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縣水美國民小學攜手計劃課後扶助教案設計
班別 | 四年級 | 主題(單元) | 第七單元概數 | |||||||
演示者 | 本單元共四節(共160分鐘) | 設計者 | 鄔季修 | |||||||
教材來源 | 康軒出版社數學四下 | |||||||||
參 考 資 料 | (教學指引、教科書、習作以外的參考書或網站)
| |||||||||
教 學 研 究 | 教材分析:(包括教材定位、教材類型或主題軸歸屬)
| |||||||||
每節教學重點與教學方法:(包括每節教學重點、教學方法與流程、注意事項) 第一節:教導學生概數的意義、能讓學生再日常生活的情境理解概數的意義。 第二節:教授「無條件進入法」,除了理解無條件進入法之外,還能在日常生活中合理 的使用它。 第三節:教授「無條件捨去法」,能認識無條件捨去法之外,還能在日常生活中合理的使用它。 第四節:教授「四捨五入法」,能認識四捨五入法同時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之。 | ||||||||||
學生經驗:(包括學生生活經驗、聯絡教學與課程統整)
a.200以內數的概念,順序及化聚b.認識了50元、100元c.經驗二位數的概數意義
a.2000以內的概念,順序及化聚b.進位與位值c.加減相互關係d.經驗三位數的概念意義 c.理解加法交換律 | ||||||||||
教 學 目 標 | 對應能力指標:(如果項目太多可提至上方) N-2-4能用四捨五入、進位、捨去等方式對一個數量取概數,並利用概數做簡單的估算。 C-R-1能察覺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情境。 C-R-2能察覺數學與其他領域之間有所連結。 C-R-3能了解其他領域中所用到的數學知識與方法。 C-R-4能察覺數學與人類文化活動相關。 C-T-2 能把情境中數量形之關係以數學語言表出。 C-S-2能選擇使用合適的數學表徵。 C-C-2了解數學語言與一般語言的異同。 C-C-5用數學語言呈現解題的過程。 | 主題(單元)目標:
| 活動(具體)目標: 1-1、能由生活情境中認識概數的意義。 1-2、能知道在生活中使用概數的情境。 2-1、能認識無條件進入法。 2-2、能從生活情境中,知道使用無條件捨去法及其合理性。 3-1、能認識無條件捨去法。 3-2、能從生活情境中,知道使用無條件捨去法及合理性。 4-1、能認識四捨五入法。 4-2、能從生活情境中,知道使用四捨五入法及其合理性。 | |||||||
具體目標 | 教學活動 (準備活動、發展活動、綜合活動) | 教學媒體 | 時間 | 評量 | ||||||
1-1、能由生活情境中認識概數的意義。 1-1、能由生活情境中認識概數的意義。 1-2、能知道在生活中使用概數的情境。 1-2、能知道在生活中使用概數的情境。 2-2、能從生活情境中,知道使用無條件捨去法及其合理性。 2-1、能認識無條件進入法。 2-2、能從生活情境中,知道使用無條件捨去法及其合理性。 3-1、能認識無條件捨去法。 3-2、能從生活情境中,知道使用無條件捨去法及合理性。 4-1、能認識四捨五入法。 4-2、能從生活情境中,知道使用四捨五入法及其合理性。 4-2、能從生活情境中,知道使用四捨五入法及其合理性。 | 壹、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課本的情境圖
二、引起動機 教師利用課本上的漫畫來說明生活情境中要遇到的情形。 貳、發展活動 活動一、了解概數的意義 教師使用問答的方式帶同學進入情境
教師應該讓學生在討論中,感覺取概數的需求,如:
教師宣告並於黑板張貼事前準備好的閃示牌---概數
第一節結束 活動二、無條件進入法 教師以口述佈題與閃示牌展示題目的方式交互出題使學生能夠學習到無條件進入法。 (一)爸爸想從限提千元鈔的提款機中提款,購買43250的電腦,最少要提多少錢?
(二)如果爸爸這時候又找了一台可以提千元鈔與百元鈔的提款機,那麼此時爸爸最少要提多前才可以呢?
(三)學校發紙給四年級的272個同學,每個人20張的書法用紙,書法用紙一包是100張,要準備幾張才夠。 教師佈題,學生解題。 (四)算算看,將67256以無條件進入法取概數到十位是多少?
第二節結束 活動三、無條件捨去法的使用 本節使用互動的問話教學,期使學生在問題進行中得到解題的知識。 (一)水密桃每10個裝成一盒,叔叔的果園昨天一共採收了6387個水密桃,這樣可以裝滿幾盒?是裝了幾個?
(二)工人採收了4308個水密桃,每100個裝成一箱,共可以裝滿幾箱?是裝了多少個? *說說看你是怎麼做的? (三)算算看,3786以無條件捨去法,取概數到百位是多少?
第三節結束 參、綜合活動 活動四、四捨五入法 教師以口述將學生引入教學情境中,期使學生學會四捨五入法的使用方法及時機。 (一)看課本62頁的統計表,說說看,三所國小學生大約各是幾千人。
(二)和平國小的學生最接近幾千人呢?
(三)說說看,2500人以四捨五入取到千位是幾千人? 教師可提示學生,2500雖然在2000到3000中間,通常以四捨五入取概數到千位時,我們會進位到3000。 (四)課本63頁的圖,說說看,紅色彩帶比較接近7公分還是8公分?
(五)一條7.5公分的彩帶,用四捨五入法取概數到個位時,是多少公分?
(六)算算看,將4.6、4.5、4.2以四捨五入法取概數到個位是多少? 教師布題,學生解題 第四節結束(本單元結束) | *課本情境掛圖。 課本 皮尺或一般的米達尺 閃示牌或是事先寫好的海報 閃示牌或是先準備的海報 寫明『無條件進入法』的海報 學習單 課本 寫好『無條件捨去法』的海報。 課本的情境掛圖 白板 事先寫好『四捨五入法』的閃示牌 課本附圖 尺 | 5’ 8’ 5’ 10’ 12’ 10’ 10’ 10’ 10’ 15’ 15’ 10’ 10’ 5’ 8’ 7’ 5’ 5’ | *學生能專心聽講。 *能主動發表意見。 *能主動參與小組討論。 *能配合小組行動。 *能明白概數的意義。 *能舉出概數的例子。 *能專心課堂上課。 *能知道無條件進入法的意義。 *能回答課堂上的問題。 *能知道如何解題。 *能使用無條件捨去法。 *能回答老師問題。 *能夠解出答案。 *能使用四捨五入法。 *能清楚說明自己的想法。 *能正確使用四捨五入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