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日常生活照顧與安全須知

格式
pdf
大小
1.07 MB
頁數
57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4-04-25,离现在 1 18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嬰幼兒基本日常生活照顧

主講者:莊雅晴

114.04.27

background image

大綱

➢前言
➢日常生活照顧大小事
➢日常生活照顧的安全與注意事項

➢案例分析與討論

background image

日常生活照顧

1

嬰幼兒的生理照顧

營養食品的提供(母/牛奶、副食品)

嬰幼兒的衛生保健(健康檢查、沐浴、衣物用品清洗、
身體舒適調整)

落實手部衛生/環境清潔消毒

嬰幼兒的疾病照護/託藥/給藥

情緒的安撫、依附情感的給予

陪伴時間的給予與安全照護

background image

日常生活照顧

2

學習瞭解嬰幼兒的行為

生活常規的教導、訓練與培養(睡眠、飲食、

大小便排泄)

適齡餐具的提供及教導使用

適齡的生活安排

適齡教具器材的提供

環境的佈置與安全維護(睡眠/活動)

健康問題照護、預防接種追蹤、傳染病防治、給藥…

background image

最重要

⚫嬰幼兒日常生活的

安全

background image

所以,托育人員皆應具備…

1. 熟知

嬰幼兒發展

及發展階段的需求與能力限制

2. 再瞭解

托育環境

及行為的潛在

危險因素

3. 具備改善的

知識與技巧

4. …….

全能照顧者

background image

生活照顧大小事

background image

營養健康

•母乳/配方奶
•母乳保存
•副食品添加
•哺餵安全
•不當飲食習慣

background image

母乳使用好處與衛生安全

目的:

• 可提供嬰兒所需的營養,母親也可在哺餵母乳的過程中與嬰兒建

立良好的信任關係。

• 醫院及健康政策大力提倡。

◆應盡量配合嬰兒的需要,剛開始大約 2 小時一次,之後約 3〜4 

小時一次,但仍

因人而異

,愈頻繁的吸吮愈會刺激母乳的分泌。

◆判斷嬰兒是否有吃飽:
• 每次哺乳後檢查尿布,一天至少能有 6〜8 次排尿
• 體重有持續增加的情形,前 3 個月體重至少有增加 500 公克

background image

母乳保存及使用衛生

• 容器上應標明擠奶的日期與時間,並遵守「

先進先出

」的原則。

• 母乳解凍的方式:冷凍奶水應於前一晚放在冷藏室解凍,經過冷

凍後的母乳會有上下分層的現象,食用前應

輕輕搖勻

。冷藏後只

要放在室溫下回溫或放在奶瓶中隔水加熱(水位不可超過瓶蓋

水溫不可超過60℃

即可飲用。

• 絕不可放在火爐或微波爐上直接加熱

,以免因加熱不均勻,而破

壞母乳中的營養成分及免疫球蛋白

background image

配方奶

• 落實泡奶正確流程
• 注意是否在安全區域泡奶
• 餵奶姿勢是否恰當

background image

泡奶正確流程

1.洗淨消毒雙手

(濕洗手方式)

2.依據奶粉罐上的比例濃度說明沖泡
3.確認沖泡的相關設備已經消毒完並乾燥
3.以煮沸過的

70°C

開水沖泡

4.雙手握住奶瓶並輕輕的旋轉奶瓶,直到奶粉完全溶解為止
5.

快速降溫

(可以放入冷水盆裡,或在水龍頭下沖冷水)。

【注意】冷卻用水的水面要低於瓶蓋高度、避免自來水噴濺到奶嘴

6.確認

適合餵食的溫度

(以奶嘴不會碰觸到手腕臂內側方式滴一點奶水)

7.餵食。

background image

注意是否在安全區域內泡奶?

•避免嬰幼兒碰觸導致

燙傷事故

,造成遺憾!

background image

討論:

•為什麼要以70度的開水泡奶?  為什麼有些配

方奶廠商會建議以40~50度的溫水沖泡? 

background image

補充:配方奶的儲存與加

• 配方奶配置後未餵食:最多存放室溫2小時,或最多存放

在冰箱冷藏室(低於5度C)內24小時。

• 餵食過的配方奶:在室溫下,2小時內未餵食完之配方奶

應丟棄。

• 不應使用微波爐加熱奶品:因為不均勻的加熱可能導致

嬰幼兒口腔燙傷。

background image

副食品添加原則

穀類食品為第一選擇,以米粉開始,其次為麥粉。不可食用生雞蛋,由
蛋黃先開始,1歲以後才可吃蛋白。

由少逐漸增加,開始時1小匙(約5c.c.的量),果汁應加等量的開水稀釋。

一次只給予一種新的食物,待熟悉此食物約1星期後再給第二種新食物。

食物質地由稀薄漸濃稠,由流質→半流質→軟質。

用湯匙餵食,不可將副食品與主食或藥物混合,以免影響嬰幼兒的接受
度。

可於嬰幼兒飢餓時給予副食品,因此時比較容易接受新的食物。

以天然食物為主,除少許的鹽外,不可添加味精、香料等調味料。

觀察排便及皮膚情形,以評估是否對食物過敏。

background image

餵奶姿勢

1.支撐嬰兒頭、頸及臀部搖籃式手法抱著嬰兒
2.將紗布巾放在嬰兒頸胸部
3.以手托住奶瓶身45度角
4.奶嘴充滿奶水餵奶
【過程與寶寶說話互動】
【餵食過程中

可以換邊

(像親餵),對寶寶雙邊視覺與身體 

都有刺激 】

background image

哺餵安全

• 哺餵嬰兒配方食品應注意事項

• 切

勿強迫進食

• 不可自己任意加減奶量。

• 餵後盡快清洗奶瓶。

• 餵食後需拍嗝

排氣

,以免溢奶。

• 不要用奶嘴在嬰兒嘴裡攪動

,強迫嬰兒喝完整瓶奶。

• 餵食多久才能入睡? 安全入睡姿勢?

background image

不當飲食習慣

⦁ 嬰幼兒期正值人格形成階段,可塑性高,宜協助其養成良

好的飲食習慣及態度。以下為嬰幼兒常見的幾種不良飲食
習慣

       
        

偏食

食慾不振

拒食

攝食過量

餐桌禮儀

點心攝取不當

用餐不專心

偏愛甜食

吃得太慢

神經質的幼兒

background image

不當飲食習慣

• 問題:小孩懶得咀嚼,直接吞食,怎麼辦?

• 找出原因:先天氣質懶惰?張力問題?經驗不足?
           咀嚼肌肉無力?吞嚥不良…

• 處理方法:口腔動作練習
           就醫_職能治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tQcAmwpXf0

background image

清潔與衛生

•衣服選擇 

依溫度變化調整衣物

•奶瓶 奶嘴 選擇與清潔
•口腔清潔、刷牙與牙線使用練習
•大小便清潔與訓練
•洗臉 洗頭 洗澡 更換尿布

background image

衣服選擇

⚫材質特色:棉布輕薄吸汗、絲絨保暖性好、柔軟度高、不可粗糙

或顆粒感。

⚫選購時注意事項:純棉不可以有螢光、沒有味道、顏色柔和(對

幼兒的視網膜刺激較小)、衣物做工細緻、領口帽緣沒有繩帶、
衣物的附件是否大小適合且牢固,如:鈕扣、拉鍊、扣環或金屬
等)。

⚫其他注意事項:剪除殘留線頭、貼身衣物標籤應剪除等。

background image

奶瓶選擇

奶瓶材質

• 玻璃材質:耐熱、傳導速度快,使用時間約可達半年。
• PES、PPSU 材質:重量輕,耐摔,耐熱溫度可達 180〜200℃
• PP 塑料:重量輕,耐熱溫度約 120℃ ,常有刮痕,易藏汙納垢,
          約 2〜3 個月就需更換。

background image

奶嘴選擇

•奶嘴孔洞大小:

圓字孔: 適合 0〜3 個月大

 十字孔、Y 字孔、一字孔:較適合 4 個月以上的寶寶使用

•奶嘴材質:

乳膠---易有異味,經過高溫後容易耗損,大約 1 個月就需汰換。
矽膠---不易老化及變質,可耐高溫,約 2〜3 個月汰換即可。

background image

奶瓶與奶嘴清潔

確實清洗與消毒

• 將所有配件拆開來確實清洗。
• 消毒方式以蒸汽及紫外線方式為主:因紫外線消毒容易

導致物品脆化,且照射到人體較有疑慮,會有消毒死角,
建議使用蒸汽消毒鍋。

background image

口腔清潔

「3-3-3 刷牙制」

• 每天刷3次牙:每日三餐後刷牙。
• 每次刷3個面:每次刷洗牙齒的頰側面、

舌側面和咬合面。

• 每次刷3分鐘:每次刷牙必須堅持3分鐘。

27

background image

大小便清潔與訓練

一、清潔用品的選擇:中性、植物性、無添加物、柔軟

二、訓練注意事項:學理說、依據每個孩子發展、 過度

    與不足。

三、其他注意事項:。

background image

洗臉 洗頭 洗澡 更換尿布

一、相關用具及設備選購注意事項

二、更換尿布標準流程:

範例

【臺中市○○托嬰中心換尿布流程】

background image

睡眠與活動

•睡眠周期與時間變化
•嬰兒床及床具的選擇
•教玩具選擇
•嬰幼兒按摩
•嬰幼兒推車及學步車
•3C產品的危害

background image

睡眠需求

降低光源
減少噪音
濕度溫度控制
清除塵螨

31

時   期

睡眠需求

行為觀察

新生兒

一晝夜要有20小時為睡眠時間

睡眠姿勢是否正確

2至3個月

每天除吃奶、大小便外均為睡眠時間,

約18小時

睡眠姿勢是否正確

4至6個月

白天要睡眠三次,每次約需2小時,

共約6小時

睡眠姿勢是否正確

7至12個月

白天睡眠二次,每次也在2小時左右,

共約4小時

睡眠姿勢是否正確

13至18個月

白天睡眠二次,每次約1至2小時,

共約3至4小時

睡眠姿勢是否正確

19至24個月

白天睡眠一次,

約2至2.5小時

除觀察睡眠姿勢是否正確外,

還要觀察是否閉眼,睡得是否安

靜,是否睡夠應睡的時間等

25至30個月

白天睡眠一次,

約2.5小時

除觀察睡眠姿勢正確與否,

還需看安靜入睡否及醒後經成人提

醒能否安靜躺著,不影響別人,是否睡夠應睡的時間

及醒後精神是否飽滿愉快等

31至36個月

白天睡眠一次,

約2小時

除觀察睡眠姿勢是否正確,

還要看是否主動躺好,是否安靜入

睡,醒後能否靜臥、不哭不鬧等

4歲以上

白天睡眠一次,

約2小時

觀察內容同上,

同時成人應經常注意是否有不良習慣,如吃

手,吃被子角、蒙頭睡等,對睡眠不安的要仔細進行

觀察,找出原因,及時給予治療處理

background image

嬰兒床及床具的選擇

• 軟硬、透氣吸汗、欄杆規定、防撞護墊、床圍?

• 夾傷、窒息、柵欄、床板、卡住、嬰兒床組裝孔洞?

• 嬰兒床放哪裡、睡眠環境、注意事項?

background image

有「ST」安全玩具標誌
依年齡層選擇合適的玩具
玩具的標示是否清楚
(使用方法、警告、主要成分…)
玩具的繩索不超過30公分
玩具零件直徑大於3.17公分
玩具內之縫隙小於0.5公分或

大於1.2公分

• 填充、絨毛玩具牢固不脫落
• 不會掉色
• 不易摔碎
• 需用電之玩具不會有觸電危險

「安全玩具」的選購

background image

嬰幼兒按摩

•按摩的好處
•按摩環境及按摩油的選擇
•按摩手法
•…

background image

嬰幼兒推車及學步車

•選擇標準
•適用年齡
•適用場所
•注意事項

background image

3C產品的危害

•對嬰幼兒---腦神經發育差、視力不良、

肌肉活動少、易肥胖、被動接受訊息缺乏
探索、語言…。

•對托育人員---視力退化、

托育危機…

background image

生活照顧的

安全與注意事項

background image

嬰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發生安全危機的因素

主要照顧者
及家庭因素

嬰幼兒

因素

環境
因素

background image

環境物品擺置

•避免 小、尖、長、溼

•加強

 軟、窄、高、乾

background image

避免

小、尖、長、溼

• 「小」:是指

直徑小於3.17公分

,如:硬幣、鈕釦及小電池等;

長度小於5.17公分

的物品,如:積木、打火機、迴紋針等,這些

小物品應收在兒童看不到也不容易拿到的地方,以避免兒童放入
口中,造成窒息意外。

• 「尖」:是指小刀、指甲刀等利器,應妥善收好,以防幼兒割傷

或刺傷。

• 「長」:是指超過30公分長的細繩、電線及延長線等,這些物品

平日應收好,或固定於牆面或地面,以防兒童絆倒或纏繞窒息。

• 「濕」:是指於客廳、浴室、廚房地面、樓梯階面,應避免潮濕,

且鋪設防滑處理,以免兒童滑倒。

background image

加強

軟、窄、高、乾

• 「軟」:在兒童生活環境中,應於容易發生危險的各角落鋪設地

毯、海綿地磚、防滑墊等防護措施。

• 「窄」:樓梯扶手及窗戶欄杆間隔應保持在10公分以下,裝置愈

緊密,愈能防止兒童從間隔中墜落的危險。

• 「高」:窗戶應加裝高度60公分以上的欄杆,樓梯應加裝85公分

以上的欄杆,以防止兒童從窗戶或樓梯墜落。

• 「乾」:時時保持客廳、浴室、廚房和樓梯地面乾燥,以避免兒

童滑倒。

background image

嬰幼兒常見健康問題與照護

• 過敏疾病:
• 皮膚問題:尿布疹
• 呼吸問題:哮吼、支氣管炎、咳嗽、感冒
• 消化道問題:腸套疊、腸絞痛、腹脹、胃腸炎、腹瀉便秘、

疝氣

• 過熱問題:中暑、中熱衰竭
• 發燒:熱性痙攣、扁桃腺炎
• 傳染性疾病:腸病毒、玫瑰疹、耳朵感染、結膜炎、鵝口瘡

background image

嬰幼兒常見傳染疾病與照護

• 瞭解感染原因/感染鍊/阻斷方式

• 認識嬰幼兒常見的傳染疾病

background image

嬰幼兒常見的五大傳染疾病

44

季節性

流感

腺病毒

諾羅

病毒

輪狀
病毒

腸病毒

background image

常見事故傷害

➢ 跌倒墜落

➢ 刺傷割傷夾傷及砸傷
➢ 燒燙傷
➢ 窒息哽塞
➢ 誤食中毒
➢ 溺水 

➢ 嬰兒搖晃症候群

➢ 嬰兒猝死症

➢ 咬傷
➢ 異物入體內
➢ 流鼻血
➢ 嗆奶

background image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出「寶寶安全睡眠環境5守則」

• 1.嬰兒與他人同床而睡是嬰兒猝死症的危險因素之一,任何照顧者或

其他手足、嬰幼兒等,都建議要

「同室不同床」

• 2.使用毛巾被或毛毯保暖時,應裹至嬰兒胸部,並將

手臂露出

,以減

少蓋住臉部的機會,或穿著一件式或睡袋型嬰兒睡衣。

• 3.嬰兒床表面必須堅實平整,不可有鬆軟物件,如枕頭、填充玩具等;

不要讓嬰兒睡在沙發、椅子、墊子或趴睡在家長或照顧者身上。

• 4.

避免環境過熱

,不要讓嬰兒穿著太多衣物與過度包裹嬰兒。無空調

設備時,宜注意通風。

• 5.無菸環境,不要讓任何人在嬰兒附近吸菸。

background image

案例分析與討論

background image

案例分析與討論

•疑似餵藥不當問題

---

遵守委託用藥原則與

自我保護

•高雄市某托嬰中心1歲女童疑遭高溫奶燙傷嘴

巴事件---

遵守安全泡奶

•最近虐嬰事件

---

照顧行為

情緒紓緩

background image

虐嬰/童案例一

background image

虐嬰/童案例二

background image

跌倒墜落案例一

background image

誤食中毒案例一

• 台南善化一名媽媽帶著8個月大男嬰外出參加活動,

返家也沒有異樣,沒想到等到他的爸爸下班後赫然
發現,寶寶怎麼呼吸困難,緊急送醫,醫師竟然從
他的食道中夾出一個消氣氣球,但當下男嬰缺氧過
久,腦部可能受到影響,轉院搶救23天仍宣告不治。

• 救護車十萬火急,抵達現場只見一名男子焦急的指

揮,沒多久一行人把癱軟的男嬰抱上救護車,並且
緊急對他按壓胸部中央,隨後緊急開往醫院,他的
媽媽在一旁陪同,焦急的神情全藏不住,原來是寶
寶突然呼吸困難。

• 8個月大的男嬰,日前和媽媽外出活動,返家後並沒

有出現異狀,直到他的爸爸下班後發現,兒子呼吸
困難,緊急送醫後,醫生竟然在他的食道中夾出消
氣氣球,經過轉院多日搶救,還是宣告不治,不過
像這類嬰兒誤食事件頻傳,究竟第一時間要如何處
置呢?

background image

嗆奶案例一

判決書指出,吳女領有居家式托育服務登記
證書,107年11月27日起受託照顧剛出生2個
月的男嬰,沒想到一週後的清晨6時15分起床
餵完奶後,卻沒有注意男嬰可能有吐奶、嗆
奶導致窒息的情況,於7時將男嬰獨留3樓臥
室睡覺,僅請和她同住的媽媽隨時上樓查看,
自己卻跑出去買早餐。沒想到等她買早餐回
家後,仍然沒有親自到3樓臥室查看男嬰呼吸
狀況,反而在2樓客廳與媽媽悠哉吃早餐,直
到8時30分左右進臥室才發覺男嬰嗆奶窒息許
久,已經全身癱軟、臉色蒼白,經緊急急救
無效後才將他送醫急救,但男嬰仍不幸於9時
40分宣告死亡。

background image

嬰兒搖晃症候群案例

• 2017年,這名當時五個月大的男嬰

躺在加護病房,開刀搶救後,左眼
失明、右眼弱視,會變成這樣,是
因為他爸爸經常騎機車用揹巾載他,
沿途過度搖晃,造成的「嬰兒搖晃
症」;還有2012年,新北市一名7個
月大的女嬰因為哭鬧不停,爸爸抱
著她搖晃哄睡,疑似動作太大,造
成小女嬰口吐白沫,送醫不治,死
亡原因很可能就是「嬰兒搖晃症候
群」。

background image

其它案例討論

• 情況:

幼兒睡覺睡到一半時溢奶,要如何幫助孩子異

物排出?如何避免溢奶致死?

• 討論:

嬰兒為何溢奶?如何避免?若仍溢奶如何維護

安全?

  

background image

其它案例討論

•情況:

若孩子癲癇發作時,要如何幫助癲癇的孩

子不傷害到自己?

•討論:

  

癲癇發作當下要如何處置和照護?

  

background image

結論

確實做好每日生活照顧

確實調整好自己的身心

• 健康檢查
• 傳染病防治
• 常見健康問題與照護
• 給藥注意事項與方法
• 定期預防接種追蹤
• 視力 聽力 口腔 皮膚 的保健
• ……

健康平安長大

background image

THE END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