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育人員在職訓練課程:兒童權利與福利政策導論

pdf
309.94 KB
11 頁
洪乙玄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
附件:托育人員在職訓練課程
課程
類別
課程
名稱
課程目標
課程內容
初階
參訓對象
進階
參訓對象
一、
兒童
托育
服務
導論
1. 瞭解兒童福利
政策及措施。
2. 瞭解兒童福利
趨勢及未來展
望。
3. 認識可運用的
兒童福利資
源。
4. 兒童權利公約
及其施行法。
(1) 兒童福利服務及相關
法規基本認識(兒權
法、兒童人權、性別
平等、責任通報等)
(2) 兒童保護相關措施認
(虐待的預防判別
及處理)
(3) 發展遲緩兒童責任通
(4) 高風險家庭評估與通
(5) 認識社區相關兒童福
利資源
ABC
ABC
ABC
ABC
ABC
(1) 兒童福利資源的認
識與運用
(2) 兒童保護案例討論
及處理
(3) 親權法規認識與案
例討論
(4) 特殊家庭案例討論
及處理
(5) 弱勢家庭案例討論
及處理
(6) 認識兒童權利公約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瞭解托育服務的
主要意義、內
容、重要性、影
響及趨勢議題。
(1) 0-2 歲嬰幼兒托育服
務導論
(2) 2-6 歲幼兒托育服務
導論
(3) 安置及教養機構托育
服務導論
(4) 不同發展階段托育人
員的工作角色與內涵
ABC
A
C
ABC
(1) 近年托育服務對社
會的影響與發展趨
(2) 學齡兒童課後托育
服務導論
ABC
A
1. 瞭解托育服務
相關政策及法
令。
2. 認識托育人員
工作的相關法
律及權益。
3. 瞭解托育服務
各類模式及相
關措施。
4. 瞭解各國托育
概況。
(1) 認識托育服務相關政
(2) 認識居家式托育服務
提供者登記管理辦法
(3) 認識所在縣市托育服
務政策及相關福利措
ABC
ABC
ABC
(1) 各類托育服務模式
介紹(
養、課後托育等)
(2) 各國托育服務模式
與措施認識
ABC
ABC
1. 認識與居家托
育服務相關的
契約。
2. 瞭解契約的意
義、法律效
力、內容、簽
訂及履行。
(1) 契約相關法律基礎知
(民刑法個人資料
保護法、消費者保護
法、保險法等)
(2) 認識居家式在()
托育服務契約範本與
簽訂注意事項
(3) 認識托嬰中心托育契
約範本與簽訂注意事
AB
A
B
(1) 各類托育契約糾紛
案例研討
(2) 常見托育糾紛類型
及處理方式
AB
AB
2
課程
類別
課程
名稱
課程目標
課程內容
初階
參訓對象
進階
參訓對象
1. 維護個人身心
平衡、托育環
境的整潔及有
禮的專業形
象。
2. 遵守托育人員
的角色職責與
社會責任及倫
理守則。
3. 認識托育人員
身教的重要
性。
(1) 認識托育人員專業倫
(2) 認識托育人員工作價
值與社會責任
(3) 勞動法令與權益
ABC
ABC
BC
(1) 托育倫理兩難案例
討論
(2) 勞資糾紛案例討論
ABC
BC
二、
兒童
發展
1. 瞭解嬰幼兒生
長及發育。
2. 瞭解嬰幼兒動
作能力的發
展。
3. 熟知動作能力
的輔導策略。
4. 清楚嬰幼兒的
生理發展原則
及程序。
5. 明白動作發展
的原則及輔導
技巧。
(1) 身高的發展
(2) 體重的發展
(3) 感官發展的順序
(4) 其他相關的身體發展
(5) 動作的發展原則
(6) 動作的發展程序
(7) 粗、細動作的發展的
階段
(8) 嬰幼兒粗、細動作發
展輔導策略
(9) 增進嬰幼兒粗、細動
作能力的遊戲及活動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1. 瞭解新生兒氣
質理論。
2. 瞭解嬰幼兒氣
質並調整保育
策略。
3. 瞭解並協助嬰
幼兒發展良好
的性別認定。
4. 瞭解並協助嬰
幼兒的情緒發
展。
(1) 氣質的定義與類型
(2) 氣質與親子關係
(3) 氣質與嬰幼兒同儕人
際關係
(4) 各類氣質嬰幼兒相對
應的照顧及保育輔導
技巧
(5) 性別認定的發展
(6) 嬰幼兒情緒的發展
(7) 嬰幼兒情緒的表達及
輔導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瞭解嬰功兒認知
能力的發展。
(1) 認知發展理論
(2) 認知發展的分期
(3) 嬰幼兒認知發展輔導
策略
(4) 嬰幼兒智能遊戲及活
ABC
ABC
ABC
ABC
瞭解嬰幼兒語言
的發展。
(1) 語言發展理論
(2) 語言發展的階段
(3) 嬰幼兒語言發展輔導
策略
(4) 嬰幼兒語言遊戲及活
ABC
ABC
ABC
ABC
3
課程
類別
課程
名稱
課程目標
課程內容
初階
參訓對象
進階
參訓對象
瞭解嬰幼兒社會
行為的發展。
(1) 社會發展理論
(2) 社會發展階段
(3) 嬰幼兒社會發展輔導
策略
(4) 社會技巧學習活動及
遊戲
ABC
ABC
ABC
ABC
1. 熟悉嬰幼兒各
階段發展的要
項。
2. 瞭解嬰幼兒觀
察記錄的方
式。
3. 瞭解嬰幼兒觀
察記錄的統整
及運用。
(1) 有系統的觀察以了
解每個孩子
(2) 發展評估工具的認
識、選擇及運用
(3) 定期觀察及記錄的
方式及重要性
(4) 整理組織個別嬰幼
兒觀察紀錄
(5) 依據觀察紀錄為個
別嬰幼兒規劃教保
課程
ABC
ABC
ABC
ABC
ABC
1. 嬰幼兒發展理
論的認識及教
保實務運用。
2. 嬰幼兒發展研
究新趨勢。
(1) 全人發展理論實務
運用
(2) 心理社會發展理論
實務運用
(3) 多元智能理論實務
運用
(4) 蒙特梭利教育理論
實務運用
(5) 感覺統合理論實務
運用
(6) 建構理論實務運用
(7) 腦神經科學的實務
運用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1. 瞭解發展遲緩
兒童的特質及
需求。
2. 瞭解嬰幼兒特
殊需求的篩選
及評量。
3. 瞭解早期療育
的通報轉介及
資源應用。
4. 瞭解發展遲緩
兒童之發展/
生活照顧及行
為之促進方
法。
(1) 嬰幼兒之特殊需求
及特質(認知/生理
感官/行為/心理)
(2) 特殊需求幼兒篩檢
評估工具及生態評
量之運用
(3) 早期療育之重要性
及通報轉介流程
(4) 特殊需求幼兒生活
自理能力之培養及
訓練
(5) 特殊需求幼兒語言
及溝通能力之促進
(6) 特殊需求幼兒情緒
及行為輔導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4
課程
類別
課程
名稱
課程目標
課程內容
初階
參訓對象
進階
參訓對象
1. 瞭解學齡兒童
各領域發展、
生活照顧與學
習。
2. 瞭解特殊需求
學齡兒童之發
展、生活照顧
與學習。
(1) 生理、人格、認知、
人際關係發展等發
展理論
(2) 生理、人格、認知、
人際關係發展特質
與需求
(3) 生理、人格、認知、
人際關係發展輔導
策略
(4) 特殊需求學齡兒童
之發展特質(認知/
生理感官/行為/
)
(5) 特殊需求學齡兒童
之發展篩檢評估工
具及生態評量之運
(6) 特殊需求學齡兒童
生活自理能力之培
養及訓練
(7) 特殊需求學齡兒童
語言及溝通能力之
促進
(8) 特殊需求學齡兒童
之發展情緒及行為
輔導
A
A
A
A
A
A
A
A
三、
托育
服務
規劃
及評
1. 依據已被認可
的兒童發展理
論做為托育服
務的基礎。
2. 對兒童及其家
庭的瞭解。
3. 依據個別兒童
發展需求及其
家庭文化擬定
服務計畫。
(1) 教保理念是實務工作
的指引
(2) 檢視個人的信念及價
值觀
(3) 不同需求兒童的認
識、瞭解、尊重及教
保服務的提供
(4) 家庭結構與文化的認
識、瞭解、尊重及合
(5) 家庭文化的認識、瞭
解、尊重及反映於托
育場域
(6) 與家長合作為個別兒
童訂定服務目標與計
畫→擬定策略→每日
工作的執行→評量結
果→反思及修正
ABC
ABC
ABC
ABC
ABC
AB
學齡期兒童課後托育服
務規畫及實施
A
5
課程
類別
課程
名稱
課程目標
課程內容
初階
參訓對象
進階
參訓對象
評量服務成效及
修正計劃。
(1) 托育服務品質評估
工具的認識選擇及
運用
(2) 服務導向的回饋評
(3) 托育服務計劃修正
ABC
ABC
ABC
四、
兒童
保育
1. 熟知嬰幼兒所
需裝備及衣
著。
2. 熟知日常生活
照顧的注意事
項。
(1) 嬰幼兒所需各種用具
及設備
(2) 衣物及寢具的選擇
(3) 洗澡、睡眠、啼哭及
()便訓練、換尿
布等知能
(4) 生活照顧的安全及注
意事項
ABC
ABC
ABC
ABC
1. 瞭解兒童的營
養需要及飲食
特點。
2. 瞭解哺乳技能
及常識。
3. 具備兒童餐點
設計的知識及
操作技巧。
4. 具備嬰幼兒副
食品調製的知
識及技能。
5. 具備兒童飲食
問題的處理技
巧。
6. 具備尊重家長
對兒童飲食期
待的態度。
(1) 營養素的來源與營養
常識
(2) 食物的分類
(3) 均衡飲食與健康的關
(4) 瞭解母乳的價值及方
(5) 人工哺乳的用具及方
(6) 嬰幼兒食具的清理及
消毒
(7) 斷奶及奶粉應有的認
(8) 副食品添加的年齡及
時間
(9) 各類副食品的調製方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進階 I
(1) 食物的選購及製備
技能
(2) 各階段兒童餐點設
計原則
(3) 各階段兒童餐點製
作技巧
(4) 均衡餐點的調配
(5) 提供點心的原則
(6) 各種兒童食品衛生
及安全常識
(7) 兒童飲食習慣的建
(8) 不良飲食習慣的處
(9) 了解尊重溝通及
協商家長對受托兒
童飲食的期待
進階 II
設計與受托兒童共同備
製餐點的活動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A
五、
兒童
健康
及照
1. 具備兒童衛生
及保健知能及
正確醫療觀
念。
2. 認識兒童常見
的健康問題及
處理方法。
初階 I
(1) 0-2 歲嬰幼兒常見健
康問題及保健
(2) 兒童保健服務(含健
康手冊)
(3) 居家/托嬰中心環境
衛生與改善
初階 II
(1) 2-6 歲幼兒常見健康
問題及保健
(2) 兒童保健服務(含健
康手冊)
(3) 居家環境衛生與改善
ABC
ABC
AB
A
ABC
A
學齡兒童常見健康問題
及保健
A
6
課程
類別
課程
名稱
課程目標
課程內容
初階
參訓對象
進階
參訓對象
初階 III
(1) 兒童口腔衛生與保健
(2) 兒童視力及聽力保健
ABC
ABC
1. 認識兒童身體
的常見疾病。
2. 能判斷兒童的
異常狀況。
3. 具備照顧病童
的技巧。
4. 具備兒童疾病
預防的知能。
5. 瞭解傳染病的
預防及處理。
初階 I
(1) 0-2 歲嬰幼兒常見疾
病辨別及照護知能
(2) 兒童用藥知識及餵藥
技巧
初階 II
(1) 2-6 歲幼兒常見疾病
辨別及照護知能
(2) 兒童用藥知識及餵藥
技巧
初階 III
傳染病預防與照顧知能
ABC
ABC
A
ABC
ABC
(1) 學齡兒童常見疾病
辨別及照顧知能
(2) 特殊需求嬰幼兒照
顧知能
(3) 特殊需求兒童照顧
知能
(4) 病童溝通與照顧知
A
ABC
A
ABC
六、
托育
安全
及危
機處
1. 掌握兒童發展
階段可能產生
的傷害。
2. 了解居家環境
對兒童的傷害
及防護措施。
3. 具備安全設備
的使用技巧。
4. 具備兒童人身
安全的判別知
能。
5. 了解戶外環境
對兒童的傷害
及防護措施。
初階 I
(1) 嬰幼兒事故傷害與防
(照顧行為)
(2) 居家/托嬰中心事故
傷害與預防(環境)
初階 II
災害(地震火災、
水災)預防與避難知能
初階 III
遊戲事故傷害預防及處
(含教玩具遊戲設備
戲設施)
ABC
AB
ABC
ABC
進階 I
兒童事故傷害與防治
(照顧行為)
進階 II
交通事故傷害預防及處
A
ABC
1. 掌握危機事件
產生的原因。
2. 具備危機事件
的處理知能。
3. 具備急救處理
技能。
初階 I
嬰幼兒基本救命術
初階 II
(1) 居家/托嬰中心事故
傷害處理及因應策略
(2) 災害處理及因應策略
初階 III
(1) 申訴案件處理及因應
策略
(2) 家長與托育人員糾紛
處理與因應策略
ABC
AB
ABC
ABC
AB
兒童急救技巧與演練
A
7
課程
類別
課程
名稱
課程目標
課程內容
初階
參訓對象
進階
參訓對象
七、
兒童
生活
環境
及學
1. 掌握兒童生活
空間的設計及
安全考量。
2. 具備開放式兒
童學習環境的
規劃知能。
(1) 家庭托育環境對兒童
身心發展的影響
(2) 日常生活環境規劃的
原則:動線、工作便
利及安全性的考量
(3) 物理環境的品質
(4) 社會-情緒環境的品
(5) 照護、營養和安全環
境的規劃佈置
(6) 回應和遊戲化的環境
(7) 促進自主和自我效能
的環境
(8) 助長與同儕社會互動
技巧的環境
(9) 性別平等環境的規劃
佈置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1. 建立每日作息
時間表。
2. 運用每日生活
作息增進嬰幼
兒各領域的學
習成長與生活
自理能力。
3. 具備與嬰幼兒
溝通說話的知
能。
(1) 每日作息表的重要
性、組成要素及時間
平衡
(2) (混齡托育中)不同
年齡層嬰幼兒建立不
同的作息時間表
(3) 運用日常照顧增進孩
子各領域的學習及生
活自理能力(打招呼
及說再見、換尿布及
上廁所、進食及用餐
時間、睡眠及午休時
間、穿衣服)
(4) 跟隨嬰兒發出的訊
號、以話語與嬰兒分
享她()的經驗及對
()的尊重
(5) 引導學步兒使用更多
的話語
(6) 與嬰幼兒一起閱讀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1. 建立合宜的課
後作息時間
表。
2. 設計課後活動
以增進學齡兒
童的學習成長
與生活自理能
力。
(1) 依據學齡兒童身心
發展需求建立課後
生活作息表
(2) 透過活動培養兒童
良好的生活作息
(3) 透過日常作息時段
的指導與練習培養
兒童各項生活自理
能力(
如廁程序良好的飲
食、個人清潔衛生、
A
A
A
8
課程
類別
課程
名稱
課程目標
課程內容
初階
參訓對象
進階
參訓對象
收拾整理自行穿脫
衣物、用藥等)
1. 設計並引導適
合兒童發展的
遊戲及活動。
2. 選擇適合兒童
發展所需玩具
及材料的能
力。
3. 運用家庭與社
區學習資源擴
展兒童學習及
發展。
初階 I
(1) 兒童對遊戲權利的需
(2) 遊戲與兒童發展之關
(3) 各式各樣遊戲的認識
~玩玩具、膝上遊戲、
地板遊戲、藝術創作
活動、說故事、音樂
律動、積木活動、扮
演活動、沙水活動、
桌上遊戲、戶外活
動、體能活動的安排
(4) 反偏見(如性別身體
功能及外貌、族群、
文化、年齡、家庭結
構、社經地位等)
具、教材與圖書的選
擇及應用
(5) 社區兒童學習資源的
認識及運用,如:圖
書館、資源中心等
初階 II
(1) 兒童各發展階段遊戲
設計及帶領
(2) 為嬰幼兒說故事的技
(3) 適性與符合性別平等
玩具、教材及圖書的
選擇應用(故事賞析
與討論、設計故事延
伸活動)
(4) 反偏見(如性別身體
功能及外貌、族群、
文化、年齡、家庭結
構、社經地位等)
具、教材與圖書的選
擇及應用
(5) 社區兒童學習資源的
認識及運用,如:圖
書館、資源中心等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1) 協助學齡兒童完成
學校作業的方法運
(2) 認識兒童各類型休
閒活動(
動性社交性與藝文
)的參與
(3) 兒童參與各類型休
閒活動習慣的培養
(4) 「托嬰中心教保活
動指引」的認識與應
A
A
A
ABC
認識兒童常見的
行為問題及輔導
方法。
(1) 嬰幼兒常見行為問題
的產生原因
(2) 嬰幼兒常見行為問題
的輔導策略
ABC
ABC
(1) 學齡兒童常見行為
問題的產生原因
(2) 學齡兒童常見行為
問題的輔導策略
A
A
9
課程
類別
課程
名稱
課程目標
課程內容
初階
參訓對象
進階
參訓對象
八、
親職
教育
1. 瞭解兒童家庭
經歷的親職階
段。
2. 明瞭各親職階
段家庭的需求
及壓力。
3. 明瞭兒童家庭
關注的焦點。
(1) 認識家庭發展理論、
生命週期與各階段發
展任務及親職角色
(2) 兒童家庭的各類壓力
(3) 家長對托育責任分擔
的矛盾心態
(4) 如何與家長一起為兒
童入學做準備(進入
幼兒園、進入小學)
ABC
ABC
AB
AB
了解多元文化家庭與親
職需求(種族、文化、婚
姻、性別等)
ABC
1. 瞭解親子關係
的重要性。
2. 瞭解照顧者對
兒童的影響。
(1) 認識兒童各階段依附
關係的發展
(2) 依附關係對兒童發展
的影響
(3) 常見的依附行為與處
ABC
ABC
ABC
(1) 依附類型與保育策
(2) 親子關係問題討論
與處理
(3) 不同家庭型態的親
子關係案例討論(
單親繼親、
元文化等)
ABC
ABC
ABC
1. 辨識管教的類
型及其影響。
2. 確認適當的管
教方法。
(1) 照顧者的管教類型與
影響
(2) 如何與家長溝通並形
成一致的教養方式
ABC
AB
(1) 鼓勵各發展階段兒
童的技巧
(2) 不當管教案例討論
與分析
(3) 托育人員與家長管
教不一致的影響與
處理方式
ABC
ABC
AB
1. 認識溝通的方
式、原則及技
巧。
2. 具備與兒童家
長溝通及關係
經營的知能。
(1) 口語及非口語的溝通
技巧
(2) 積極傾聽的溝通技巧
(3) 與不同型態家庭的溝
通技巧與合作
(4) 托育人員及兒童父母
關係之建立與維持
(5) 營造一個兒童家庭男
性照顧者(如父親)
與的友善托育環境
(6) 托育日誌的意義及書
寫技巧
ABC
ABC
ABC
AB
AB
ABC
進階 I
(1) 常見托育人員與家
長的溝通問題案例
討論與處理
(2) 不同型態家庭的溝
通與合作問題案例
討論及處理
進階 II
(1) 學齡兒童課後托育
人員促進國小導師
與家長間有效的溝
(2) 學齡兒童課後托育
人員與國小導師之
(
政組織和權責之認
)
ABC
ABC
A
A
10
課程
類別
課程
名稱
課程目標
課程內容
初階
參訓對象
進階
參訓對象
九、
托育
人員
自我
成長
及專
業發
1. 瞭解托育工作
對自己家庭產
生的影響。
2. 瞭解有效的家
事管理原則及
方法。
3. 瞭解家庭財務
管理。
(1) 如何讓家人了解托育
工作
(2) 家事管理原則與技巧
(3) 有效的時間管理
(4) 財務管理技巧與工具
認識
A
A
A
A
家庭問題影響托育工作
之案例討論與處理
A
1. 清楚自我保健
之道。
2. 覺察托育工作
壓力及情緒的
產生。
3. 知道情緒管理
及壓力調適的
方法。
4. 建立個人托育
工作的支持網
絡。
初階 I
常見托育工作職業傷害
型與預防
初階 II
(1) 如何覺察壓力源並求
(2) 職場舒壓與調理
ABC
ABC
ABC
進階 I
面臨危機或重大意外事
故後的身心調適
進階 II
多元保健方式的認識與
運用
ABC
ABC
1. 瞭解個人在自
己的職業場域
中將以何種方
式來從事及適
應工作。
2. 瞭解終身學習
及專業發展的
意義。
3. 參與兒童教保
專業社群。
4. 社會資源的瞭
解及運用。
5. 社區的教保專
業參與回饋。
(1) 托育服務的學習管道
及職涯發展
(2) 托育服務所在縣市社
會資源的認識及運用
(3) 各類兒童教保資源的
認識及運用
ABC
ABC
ABC
(1) 認識志工服務類型
與權益
(2) 托育教保專業團體
認識與參與
(3) 居家托育場域多重
角色的認識與扮演
(4) 社區教保專業管道
的參與與回饋
ABC
ABC
A
ABC
1. 認識多元文化
(性別種族)
社會。
2. 具備多元文化
素養。
3. 安排多元文化
體驗活動。
4. 瞭解兒童家庭
與自己文化的
差異。
5. 瞭解並帶入兒
童家庭文化於
托育場域。
(1) 認識多元文化的類型
(2) 營造受托兒童家庭文
化友善的托育環境
ABC
ABC
(1) 多元文化體驗活動
(2) 多元文化落實於托
育工作的案例分享
(3) 托育服務過程中對
性別角色關係身體
功能及外貌、族群、
文化年齡家庭結
社經地位等偏見
的引導
(4) 設計反各類偏見的
遊戲及活動
ABC
ABC
ABC
ABC
11
課程
類別
課程
名稱
課程目標
課程內容
初階
參訓對象
進階
參訓對象
1. 瞭解電腦的基
本操作。
2. 認識及運用基
本電腦軟體。
3. 認識及使用電
子郵件。
4. 認識網路環境
及其操作。
5. 熟悉網路資訊
的蒐集及運
用。
6. 認識及運用社
群網站。
7. 認識資訊的安
全維護。
(1) 政府托育相關網站操
作訓練
(2) 電腦基本功能與操作
(3) Word 文書處理、圖像
編輯等應用軟體功能
及操作
(4) 電子郵件的申請及使
(5) 智慧型手機基本功能
與操作
(6) 認識資訊安全法規與
觀念(個人資料保護
法、著作權、肖像權
)
(7) 學習網路行銷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A
(1) 認識及運用社群網
站或雲端社群程式
(FB Line
YouTubeAPP )
(2) 網路資訊蒐集及運
用技巧
(3) 媒體製作與運用
ABC
ABC
ABC
備註:
1. 參訓對象,A為居家托育人員、B為托嬰中心托育人員、C為安置及教養機構托育人員。
2. 每堂課以三小時為原則,如其他法令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