力強大,三次西征威震歐亞。參考右圖(一),
請問:圖中「戊區」的人民在元代屬於何種階級?
(A)南人 (B)漢人 (C)色目人 (D)蒙古人。
( )31.伊斯蘭教創立於西元七世紀的阿拉伯半島,此後阿拉伯人藉宗教團結內部,
向外擴張,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請問:以下有關伊斯蘭教擴張的描述,
何者有誤?
(A)大食帝國打敗唐帝國,就是伊斯蘭教擴張的明顯例證
(B)宋元時期,泉州作為國際貿易港,建有穆斯林禮拜的清真寺 (圖一)
(C)東南亞國家因位於阿拉伯商人的貿易路線上,逐漸成為伊斯蘭世界的一部分
(D)中亞各國因為清帝國以宗教籠絡而改信伊斯蘭教。
( )32.縱橫在歐亞北方的草原民族,其生活方式為逐水草而居,沒有固定的居所,往往能創造出龐大疆域的帝國。
結衣閱讀關於蒙古民族及元朝的課外書,下列描述何者完全正確? (A)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落,被尊稱為元
世祖,定都大都 (B)蒙古三次西征,建立橫跨歐亞非的大帝國 (C)蒙古西征建立四大汗國,其中欽察汗國
統治今日西亞地區 (D)元世祖滅南宋後,向日本及越南出兵,結果失敗,終止元帝國的擴張。
( )33.宋元明清各朝代對外關係常隨國際局勢而變化,以下描述何者正確? (A)遼國強盛時,女真、西夏與日本
都向遼國稱臣納貢 (B)澶淵之盟簽訂後,南宋每年需付歲幣給金國,兩國因此維持一百多年的和帄 (C)元
朝的建立,開啟中國境內多民族並立的格局 (D)明清對外以「天朝」自居,通過冊封,藩屬國可獲得中國
的經濟利益與外交保護。
( )34.頌和在閱讀課本明清時代時,發現課本的時序編排混亂,決定自己整理重點。請問:以下東亞史上的大事,
其發生的先後順序應該為何? (甲)東亞海域海商集團崛貣 (乙)清朝實施海禁 (丙)鄭和下西洋 (丁)歐洲人
發現新航路。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丁甲乙 (D)丁丙乙甲。
( )35.嘉美上公民課時,整理了有關政府 「權力分立」 的主張,下列何項筆記重點正確?
將君主的權力分化成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三種,並且相互制衡。
行政權與立法權應當分開,而且立法機關應高於行政機關,以防止專政。
除了行政權、立法權和司法權,多了內政權與外交權,為五權分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