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腎病變:成因、風險與防治

格式
pdf
大小
1.18 MB
頁數
8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4-01-08,离现在 1 28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衛教編號:

NEPHRO-014 

2009.07.07 訂定 

2023.07.25(7 修) 

2018.07.23(2 審) 

糖尿病腎病變

一、什麼是糖尿病腎病變:

糖尿病腎病變是造成尿毒症主要的原因,佔所有初次洗腎

病人的47%。糖尿病腎病變的定義為糖尿病人出現白蛋白尿,

合併腎功能的惡化,是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由於病人血

糖控制不好,全身大、小血管會產生病變,而腎臟微血管受到

傷害,影響腎臟功能,早期以出現微白蛋白尿為主要特徵。

全人智慧醫療典範愛

心品質創新當責

經腎臟科醫師檢視臺中榮民

總醫院護理部編印

background image

 

二、糖尿病腎病變發生機率為何?

有40%以上的糖尿病病人,會產生糖尿病腎病變,糖尿病

腎病變的發生與血糖管理、血壓控制、微白蛋白尿的出現有

關,而糖尿病時間的長短,可能會和產生其他相關的併發症,

如:糖尿病神經病變、心血管疾病,及視網膜病變等,而遺傳

因素可能會有家族傾向。

三、糖尿病腎病變的過程:

以尿中白蛋白排出量為標準,將腎臟功能變化分為五期:

第一期:高過濾期

血液流經腎臟和腎絲球的量

增加,腎小球過濾率高於正常

值,此期腎臟大小會比一般人

大,不會有白蛋白產生。

第二期:靜止期

腎絲球開始產生細微損傷,微

白蛋白尿的現象時有時無,一

般市售的尿液試紙無法偵測

得到。

background image

 

第三期:微量白蛋白尿期

用一般市售的尿液試紙即可

偵測得到尿中白蛋白,正式進

入糖尿病腎病變期。此時病人

容易出現高血壓,進而對腎絲

球產生傷害,造成血中尿素氮

及肌酸酐的上升。

微量白

蛋白尿

第四期:巨量(明顯)白蛋白尿

此時有大量的尿蛋白出現,幾
乎所有病人都有高血壓,血中
尿素氮及肌酸酐均會上升,腎
功能惡化。

巨量白

蛋白尿

第五期:末期腎臟病變期

腎衰竭的症狀產生,必需接受

透析治療才能生存。

background image

 

四、糖尿病腎病變的照護:

糖尿病腎病變的治療包括藥物治療、飲食控制及生活習慣

的改變,目的在於積極的控制血糖、血壓,以避免腎臟功能惡

化。一旦腎臟受損傷,腎臟功能常常是無法回復,做好日常的

健康管理,是預防及延緩腎臟功能衰退的最好方法。

血糖控制

血壓控制

血脂控制

糖尿病腎病變

的照護

門診追蹤


飲食控制

預防感染

健康生活

background image

 

(一) 良好血糖控制:血糖過高會導致微血管及大血管病變,

影響腎臟血流量,造成腎臟功能下降。建議飯前血糖

80-130mg/dl,飯後血糖<180mg/dl,糖化血色素(HbA1C)

≦7.0%;糖化血色素可以了解最近您3 個月內的平均血

糖控制情形。

(二)定期測量血壓:高低起伏的血壓會加速破壞腎臟的血

管,導致腎臟功能惡化。理想血壓應控制收縮壓小於

130mmHg、舒張壓小於80mmHg。

(三)控制血脂肪:血脂肪濃度異常也是腎臟功能衰退原因之一,

建議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應控制小於 100mg/dl,三酸 甘

油脂小於150mg/dl。

(四) 飲食調整:

1. 調整蛋白質食物攝取:慢性腎臟病病人執行低蛋白飲

食能延緩腎臟病進展,但是否需要減少飲食中蛋白質

的攝取,仍需詢問醫師及諮詢營養師做飲食調整。

2. 避免油炸食物及高油脂食物如:肥肉、肉皮、內臟、

甜點、糕餅,維持血脂肪正常濃度。

3. 清淡飲食,不食用鹽份過高的食物如:醃漬製品、罐

頭類或加工食品,有助於血壓的控制。

background image

 

(五) 健康的生活習慣、規律運動、戒菸、避免過度肥胖。

(六) 預防感染:常見的泌尿道及呼吸道感染會影響腎臟功能。

1.預防泌尿道感染:勿憋尿、洗澡採淋浴方式,做好個人

衛生習慣。

2.預防呼吸道的感染:流行性感冒季節儘量不出入公共場

所,每年接種流感疫苗,以減少得到嚴重流感機會。

(七) 持續門診治療與追蹤:

1.若要使用藥物應該經過醫師評估,不要自行服用成分不明

的偏方,不論是中醫草藥還是西醫,因為有許多藥物在代

謝的過程中,會對腎臟產生很重的負荷及傷害。

2.定期回診,遵從醫師對藥物、飲食、測血糖的建議;糖尿

病患者應配合每年一次微量白蛋白尿測試及血液肌酸酐

測定,以監測腎臟功能。

background image

 

五、結論:

糖尿病腎病變是引起腎衰竭最常見的原因,初期病狀不明

顯,必需經過超音波的檢查才能發現腎臟變大,因此常錯失治

療先機,最後演變為尿毒症,需接受透析治療,也就是所謂的

「洗腎」,不僅增加健保的負擔,病人及家屬的生活品質也大

受影響。因此定期篩檢尿蛋白、良好的血糖、血壓控制,維持

適當的體重與運動,定期的追蹤檢查都是非常重要,可減少糖

尿病腎病變發生的機會。

六、參考資料

連澤仁、施君儒(2020)

‧慢性腎臟病與糖尿病-臨床上如何處

理此共病症‧

臨床醫學,

85

(5),299-314。

https://doi.org/10.6666/ClinMed.202005_85(5).0055

劉庭豪、邱哲琳、楊雀戀(2020)‧慢性腎臟病之運動與營養

照護‧

臨床醫學,

86

(3),556-558。

https://doi.org/10.6666/ClinMed.202009_86(3).0101


 

background image

 

讓我們來進行測驗,以確認您已充分了解

 

1.

 糖尿病腎病變的治療在於積極的控制血糖、血壓,以避免腎

臟功能惡化。

○是

  ○否  ○不知道 

2.

 目前糖尿病腎病變的定義為糖尿病人出現白蛋白尿,合併腎

功能的惡化為診斷依據。

○是

  ○否  ○不知道 

3.

 控制血脂可延緩腎臟病的進展,建議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最

好小於 250mg/dl 及三酸甘油脂小於 200mg/dl。

○是

  ○否  ○不知道 

4.

 良好的血糖控制希望糖化血色素(HbA1c)控制在小於 7%

左右。

○是

  ○否  ○不知道 

5.

 糖尿病腎病變須定期回診追蹤腎臟功能,並遵從醫師對藥物、

飲食及測血糖的建議。

○是

  ○否  ○不知道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