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11. 「細細香風淡淡煙,競收桂子慶豐年。兒童解得搖花樂,
花雨繽紛入夢甜。」關於這首詩的敘述,何者錯誤?
(A)全詩給人「富足和樂」之感 (B)屬於仄起的七言絕句
(C)描寫的季節是春天 (D)韻腳為煙、年、甜。
12. 「杭州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裡的金桂。」
這句話含有何種意味?
(A)月是故鄉圓 (B)月圓人不圓 (C)外國月亮比較圓
(D)我見明月多嫵媚。
13. 下列成語的解釋,何者錯誤?
(A)冰壺秋月:比喻人的品格高潔清亮 (B) 蟾宮折桂:比
喻科舉登第 (C)一日三秋:比喻思慕心切 (D)秋扇見捐:
比喻觀察敏銳能洞察一切。
14. 在〈不要再吃黑鮪魚了〉一文中,作者對捕獲黑鮪魚的態
度如何轉變?
(A)贊成→反省、後悔→養殖復育 (B)沮喪→鼓舞、振奮
→鼓吹獵捕 (C)驕傲→後悔、羞慚→呼籲禁捕 (D)反對
→研究、探討→公開讚揚。
15. 下列有關古體詩和近體詩的比較,何者敘述正確?
(A)古體詩和近體詩都必須押韻,且一韻到底不可換韻
(B)古體詩和近體詩一樣,只有五言、七言之分 (C)古
體詩相較於近體詩,對於平仄沒有嚴格的規定,格律較
自由 (D)古體詩又稱為「古風」,盛行於唐代;近體詩
又稱「今體詩」,盛行於漢代。
16. 關於白居易的介紹,下列何者正確?
(A)字樂天,號醉吟先生,青蓮居士 (B)著名的田園詩
人,詩作內容能反映民生疾苦 (C)與盛唐詩人元稹、劉
禹錫並稱為「元 白」、「 劉 白」 (D)作詩力求淺顯易懂,
老嫗能解。
17. 下列有關〈古詩十九首〉的敘述,何者錯誤?
(A)最早收錄於南朝 宋 昭明太子 蕭統所著的昭明文
選 (B)語言質樸自然,情感真摯,是東漢末年五言詩的
代表作 (C)內容多反映當時社會的動亂不安,充滿離
情別愁以及生命無常的哀傷與苦悶 (D)各首詩原本沒
題目,後世以每首詩的第一句為詩題。
18. 下列詩句均節錄自〈古詩十九首〉,何者含有「感慨生命
短暫,當及時行樂」的想法?
(A)環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B)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
(C)所遇無故物,焉得不速老。盛衰各有時,立身苦不早
(D)去者日以疏,生者日以親。出郭門直視,但見丘與墳。
19. 下列關於〈迢迢牽牛星〉一詩的敘述,何者正確?
(A)「盈盈一水間 ,脈脈不得語。」所表現的情感類似於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B)借牛郎、
織女二星的故事抒寫「有情人至死不渝的堅貞」 (C)詩
中善用疊字增添詩句的節奏感以及音韻之美 (D)本詩
寫作的順序為:聯想→寫景→觸景傷情,一韻到底,沒有
換韻。
20. 下列何者最能表現織女「心有所思而心亂如麻」的樣子?
(A)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B)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
杼 (C)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D)迢迢牽牛星,皎皎
河漢女。
21. 關於〈慈烏夜啼〉一詩,下列選項的分析何者正確?
(A)寫作方式為敘事→抒情→寫景,表面雖在詠鳥,實則
抒發自己失去母親的悲慟 (B)由慈烏「晝夜不飛去,經
年守故林」可看出對母親的孺慕之深 (C)「慈烏失其母,
啞啞吐哀音」:最能表達出「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
親不待」的心境 (D)運用正反對比,以曾參為例痛斥不
孝之人;以吳起為典範,勸人及時行孝。
22. 下列關於語氣的說明,何者正確?
(A)「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反詰 (B)「應是母慈
重,使爾悲不任」→假設 (C)「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
禽」→讚嘆 (D) 「慈烏復慈烏,鳥中之曾參」→斥責。
23. 下列「」中的詞性何者正確?
(A)泣涕「零」如雨:助詞 (B)他「酷」愛旅行:形容
詞 (C)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介詞 (D)
嗟哉「斯」徒輩:名詞。
24. 請選出前後詞性結構相同的選項:
(A)膽破魂奪/蠶食鯨吞 (B)張牙舞爪/去蕪存菁 (C)
心直口快/怨天尤人 (D)水落石出/櫛風沐雨。
25. 下列成語運用何者錯誤?
(A)時光「兔走烏飛」,轉瞬間又到了畢業的季節 (B)這
一則假新聞已經鬧得「風雨如晦」,讓他蒙受不白之冤,
百口莫辯 (C)這對神仙眷侶結婚多年來依舊「舉案齊
眉」,互敬互愛,真是令人羨慕 (D)這對夫妻因為一場戰
爭被逼得「勞燕分飛」,直到多年後才能再團圓。
四、閱讀測驗:20%(26~35 每題 1分,36~40 每題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