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防治宣導:託嬰中心與幼保人員必讀

格式
pdf
大小
186.65 KB
頁數
4
作者
cdc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7-01-09,离现在 8 28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托嬰中心及幼兒保育人員腸病毒宣導資料 

 
壹、腸病毒感染 

腸病毒世界各地都有,通常在春、夏季及初秋流行,台灣因為地處亞

熱帶,氣候濕熱,適合腸病毒生存與繁殖,所以全年都有腸病毒病人。 

腸病毒常見的症狀包括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峽炎,手足口病患者會在

手掌、腳掌、膝蓋與臀部周圍會出現稍微隆起的紅疹,疹子的頂端大多有

小水泡,口腔也會有潰瘍;疱疹性咽峽炎患者大多會發高燒,在口腔後部

出現水泡,然後很快地破掉變成潰瘍。腸病毒可以感染大人與小孩,隨著

年齡增長,症狀愈不明顯,有些感染者只有發燒或類似一般感冒的症狀,

也有很多是沒有症狀的感染,但是具有傳染力。 

腸病毒可以經由吃進被含有病毒之糞便所污染的食物而受傳染,或經

由接觸病人的口鼻分泌物(咳嗽、打噴嚏飛沫)及皮膚上潰瘍的水泡等途

徑傳染。病毒常由孩童或成人自外面帶回感染家中嬰幼兒,也可能經由接

觸無症狀帶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口鼻分泌物傳染。玩具(尤其是帶毛的

玩具)也常是幼童間傳染的媒介,容易在把玩咬弄之間讓病毒經由口鼻進

入而感染。 

感染腸病毒後,在症狀出現之前幾天就具有傳染力,此時在感染者咽

喉與糞便都可發現病毒存在,在發病後一週內,口鼻分泌物所含之病毒量

達到最高,此時期之傳染力強,而經由腸道排出病毒的時間可持續數 

週,甚至長達 12 週之久。 

腸病毒在家庭之中有很高的傳染率,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如學校等處

也較容易發生傳染。由於腸病毒在發病後的一週內傳染力最高,需特別注

意感染者之隔離照顧,也必須特別小心處理感染者之糞便、口鼻分泌物、

皮膚上水泡;發病兩週後,咽喉之病毒排出量大量減少,透過口鼻分泌物、

飛沫、接觸等途徑傳染的危險性降低,但仍應注意個人衛生,避免接觸傳

染,同時因感染者在復原後亦會持續由糞便排出病毒,因此仍須養成時時

正確洗手、避免以手碰觸口鼻等衛生習慣,以防將病毒傳染給他人。 

 

background image

貳、重症前兆病徵

 

大多數人在感染腸病毒後,約 至 10 天即能痊癒,但是有極少數的

人感染腸病毒後,會出現嚴重併發症,如腦炎、腦膜炎、急性肢體麻痺症候

…等。另外,根據研究資料顯示,若家中有第二個幼兒感染腸病毒時,要

特別小心注意其病情的發展,因為第二個病人所接受的腸病毒之病毒量往

往較高,其嚴重程度可能提高。 

目前國內對於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已有很好的治療方式,因此,若嬰

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自症狀開始後 天內要特別注意觀察是否

出現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如下表所列之一者)

,並迅速送往大醫院就醫,

以避免小孩病情惡化。 

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前兆病徵 

有 

無 

嗜睡、意識改變、活力不佳、手腳無力 

除了一直想睡外,病童顯得意識模糊、眼神呆滯或疲倦無

力,原來活潑的小孩會變得安静不想動,但發燒本身就會

影響小孩活力,所以上述症狀的判斷應以體溫正常時的精

神活力為準。 

 

 

肌躍型抽搐(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 

通常是在睡眠中時出現被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隨

著病情變化嚴重時,在清醒時也會出現。另外,病童可能

因肌躍型抽搐症狀而變得無法入眠。 

 

 

持續嘔吐 

嘔吐可為腦壓上升的症狀表現之一,嘔吐次數愈多愈欲要

注意,尤其是伴隨嗜睡、活力下降,或只有嘔吐而無腹痛、

腹瀉等腸胃炎症狀時,需要特別注意。 

 

 

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 

小孩安靜且體溫正常時,心跳每分鐘 120 次以上。 

 

 

 

background image

、腸病毒消毒注意事項 

一、消毒工作重點: 

(一)應進行全面環境清潔及重點消毒工作,包括:電梯按鈕、手扶

梯、門把、手推車、嬰兒床、兒童遊戲設施及玩具等,均要以

消毒劑進行清潔與消毒。 

(二)清潔消毒時,工作人員應穿戴防水手套、口罩等防護衣物,工

作完畢後手套應取下,避免碰觸其他物品而造成污染。 

二、建議消毒方法: 

(一)戶外紫外線、紫外線殺菌燈、氯及煮沸等方法均能有效殺滅腸

病毒,衣物等物品可使用沸水浸泡或曝曬等消毒方式。 

(二)酒精(為乾式洗手液常見的主要殺菌成分)、乙醚、氯仿、酚

類(如:來舒)等常見消毒劑對腸病毒殺滅效果不佳,請避免

使用。 

(三)建議使用濃度為 500ppm 漂白水,配置方法如下: 

巿售家庭用漂白水濃度一般在 5 至 6%,以喝湯用的湯匙舀 5

湯匙共約 80-100cc,加入 10 公升的自來水中(大瓶寶特瓶每

瓶 1,250cc,8 瓶等於 10 公升),攪拌均勻,且於 24 小時內

使用。 

(四)如遭病童口鼻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之物品或表面,建議使用

1000ppm 漂白水擦拭(取 20cc 市售家庭用漂白水加入 1 公

升之自來水)。 

(五)

亦可視需要選用其他具檢驗報告可證實對腸病毒有效之消毒

藥品。

 

三、使用漂白水注意事項: 

(一)使用口罩、橡膠手套和防水圍裙,最好也使用護目鏡保護眼鏡

以避免被噴濺到。如果漂白水濺入眼睛,須立刻以清水沖洗至

少 15  分鐘並即就醫診治。 

(二)在通風良好處配製和使用漂白水。 

(三)漂白水需使用冷水稀釋,因為熱水會分解次氯酸鈉,並降低其

background image

消毒效果。 

(四)有機物質會降低漂白水效果,消毒擦拭之前應將表面的有機物

清除乾淨,例如:分泌液、黏液、嘔吐物、排泄物、血液和其

他體液,使漂白水可以充分作用。 

(五)擦拭消毒的接觸時間建議超過 10  分鐘,之後可再以清水擦拭,

以降低異味。浸泡消毒的接觸時間建議超過 30  分鐘。 

(六)不要與其他家用清潔劑一併或混合使用,以防降低消毒功能及

產生化學作用。當漂白水和酸性清潔劑(如一些潔廁劑、鹽酸)

混合時,會產生有毒氣體(如氯氣),可能造成傷害或死亡。

如有需要,應先使用清潔劑並用水充分清洗後,才用漂白水消

毒。 

(七)未稀釋的漂白水在陽光下會釋出有毒氣體,所以應放置於陰涼

及兒童碰不到的地方。 

(八)請勿使用不透氣之玻璃瓶,長期盛裝 5-6%漂白水,以避免累

積氣壓而爆炸,應使用塑膠瓶盛裝。 

(九)由於次氯酸鈉會隨時間漸漸分解,因此宜選購生產日期較近的

漂白水,並且不要過量儲存,以免影響殺菌功能。 

(十)稀釋的漂白水,應當天配製並標示日期名稱,而未使用的部分

在 24 小時之後應丟棄。 

(十一)稀釋的漂白水必須加蓋及避免陽光照射,最好存放在避光的

容器並避免兒童碰觸。 

 

若您想知道更多腸病毒的資訊,可逕洽當地衛生局或至疾病管制署網站查

http://www.cdc.gov.tw

,或多利用民眾疫情通報及諮詢服務專線:1922。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