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藝術遊戲與活動設計課程講義(2021年新竹市托育人員在職研習)

格式
pdf
大小
10.82 MB
頁數
66
作者
Liliana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10-03,离现在 4 2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社團法人新竹市教保人員協會110年托育人員在職研習課程 

 

嬰幼兒藝術遊戲與活動設計 

亞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陳麗媜 

110年10月2日(六) 
上午09:00–12:00---嬰幼兒藝術與生活 
下午13:00–16:00---嬰幼兒藝術創作活動 

學員備妥材料: 
• 書寫用筆 
• 任意一張紙、一盒彩色筆(上下午) 
• 自覓一本繪本圖畫書,任一主題均可 *用於設計探索和欣賞活動(上午)+設計創作活動(下午) 
• 教材附件:閱讀2篇分享文章、2張實務操作與問題討論表格印出紙本 

background image

• Pinterest,https://www.pinterest.com/(可以找到很多和孩子玩藝術的點子) 
• Viktor Lowenfeld and W. Lambert Brittain著;王德育譯(1983)。創性與心智

的成長。台北:文泉。 

• 山本美芽著;詹慕如譯(2007)。美感是最好的家教。台北市:茵山外。 
• 教育部(2016) 。美感入門(教育部委託「各級學校教育人員生活美感電子書發展

計畫」。 

• 梁福鎮(2001)。審美教育學。台北市:五南。 
• 漢寶德(2010)。如何培養美感。台北市:聯經。 
• 漢寶德(2004)。漢寶德談美。台北市:聯經。 
• 繪本:這不是我的腳踏車、月亮是什麼味道? 

參考及推薦 

background image

上午09:00–12:00---嬰幼兒藝術與生活 

課程大綱 

PART 01   嬰幼兒藝術與生活 

PART 02   嬰幼兒的審美發展 

PART 03   帶著孩子發現美 

PART 04   實務操作與問題討論 

background image

PART 01    

嬰幼兒藝術與生活 

background image

以美養眼,是培養美感素養的第一步 

漢寶德(2010): 

「要培養美感,就要多看生活中美的東西。」 

漢寶德(2014) : 

「美,應該是從生活中很自然地體會到,看多了美的事物,養成眼睛的判斷力,就會
慢慢形成一種力量,一個國家的力量。 

從生活中培養藝術美感 

background image

如何培養孩子的藝術美感? 

從生活中培養孩子對人、事、物、景的情感、感覺、感受和感動! 

如何開始? 

從培養感官的能力開始! 

從生活中培養藝術美感 

background image

從生活中培養孩子的美感-1: 

 

「在遊戲中培養感性」短文分享 

 

從生活中培養藝術美感 

思考: 

這位媽媽做了什麼來培養孩子的美感感知能力? 

background image

從生活中培養孩子的美感-2: 

 

「和孩子一起欣賞夕陽」短文分享 

 

從生活中培養藝術美感 

思考: 

這位媽媽做了什麼來培養孩子的美感感知能力? 

background image

從生活中培養孩子的美感-3: 

 

小女孩:「媽媽,快來看。樹上有一隻蟬在叫。」 

媽媽... 

從生活中培養藝術美感 

思考:

這位媽媽如何回應小女孩?如果是你,你會如何回應? 

媽媽立即走到她旁邊,抬頭望一下說:「我已經看到一隻穿黑色禮服的蟬在唱歌。」 

這位母親蹲著雙腿,一邊緊握小女孩的手一邊說:「我們也來和蟬一起高聲唱歌。」 

background image

視覺美感題材處處皆是 

讓幼兒用感官知覺接觸日常生活中美的人事物

 

人文環境 

自然環境 

• 動物植物

,如

花草、樹木、
蟲魚…等 

• 自然景象

,如

天空、山林、
河海…等 

• 自然現象

,如

下雨、彩虹、
夕陽...等 

• 生活物品 

• 裝置擺設 

• 建築雕塑 

• 圖畫繪本 

• 藝術展品 

• 人文景象 

background image

視覺美感題材處處皆是 

自然環境 

background image

視覺美感題材處處皆是 

自然環境 

background image

視覺美感題材處處皆是 

人文環境 

background image

視覺美感題材處處皆是 

人文環境 

background image

視覺美感題材處處皆是 

人文環境 

background image

PART 02    

嬰幼兒的審美發展 

background image

階段1. 嬰兒知覺:0-2歲 

以感官和肢體覺知事物的特質如色彩、形狀、大小等。  

階段2. 符號認知:2-7歲 

對外界的認識全憑主觀直覺。基於對美術作品色彩和表現內容的喜好來判斷美術作品。 

階段3. 寫實主義的高峰(高度寫實主義):7-9歲 

逐漸脫離自我中心思考的模式,學習瞭解他人的觀點。想像力受貶抑,鑑賞作品時,

以寫實的程度作為評斷繪畫的標準。如:繪畫是真實世界的模仿、像照片一樣寫實才

是好畫、詩歌必須有韻律和節奏、音樂要有正確音準和節奏 

階段4. 寫實主義的突破與美感的萌生:9-13歲 

由客觀的觀察,轉向自我的發現,強調風格獨特性,出現個人品味。能進一步探索繪

畫的情意表現層面,逐漸接受純粹藝術的美感。  

階段5. 美感投入的轉機:13-20歲(投入或退出) 

建立形式分析的能力,由各種美的形式結構來鑑賞作品,並能由藝術史源流和美學背

景深入探究作品。 具有批判性選擇的能力,建立批判規準,而非只是情感反應與表達。  

嬰幼兒審美發展 

嘉德納Gardner 

美感知覺發展五階段 

background image

階段1. 主觀偏愛:學齡前兒童        

感官覺知並表達對繪畫的個人偏好與直覺的喜悅 

階段2. 美與寫實:小學生       

強調繪畫題材的美與寫實 

階段4. 原創表現:青年期        

強調繪畫的表現性 

階段5. 形式與風格:與年齡無直接關係 

深入探究繪畫媒體及形式的分析,並進行風格的鑑賞 

階段6. 自主的判斷:與年齡無直接關係   

擁有自主的客觀審美判斷能力 

帕森斯Parsons 

美感判斷能力六階段 

階段3.媒材階段論   

初步認識作品形式及媒材風格 

新增 

嬰幼兒審美發展 

background image

PART 03    

帶著孩子發現美 

background image

帶著孩子發現美 

經常引導幼兒感官覺知、細微觀察生活中各種事物與景象 

background image

感官活動與問題引導 

感官 

感官運用 

感官活動與提問方向 

視覺 

眼睛去看、觀察(內容、線條、形狀、色彩…) 

看一看,這是什麼?什麼形狀?
什麼顏色?

*只有一種顏色? 

觸覺 

手去摸、皮膚接觸(觸感粗細、軟硬、冷熱…)  

摸一摸,摸起來感覺如何? 

嗅覺 

鼻子去聞(不同的味道:香臭、酸甜…) 

聞一聞,聞起來是什麼味道? 

聽覺 

耳朵去聽 (不同的聲音:大小、節奏、快慢…) 

聽一聽,什麼聲音? 

味覺 

嘴巴去嚐 (不同的味道:酸、甜、苦、辣…) 

嘗一嘗,味道如何? 

動覺 

肢體活動(不同肢體展現:模仿扮演、音樂律動…)  我們可以怎麼用身體做出…? 

感官活動+以問題引導觀察 

background image

主題內容 

線條 

形狀 
造形 

色彩 

質感 

光線 

體積 

空間 

動感 

視覺藝術的組成元素 

引導幼兒視覺觀察與欣賞的重點: 
內容、線條、形狀、色彩、質感 

材料特性、線條

筆觸、顏色

來表現

不同的質感 

組成藝術作品

的視覺元素 

線條 

形狀 

色彩 

質感 

光線 

體積 

空間 

動感 

background image

帶著孩子發現美 

大自然 
感官探索和欣賞活動 

感官 

感官運用 

感官活動與提問方向 

視覺 

眼睛去看、觀察(內容、線
條、形狀、色彩…) 

在這裡,你看到了什麼?你最喜歡哪一
個?它長得什麼樣子?仔細找找看,這
裡面有哪一些顏色?還有呢?你最喜歡
哪一種顏色?為什麼?掉在地上的這片
花,看起來像什麼嗎? 

觸覺 

手去摸、皮膚接觸(觸感粗
細、軟硬、冷熱…)  

摸一摸,花摸起來是什麼感覺?抱一抱
大樹,給你什麼感覺?感覺有什麼不一
樣嗎? 

嗅覺 

鼻子去聞(不同的味道:香
臭、酸甜…) 

聞一聞,有聞到什麼味道嗎? 

聽覺 

耳朵去聽 (不同的聲音:大
小、節奏、快慢…) 

仔細聽一聽,有聽到什麼聲音嗎?是什
麼樣的聲音呢? 

味覺 

嘴巴去嚐  (不同的味道:酸、甜、
苦、辣…) 

略 

動覺 

肢體活動(不同肢體展現:
模仿扮演、音樂律動…) 

我們怎麼一起用身體做出這棵樹的樣子
呢?樹葉和花是怎麼隨風擺動的呢? 

聚焦在觀賞、感受大自然的樣貌- 

身處大自然 

background image

帶著孩子發現美 

蔬果 
感官探索和欣賞活動 

感官 

感官運用 

感官活動與提問方向 

視覺 

眼睛去看、觀察(內容、線
條、形狀、色彩…) 

仔細看一看,你最喜歡哪一種水果,它
長得什麼樣子,哪裡最特別?找一找,
它身上有什麼顏色?只有一種顏色嗎?
切開的水果長得什麼樣子? 

觸覺 

手去摸、皮膚接觸(觸感粗
細、軟硬、冷熱…)  

摸一摸,說看看摸起來是什麼感覺? 

嗅覺 

鼻子去聞(不同的味道:香
臭、酸甜…) 

吸氣聞一聞,說一說你聞到什麼樣的味
道?和另一種有什麼不一樣嗎? 

聽覺 

耳朵去聽 (不同的聲音:大
小、節奏、快慢…) 

輕輕用手拍一拍,說說看,聲音聽起來
怎麼樣? 

味覺 

嘴巴去嚐 (不同的味道:酸、
甜、苦、辣…) 

吃吃看,吃起來是什麼味道?你喜歡這
個味道嗎? 

動覺 

肢體活動(不同肢體展現:
模仿扮演、音樂律動…) 

我們可以怎麼用身體做出這個水果的樣
子? 

聚焦在觀察和比較不同蔬果的外觀-   

蔬果實物或實物圖片 

 

background image

帶著孩子發現美 

藝術雕塑 
感官探索和欣賞活動 

感官 

感官運用 

感官活動與提問方向 

視覺 

眼睛去看、觀察(內容、線
條、形狀、色彩…) 

哇!你看到什麼?他們在做什麼呢?它
們是誰?他們身上穿著什麼樣子和顏色
的衣服呢?你喜歡這一張圖畫嗎?為什
麼呢? 

觸覺 

手去摸、皮膚接觸(觸感粗
細、軟硬、冷熱…)  

摸摸看,這是什麼做的?摸起來是什麼
感覺?有沒有和你摸過的什麼東西很像
呢? 

嗅覺 

鼻子去聞(不同的味道:香臭、酸
甜…) 

略 

聽覺 

耳朵去聽 (不同的聲音:大
小、節奏、快慢…) 

用手輕輕地敲敲看,這雕塑作品會發出
什麼聲音嗎? 

味覺 

嘴巴去嚐  (不同的味道:酸、甜、
苦、辣…) 

略 

動覺 

肢體活動(不同肢體展現:
模仿扮演、音樂律動…) 

你想和誰一起排隊呢?我們也來一起排
排看吧?你最喜歡誰的姿勢動作呢?學
她做做看吧! 

聚焦在觀賞藝術雕塑的樣貌-朱銘 排隊 

background image

帶著孩子發現美 

圖畫繪本 
感官探索和欣賞活動 

感官 

感官運用 

感官活動與提問方向 

視覺 

眼睛去看、觀察(內容、線
條、形狀、色彩…) 

仔細看一看,你看到什麼?他是誰?他
在做什麼?他穿著什麼樣子的衣服?腳
踏車長得什麼樣子?還有呢?腳踏車是
什麼顏色的?和什麼顏色很像嗎?你喜
歡這一張圖畫嗎?為什麼呢? 

觸覺 

手去摸、皮膚接觸(觸感粗細、軟
硬、冷熱…)  

略 

嗅覺 

鼻子去聞(不同的味道:香臭、酸
甜…) 

略 

聽覺 

耳朵去聽 (不同的聲音:大
小、節奏、快慢…) 

鈴鈴鈴,這是什麼聲音呢? 

味覺 

嘴巴去嚐  (不同的味道:酸、甜、
苦、辣…) 

略 

動覺 

肢體活動(不同肢體展現:
模仿扮演、音樂律動…) 

我們怎麼一起用手做出腳踏車輪子的樣
子呢? 

聚焦在觀賞繪本圖像-這是誰的腳踏車 

 

連結生活-觀察、觸摸腳踏車實體外觀 

background image

PART 04    

實務操作與問題討論 

background image

實務操作與問題討論 

以樹林景象為題材,練習
設計引導幼兒感官探索的
活動和問題 

感官 

感官運用 

感官活動與提問方向 

視覺 

眼睛去看、觀察(內容、線
條、形狀、色彩…) 

觸覺 

手去摸、皮膚接觸(觸感粗
細、軟硬、冷熱…)  

嗅覺 

鼻子去聞(不同的味道:香
臭、酸甜…) 

聽覺 

耳朵去聽 (不同的聲音:大
小、節奏、快慢…) 

味覺 

嘴巴去嚐 (不同的味道:酸、
甜、苦、辣…) 

動覺 

肢體活動(不同肢體展現:
模仿扮演、音樂律動…) 

background image

實務操作與問題討論 

以藝術雕塑為題材,練習
設計引導幼兒感官探索的
活動和問題 

感官 

感官運用 

感官活動與提問方向 

視覺 

眼睛去看、觀察(內容、線
條、形狀、色彩…) 

觸覺 

手去摸、皮膚接觸(觸感粗
細、軟硬、冷熱…)  

嗅覺 

鼻子去聞(不同的味道:香
臭、酸甜…) 

聽覺 

耳朵去聽 (不同的聲音:大
小、節奏、快慢…) 

味覺 

嘴巴去嚐 (不同的味道:酸、
甜、苦、辣…) 

動覺 

肢體活動(不同肢體展現:
模仿扮演、音樂律動…) 

background image

實務操作與問題討論 

自覓一本繪本,選定一頁
圖像,練習設計引導幼兒
感官探索的活動和問題 

感官 

感官運用 

感官活動與提問方向 

視覺 

眼睛去看、觀察(內容、線
條、形狀、色彩…) 

觸覺 

手去摸、皮膚接觸(觸感粗
細、軟硬、冷熱…)  

嗅覺 

鼻子去聞(不同的味道:香
臭、酸甜…) 

聽覺 

耳朵去聽 (不同的聲音:大
小、節奏、快慢…) 

味覺 

嘴巴去嚐 (不同的味道:酸、
甜、苦、辣…) 

動覺 

肢體活動(不同肢體展現:
模仿扮演、音樂律動…) 

繪本題材 

background image

感謝

您的

聆聽 

T H A N K   Y O U   F O R   L I S T E N I N G 

亞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陳麗媜 

background image

社團法人新竹市教保人員協會110年托育人員在職研習課程 

 

嬰幼兒藝術遊戲與活動設計 

亞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陳麗媜 

110年10月2日(六) 
上午09:00–12:00---嬰幼兒藝術與生活 
下午13:00–14:00---嬰幼兒藝術創作活動 

學員備妥材料: 
• 書寫用筆 
• 任意一張紙、一盒彩色筆(上下午) 
• 自覓一本繪本圖畫書,任一主題均可 *用於設計探索和欣賞活動(上午)+設計創作活動(下午) 
• 教材附件:閱讀2篇分享文章、2張實務操作與問題討論表格印出紙本 

background image

下午13:00–16:00---嬰幼兒藝術創作活動 

課程大綱 

PART 02   嬰幼兒藝術創作的媒材 

PART 03   嬰幼兒的藝術創作活動 

PART 04   實務操作與問題討論 

PART 01幼兒的藝術發展 

background image

PART 01    

嬰幼兒的藝術發展 

background image

畫是幼兒的話 

 幼兒的畫是

與外界溝通的語言 

 

 幼兒的畫讓我們了解他

如何思考、

如何感受、如何觀看世界 

取自潘石元 ,1992 

background image

畫不單是一幅畫 

幼兒的畫

反映/促進智力-知覺-生

理-情感-社會-美感-創造力

發展

(Lowenfeld, 1943)

。 

 

幼兒繪畫的價值不在於優劣美醜的

評量,而是了解兒童的成長,

更有

效的引導幼兒

。 

取自潘石元 ,1992 

background image

階段1.塗鴉                   
無控制-有控制-命名 
約2-4歲 

階段2.前圖式      
首次具象的嘗試    
約4-7歲 

階段3.圖式          
形體概念形成     
約7-9歲 

階段4. 黨群        
寫實初現 
約9-11歲,        
國小中高年級 

階段5.擬似寫實    
約11-13歲,國中                   
階段 6.決定期 
約14-17歲,高中 

羅恩菲爾Lowenfeld
兒童藝術發展六階段 

background image

階段1. 塗鴉期-自我表現的開始 約2-4歲 

 

手掌

握筆,搖動手臂大肌肉 → 

手指

握筆,發展精細動作 

 

未具手眼協調 

→ 

視覺和動作協調

,動作與紙上痕跡有關

 

 凌亂

無意義線條 

→ 

反覆

圈圈、環狀、垂直和平行線 

 易畫出紙張

 → 多畫在紙張

內 

 

無意圖表現

視覺對象 → 

圖像與生活週遭事物關聯-為塗鴉命名* 

 

無意識使用色彩 

→ 

不同色彩區別

不同塗鴉意義 

1) 無控制隨意塗鴉 

約1.5歲開始 

2) 有控制塗鴉 

約2.5歲-3.5歲 

3) 

命名塗鴉 

約3.5歲-4.5歲  

大咩

 1

9

個月 

大咩

 2

4~7

個月 

取自王德育譯 ,

1983 

background image

取自潘石元 ,1992 

background image

 蝌蚪人-頭足人

出現開始逐漸增加人體其他部分,如手臂、身體、

手指、腳趾畫出衣服、頭髮及其他細節  

*線條和幾何形狀

 

 圖像無正確比例,

誇大或省略

人體 (突顯最重要的;省略不重要的) 

 自我中心,以

為主的題材 

 色彩依喜好 

 

取自王德育譯 ,

1983 

大咩 

2

4~7

個月 

取自潘石元 ,

1992 

發現地上有雪、基底線, 

發展出空間概念,進入下一階段 

階段2. 前圖式(前樣式化)期-首次具象的嘗試 約4-7歲 

background image

基底線- 

 一條或多重基底線

表現物體-

空間關係 

 
人物表現- 
 幾何形狀 
 重複圖像表現方式 
 情感決定比例 

 誇張(覺得重要的話比較大)、扭曲、省略 

 

色彩- 
 

寫實

色彩v.s.

主觀情緒

色彩 

強調式畫法 踢毽子 6歲 女 陳光宇  

取自潘石元 ,

1992 

取自潘石元 ,

1992 

取自王德育譯 ,

1983 

取自王德育譯 ,

1983 

取自潘石元 ,

1992 

階段3. 圖式(樣式化)期-形體概念的形成 約7-9歲 

background image

展開和折疊

 

(畫中人事物由中心向四周/左

右/上下展開的畫法) 

圖式期 

主觀空間表現 

X光透視法

 

(畫出看不見的事物) 

多視點展現 

(平/俯視同時、正/側面同時) 

時間與空間結合 

(一個場景呈現不同延續時間) 

 

取自潘石元,

1992 

取自潘石元,1992 

取自潘石元,1992 

取自王德育譯,

1983 

取自王德育譯,

1983 

階段3. 圖式(樣式化)期-形體概念的形成 約7-9歲 

background image

階段5. 擬似寫實期

  

約11-13歲,國中 

 

 

 

 

 

 

 

階段6. 決定期

  

約14-17歲,高中 

階段4. 黨群期-理智的萌芽, 

寫實主義初現  

約9-11歲,國小中高年級 

 

 人物、空間、色彩表現方式開

始分為: 

視覺型:觀賞-客觀-寫實 
觸覺型:參與-主觀-個人表現 
混合型:視覺型+觸覺型 

 基底線消失,

發現平面

 

 

寫實

傾向,接近正確比例,知覺細節。 

 

寫實

色彩v.s.

主觀情緒

色彩。 

取自王德育譯 ,1983 

取自王德育譯 ,1983 

青少年

藝術創作危機時期

,創造

性表現遇到瓶頸,會失去繪畫的興
趣。接受美術指導,繼續發展創作
能力。 

background image

階段1.塗鴉                   
無控制-有控制-命名 
約2-4歲 

階段2.前圖式      
首次具象的嘗試    
約4-7歲 

階段3.圖式          
形體概念形成     
約7-9歲 

階段4. 黨群        
寫實初現 
約9-11歲,        
國小中高年級 

階段5.擬似寫實    
約11-13歲,國中                   
階段 6.決定期 
約14-17歲,高中 

兒童藝術發展歷程 

具普遍性與連續性,
每位幼兒皆會經歷同
樣的發展階段,但速
度不同 

background image

幼兒作品
編號01 

幼兒作品
編號02 

幼兒作品
編號03 

• 評估幼兒創作者的年齡大約幾歲? 
• 你【看】到了什麼?(作品主題與內容) 
• 請就作品的色彩、形狀/造形、線條、質地/質感進行分析 
• 作品有何藝術發展特徵?

(參考羅恩菲爾兒童藝術發展特徵) 

• 根據特徵分析,作品較為符合哪一個藝術發展階段? 

      (   )階段1.塗鴉 無控制-有控制-命名  約2-4歲 
      (   )階段2.前圖式 首次具象的嘗試  約4-7歲 
      (   )階段3.圖式 形體概念形成  約7-9歲 

幼兒
作品
實例 

background image

PART 02    

嬰幼兒藝術創作的媒材 

background image

藝術材料的特性 

哪一些是高探索性?哪一些是低探索性? 

background image

高探性索 

低探索性 

高探索性 V.S. 低探索性 

視教學開放程度而不同 

background image

藝術材料的結構特性 

低結構 

開放性 

黏土 
水彩 
蠟筆 
沙水 
紙張 

積木 
紙箱 
瓶罐 

著色畫 

組合材料包 

圖像示範 

拼圖 

高結構 

封閉性 

高探索性 

提供幼兒多元思考、創作與動手做的機會 

低探索性 

background image

簡單色彩的粗芯蠟筆/握蠟筆 
粗鉛筆 
彩糊指畫(水彩+漿糊/麵粉) 
濃稠顏料 
吸水性強大紙張 、水畫(牆) 
筆毛偏硬大畫筆 
生活物件,如布、彩帶、布偶… 

無控制塗鴉 

有控制塗鴉 

命名塗鴉 

前圖式 

圖式 

多色蠟筆 
紅黃藍黑白顏料調水混色 
撕貼畫 
陶土、黏土(自製麵粉土/紙黏土…) 

剪貼畫(各類紙材、自然素材、布材…) 
偏硬畫筆 
不同材質紙張 
混合媒材繪畫 
混合媒材立體建構 

2-4歲 
4-7歲 

幼兒藝術材料 

*安全性-高探索性-逐次增加多元性原則 

適齡適性的幼兒藝術媒材

*安全性-高探索性-逐次增加多元性原則 

筆毛偏軟畫筆 

background image

為幼兒挑選適齡適性的藝術媒材 

鬆散素材 
挑選特性

 

未滿3歲幼兒 

3至4歲小班幼兒  4至5歲中班幼兒

 

5至6歲大班幼兒

 

鬆散素材 
挑選特性

 

種類 

少 

多 

種類 

數量 

少 

多 

數量 

顏色 

少 

多 

顏色 

大小 

大 

小 

大小 

造形 

簡單 

複雜 

造形 

材質 

觸感
明顯 

觸感 

不明顯   

材質 

考量不同年齡發展階段幼兒動作發展、認知能力 

簡單體積大→複雜體積小 

background image

視覺藝術創作的形式 

 
 
 
 
 
 

 

 

 

平面 

浮雕 

立體 

background image

PART 03    

嬰幼兒的藝術創作活動 

background image

引導孩子創作的重要觀念 

 教師的教學 

觀念突破-教孩子前要先打破自己的觀念 
正確態度-信任孩子,營造開放創作氣氛 
接納原創-接納幼兒獨特創作,珍惜原創性,而非畫得像,重視創作歷程,讚美孩子的創作表 
提供高探索性媒材,說明、示範媒材使用方法  

*思考1:教師比較、批評和修改孩子的畫、示範畫圖像(或抓著孩子的手畫)、要求模仿或畫

得更像真的… ,對孩子有益嗎? 

*思考2:教師使用著色畫和虛線教材,對孩子有益嗎? 
*思考3:當孩子說:我不會畫…? 

 幼兒的學習 

習慣觀察-從「看」開始學畫畫,養成觀察的習慣 
習慣塗鴉-讓塗鴉變成生活中很自然而然的事 
創作空間-藝術也需要練習,提供孩子自由創作空間 
實際與想像的色彩表現-蘋果一定要畫紅色?用顏色沒有標準答案 

background image

• 受到外界干擾了… 

• 心急的大人

希望看到「合於成人觀念的」  、「好的」、「完美的」圖畫,而不是孩

子自己的繪畫。

以不適合兒童思想和認知的方式

去影響他們,如

「比較作品」、

「批評、修改孩子的畫」 、「示範 」、「要求模仿或畫得更像真的… 」均會干擾孩

子產生不愉快的繪畫經驗

,讓他們提早脫離原創自我表現而變成擬真視覺表現的經

驗,

開始擔心畫不好,開始不敢畫… 

• 其他可能的原因如:

沒興趣、離生活經驗遠、認識不足…

,均應教師觀察了解 

當孩子說:我不會畫… 

background image

• 以藝術創作來說,

讓孩子很難再享受創作的自由 

• 只讓孩子跟隨既有輪廓去畫,使他

喪失處理物我關係的能力 

• 無法讓孩子表達物我情感關係,也無法顧及每位孩子的差異,

例如:

根據實驗,孩子在接受鳥造型的提示後,喪失原先對

鳥建立的感性,僅呈現定型化的表現方式 

• 使兒童變得缺乏彈性、依賴成性,無法表現情感,認為自己

無法畫得這麼好、自己不會畫

 

著色畫和虛線教材,對孩子有益嗎? 

background image

材料種類 

材料特性 

玩索活動 

作品形式 

平面 
浮雕 
立體 

美術材料 
自然素材 
生活物品 
教具玩具 

 

不同線條 

長短粗細曲直疏密 

不同形狀 

點線面體規則不規則 

不同顏色 

冷暖深淺亮暗濃淡單色層次 

不同質感 

柔軟堅硬粗糙光滑 

 

線畫彩繪 
撕剪黏貼 
蓋印潑灑 
捏塑拼組 
分類選取 
排列堆疊 
組合拆解 
搬移填倒 

*把玩、扮家家 

玩索媒材這件事

-玩索的過程也是創造表現 

background image

玩索媒材這件事

-玩索的過程也是創造表現 

材料
種類 

材料
特性 

玩索
活動 

作品
形式 

實例 

background image

玩索媒材這件事

-玩索的過程也是創造表現 

彩色筆可以用來和幼兒玩哪一些媒材探索遊戲? 

background image

大自然 

蔬果 

就地取材,原地用

花朵排出

OOO(一棵樹、一朵雲…)。 

花朵玩實物拼貼畫

。 

紙筆玩樹皮拓印

。 

還可以… 

你想帶著孩子玩什麼和蔬果有關的活動?顏色、形狀... 
直接用

蔬果玩排列組合,排出喜歡的圖案

。 

和孩子一

起用黏土創作橘子 

和孩子一起

調出和橘子一樣的顏色

,再用它來玩塗鴉。 

還可以… 

從探索和欣賞活動延伸

-玩索媒材、玩藝術創作 

媒材連結 

媒材、視覺元素-色彩連結 

實例1.2. 

background image

藝術雕塑 

繪本圖像 

肢體模仿或創造,

表現出排隊的姿態。 

用生活物件來玩

物品排排隊

。 

紙筆塗鴉

出隊伍中最喜歡的人物。 

還可以… 

你想帶著孩子玩什麼和繪本圖像有關的活動? 
用顏料和圓形物品,如膠帶紙捲、衛生紙捲,

滾動出腳

踏車走過的痕跡

。 

用積木、生活物件

拼組出腳踏車的形狀

。 

描繪出整台腳踏車的外型輪廓。 

還可以… 

從探索和欣賞活動延伸

-玩索媒材、玩藝術創作 

視覺元素、主題內容連結 

視覺元素、主題內容連結 

實例3.4. 

background image

潑墨藝術 

透過認識張大千的水墨作品,涵養幼兒親子美感探索力、
賞析力,體驗玩水墨創作的樂趣: 
 
活動歷程: 
 

1.水墨作品探索與觀賞 
 
2.潑墨潑彩創作遊戲 
 
3.作品欣賞與分享 

從探索和欣賞活動延伸

-玩索媒材、玩藝術創作 

媒材、創作方法的連結 

張大千 江山晚興 1976 彩墨紙本

  

實例5. 

創作環境預備 

background image

一、以說故事的方式進行創作引導-一邊聽故事一邊玩塗鴉 

1.白天的天空 
今天有看到外面的天空怎麼樣呢?什麼顏色的呢?(亮亮的…)---擠顏料 
藍藍的天空上有什麼?雲---拿出棉花 

用棉花塗抹創作白天的天空

---棉花(白白的雲喜歡和天空一起玩遊戲,在天空裡跑來跑去…) 

2.晚上的天空 
晚上的時候,天空會變得怎麼樣呢?黑黑的---擠顏料 

繼續用棉花塗抹創作晚上的天空 

---棉花(白白的雲喜歡和黑黑的天空一起玩遊戲) 

3.天空中會出現一閃一閃的是什麼呢?(幼兒以手表現出星星一閃一閃)

手指創作星星

---手指 

點點手指創作星星

---擠顏料 

4.還會出現什麼會亮亮的呢? 
最近有一個月亮的節日快要到了,你們知道是什麼節日嗎? 
中秋節的月亮長得什麼樣子?圓圓的,和中秋節我們會吃的什麼長得很像?月餅 
月餅和月亮長得怎麼樣?都是圓圓的 
你喜歡吃長得很像月亮的月餅嗎?我們叫它月亮月餅。想吃什麼味道和口味的月亮月餅呢?(甜甜的、
鹹鹹的、草莓口味的…)?是什麼顏色?---擠顏料 

創作月亮月餅

---手指 

6.除了我們喜歡吃月亮月餅以外,森林裡的許多動物也好想好想好想吃月餅月亮喔,他們爬到山上
想離月亮月餅近一點,想吃一口月亮月餅。我們幫忙動物畫一座很高很高的山,讓牠們可以爬上去

創作高山,

要用什麼顏色?---擠顏料、菜瓜布 

7.高山上會長很多很多什麼呢?(綠色的樹、紅色的花…) 

創作植物與花…

---擠顏料、菜瓜布 

8.老師剛剛有說森林裡面住著很多動物對嗎?有大動物、小動物,你們想認識他們嗎?這是…(一一
展示事先準備好的烏龜、大象、長頸鹿、斑馬、獅子、狐狸、猴子和小老鼠圖像) 
動物們要爬到山上去吃月亮,哪一種動物要先爬呢?

動物合作爬高創作

--使用白膠、水彩筆黏動物,

接下來換哪一種動物?繼續黏貼動物至完成 

二、完成後和幼兒一起分享、回顧剛剛的創作經驗 

從探索和欣賞活動延伸

-玩索媒材、玩藝術創作 

主題連結-月亮月餅是什麼味道呢!? 

繪本圖像 

月亮是什麼味道呢? 

實例6. 

background image

PART 04    

實務操作與問題討論 

background image

繪本題材

 

繪本圖像 

用上午的同一本繪本,延伸已設計的感官探索和欣賞活
動,規劃可延伸的玩索媒材或藝術創作活動?活動直接
連結的是:

繪本主題、藝術元素、媒材、創作的方法…

使用的材料是? 

實務操作與問題討論

 

參考實例1.~6. 

background image

感謝

您的

聆聽 

T H A N K   Y O U   F O R   L I S T E N I N G 

亞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陳麗媜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