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平庸的邪惡(節錄) 李心文
知名的政治理論家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 曾經寫了一本書叫 The Banality of Evil,
中文譯為「平庸的邪惡」。這本書是她去耶路撒冷採訪納粹軍官艾希曼(Adolf Eichman)的審判
之後寫出來的。
艾希曼是納粹政府裡的一個小官員,他的工作是負責把猶太人由 A點運送到 B點 ,最後送
到集中營。我想大家都知道,納粹政府把猶太人送到集中營、然後做各種人體實驗、甚至是屠殺
這一部份的歷史。艾希曼就是這個計劃的一小部份。雖然他沒有參與過計劃的制訂、或是親手殺
過任何一個猶太人,而且他還說自己對猶太人沒什麼意見──但是,他工作的實質意義就是,在
他完成他把猶太人由 A點送上火車之後,猶太人就被送到集中營,然後受到各種不人道的對待。
有人問他,他為什麼要害死那麼多猶太人?他沒有良心嗎……等。他的回答是:我只是奉命
行事。上級交代給他的任務,就是確保猶太人們都在預訂的時間裡,搭上預訂的火車。這就是他
一心想做的。至於他們上車後發生的事,他也不管,因為他認為不是他的責任,是別的同事的責
任。在法庭上,他不斷強調,他只是想要盡自己的本份,做好自己份內的事,然後希望可以升官
發財而已。
不知道你注意到了嗎?艾希曼也算得上是法治精神的模範生──納粹政府叫他做什麼,他就
做什麼,他不會去挑戰體制、法律、或是思考他這樣做的後果,或是之後會有大量無辜的人死亡。
納粹政府能夠大規模地屠殺猶太人,就是因為有像艾希曼這樣的人,上級叫他按開關(打開毒氣),
他就按開關。上級叫他們對猶太人開槍,他們就開槍。他們充份地展現了服從、守法的「美德」。
漢娜鄂蘭指出,這就是「平庸的邪惡」──艾希曼的例子,顛覆了我們過去對「邪惡」這個
概念的理解。過去,我們認為邪惡的人,是一個想盡辦法、機關算盡、去做傷天害理的事的人。
而艾希曼根本就不用腦思考的──他只是盲目地服從納粹政府的法律以及長官的命令。雖然會害
死很多人,他卻仍然很官僚地堅持依法行事,而不願意思考自己行為會害死多少人、又是多麼地
不道德。若他願意動腦思考一下他行為的意義,他馬上就會知道這國家的制度是多麼離譜。但他
拒絕思考,只是乖乖地聽命行事。因此,他是一個平庸的人,他拒絕思考的結果,就是害死許多
無辜的人!這就是平庸的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