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具「勞(健)保及勞退金申請表」前,請詳閱本說明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學生兼任助理(含計畫兼任助理、教學助理、工讀生、其他)辦理勞(健)保及勞退金加、退保之簡易說明
ㄧ、辦理程序及必備表件:
請填妥、備齊下列表件及附件資料,儘速送人事室辦理。
1、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勞(健)保、勞退金之加保申請表。
2、擬聘外籍人士請附工作許可證明、居留證、入境戳章及中央主管機關核准文件等影本)
3、提供「納保基本資料檔案格式」電子檔。
二、注意事項:
(一)表格及電子檔及保費負擔對照表下載: 請逕至人事室網站/表單下載/學生兼任助理項下/下載表
件、納保基本資料檔案格式。
(二)勞保、健保、勞退應注意事項:
1、單項勞務:於同一投保單位(學校)內僅能以單一身分納保(本校全部以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為單一
投保單位),所以須提醒單位於用人前,須告知當事人於同一聘任期間擔任「勞僱型」
職務(例如: 計畫兼任助理或工讀生或教學助理)以1個單位1個職務為原則。
例如:3月份已申請某單位工讀生(已加保),則無法再擔任另一個單位「勞僱型」職務;若是
非勞僱型,則無此限制。
例如:已擔任國科會兼任助理(有勞保),則無法再擔任另一個單位「勞僱型」職務(因須勞
保);若該項兼任助理屬學習型性質(無勞保),則無此限制。若該項兼任助理屬學習型
性質(無勞保),則無此限制。
2、如有學生仍要擔任另一個「勞僱型」處理方式:
(1)以先聘任該學生之用人單位(或計畫主持人)為主聘單位。
(2)跨單位可能因此衍生保費分攤問題,若有投保級距變動則要辦理勞健保異動作業。衍
生保費分攤問題,會影響到與單位原本經費預算不符之情形,造成經費混亂;投保級
距變動則須辦理異動作業,如主聘單位未依規定辦理異動,影響學生權益,由主聘單
位負責。
(3)主聘單位自行斟酌是否同意學生兼任其他勞僱型工作,如經同意,需負責後續校內薪
資、保費分攤計算、核對等事項,並通知各該經費管理單位、人事室、主計室等相關
單位,且另填具主計室「擔任多單位勞務型兼任助理投保經費分攤表」,並於核銷時
檢附。
3、大陸人士(含學生)「不含港澳」應注意事項:
依規定不能受僱大陸人士(勞動部無核發大陸人士工作許可證),所以也不能參加勞保、
健保、勞退。
4、外籍人士(含學生)應注意事項:
(1)外籍學生在台灣工作(不論是在校內或校外),依就業服務法第68條規定,必須先取
得工作許可證。若未依規定申請工作許可證,即受聘僱為他人工作者,處新台幣三萬
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之罰鍰,並立即遣返出境處分,一至三年內不能入台。
(2)外籍學生每週工作時數不得超過20小時。
(3)外籍人士(含學生)應檢附主管機關核准之工作許可證明文件及居留證等影本(依親居
留免附)。
(4)外籍人士(含學生)不適用勞工退休金提繳相關規定。
(三)勞保、健保、勞退相關規定及應檢附之資料:
1、勞保加保:
(1)依照勞工保險條例第6條規定者,年滿15歲以上,65歲以下之下列勞工,應為勞工保險為被保險
人,除非已投保公保或軍保則不得加保。
(2)於校外有正職或兼職或於工會參加勞保,仍要投保,勞工可於不同投保單位參加勞保,可重複加保。
(3)依勞工保險條例規定,勞工應於到職當日加保,其保險效力自申報加保當日起算,勞保不得往前追
溯。
(4)請各所屬用人單位於到職日1週(7日)前完成「勞(健)保、勞退金之加保申請表(表1)」並提供
「納保基本資料檔案格式」電子檔,經由管理單位審核無誤後送至人事室辦理加保作業,如情
況特殊,無法提前送件者,最遲於到職日當天中午12時前送達人事室,以利及時辦理加保事宜。
※如計畫尚未核定,或經費尚未核撥,或雇主負擔經費來源尚未簽准,或無足夠經費足以支應,而須先行進
用,仍應先辦理勞保加保。如已辦理加保,而經費因故無法核銷,或未依規定於尚未辦理勞保保險期間
發生保險事故致無法申請勞保給付或衍生勞保局對本校之罰鍰時,循例由計畫主持人或用人單位負繳
款之責任。
(5) 本校身心障礙身分人員進用比例處理方式:
請各單位應優先進用具有身心障礙身分人員,並加以管控,以維持本校進用比例3%。
2、健保加保:
(1)依照全民健康保險法第15條規定,只要公、民營事業、機構之受僱者,或是有一定雇主之受
僱者,其服務機關、學校、事業、機構、雇主或所屬團體則有為其投保的法定義務。
(2)本國籍,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就可以不參加健保。
※工作期間未超過3個月者(依全民健康保險法施行細則第20條)
※非專任,無須每天上班者,且每週上班時數未達12小時。(依行政院衛生署84年7月4日衛署健保
字第84031133號函釋)
※於校外擔任其他工作,並投保健保且薪資較高者。(依全民健康保險法施行細則第17條)
3、勞工退休金提繳:
(1)依「勞工退休金條例」第14條之規定辦理,雇主每月負擔之勞工退休金提繳率,不得低於勞工每月工
資百分之六。勞工得在其每月工資百分之六範圍內自行選擇提繳比例,勞工自願提繳部分,得自當年
度個人綜合所得總額中全數扣除。
(2)勞工退休金之請領:本國籍人士之公、自提金額皆提繳至勞保局個人專戶,如符合勞基法退休要件,且
年滿60歲以上始得自行向勞保局請領。
(3)非本國籍人士須為外籍配偶(係指與本國結婚之外籍人士) 適用勞工退休金提繳相關規定。
4、勞保、健保、勞工退休金 投保薪資級距調整:
(1)申報新進人員加保時,其月支酬勞尚未確定者,先以雙方約定之薪資申報或以勞保、健保、勞工退休
金最低投保級距辦理加保,嗣後再依每月實際薪資辦理投保薪資調整;若每月薪資不固定者,以最近3
個月平均薪資為準。
(2)如薪資調整,致投保薪資級距改變者,應事先在還未調整前主動告知,請各所屬用人單位於1週(7日)
前完成「勞(健)保、勞工退休金投保薪資級距調整申請表(表2)」及檢附其他薪資證明文件(如投保薪資
調降,另檢附最近3個月薪資證明),經由管理單位審核無誤後送至人事室據以辦理,並自當月申報之
次月起生效。
5、勞保、健保、勞工退休金 退保:
如於工作期間(已有投保)中途離職:請各所屬用人單位主動告知並於1週前(7日)完成『勞(健)保、勞退
金退保申請表(表3)』,經由管理單位審核無誤後送至人事室辦理勞、健保退保及勞工退休金停繳,因逾期退保
或離職時有未繳納所衍生之保費,均由計畫主持人或用人單位負繳款之責任。
【案例說明】阿明工作期間自104年1月1日至104年3月31日,每週固定排星期二、四,按月加保(自
104年1月1日加保),若阿明事先告知只做到2月19日(星期四),薪資僅算到2月19日,就
必須要在19日當天辦理退保。
【案例說明】阿華於10月1日至5日協助辦理活動,第1日要辦理加保,若阿華事先告知4日及5日臨時有事無
法協助,薪資僅算第1日至3日,就必須要在第3日當天辦理退保。
(四)投保薪資/月支酬勞:
1.投保薪資是以月支酬勞申報(依「勞保、健保、勞退投保金額分級表」),勞保級距最低11,100元、健保級距最低20,008元、勞工退休金級距最低1,500元。
2、依法繳納的勞保、勞退保費是「按日」計收,健保是「按月」計收,若健保當月轉入又當月轉出(非當月最
後一日),免計收全月保險費。
(1)若以日薪或時薪支薪者,月支酬勞應填寫計算得之月薪資總額。
(2)若為固定工作人員(係指工作時間較一般全時工作勞工有相當程度縮短,受雇主輪派定時到工者(例如固定每月工作4天,工作期間為6個月),整月均屬在職狀態),應申報其勞保全月加保,按其全月薪資所得總額申報,並計收全月份之保費。
【案例說明】阿明每週固定工作1天,日薪1,000元,100年7月全月共工作4天,應以全月薪資所得總額4,000元申報全月在保,並計收全月份之保費。
薪資
投保級距
個人自付
雇主負擔
4000
勞保:11,100
222
790
健保:2,0008
295
955
勞退金:4,500
0
270
總計
517
2,015
(3)若為不固定工作人員(係指未整月都在職),月支酬勞應填寫計算得之月薪資總額(按日薪乘30天換算為月薪資,非工作日數之薪資),保費才得以實際工作聘期起、迄按日比例計收。
【案例說明】小華自100年7月2日至7月5日,連續工作4天,每日工資1,000元,
應以月薪資(30天計)30,000元申報,共加保4天(7月2日加保,7月5日退保)。
【案例說明】104年10月小英不定期協助系上各項活動,於104年10月1至5日協助展演活動,10
月11至14日協助研討會,請勿10月1至14日合併為單一筆投保,請以實際工作日分
開2次按日投保。
【案例說明】小華自100年7月2日至5日,連續工作4天,每日支領1,000元,應以月薪資(30天計),那
麼30,300元就是投保薪資(1000元*30天),共加保4天(7月2日加保,7月5日退保)
薪資
投保級距
個人自付
雇主負擔
1000
勞保:30,300
81
288
1000*30=30,000
勞退金:30,300
0(個人不提撥)
61
健保:0
(具有免納健保資格)
0
總計
81
349
三、承辦單位及承辦人:
勞(健)保及勞退金加、退保申請之相關資料請於1週前逕送人事室,俾以辦理加、退保異動申報,如有疑義請洽人事
室。
四、勞、健保保費(含雇主公提及個人自提負擔部分)之繳納:
個人自提 | 雇主公提 | ||||||||
支領酬勞 | 投保級距 | 勞保自付 | 健保自付 | 勞工退休金自付 | 勞保 負擔 | 勞保 職災 | 勞保工資墊償金 | 健保負擔 | 勞退金負擔 |
1,500以下 | 勞保:11,100 健保:20,008 勞退金:1,500 | 222 | 295 | 0 (個人選擇不提撥0%) | 777 | 10 | 3 | 955 | 90 |
1501~3000 | 勞保:11,100 健保:20,008 勞退金:3,000 | 222 | 295 | 0 (個人選擇不提撥0%) | 777 | 10 | 3 | 955 | 180 |
3001~4500 | 勞保:11,100 健保:20,008 勞退金:4,500 | 222 | 295 | 45 (個人自願提撥1%) | 777 | 10 | 3 | 955 | 270 |
4501~6000 | 勞保:11,100 健保:20,008 勞退金:6,000 | 222 | 295 | 120 (個人自願提撥2%) | 777 | 10 | 3 | 955 | 360 |
6001~7500 | 勞保:11,100 健保:20,008 勞退金:7,500 | 222 | 295 | 225 (個人自願提撥3%) | 777 | 10 | 3 | 955 | 450 |
7501~8700 | 勞保:11,100 健保:20,008 勞退金:8,700 | 222 | 295 | 348 (個人自願提撥4%) | 777 | 10 | 3 | 955 | 522 |
8701~9900 | 勞保:11,100 健保:20,008 勞退金:9,900 | 222 | 295 | 495 (個人自願提撥5%) | 777 | 10 | 3 | 955 | 594 |
9901~11100 | 勞保:11,100 健保:20,008 勞退金:11,100 | 222 | 295 | 666(個人自願提撥6%) | 777 | 10 | 3 | 955 | 666 |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