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中山國民中學110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段考社會科(地理) 試卷 八年 ___班 座號:___ 姓名:__________
34. ( )新疆塔里木盆地發展綠洲農業,是利用什麼水源來
灌溉作物? (A)雨水 (B)雪水 (C)河水 (D)海水。
35. ( )中國受季風氣候的影響極大。請問:華北平原12月
分的季風風向為何?
(A) (B)
(C) (D)
36. ( )附圖為中國地勢三級階梯示意圖。請問:圖中何處
應為四川盆地? (A)甲 (B)乙 (C)丙 (D)丁。
37. ( )附圖中甲~丁是中國
的重要地理界線。由於氣溫
、降水量的差異,中國的農
業有「南稻北麥」、「南蔗
北甜」的特色。請問:「南
、北」的界線大致為圖中哪
一條界線? (A)甲 (B)乙
(C)丙 (D)丁。
38. ( )下列為氣壓風向示意圖,H、L各代表高、低氣壓
,箭頭代表風向。下列何者是代表正確的「夏季」氣壓風
向圖?
(A) (B)
(C) (D)
39. ( )下列為中國四個城市的氣候圖。請由圖中的資料判
斷,何地最有可能是西藏拉薩市?
(A) (B)
(C) (D)
※題組【第40-41題】:
附圖是中國三大氣候類
型分布圖,圖中有甲~
己六地點,其中甲、乙
兩地的海拔高度均不超
過300公尺。
40. ( )請問:甲與乙間的分界線,主要是依據何項氣候資
料為界? (A)年降水量250㎜ (B)年降水量500㎜
(C)年降水量750㎜ (D)最冷月月均溫0℃。
41. ( )請問:上圖中何者的年溫差可能最大?(A)丙 (B)丁
(C)戊 (D)己。
42. ( )西元1949年後,中國人口快速成長,產生人口過多
的問題,為了減緩人口增加速度,中國因應的人口政策為
何? (A)重男輕女 (B)實施一胎化政策 (C)二個孩子恰
恰好 (D)實施優生保健。
43. ( )中國的人口分布大致以下列哪一條連線為界,分成
稀疏區和密集區? (A)大興安嶺─秦嶺 (B)秦嶺─淮河
(C)太行山─巫山 (D)黑河─騰衝。
44. ( )附右圖是中國的部
分人口資料,針對圖中
有限的資訊,四位同學
做出不同的說明。下列
何者的說法較正確?
(A)甲生:死亡率的高低
變化很大,社會不安定
(B)乙生:每年出生的嬰
兒數遠低於死亡人數
(C)丙生:自然增加率的
高低,主要受出生率影響
(D)丁生:曲線呈現下降,表示總人口逐年減少。
45. ( )環境負載力(Carrying
Capacity of Environment)是指
某一特定範圍土地,所能承
載、養活的最多生物數目,
其高低通常與當地的自然環
境和生產技術的發展有關。
請問:附圖中哪一個地點環
境負載力應該最高? (A)甲 (B)乙 (C)丙 (D)丁。
46. ( )中國國家測繪局
於西元2005年測得珠
穆朗瑪峰(聖母峰)
扣除冰雪覆蓋的高度
為8,844.53公尺。中國
政府並且宣布,西元
1975年所測量的高度
,原8,848.13公尺的數
據停用。珠穆朗瑪峰位於附圖中的哪個地區?
(A) 甲 (B)乙 (C)丙 (D)丁。
【後面尙有題目,請翻面繼續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