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學習障礙:神經心理異常如何影響兒童學業與心理發展

格式
doc
大小
27 KB
頁數
3
上傳者
..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4-11-10,离现在 10 349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淺談「學習障礙」

/楊依璇諮商心理師

學習障礙是屬於我國特法中所列身心障礙類別中的一種,學習障礙的兒童智力正常,但因為某種神經心理功能異常,因此在注意、記憶、理解、推理、表達、知覺或知覺動作協調等能力有問題,使他們在聽、說、讀、寫、算上遭遇一項或多項的困難,這些困難導致他們在學校的學習產生問題,有些兒童甚至衍生出自信心不足、學校適應不良、人際關係不佳等情況。因為學習障礙的兒童外表和一般的兒童完全一樣,家長和老師往往會將兒童的困難歸因於懶惰不用心、不聽話

目前「學習障礙」兒童經學校發掘、評估後,由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委員會進行鑑定。依美國精神科醫會DSM-IV的臨床診斷標準所列之症狀,以及我國教育部「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標準」,若有下列的情況,建議尋求專業評估

有一項以上學習和運用學術技巧的困難,且經評估後確定一般教育所提供之學習輔導無顯著成效,包括:

  1. 閱讀不精確或緩慢而費力

  2. 閱讀理解文字有困難

  3. 拼音有困難

  4. 書寫表達有困難

  5. 在掌握數感、數的實際法則或計算上有困難

  6. 數學推理有困難

  7. 集中注意有困難

  8. 記憶有困難

  9. 聽覺理解困難

  10. 知覺動作協調困難

經由學業成就測驗與完整評估確認,在量化評量中,受影響的學業技巧顯著低於這個年齡應有的程度。

這些困難的原因,不是因為智能不足、視力或聽力問題、其他精神或神經障礙症、心理社會不利因素、在校語言不通、所受教育不足所造成的。


鑑定學習障礙後,可依照評估提供補救教學、社交技巧訓練,自信心訓練...等,協助學習障礙兒童的教育與適應。雖然學習障礙是終生伴隨的障礙,但是只要經過適當、有效的教育與協助,學習障礙者還是可以發揮其蘊藏在障礙下的潛力。許多學習障礙者在社會的各個階層中大放異彩,如維京集團的創辦人布蘭森先生。研究指出,能夠預測學習障礙成人在社會上成功的要素共有三個:智力、學業成就、成功特質,其中以成功特質的預測力最高,達到49%-75%,反之智力與學業成就的預測力只有0-5%。這些成功特質包括:自我覺察、主動、勤奮、設定目標、情緒穩定及支援系統的運用。此外,多數成功的學習障礙成人,能夠區隔自己與學習障礙,認為學習障礙只是自己的一部份而非全部。因此,學習障礙人士對自身學習障礙的了解與接納,培養主動、勤奮等成功特質,能夠幫助未來在社會上有較好的發展。

那麼,什麼能夠協助學習障礙兒童培養這些特質,支持未來的適應與發展,成為成功的學習障礙成人呢?研究指出,家庭教養態度、親子互動關係是影響學習障礙學生自我接納度、心理特質發展、人際關係適應之重要因素。若您的家中有學習障礙兒童,您可以做的是:

(一)、不論學業成就為何,培養對兒童的支持與接納。

(二)、對學齡前的學習障礙幼兒,在教育上應多給予更多的練習、機會與鼓勵,並重視其情緒控制的發展。

(三)、對於兒童期的學習障礙學童來說,加強及培養其主動性、勤奮的態度、培養良好的情緒控制行為。

(四)、對於青少年期或成人學習障礙人士,協助他不再過度著眼於學習障礙,轉而傾向了解本身的優勢與弱勢,調整正向的心態。設定適合自己的目標和計畫。選擇適合發揮自己優勢的場所,尋求輔助自己弱勢的支援。

  學習障礙兒童對自身學習障礙的面對、了解與接納,對其未來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透過您的了解、愛與陪伴,您可成為學習障礙兒童發展過程中的支持與助力。


參考文獻:

孟瑛如著(2006):學習障礙與補救教學:教師及家長實用手冊。台北:五南。

柯華葳與邱上真編(2000):學習障礙學生鑑定與診斷指導手冊。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

莊淑蘭(2008):桃園縣國小學習障礙學生自我接納度、心理特質與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楊坤堂等(2000):學習障礙兒童。台北:五南。

蘇曉佩(2011):國中資源班學生的親子互動關係、自我概念及人際關係適應之研究:以學習障礙及輕度智能障礙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碩士論文。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