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補充包的編撰,不是結束而是一個開始!
從今年八月以來,青教事工小組著手進行教材編修,我們共完成兩季初級班崇拜課程的編修,設計了超過15堂崇拜課嶄新的教學活動方案,各地教員使用情形與反應不一,有看不懂教案的、有把這些活動當作共習課來上的、但也有教會反映這些教學活動真的提高了學員學習的興趣。我們相信,教材編修的工作永遠沒有盡頭,因為不論多麼頻繁編修教材,教材依舊難以完全符合時代的潮流與脈動,更重要的是,使用這些教材的老師們才是最關鍵的因素!唯有線上的老師也能發揮創意、也能誠懇地跟孩子分享自身的信仰與生命,那麼宗教教育才能真正成為改變生命的教學!
這一季初級班的課程主題為「認識真教會」,包括:教會的意義、真教會的條件與真耶穌教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因此,本季教材補充包設計理念在於:我們希望「先讓學生與本身教會產生連結,再進一步學習教會與真耶穌教會等主題」,所以設計了幾個「教會與我」的課程活動,而本季課程我們共提供了8堂的教學活動設計方案(詳見:附件-課程內容介紹。加上12堂舊有課程,總共有18堂課),希望能由老師們針對貴教會實際狀況與貴班學生實際需求,討論後選擇適當的課程做為實際教學的內容。特別說明的是,這次設計的活動不僅適用於初級班,一些活動若於中級班(或合班)、青年班實施效果更佳!
老師們在使用教材補充包作為教學活動前,請務必閱讀下面的使用說明與各單元的方案說明,最好還能與班上其他老師一起討論、沙盤推演(討論事前準備工作的分工、實際執行的可能狀況、學生可能的反應與老師們可以有的因應),透過全體教員的討論與合作,教員更容易體會在主裡一起服事的美好!
教師若有需要此份教材補充包各課教學活動設計的電子檔案,可與總會陳明輝弟兄聯絡(04-22436960*1235)或至總會教牧資源網(網址:http://edu.tjc.org.tw/)下載,若在實際使用上真有困難、難以理解設計理念、無法想像活動帶領實際狀況或真的不知道如何上這些課,也可以聯絡陳明輝弟兄,青教事工小組成員會提供諮詢或其他必要的協助。
因此,我們依然衷心希望,教材補充包的編修,不是結束而是一個開始!所有第一線的教師不再只是一味等待總會何時改編教材、不再只是仰賴課本或陷入不知如何進行課程的困境,而願意期勉自己在宗教教育的事工上,不斷追求長進,願意以更大的熱情與創意,讓每一次宗教教育的上課都成為與學生生命相會的時刻。我們依然期待更多有恩賜的教會與教師,一起投入教材補充包的創造與編寫(也可以與陳明暉弟兄聯絡),透過彼此的分享與激盪,為教會青教組的宗教教育注入新的活力與希望。
青教小組與所有參與教材補充包編撰的教員謹致
初級班教材補充包使用說明
1.每一個教材補充包的活動,就是崇拜課程實際教學的建議方案(請注意:教材補充包設計的活動並非共習活動!),希望能讓教師有馬上可以實施的教學活動設計參考。所以教師在閱讀過原本課本內容之後,參考這份教材補充包,並以教學補充包裡的建議課程成為上課教學的主要活動。
2.每一單元教材補充包的活動,老師除了個人準備之外,最好還能與班上其他老師一起討論、沙盤推演(討論事前準備工作的分工、實際執行的可能狀況、學生可能的反應與老師們可能有的因應),而事前準備工作務必要於上課前準備就緒,才不致影響整個教學活動的流暢。
3.每一單元的教材補充包,我們依「可搭配課程」、「活動目標」、「帶領要訣」、「教學流程」、「備註」等項目詳細說明,請教師務必仔細閱讀,方能掌握教學活動設計的原意與希望達到的目標,而每一課教學活動設計在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都寫有備註(備註以A、B、C…等表示),更請老師配合參閱,才能了解完整教學流程。
4.我們雖然盡力想把教學流程寫的仔細,並且以備註的方式提醒教師一些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但是,要真正地完全掌握教學流程,還是需要一些「想像力」,教師必須發揮想像力,去揣摩想像教學活動實際實施可能的樣子。而實際執行過程,學員可能會有各種不同的反應,老師也應有「應變力」,對各種意料之外的發展進行回應(因此最好能與其他教員事先討論、沙盤推演,而班上其他的老師也應隨時準備給予火力支援!)
5.教師或班負責在進行排課時,倘若已經決定採用教材補充包的內容,那麼,上課的課名也不妨改成教材補充包的活動名稱,以達新鮮活潑的效果。而排課也應參考各課內容,決定是否真的要進行該課課程,否則有些課應該可以合併,多出來的時間則視為「空白課程」或「彈性課程」,可視班上學員實際情況與需求,作其他適當的安排。
6.另外,建議教師在每一次上課後,收集學員作品,這些學員作品可以在年末時整理發回當作獎品,不但是學員學習歷程的紀錄、更是學員最佳的回憶與禮物。
7教師應培養自己多方面蒐集資訊的習慣與能力,學習使用網路、報紙等不同媒體,蒐集資料以豐富自己上課內容與資料,進而培養自己可以成為一個有能力組織課程、發展教學活動的宗教教育教師。
附件
初級班第一學年第二季 認識真教會 課程內容介紹
說明:本季原有課程加上我們所設計心的教學活動共有18堂課,每一堂課都有其價值或重要性,請教員依據各地方教會實際狀況與班上學生真實需求,與班上其他教員討論後選擇適當的課程做為實際教學的內容、有些課程更應視學生人數、場地或其他因素考慮是否與中級班合班上課,以達更佳的教學效果!
主題 | 單元名稱 | 教學目標(預期達成的教學效果) |
教會與我 | New一步一腳印 | 透過訪談、分享的方式,讓初級班的孩子對於自己教會的設立歷史有一定的認識及了解,進而對自己的教會產生情感上的連結。 |
New最熟悉的陌生人 | 透過遊戲的進行,讓學員發現自己身旁有這麼多可愛的教會同靈,並增強他們與教會之間的實質關係。 | |
New模範教會藍圖 | 藉由學員對教會進行評分,引發學員思考「模範的教會應該是怎麼樣?」最後透過老師的分享與說明,讓學員體會到「教會是屬於每個人的,不是去要求教會裡某些人應該如何、教會才會更好,而是從自身做起、讓教會更好!」 | |
New夢幻團隊養成遊戲 | 希望透過本活動的進行,讓學員對於神的揀選具備基礎的認識,並能學習包容教會中其他肢體的不足之處,而不是只用批評而懷疑的眼光來看待這些人性的缺失。 | |
教會的意義 | 教會的重要性 | 認識教會與信徒間不可分離的重要性,使能積極為教會服務,終生不離開教會。 |
真教會的條件 | 認識得救教會三要件:聖靈、神蹟、真理。 確信真耶穌教會是合乎聖經應許的真教會。 | |
聖靈建設教會 | 使知聖靈降臨建設、帶領教會的經過。 使能祈求聖靈充滿,依靠聖靈行事。 | |
教會傳揚真道 | 知道使徒教會傳揚真道之情形。 使能效法初期傳道工人,以傳揚福音為己任。 | |
神蹟奇事與教會 | 知道神蹟奇事與教會興旺的關係。 能熱心為教會禱告,求主彰顯能力作為,促進教會發展。 | |
New明察秋毫 | 本活動的目標不在於讓學員牢記真教會的條件是什麼,甚至打著真教會名號去批判他人,而是希望學員擁有面對信仰的正確態度,未來能因此在自省之中真正與神相遇。 | |
救恩傳到外邦人 | 知道神賜救恩給猶太人,也給外邦人。 使能常存感恩的心,立志報答主恩。 | |
主題 | 單元名稱 | 教學目標(預期達成的教學效果) |
真耶穌教會的現在過去與未來 | 真耶穌教會的出現 | 認識真耶穌教會是應驗聖經預言而出現的末世真教會。 能說出本會初期的歷史和特色。 |
真耶穌教會傳道史 | 知道真耶穌教會國內外傳教經過。 認識本會的發展是靠聖靈的同工、帶領。 | |
真耶穌教會台灣傳道史 | 知道真道傳入台灣及其發展的經過。 能效法初期工人的傳到精神,積極參與福音工作。 | |
New教會的家在哪裡(一) | 本活動即是希望透過地圖的使用,讓學員與教員都能從地緣關係出發,讓「教會」代表的意義在自己心中變得更加確定。另外本活動也可以將重點放在「未得之地」的討論上。 ※備註:本活動也可視做【教會與我】主題課程。 | |
New教會的家在哪裡(二) | 本活動嘗試透過遊戲性質的設計,讓學員對於整個台灣地區的教勢發展具有初步的認識與了解,使其心中的「教會印象」更加具體而清晰。 ※備註:這堂課也可視做【教會與我】主題課程。 | |
真耶穌教會的使命 | 認識本會的時代使命與信徒的責任。 知道預備自己,俾為主所用,完成神的付託。 | |
綜合活動 | New教會遊戲盤 | 前後兩次類似大富翁的人生遊戲操作,讓學員感受以「累積個人資產」和以「追求共同財富」兩種心態進行遊戲時所造成的差異,並進而嘗試模擬使徒時代教會「凡物公用」的精神,懂得在教會中弟兄姊妹應該彼此以愛心相待的道理,能在自己有餘時去補同靈的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