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手做環保學習單:從源頭減量,實現人與環境永續共存

格式
pdf
大小
424.18 KB
頁數
6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03-15,离现在 4 22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17 

 

K3. 隨手做環保 

設計者:陳淑娟 
 
設計理念:

 

 

人一天的生活從早到晚會產生多少垃圾呢? 

透過實際觀察、團體討論與與操作,我們讓孩子體驗到人類生活產生了大量且數

量眾多的垃圾,因此我們需要透過回收再利用的循環,以及最源頭的垃圾減量,減少
廢棄物的產生,讓我們生活的環境更加舒適,減輕地球的負擔,最後達到人類與環境
和諧的永續共存! 
 
主題架構說明: 

學習單元 

學習活動 

學習概要 

垃圾知多少 

活動一:垃圾分三類 
 
 
活動二:垃圾分一分 

透過觀察與討論的方式,讓幼兒認識

基礎的垃圾分類方式,並瞭解分類的原
則。 

以小組計時競賽的方式,讓幼兒實際將

垃圾區分為三類,並經由團體討論,釐清
垃圾分類的概念。 

 

資源回收 

活動一:認識環保回

收標章 

活動二:資源回收我

最棒 

經由故事引導的方式,讓幼兒覺察並

發現生活周遭的回收標章。 

透過討論、故事引導的方式,讓幼兒

瞭解資源回收能創造更優質的環境。也透
過實際操作練習資源回收與分類的方法。 

 

 

 

background image

18 

 

教學單元設計 

領域 / 科目  █語文     █社會 

關鍵詞 垃圾分類、垃圾減量 

學習階段 

學前 

時間  130 分鐘 

核心素養 

覺知辨識、關懷合作 

幼兒園 

教保活動 
課程大綱

 

認-中-2-3-1 依據特徵為生活物件分類並命名 
社-中-3-6-2 節約資源 
語-中-1-4-1 理解符號中的具象物件內容 




 

實質內涵 

能 E 8 於家庭、校園生活實踐節能減碳的行動。 
環 E16 了解物質循環與資源回收利用的原理。 
 

學習目標 

學習單元一: 垃圾知多少 

1.知道垃圾可以分為三大類 
2.實際操作垃圾的分類 

學習單元二:資源回收 

1.認識垃圾回收標章 
2.練習資源回收與分類的方式 

教學設備/資源 

垃圾桶、垃圾夾、電腦、布幕、投影機、繪本「垃圾車」、「垃圾大戰」。
學習單「垃圾分類小高手」、中型紙箱 3 個、各式不同種類的回收物品 

教學活動

 

學習單元一:垃圾知多少 

時間 

(分鐘) 

學習重點 

評量 

一、引起動機: 
⚫  教師刻意不整理教室中的垃圾桶,讓垃圾滿出來,

滿到無法再丟進垃圾,幼兒發現為止。當有幼兒來
告訴教師時,教師問幼兒:

「你們想知道我們一天製

造了哪些垃圾嗎?」 

 

 

 
口頭發表 
 

二、發展活動 
活動一:垃圾分三類 
⚫  團體活動方式進行,教師將事先收集好的垃圾桶垃

圾全部倒出來,讓幼兒看看桶中有哪些垃圾。請幼
兒發表看到了甚麼。 

⚫  幼兒發現垃圾有衛生紙、果皮、塑膠袋、紙張、色

紙、吸管等…。 

⚫  老 師 詢 問 幼兒關於垃圾桶 這些垃圾要怎麼分類

呢?,並請幼兒個別操作分類,教師個別詢問孩子
這麼分類的理由,並給予肯定。 

⚫  老師歸納時候可依據「是否可燃燒」、「是否是剩餘

食材」為依據,告訴孩子垃圾可以分為「一般垃圾」

 
 
15 
 
 
 
 

 
 
 
 

 
 

能 E8 
環 E16 
認-中-2-
3-1 
 
 
 
 
 
 

 
 
個別操作 
 
 
 
 
 
 
 
 
 

background image

19 

 

「資源回收」

、「廚餘」三大類。並說明各類別的內

容。 

 
活動二:垃圾分一分 
⚫  教師請每個幼兒以小組方式進行分類垃圾,將家中

帶來 2 樣要丟掉的物品或垃圾,並將這些物品全部
集中,均分為 3 堆。 

⚫  教師將幼兒分為三組,並拿出教師準備的三個分類

箱(分為一般垃圾、資源回收、廚餘)

。請幼兒分組

認養紙箱,計時 5 分鐘,在全班帶來的物品中選擇
屬於自己認養紙箱類別的物品,裝進箱子裡。 

⚫  教師以團體討論方式請與幼兒一起檢視各個箱子裡

的物品類別,是否有物品放錯位置。有不同意見或
無法決定放置位置的物品,則拿出來個別討論。 

⚫  教師肯定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並再次歸納我們製

造的垃圾可以大致區分為三類:一般垃圾、資源回
收、廚餘。 

 
 
 
 
15 
 
 
 
 
 
 
10 

 
 
 
 
 
 
 
 
 
 
 
認-中-2-
3-1 

 

 
 
 
 
個別操作 
 
 
 
 
 
 
口頭發表 

三、綜合活動:  
⚫  最後介紹學習單的完成方式,讓幼兒帶回家完成。

完成之後帶至班上分享。 

《學習單元一結束》 

 

 

 

 
 

學習單元二:資源回收 

時間 

(分鐘) 

學習重點 

評量 

一、引起動機: 
⚫  教師講述「垃圾車」的繪本。最後總結垃圾車會將

我們製造的所有垃圾載至垃圾處理廠。  

 
10 

 

 
教師觀察 
 

二、發展活動: 
活動一:認識環保回收標章 
⚫  教師拿出自製的保特瓶寶寶(貼有放大的回收標

章)、塑膠杯寶寶(貼有放大的回收標章),衛生紙
寶寶、及糖果紙寶寶。開始以擬人化的口吻說故事。
故事大意:上次主人倒垃圾時把四人忘記了,現在
要怎麼辦?在對話的過程中,四人發現保特瓶及塑
膠杯身上有特別的符號,開始討論這個標誌是甚麼
意思。教師問幼兒:

「小朋友你們知道這個標誌是甚

麼意思嗎?」我們大家一起來認識它。 

⚫  老師指導學生認識環保回收標章,將回收標章投影

在布幕上,讓幼兒看圖說說看,這個圖告訴我們甚
麼?幼兒可能回應:「綠色的、有箭頭、箭頭彎彎

 
 

 
 
 
 
 
 
 
 
10 
 

 
 
 
 
 
 
 
 
 
 
 
語-中-1-
4-1 

 
 
 
 
 
 
 
 
 
 
 
口頭發表 
 

background image

20 

 

的…」

。老師肯定幼兒的觀察與發現。並說明回收標

章的設計意涵。 

 

 
 
 
 
 

 
⚫  進行小偵探活動 

1. 請幼兒利用 5 分鐘找一找,教室裡哪些東西上面有

環保回收標章? 

2. 請小朋友發表在哪裡看到回收標章。教師肯定幼兒

的參與與投入。 
 

活動二:資源回收我最棒 
⚫  教師以團體討論方式進行,請幼兒想想看:

「如果大

家一直製造很多垃圾,但卻不回收,最後會變成怎
樣?」

,並歸納教室(或環境)會很髒、很多垃圾、很

臭…。 

⚫  老師也可以播放幾張網路「垃圾山成堆」的照片,

告訴孩子如果再不想想辦法,可能垃圾真的會將人
類淹沒。 

⚫  教師講述垃圾大戰,故事大意:

「有一個很棒的小鎮,

但鎮長總覺得有那麼一點不對勁。最後發現原來是
鎮上的垃圾太多了。於是邀請所有的鎮民想想辦法,
鎮民們決定一起終結垃圾。想出許多好方法大家一
起執行,最後讓小鎮變成更棒的環境。」 

⚫  教師與幼兒討論「鎮民想了很棒的方法讓垃圾變少,

我們小朋友可做哪些事呢?」,老師肯定幼兒的回
應。並鼓勵幼兒回家也要執行。 

⚫  歸納「少丟垃圾、帶環保筷、帶環保袋、垃圾袋重

複使用、做好垃圾分類…等」。 

 
 
 
 
 
 
 
 
 
 
 
 
 
 
 
 
 
 
 
 

 
 
 

 
 
10 
 
 
 
 
 
 
 
20 

 
 
 
 
 
 
 
 
 
 
 
 
 
 
 
 
 
 
 
 
 
 
 
 
 
 
 
 
 
 
 
 
 
 
 
社-中-3-
6-2  
 

 
 
 
 
 
 
 
 
 
 
 
 
 
 
 
 
 
 
 
 
個別操作 
 
 
 
口頭發表 
 
 
口頭發表 
 
 
 
 
 
 
 
口頭發表 

background image

21 

 

 
 
 
 
 
 

 

 

三、綜合活動: 
⚫  教師帶全班幼兒至學校進行資源回收的場所進行參

觀,介紹資源回收的分類標誌:「紙」

、「塑膠瓶」、

「電池」

「玻璃瓶」

「鐵鋁罐」

,簡要介紹分類的方

式。 

⚫  老師先開始每隔一周就分組帶幼兒拿班上的可回收

物品至資源回收場進行分類,一個月後改為二周一
次,並視情況調整時間。 

《學習單元二  結束》 

 
10 

 
語-中-1-
4-1

  

 
 
 

社-中-3-
6-2  

 
個別操作 

延伸閱讀 

/補充資料 

相關資源: 
一、書籍 
1.蔣家語譯(2001)

。垃圾大戰。臺北:信誼。 

2.陳雅茜譯(2006)

。垃圾車來了。臺北:小天下。 

二、網路資源 
1.探險綠地球-資源回收教育宣導短片

https://youtu.be/yheseSCAK6s

 

2.新北市環境教育教學補充教材,取自 新北 i 環保網站

https://www.epd.ntpc.gov.tw/epd_kid/page04_3.html   

3.新北市資源回收資訊網 

https://recycledstuff.ntpc.chuangjing.com.tw/dispPageBox/RR
N/RCCP.aspx?ddsPageID=RCCFSR1

 

background image

22 

 

 
附件一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