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深澳國小102學年度第2學期 社會技巧領域教學計畫 設計者:沈詩涵
*課程計畫
週次 | 日期 | 單元名稱 | 教學目標 | 教學活動簡述 | 教學資源 | 教學節數 |
二 | 2/20 | 認識節慶-元宵節 |
| [活動一] 影片欣賞 欣賞老師準備的元宵節影片。 | 影片、學習單、圖畫紙、彩色筆 | 1 |
[活動二] 閱讀訓練 請學生閱讀老師準備的短文,配合問答(口語&紙筆)加深其印象。 | ||||||
[活動三] 配合學校元宵節猜燈謎活動,請學生將活動當天的情況以圖畫方式呈現,完成後請學生輪流上台講述自己的作品。 | ||||||
三、四、五、 六 | 2/27、3/6、3/13、3/20 | 禮貌與讚美 | 1.能體會讚美的重要 2.能禮貌表達自己的意見 | [活動一] 老師準備好數張相關圖片,並告知學生需要使用關鍵字彙”是”或”不是”來敘述,老師先以簡易的圖片示範,並請學生練習一次,最後才拿出今天上課要使用的圖片,請學生敘述所看見的圖片內容,過程中引導學生使用關鍵字彙,敘述內容則讓學生自由地發揮,下課前將所有參與學生的意見收集起來,表決出大家認為最好的意見並給予獎勵(蓋印章)。 | 課程相關圖片、白板、作業簿、學習單、角色扮演名條 | 4 |
[活動二] 理解讚美的重要後,老師示範如何讚美別人,並教導學生生活中常用句型,接著請學生練習互相讚美對方。 | ||||||
六、 七 | 3/27、4/3 | 打招呼 | 1.如何和別人打招呼 | [活動一]腦力激盪 請學生想想看日常生活中和哪些人打招呼過,想想看不同的對象,差別在哪裡。 | 白板、學習單、角色扮演名條、狀態名條 | 2 |
[活動二]打招呼四步驟 搭配學習單教導學生下述步驟,並練習念出來: 1.想想這是誰? 2.他現在有沒有空? 3.我可不可以打招呼? 4.我要說什麼招呼語。 | ||||||
[活動三]角色扮演 老師準備角色名牌(校長、老師、同學、警衛伯伯、叔叔、阿姨、司機先生…等)與狀態名牌(忙碌、改作業、上課中、下課、午休…等),讓學生配戴名牌,使用學習過的打招呼四步驟練習打招呼。 | ||||||
八、 九 | 4/10、4/17 | 不要說出讓別人生氣的話 | 1.能體會禮貌的重要 2. 能禮貌的結束話題 | [活動一] 老師準備好數張相關圖片,並告知學生需要使用關鍵字彙”是”或”不是”來敘述,老師先以簡易的圖片示範,並請學生練習一次,最後才拿出今天上課要使用的圖片,請學生敘述所看見的圖片內容,過程中引導學生使用關鍵字彙,敘述內容則讓學生自由地發揮,下課前將所有參與學生的意見收集起來,表決出大家認為最好的意見並給予獎勵(蓋印章)。 | 課程相關圖片、白板、作業簿、學習單、角色扮演名條 | 2 |
[活動二] 老師準備學習單,設計好三個情境,請學生選擇出正確的對話方式,並說明為什麼可以說或為什麼不可以說,最後請學生想想看還有什麼是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情況呢? | ||||||
[活動三]角色扮演 老師準備角色名牌與情境名牌,讓學生用抽籤方式決定角色與情境,配戴名牌後,輪流練習。 | ||||||
十、 十一、十二 | 4/24、5/1、5/8 | 學習分享 | 1.能與他人分享 2.能接受自己被拒絕的事實 | [活動一] 老師準備好數張相關圖片,並告知學生需要使用關鍵字彙”是”或”不是”來敘述,老師先以簡易的圖片示範,並請學生練習一次,最後才拿出今天上課要使用的圖片,請學生敘述所看見的圖片內容,過程中引導學生使用關鍵字彙,敘述內容則讓學生自由地發揮,下課前將所有參與學生的意見收集起來,表決出大家認為最好的意見並給予獎勵(蓋印章)。 | 課程相關圖片、白板、作業簿、學習單、角色扮演名條、糖果 | 3 |
[活動二] 老師準備學習單,設計好三個情境,請學生選擇出正確的對話方式,並說明為什麼可以說或為什麼不可以說,最後請學生想想看還有什麼是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情況呢? | ||||||
[活動三]角色扮演 老師準備角色名牌與情境名牌,讓學生用抽籤方式決定角色與情境,配戴名牌後,輪流練習。 | ||||||
十三、十四 | 5/22、5/29 | 認識節慶-端午節 | 1.理解端午節的節日活動 2.實作分享行為 | [活動一] 影片欣賞 欣賞老師準備的端午節影片。 | 影片、學習單、圖畫紙、彩色筆、彩色紙、紙膠帶、繩子、糖果 | 2 |
[活動二] 閱讀訓練 請學生閱讀老師準備的短文,配合問答(口語&紙筆)加深其印象。 | ||||||
[活動三]動手做紙粽 老師準備彩色紙與糖果,教導學生作紙粽子,並將糖果放在紙粽子中,完成後請學生臉習與班上一位同學分享自己做的紙粽子。 | ||||||
[活動四]請學生將今天所學到的以圖畫方式呈現,完成後請學生輪流上台講述自己的作品。 | ||||||
十五、十六、 | 6/5、6/12、 | 被欺負了怎麼辦? | 1.理解欺負的意義 2.被欺負時的應對方式 3.保護自己的方式 | [活動一] 老師準備好數張相關圖片,並告知學生需要使用關鍵字彙”是”或”不是”來敘述,老師先以簡易的圖片示範,並請學生練習一次,最後才拿出今天上課要使用的圖片,請學生敘述所看見的圖片內容,過程中引導學生使用關鍵字彙,敘述內容則讓學生自由地發揮,下課前將所有參與學生的意見收集起來,表決出大家認為最好的意見並給予獎勵(蓋印章)。 | 課程相關圖片、白板、作業簿、學習單、角色扮演名條 | 2 |
[活動二] 老師準備學習單,設計好情境,請學生選擇出正確的應對方式,學習什麼是欺負?學習如何表達自己不喜歡被這樣對待,還有被欺負後正確的處理方式。 | ||||||
[活動三]角色扮演 老師準備角色名牌與情境名牌,讓學生用抽籤方式決定角色與情境,配戴名牌後,輪流練習。 | ||||||
十七 | 6/19 | 校外教學行前教學 | 1.能表達自己想去的地方與方式 2.能聽從老師指令 | [活動一]認識交通工具 用海報與圖片解釋校外教學可能會搭乘的交通工具如捷運、火車..等,請學生分享自己搭乘過的交通工具,並練習買票的方式。 | 校外教學地點簡介、學習單、海報、白板、作業簿、角色扮演名條 | 1 |
[活動二]認識校外教學地點 搭配校外教學地點網站,向學生解釋要怎麼去,並告知注意事項。 |
本課程計畫參考來源:
培養會思考的小孩(游琇雯譯)。
國小輕度智能障礙學生社交技巧教學活動課程設計
(王欣宜 主編、廖釧如、陳秋妤 陳文香、黃薇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