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小學高年級
國語文詞彙診斷測驗
指導者:國立嘉義大學特教系
陳政見教授、陳明聰教授
編製者:郭家僖、侯音薏、劉英森
嘉義縣特殊教育輔導團編印
中華民國97年8月
目 錄
國民小學高年級國語文詞彙診斷測驗使用手冊
國民小學高年級國語文詞彙診斷測驗題本
國民小學高年級國語文詞彙診斷測驗綜合研判表
《附錄》
國民小學高年級國語文詞彙診斷測驗施測說明
國民小學高年級國語文詞彙診斷測驗答案紙
國民小學高年級國語文詞彙診斷測驗記錄紙
國民小學高年段國語文詞彙診斷測驗使用手冊
一、測驗題目來源
本診斷測驗手冊來自於嘉義縣94年度國民小學高年級國語文詞彙測驗,收集國中國文課本(如南一版、國編本、康軒版、翰林版)第十一、十二冊,依國文課本選出生活實用詞彙,並作成統計表統計出現頻率。
經由詞性討論與增刪之後,按照抽取的方式,共抽取140題,本年級採4選1的選擇題型,在答案卷上作答。
原測驗試題140題於抽樣的學校施測後,將施測結果經難度分析,每題的難度值分配從.02到.99之間,平均數為.86,標準差為.16。
新診斷試題題目的編排,係依據原測驗總分低於平均數2個標準差以下(四捨五入)為選擇標準,先選難度指數單一的題目(即難度不重複的題目),並統計詞性的分配情形,再將難度指數由高到低排列,重新排序診斷題目,難度指數為.81到.99,平均難度為.91,總計選出61題。如果按照詞性分配名詞有23題,平均難度為.92,動詞有24題,平均難度為.91,形容詞有7題,平均難度為.91,副詞有2題,平均難度為.94,其他詞類(含量詞、叠詞、成語等)有5題,平均難度為.88。經歸類後統成三類:名詞23題,動詞24題,其他14題(含形容詞、副詞及其他詞類)。為了能够針對了解學生學習的程度,因此本診斷測驗依難度由易至難排列如表1所示:
表1 國民中學三年級國語文診斷測驗題本難易度一覽表
第一級29題(.93-.99) | 第二級17題(.87-.91) | 第三級15題(.81-.87) | |||||||||||||||
題號 | 難度 | 題號 | 難度 | 題號 | 難度 | 題號 | 難度 | 題號 | 難度 | 題號 | 難度 | 題號 | 難度 | 題號 | 難度 | 題號 | 難度 |
1 | .99 | 14 | .98 | 25 | .96 | 30 | .91 | 36 | .92 | 42 | .93 | 47 | .87 | 51 | .84 | 58 | .86 |
2 | .98 | 15 | .98 | 26 | .95 | 31 | .90 | 37 | .92 | 43 | .91 | 48 | .84 | 52 | .84 | 59 | .86 |
3 | .97 | 16 | .97 | 27 | .93 | 32 | .90 | 38 | .92 | 44 | .90 | 49 | .81 | 53 | .83 | 60 | .86 |
4 | .97 | 17 | .96 | 28 | .93 | 33 | .89 | 39 | .92 | 45 | .89 | 50 | .81 | 54 | .82 | 61 | .83 |
5 | .97 | 18 | .96 | 29 | .93 | 34 | .88 | 40 | .92 | 46 | .87 | 55 | .82 | ||||
6 | .97 | 19 | .96 | 35 | .88 | 41 | .88 | 56 | .82 | ||||||||
7 | .97 | 20 | .96 | 57 | .81 | ||||||||||||
8 | .97 | 21 | .95 | ||||||||||||||
9 | .95 | 22 | .95 | ||||||||||||||
10 | .95 | 23 | .93 | ||||||||||||||
11 | .94 | 24 | .93 | ||||||||||||||
12 | .94 | ||||||||||||||||
13 | .94 | ||||||||||||||||
名詞 | 動詞 | 形容詞 及其他 | 名詞 | 動詞 | 形容詞 及其他 | 名詞 | 動詞 | 形容詞 及其他 |
根據表1,按照原有的難度分為三級,第一級的難度.93-.99,計有29題,平均難度.96,名詞13題、動詞11題、形容詞及其他詞類有5題;第二級的難度.87-.91,計有17題,平均難度.90,名詞6題、動詞6題、形容詞及其他詞類有5題;第三級.81-.87,計有15題,平均難度.83,名詞4題、動詞7題、形容詞及其他詞類有4題。依據難度及配合精熟程度80%,兩者交替考量後,參照專家判斷標準,決定採取通過為第一級通過率達23題,第二級通過率達14題,第三級通過率達12題。
二、診斷測驗實施指導語
(一)與受試者建立良好關係
主試者將受試者安排就定位後,保持和善笑容與氣氛,交談約三至五分鐘,如果受試者表現良好,依據年齡,給予增強物鼓勵,以維持其受試動機。
(二)例題作答解說
診斷測驗例題係依據第一次測驗結果,進作難度分析後,所淘汰最容易的題型整理而成的題目。由主試者觀察說明,若受試者有顯現疑問或不解的反應出現時,主試者應改變施測說明方式,直到受試者了解題意為止。
(三)診斷測驗實施
第一步先將試題呈現給受試者,若其閱讀有困難者,則改採口語報讀,每一級皆需讓受試者將所有題目做完,再依其測驗結果統計其最低通過的題數。
三、診斷測驗結果分析
(一)診斷級數綜合判斷
1.第一級:
(1)當以閱讀方式施測,若受試者通過率未達23題時,表示受試者在國小高年段的國語詞彙表現能力低於該年級能力四個標準差,係屬國語詞彙表現能力嚴重落後該年級平均水準。
(2)當以報讀方式施測,受試者通過率仍未達23題時,表示受試者在該年段的國語詞彙表現能力除了明顯低於該年段能力且表現能力嚴重落後該年段平均水準外,可能在聽力理解方面亦有嚴重障礙。若報讀能通過23題時,則繼續進行第二級報讀施測,而略過閱讀方式施測。
2.第二級:
(1)當以閱讀方式施測,受試者通過率未達14題時,表示受試者在該年段的國語詞彙表現能力低於該年段能力三個標準差,係屬國語詞彙表現能力中度落後該年段平均水準。
(2)當以報讀方式施測時,受試者通過率仍未達14題時,表示試者在該年段的國語詞彙表現能力除了明顯低於該年段能力且表現能力中度落後該年級平均水準外,可能在聽力理解方面亦有嚴重障礙。若報讀能通過14題時,則繼續進行第三級報讀施測,而略過閱讀方式施測。
3.第三級:
(1)當以閱讀方式施測,受試者通過率未達12題時,表示受試者在該或年段的國語詞彙表現能力低於該年段能力二個標準差,係屬國語詞彙表現能力中度落後該年段平均水準。
(2)當以報讀方式施測時,受試者通過率仍未達12題時,表示受試者在該年段的國語詞彙表現能力除了明顯低於該年段能力且表現能力中度落後該年段平均水準外,可能在聽力理解方面亦有嚴重障礙。
若報讀能通過12題時,則可判定該受試者為明顯之閱讀理解障礙,需繼續進行其他相關鑑定測驗工具評量。
(二)詞性錯誤類型分析
1.第一級:總計有29題,名詞13題、動詞11題、形容詞及其他類有5題,顯見以名詞居多,以通過50%為基準,名詞低於7題即設定名詞詞性有困難者,動詞低於6題者亦設定動詞詞性有困難者;形容詞及其他類低於3題者即屬該詞類有困難者。
2.第二級:總計有17題,名詞6題、動詞6題、形容詞及其他類有5題,因此名詞低於3題即設定名詞詞性有困難者,動詞低於3題者亦設定動詞詞性有困難者;形容詞若未達3題者即屬該詞類有困難者。
3.第三級:總計有15題,名詞4題、動詞7題、形容詞及其他類有4題,因此名詞低於2題即設定名詞詞性有困難者;動詞4題全錯者始列入動詞詞性困難者;形容詞及其他類低於4題者即設定該詞類有困難者。
其採計歸納如表2所示:
表2 國民中學三年級國語文診斷測驗題本詞性錯誤類型分析一覽表
級數
詞性
第一級
第二級
第三級
備註
名詞
7
3
2
◎表示不列入計算
動詞
6
3
4
形容詞及其他
3
3
4
四、診斷測驗綜合研判
依照前述診斷級數及詞性錯誤類型分析判斷後,本測驗綜合評語之敘寫可分為三部分:
1.等級判斷:
第一級:該受試者國小高年段的國語詞彙表現能力係屬嚴重落後該年段的平均水準。
第二級:該受試者在該年段的國語詞彙表現能力係屬中度落後該年段的平均水準。
第三級:該受試者在該年段的國語詞彙表現能力係屬輕度落後該年段的平均水準。
2.閱讀及聽力理解障礙判斷:
(1)該生在國小高年段的國語詞彙表現能力閱讀理解係屬無障礙現象、第一級、第二級或第三級障礙。
(2)該生在國小高年段的國語詞彙表現能力閱讀理解雖有障礙,但經報讀施測後發現聽力理解並無障礙。
(3)該生在國小高年段的國語詞彙表現能力閱讀理解障礙及聽力理解均有障礙。
3.詞性障礙判斷:
(1)該生在國小高年段的國語詞彙表現能力上,名詞、動詞、形容詞及其他詞類並無明顯錯誤類型存在。
(2)該生在國小高年段的國語詞彙表現能力上,在第一、二、三級之名詞、動詞、形容詞或其他詞類有明顯錯誤類型存在。
施測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國民中學三年級國語文診斷測驗題本詞性障礙判斷分析一覽表
級數
詞性
第一級
第二級
第三級
備註
名詞
×
3
3
×表示未通過
◎表示不列入計算
動詞
4
×
3
形容詞及其他
◎
×
×
依據表3,顯示該受試者於第一級的名詞詞性有障礙,第二級的動詞、形容詞及其他詞類有障礙,且第三級的形容詞及其他詞類亦有障礙。
五、教學建議
依國民小學高年段國語文診斷測驗綜合研判情形,經分析受試者的優勢及弱勢情形後,可從教學策略、教學活動、教材媒體及評量方式等向度來擬定補救教學建議,舉例說明如表4。
表4 國民小學高年段國語文詞彙診斷測驗綜合研判表
國民小學高年段國語文詞彙診斷測驗綜合研判表
施測人員: ○ ○ ○
一、 基本 資料 | 學生姓名 | ○○○ | 性別 | 男□女 | 出生日期 | ○年 ○月 ○日 | ||||||||
就讀學校 | ○○ 國民小學 | 班 級 | ○年 ○ 班 | |||||||||||
二 、 國 語 文 詞 彙 測 驗 | 級數 | 第一級 | 第二級 | 第三級 | ||||||||||
施測方式 | 閱讀、報讀 | 閱讀、報讀 | 閱讀、報讀 | |||||||||||
答對題數 | (25) | (13) | (10) | |||||||||||
切截題數 (做對/全部) | 23/29 | 14/17 | 12/15 | |||||||||||
通過打 | | |||||||||||||
錯誤類型分析 | 詞性 | 名詞 | 動詞 | 形容詞 及其他 | 名詞 | 動詞 | 形容詞 及其他 | 名詞 | 動詞 | 形容詞 及其他 | ||||
切截題數 | 7/13 | 6/11 | 3/5 | 3/6 | 3/6 | 3/5 | 2/4 | 4/7 | 2/4 | |||||
做對/全部 | (9/13) | (7/11) | (4/5) | (4/6) | (2/6) | (2/5) | (4/4) | (2/7) | (1/4) | |||||
通過打 | | | | | | |||||||||
三、綜合評語 | 1.等級判斷: 該受試者未通過第二級,表示其能力係屬中度落後國小高年段平均水準。 2.閱讀及聽力的理解障礙判斷: 該受試者以閱讀方式施測,顯示其國語詞彙表現能力閱讀及聽力理解無障礙。 3.詞性障礙判斷: (1)動詞詞性障礙:該受試者於第二級動詞答對2題,未達切截題數3題,顯示其動詞詞性有障礙。 (2)形容詞及其他詞類障礙:第二級形容詞及其他詞類答對2題,未達切截題3題;第三級答對1題,未達切截題2題,顯示其形容詞及其他詞類有障礙。 | |||||||||||||
四、教學建議 | ◎優勢在於: 經施測過程觀察受試者反應看來,其社會知識與社會適應狀況良好。 ◎弱勢在於: 在施測的過程中,受試者有時會在桌底下前後晃動,顯示他可能有注意力不足、易分心之情況,對於聽覺訊息之處理有困難,影響個案複雜且較長句子的理解能力。 ◎輔導教學上建議: 該受試者可能因注意力不足,導致閱讀理解困難,宜多增加生活接觸層面、文化刺激等。 (一)教學策略: 1.將易混淆的詞彙依相似性放在一起,指導學生如何分辨的技巧與策略。 2.介紹一詞多義或不同詞彙相似詞義時,引用生活實例來解或造句,以加深其記憶。 (二)教學活動: 1.教導學生多唸熟悉的句子,從簡單的語詞意義開始學起。 2.藉閱讀故事書問答、角色扮演的遊戲,來做記憶及理解的練習,發展實用性的語詞。 3.詞彙配合句子教學,如教導「天真」就是心性單純,性情率真不做作,可舉例:「小孩子的可愛就在於天真的個性。」待其熟悉後,再將相同詞彙置於不同句子中練習,以達語詞及語用的類化及精熟效果。 4.透過問問題及聽與說的活動,提供與語言相關的練習,延伸語句的長度及正確性,以增益其語文能力。 (三)教材媒體: 1.利用電腦、視聽教材、圖片、玩具等加強記憶力、視知覺能力與空間關係能力,並用立即問答法,引導專注力、思考及理解力。 2.教材簡化且一次學習的量少,並以實用、功能性為主,如認字為常用字、高頻字或常見字詞。 3.製作相關人、事、物及一些詞彙卡片,讓學生學習詞彙配合人、事、物之配對。 (四)評量方式: 1.減少作業量,給予較多的時間思考與操作,也能促進作業完成的意願。 2.運用多元評量的方式,如口語、繪圖、操作等,或協助唸題,多給予提示,以減少學習上的挫折,建立成功的機會,增進自信心。 3.以口語的優勢,多給予問答、仿說、說故事的機會,並結合視聽器材(有聲書),增進閱讀理解、語詞、句型等語文能力。 |
國語文詞彙診斷測驗
國民小學高年級題本
指導者:國立嘉義大學特教系
陳政見教授、陳明聰教授
編製者:郭家僖、劉英森
嘉義縣特殊教育輔導團編印
中華民國97年8月
第一級
1.生氣的時候,要先讓自己()下來。(冷冽冷風冷靜冷笑)
2.在大熱天裡,吃冰棒是一件很()的一件事。(享受享年享譽享壽)
3.生病的時候要多休息,才能儘快()健康。(恢復恢恢恢宏光復)
4.高壓電塔()任何人觸摸。
(禁止歡迎開放允許)
5.新學期初,大家一直()誰是新任的導師。(打人打聽打水打架)
6.學生來學校就是要()的。
(學士學者學壞學習)
7.警察會()人民的居家安全,避免受到侵擾。(保暖保護保鮮保送)
8.關門「碰」一聲,灰塵在空氣中()開來。(飛航飛機飛禽飛散)
9.妹妹()時,我們為她舉辦了盛大的婚禮。(出動出家出嫁出擊)
10.在色彩學中,將紅色與藍色()即是紫色。(混亂渾沌混蛋混合)
11.遇到長輩要主動()是應有的禮貌。﹙打招呼打呵欠打噴嚏打瞌睡﹚
12.地震來的時候,要保持鎮定避免()失措。(荒漠慌亂荒廢荒涼)
13.媽媽煮菜時,總是先以家人的健康為()。
(設法設施設備設想)
14.有情人終成眷屬,得到了大家的()。(祝福祝融福態福相)
15.他因為發生車禍,而忘記了所有的()。
(記名記憶記過記誦)
16.山上的()很新鮮。(空氣空調空白空虛)
17.意外事件常由於缺乏應變能力,造成不必要的()。
(傷寒傷神傷害傷風)
18. | 那是我最愛讀的一本()了! (小吃小說小販小朋友) |
19.看電視要保持距離,才不會傷害()。(眼睫毛眼睛眼眶眼鏡)
20.()的工作是捕魚。
(屠夫大夫漁夫農夫)
21.對於政治,她有自己的()。
(看法書法看見看管)
22.她的語文()很強。(能力能源體力活力)
23. | 他永遠記得母親慈祥的()。(容易容器容量容貌) |
24. | 踩著輕盈的(),他們快樂地跳舞。(擺佈舞步步驟同步) |
25. | 颱風過後,大家努力清理家園,讓一切回復()。 (正常正直正式正義) |
26. | 考試()結束了。(正經已經曾經聖經) |
27. | 小玉這次考試得第一名感到()洋洋。﹙得意失意美意心意﹚ |
28. | 煙火點燃的()照亮夜晚的天空。﹙一瞬間一口氣一回事一窩蜂﹚ |
29. | 晴朗的夜晚,我們抬頭就可以看到滿天都是()的星星。﹙黑漆漆靜悄悄冷颼颼亮晶晶﹚ |
第二級
30. | 請你不要任意()別人的看法。 (歡迎撞擊尊重嘲笑) |
31. | 那架飛機已經被大砲()了。 (鎖定上鎖開鎖鎖匙) |
32. | 流浪狗之家()了很多隻流浪狗。 (收賄收債收容收成) |
33. | 空氣中()著大量的氧分子。 (分布分數分心分享) |
34. | 我正在()我未來的方向。 (開發發明訓練尋找) |
35. | 快樂時光,總是很快就()過去。 (消息消防消逝消暑) |
36. | 這齣電視劇的()很簡陋。 (佈景布施布匹布袋) |
37. | 上學時,我看見小明從我的()走過。﹙以前面前從前向前﹚ |
38. | 朋友的鼓勵給我很大的()! (信件信服信任信心) |
39. | 高山上的()很遼闊。(視聽視訊視野視事) |
40. | 台灣有很多慈善(),很熱心地造橋舖路、扶弱濟貧。(團圓團體團結團聚) |
41. | ()的創造發明,為我們帶來便利的生活。﹙(藝術家(科學家(書法家(哲學家﹚ |
42. | 爸爸媽媽()地工作賺錢,都是為了給我們幸福的生活。((隨隨便便(作奸犯科(輕輕鬆鬆(千辛萬苦) |
43. | 交通工具讓我們的生活更()。 ﹙便捷便服便當便道﹚ |
44. | 姊姊的這一身打扮()獲得全場的注目。﹙花言巧語鮮豔奪目表裡不一參差不齊﹚ |
45. | 聽到他過世的消息,我()的說不出話。(驚奇開心驚訝無知) |
46. | 每個國家都有他獨特的(),值得我們多去瞭解和尊重。(風吹雨打風俗民情風光明媚風雨名山) |
第三級
47. | 子女常()父母的付出是理所當然。(以後以前以為以免) |
48. | 每逢中秋時節,家家戶戶烤肉的香味在空氣中()開來。 (飄流飄忽飄散飄搖) |
49. | 他都沒有()小偷近來偷東西。 (味覺知覺察覺觸覺) |
50. | 跟你聊天讓我()良多。 (發明意義發益獲益) |
51. | 國小正是成長的重要()。 (階層階梯階段階級) |
52. | 每年中秋他都會送我們月餅,沒有一年()。 (例子例如例外例假) |
53. | 往夢想前進,我們要一直抱持()進取的態度。 (北極消極積極積習) |
54. | 有句俗話說:「()何處無芳草」。 (天空天涯天邊天上) |
55. | 傍晚時,走在海邊,看著晚霞佈滿()。 (海關海拔海面海報) |
56. | 我們需要()來種植作物。 (水泥混凝土沃土土石流) |
57. | 迎風揚起的(),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風波風水風扇風鈴) |
58. | 小明的腳受傷了,他覺得很()。 (痛苦痛心悲痛哀痛) |
59. | 小美天生就擁有一副()的歌喉。 ﹙甜美甘甜甜蜜香甜﹚ |
60. | 我們要努力耕耘才會有(),享受成功的一天。﹙名落孫山開花結果南科一夢白費心血﹚ |
61. | 街道上()非常熱鬧。 (人才輩出人多嘴雜人見人愛人來人往) |
施測到此結束〜
國民小學高年段國語文詞彙診斷測驗綜合研判表
施測人員:
一 、 基 本 資 料 | 學生姓名 | 性別 | □男□女 | 出生日期 | 年月日 | |||||||||
就讀學校 | 國民小學 | 班 級 | 年班 | |||||||||||
二 、 國 語 文 詞 彙 測 驗 | 級數 | 第一級 | 第二級 | 第三級 | ||||||||||
施測方式 | 閱讀、報讀 | 閱讀、報讀 | 閱讀、報讀 | |||||||||||
答對題數 | ( ) | ( ) | ( ) | |||||||||||
切截題數 (做對/全部) | 23/29 | 14/17 | 12/15 | |||||||||||
通過打 | ||||||||||||||
錯誤類型分析 | 詞性 | 名詞 | 動詞 | 形容詞及其他 | 名詞 | 動詞 | 形容詞及其他 | 名詞 | 動詞 | 形容詞及其他 | ||||
切截題數 | 7/13 | 6/11 | 3/5 | 3/6 | 3/6 | 3/5 | 2/4 | 4/7 | 2/4 | |||||
做對/全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通過打 | ||||||||||||||
三、綜合評語 | ||||||||||||||
四、教學建議 |
《附錄一》
國民小學高年段國語文詞彙診斷測驗施測說明
◎實施測驗的步驟 一、測驗目的說明 本測驗目的在了解同學的國語文詞彙能力。 二、指導與說明 1.本測驗共61題,題目部份共有6頁。 2.本測驗分為三級,第一級有29題(1~29題),第二級有17題(30~46題),第三級有15題(47~61題)。 3.完成一部份後請注意施測者的指示說明,再繼續寫下一部份。 4.每一題有四個選項,其中一個為正確答案,請將答案寫在答案紙上。 5.請不要在題本上寫上任何記號與文字。 三、練習作答 例1: 「接受別人的幫助要心存﹙﹚。(感覺感冒感恩感性)」 答案是,請說出正確答案。 例2: 「媽媽每天要上﹙﹚買菜。(市場市調市民市府)」 答案是,請說出正確答案。 四、準備作答: 請先不要翻到下一頁!聽完施測者的說明後,再依指示作答。襄試者幫忙 巡視受試者是不是準備就緒。 五、請學生開始作答。 |
《附錄二》
國民小學高年段國語文詞彙診斷測驗答案紙
第一級 | 第二級 | 第三級 | |||
題號 | 答案 | 題號 | 答案 | 題號 | 答案 |
1 | 3 | 30 | 4 | 47 | 3 |
2 | 1 | 31 | 1 | 48 | 3 |
3 | 1 | 32 | 3 | 49 | 3 |
4 | 1 | 33 | 1 | 50 | 4 |
5 | 2 | 34 | 4 | 51 | 3 |
6 | 4 | 35 | 3 | 52 | 3 |
7 | 2 | 36 | 1 | 53 | 3 |
8 | 4 | 37 | 2 | 54 | 2 |
9 | 3 | 38 | 4 | 55 | 3 |
10 | 4 | 39 | 3 | 56 | 3 |
11 | 1 | 40 | 2 | 57 | 4 |
12 | 2 | 41 | 2 | 58 | 1 |
13 | 4 | 42 | 4 | 59 | 1 |
14 | 1 | 43 | 1 | 60 | 2 |
15 | 2 | 44 | 2 | 61 | 4 |
16 | 1 | 45 | 3 | ||
17 | 3 | 46 | 2 | ||
18 | 2 | ||||
19 | 2 | ||||
20 | 3 | ||||
21 | 1 | ||||
22 | 1 | ||||
23 | 4 | ||||
24 | 2 | ||||
25 | 1 | ||||
26 | 2 | ||||
27 | 1 | ||||
28 | 1 | ||||
29 | 4 |
《附錄三》
國民小學高年段國語文詞彙診斷測驗記錄紙
一、學生姓名:
二、施測結果:
級數 | 第一級 | 第二級 | 第三級 | |||
施測方式 | 閱讀、報讀 | 閱讀、報讀 | 閱讀、報讀 | |||
題號 | 通過打○、不通過打× | |||||
1 | 30 | 47 | ||||
2 | 31 | 48 | ||||
3 | 32 | 49 | ||||
4 | 33 | 50 | ||||
5 | 34 | 51 | ||||
6 | 35 | 52 | ||||
7 | 36 | 53 | ||||
8 | 37 | 54 | ||||
9 | 38 | 55 | ||||
10 | 39 | 56 | ||||
11 | 40 | 57 | ||||
12 | 41 | 58 | ||||
13 | 42 | 59 | ||||
14 | 43 | 60 | ||||
15 | 44 | 61 | ||||
16 | 45 | |||||
17 | 46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錯誤分析 | 答對( )題 答錯( )題 | 答對( )題 答錯( )題 | 答對( )題 答錯( )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