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鄉土教學法與活動單設計
Ⅰ、成功的鄉土教學先決條件
一、經驗豐富的教師:
(一)能知因材施教
(二)能言善道
(三)熟諳教學資源
(四)善用肢體語言
(五)用語貼切幽默
二、新鮮有趣的教材
所謂新鮮有趣的教材應具備下列特性:
(一)教材宜鄉土化
(二)教材宜結構化:「長江大鐵橋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特點,就是一座橋,兩個橋頭堡,三種功能﹙人行、汽車、火車﹚,四千五百公尺的鐵路,六千七百公尺的公路,八十公尺高,九個橋孔,十個橋墩」。【世界鐵道風情】
(三)教材宜趣味化
(四)教材宜故事化
(五)教材宜精簡化
(六)教材的呈現須附加適當的照片或生動有趣的圖畫
Ⅱ、鄉土環境教學法
一、教學原則
(一)教學宜先感性而後知性(情感經驗-理性思維)
(二)教學速度宜緩
(三)善用輔助器材
(四)給學生親身體驗的機會:學者研究發現人類學習的記憶程度,來自聽聞者占百分之10,來自閱讀者占百分之30,來自目睹者占百分之50,來自親身做過者占百分之90。
(五)與學生一起活動
(六)景點教學宜先宏觀而後微觀,也就是先給學生整體的全貌,然後再進一步做細部的了解。【泥火山】
(七)進行戶外教學之前需先實施室內教學,可使戶外教學進行順利,增進學習效果。
(八)指導學生自導學習之前需先實施室內教學,讓學生對該景點有初步的了解並做為選擇景點的參考。
(九)事象了解之後需進一步教導從該事象所獲得的概念與統念,以提昇學習的內容。
二、教學場所及其方法
(一)室內教學:
1.最好使用立體模型圖教學
2.如果沒有立體模型圖,也應該利用平面地圖來教學。
3.指導學生手繪地圖,尤其是鄉土內的主要交通道路,重要建築物、重要名勝與古蹟,經過學生親自手繪,才能加深其印象與更正確的認識(鄉土地圖)。
4.多利用實物、圖片、幻燈片、投影片、錄影帶來教學
5.請學生說出對鄉土的經驗,提供學生相互學習的機會。
6.多用問思教學法(以問題為核心之思考)
7.使用多樣教學法:除了問思教學法外,教師也應該多用討論、辨論、角色扮演、演說等方式來教學,也就是多給學生活動、操作的機會,讓學生從「活動」中學習,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8.請相關人士到校現身說法:如邀請鄉長、古蹟主管、鄉賢、鄉土才藝人士等到校述說鄉土往事或特色。
(二)戶外教學:
鄉土教學宜多採用戶外訪問、調查、觀察等學習活動。其實施時應注意之要點簡述如下:
1.行前室內說明:
將學生帶至現場教學之前,應該先在教室內說明下列事項:戶外學習的內容,並分發簡要的背景資料,讓學生事先閱讀。
應注意之安全事項。
應準備的用品。
應穿著的衣服、鞋子等。
2.使用學習活動單
3.多用有獎搶答方式
4.善用解說技巧
(三)自導學習:
所謂「自導學習」就是教師編製一套完整的自導學習單,讓學生依照該單「按圖索驥」來學習。返校後再安排報告時間與其他同學分享經驗。或將學習單交給教師批閱與指導。學生可以自由組成學習組,共同學習,或與家人一起學習。此種教學法最大優點是教師沒有安全顧慮,也沒有時間的限制。其成效全賴教師所編製的學習單是否適切。自導學習法的學習活動單的編寫,以簡明扼要,容易作答為原則。
※ 朝陽學習步道【範例】
三、鄉土教學活動方式:
鄉土教學宜以「活動」方式來實施,常用的鄉土教學活動方式有:
(一)蒐集資料
(二)經驗分享
(三)專題研究
(四)討論
(五)訪問
(六)參觀
(七)調查
(八)考察
(九)製作
(十)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