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5
,离现在 0
年 31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附件2
「
推動中小學數位學習精進方案
」
113年新北市中小學實施計畫
113年度數位學習創新教案設計
服務學校
新北市八里區米倉國民小學
設計者
蘇秋金
領域/科目
自然科學領域
實施年級 五年級
單元名稱
單元3-2水溶液的酸鹼性
總節數
共__7__節,__280__分鐘
行動載具
作業系統
□Android 系統 □Chrome 系統 iOS 系統 □Windows 系統
設計依據
學習重
點
學習表現
pe-Ⅲ-1 能了解自變項、應變項
並預測改變時可能的影響和進
行適當次數測試的意義。在教
師或教科書的指導或說明下,
能了解探究的計畫,並進而能
根據問題的特性、資源(設備
等)的有無等因素,規劃簡單
的探究活動。
pe-Ⅲ-2 能正確安全操作適合學
習階段的物品、器材儀器、科
技設備及資源。能進行客觀的
質性觀察或數值量測並詳實記
錄。
ai-Ⅲ-3 參與合作學習並與同儕
有良好的互動經驗,享受學習
科學的樂趣。
核心
素養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自-E-A3 具備透過實地操
作探究活動探索科學問題
的能力,並能初步根據問
題特性、資源的有無等因
素,規劃簡單步驟,操作
適合學習階段的器材儀
器、科技設備及資源,進
行然科學實驗。
自-E-C3 透過環境相關議
題的學習,能了解全球自
然環境的現況與特性及其
背後之文化差異。
學習內容
INa-Ⅲ-3 混合物是由不同的物質
所混合,物質混合前後重量不
會改變,性質可能會改變。
INe-Ⅲ-5 常用酸鹼物質的特性,
水溶液的酸鹼性質及其生活上
的運用。
INg-Ⅲ-7人類行為的改變可
以減緩氣候變遷所造成的衝
擊與影響。
議題融
入
實質內涵
⚫ 海 E16 認識家鄉的水域或海洋的汙染、過於等環境問題。
⚫ 資 E 2 使用資訊科技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
⚫ 資 E 9 利用資訊科技分享學習資源與心得。
⚫ 環 E10 覺知人類的行為是導致氣候 變遷的原因。
⚫ 環 E15 覺知能資源過度利用會導致環境汙染與資源耗竭的問題。
所融入之
學習重點
⚫ 海洋教育/海洋資源與永續
⚫ 資訊科技/運算思維與解決問題/資訊科技的使用態度
⚫ 環境教育/能源資源永續利用/氣候變遷
與其他領域/科目
的連結
⚫ 無
教材來源
翰林版自然科學5上、教學PPT
教學設備/資源
Apple TV、i-Pad、雙觸屏大螢幕
使用軟體、數位
資源或 APP 內容
因材網、Classroom、Google 簡報、iPad 備忘錄、學習吧、Slido 評量
學習目標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pe-Ⅲ-1 能了解自變項、
應變項並預測改變時
可能的影響和進行適
當次數測試的意義。
在教師或教科書的指
導或說明下,能了解
探究的計畫,並進而
能根據問題的特性、
資源(設備等)的有
無等因素,規劃簡單
的探究活動。
pe-Ⅲ-2能正確安全操作
適 合 學 習 階 段 的 物
品、器材儀器、科技
設備及資源。能進行
客觀的 質性觀察或數
值量測並詳實記錄。
ai-Ⅲ-3參與合作學習並與
同儕有良好的互動經
驗,享受學習科學的
樂趣。
INa-Ⅲ-3 混合物是由不同的
物質所混合,物質混合前
後重量不會改變,性質可
能會改變。
✓ 學生了解酸性和鹼
性水溶液混合後,
會因交互作用而改
變原來的酸鹼性。
INe-Ⅲ-5 常用酸鹼物質的特
性,水溶液的酸鹼性質及
其生活上的運用。
✓ 學生能選用合適的
酸鹼指示劑,檢測
不同水溶液的酸鹼
性質。
✓ 學生能歸納石蕊試
紙的檢驗結果,分
類及定義酸性、中
性和鹼性水溶液。
✓ 學生能利用石蕊試
紙來檢驗生活中水
溶液的酸鹼性。
✓ 學 生 透 過 探 究 活
動,發現花卉或菜
葉會因為不同酸鹼
性而改變顏色,並
可以做為自製的酸
鹼指示劑。
✓ 學生能覺察及了解
各種酸鹼水溶液在
生活環境中的應用
與影響。
✓ 學生能了解實驗操
作及探究問題的方
法,並能理解同學
報告,提出合理的
疑問或意見。
INg-Ⅲ-7人類行為的改變可
以減緩氣候變遷所造成的
衝擊與影響。
學生能了解實驗操
作及探究問題的方
法,並能理解同學
報告,提出合理的
疑問或意見。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使 用 軟 體 、 數 位
資源或 APP 內容
~~第1~2節~~~
活動一:如何分辨水溶液的酸鹼性
一、 引起動機:水溶液的性質
(一) 連結生活中水溶液的學習經驗,讓學生能夠探討水溶液的
不同性質。
(二) 除了外觀的顏色和功能外,學生能從中年級學過食物的酸
鹼性,說說如何知道水溶液的酸鹼性。
二、 發展活動:檢驗水溶液的酸鹼性
(一) 引導學生利用五官觀察水溶液的顏色或氣味。
(二) 介紹酸鹼指示劑_石蕊試紙。
(三) 引導學生從實驗中觀察石蕊試紙的變色並記錄下來。
三、 綜合活動:酸性、中性和鹼性水溶液的操作型定義。
(一) 引導學生依據石蕊試紙的變色結果,將水溶液進行分類,
以分辨各種水溶液的酸鹼性。
(二) 引導學生依據變色紀錄進行酸性、中性和鹼性水溶液的操
作型定義。
(三) 學生從小蘇打水溶液中了解混和物混合後,性質可能發生
改變,並形成酸鹼性。
80
Apple TV
i-Pad
雙觸屏大螢幕
Classroom
iPad備忘錄
學習吧
~~第3~5節~~~
活動二:如何自製酸鹼指示劑
一、 引起動機:波以耳的故事
(一) 了解石蕊試紙來自於波以耳的發現,並且可以利用各種花
草汁液自製酸鹼指示劑。
二、 發展活動:探究自製酸鹼指示劑的方法及變化規律
(一) 引導學生搜尋自製酸鹼指示劑的方法。
(二) 學生透過實驗假設及實作,觀察各種不同酸鹼度的水溶液
的顏色變化並將結果用 I-PAD 記錄下來。
三、 綜合活動:
120
Apple TV
i-Pad
雙觸屏大螢幕
Classroom
iPad備忘錄
因材網
(一) 學生依據實驗結果,歸納自製酸鹼指示劑的變色反應,並
完成習作記錄。
(二) 學生回家完成因材網任務(單元學習診斷)。
~~第6節~~~
你濃我濃~水溶液的酸鹼中和
活動三:酸鹼水溶液混合,性質會改變嗎?
一、 課前準備:學生在課餘時間觀看因材網課程任務,完成知識結
構的練習及課前預習。(INa-Ⅲ-3-02 : 物質及水溶液混合後
酸鹼性質可能會改變但重量不變。)
二、 引起動機:酸鹼水溶液混合
(一) 教師拿出一瓶藍色水溶液,說明使用高麗菜汁做酸鹼指示
劑。請學生說說這瓶水溶液是酸性?還是鹼性?
(二) 教師拿出另一瓶水溶液,請學生用石蕊試紙確認這瓶水溶
液是是酸性?還是鹼性?
三、 發展活動:檢驗酸鹼溶液混合後的酸鹼性
(一) 教師展示簡報提問:如果在鹼性的小蘇打水中,慢慢滴入
酸性的白醋,酸鹼指示劑的顏色會如何變化?
(二) 假設:教師請各組學生寫下假設(圈起來)。
白醋和小蘇打混合後,水溶液會慢慢變成(酸性、鹼性、中
性)
(三) 實驗操作:
1. 教師請學生確認每組的實驗器材,包括:酸性水溶液
瓶、鹼性水溶液瓶、調色盤、攪拌棒、衛生紙。
2. 教師請學生將藍色水溶液滴入調色盤(1~6),每格滴 10
滴。
3. 然後依據編號,將透明水溶液逐一滴入。
5
【學生自學】因材網
任務
✓ 石蕊試紙
✓ Slido 評量
實作評量
✓ I-pad
✓ Classroom
✓ 實驗器材
實作評量
4. 請學生拍下實驗後的調色盤,觀察水溶液的顏色變化,
並且記錄在平板簡報頁上。
四、 綜合活動:混合後酸鹼性的改變
(一) 教師請小組依據實驗結果,進行組內討論,並記錄下來。
1. 酸性水溶液和鹼性水溶液混合後,指示劑的顏色有什麼
變化?
2. 依據實驗結果,混合水溶液的酸鹼性會改變嗎?你們怎
麼察覺?
3. 如果鹼性水溶液已經變成中性或酸性,還能變回來鹼性
水溶液嗎?
(二) 教師請各組發表組間討論的結果後,教師綜合整理出以下
結論:
1. 鹼性水溶液(小蘇打),滴入酸性水溶液(白醋)混合後,
紫色高麗菜汁的顏色由藍色(鹼性)慢慢變成紫色(中
性),如果持續滴入後,會變成紅色(酸性)。
2. 由酸鹼指示劑的顏色可以得知混合後的水溶液酸鹼性
會發生改變。
3. 鹼性水溶液經酸鹼混合變成中性或酸性水溶液後,持
續滴入鹼性水溶液,就會再變回鹼性水溶液。
4. 如果酸鹼性較強的水溶液混合在一起,會有放熱的危
險性,所以不可隨意將酸性和鹼性的水溶液加以混
合。
(三) 如果藍色的鹼性水溶液加入中性的水,會不會改變水溶液
的酸鹼值?請各組操作實驗後說明。
✓ Apple TV
組內互學
組間共學
教師導學
~~第7節~~~
活動四:生活中有哪些酸鹼水溶液的應用
一、 引起動機:誰把污垢變不見了
(一) 引導學生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例子會使用水溶夜的酸鹼性
來解決生活上的問題。
二、 發展活動:水溶液的酸鹼性質應用
(一) 引導學生說說有哪些酸性、鹼性和中性水溶液的應用例
子。
(二) 引導學生認識 SDGs 永續發展目標,引導學生討論海洋的
酸鹼度對海洋魚類種類的影響。
三、 綜合活動:聯合國 SDGs 永續發展目標
引導學生關注自己居住環境的氣候變遷和環境改變議題。
40
因材網
教學成果
說明:上課使用雙觸屏及i-pad,隨時
可以檢視學生個人學習狀況。
說明:利用classroom讓學生在實驗後用i-
pad記錄下成果繳交,學生隨時可以觀看
自己的實驗結果。
說明:利用學生的記錄在課堂上用i-
pad備忘錄進行隨堂評量,確認學生
是否真的學會辨識利用酸鹼指示劑測
試的水溶液酸鹼性。
說明:學生進行酸鹼中和時,利用google
簡報記錄實驗結果,並上傳於classroom
作業區。
說明:用Slido做引起動機的評量,確
認學生的先備知識是否正確。
說明:利用因材網的知識結構,讓學生做
課前預習,也瞭解學生的學習連結是否
產生?
說明:透過Slido讓學生回答水溶液的
酸鹼性,可以瞭解每個學生的想法。
說明:學生開始進行實驗並用i-pad記錄下
來每個方格的變化。
說明:學生小組討論後將結果記錄在
google簡報學習單上,並上台透過
Apple TV分享報告。
說明:教師巡視各小組,引導小組完成小
組討論及報告撰寫。
教學心得與
省思
對於一位非自然專長的行政教師而言,數位學習平台真的對於課程教學的
助益匪淺。
自然課,實驗是很重要的學習過程,但是孩子們往往在實驗後就全部忘光
了,不曾留下任何記憶。此時,能用平板載具來記錄實驗歷程變得很重要。當
孩子們進行實驗時,不論失敗與否,每個記錄影響都有高度的討論價值,而這
也是在孩子們學習參與合作學習並與同儕有良好的互動經驗,享受學習科學的
樂趣最好的機會點。
「你濃我濃~水溶液的酸鹼中和」透過Slido檢視學生之前學過的基礎知
識,然後透過因材網知識結構瞭解孩子們學習鷹架的架接,最後在實驗記錄
中,有影像的記錄,對於酸鹼中和過程,透過顏色漸變,孩子們可以理解酸鹼
中和後,可以慢慢變成另一種酸鹼性,或者又變成水溶液本身的酸鹼性。因為
影像的佐證,學生在顏色描述上變得容易多了。
課前的因材網自學,以及Slido評量分析都能幫助我了解每位學生是否真正
學到了酸鹼水溶液的知識。
整堂課的教學充分結合的數位工具,唯在使用goole簡報做小組報告的過程
中,因為classroom發下的作業雖然是簡報,但是學生沒有開啟google的簡報
應用程式就會轉成PDF,無法撰寫報告。幸好孩子們反應快,直接用手寫方式完
成記錄。這部分在課後檢討後,覺得可以使用Padlet來做實驗報告,也可以達
成組內摃學跟組間互學的目的。
課程結束後,感覺是充實的,因為數位工具的應用,讓我可以了解學生個
別學習狀況,也看到孩子們的組內互學討論,未來還會更充分地結合數位工具
及數位學習平台來讓學生習慣自學,並讓教師更能進行有效教學。
參考資料
【CIRN】5-7-2A酸與鹼-紫色高麗菜汁檢驗水溶液的酸鹼性-實驗示範
https://cirn.moe.edu.tw/Module/WebFileVideo/Detail.aspx?sid=1225&me
nuId=16688&resourceId=3581
附錄
「侵權舉報」
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