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3 | 1 | 3 |
垃圾車來了
在我們的生活裡,每天製造許多的垃圾,垃圾大戰曾造成我們的生活重大的影響。本主題藉由生活中產生垃圾的種種問題,期待兒童探討垃圾的處理方法,並從中體認垃圾減量、資源回收及環境保護等的重要性。
設計者:王雅麗、陳明足台南市東光國民小學接受日期:2003/11/10
陳守仁 台南市鎮海國民小學
內容:
模組結構及使用說明
模組之教學概要圖
活動項目一覽表
主題探討活動
各活動科學智能培養一覽表
學習成就評量(待開發)
學習手冊
模組之系列教學活動
好多的垃圾(察覺生活好多的垃圾,探討哪些是垃圾)
生活中的垃圾分類(調查家中、教室裡的垃圾處理方式)
垃圾到哪裡去了(探討掩埋、焚化垃圾等不同方法及使用)
做一個環保袋(從設計製作環保袋,從廢物再利用中力行垃圾減量)
我們的環境會更好(探討垃圾的產生,對空氣、水、土壤等環境的影響)
使用說明
本模組乃利用垃圾為議題,探討生活中大家製造哪些垃圾(活動一)。從實地調查教室、家中的垃圾,提出垃圾分類、資源回收的方式(活動二)。這些垃圾會被送到哪裡去呢?怎樣才能延長焚化爐和垃圾掩埋場的使用年限及降低對環境污染(活動三)。自己動手回收不用的舊報紙、月曆紙或廣告紙,製作環保袋,減少垃圾的製造(活動四)。共同探討怎樣改善垃圾問題,減少環境的污染(活動五)。
活動一藉由垃圾車播放的音樂或教室的垃圾引起,活動二讓兒童親自做分類,並身體力行。活動三有機會可以實地帶領兒童參觀附近的焚化場(垃圾掩埋場),效果將會更好。活動四也可以利用其他廢棄物、保特瓶製作出生活的創意。活動五總結垃圾問題對環境影響,我們該怎樣做才能使環境變得是更好。
模組之教學概要圖
垃圾車來了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好多的垃圾,一包包被垃圾車載走。 生活中有哪些是垃圾呢?這些垃圾放久了會有什麼變化?一包包的垃圾有經過分類嗎?滿車的垃圾,會載到哪裡去呢?垃圾場會不會不夠用?不要的東西可以做哪些利用?怎樣可以減少垃圾呢? ……
觀察情境 察覺問題
引導討論 確定問題 分工合作 進行探究 分享經驗 整合成果 綜合評鑑 推廣運用 及檢討 引導兒童將繁碎的問題歸納成幾個可以探究的問題,例如: 垃圾是怎樣產生的? 怎樣把垃圾分類? 這些垃圾會被送到哪裡去? 怎樣把垃圾減量?
廢物再利用。 安排系列的教學活動(分組、同時進行相同的工作): 「好多的垃圾」(察覺生活製造好多的垃圾,探討哪些是垃圾) 「生活中的垃圾分類」(調查家中、教室裡的垃圾處理方式) 「垃圾到哪裡去了」(探討掩埋、焚化垃圾等不同方法及使用) 境的影響) 「做一個環保袋」(從設計製作環保袋,從廢物再利用中力行垃圾減量) 「我們的環境會更好(探討垃圾的產生,對空氣、水、土壤等環境的影響) 發現開拓性的問題: 研討設計更人性化的垃圾分類。 開發更多樣的「廢物再利用」。 探討還有哪些作法也可以使垃圾減量。 作業、應用推廣 教學成效評鑑
(二)活動項目一覽表
活動名稱 | 器材與資源 | 活動內容 |
1.好多的垃圾 | 錄音機、CD |
|
2.把垃圾分分看 | 教室的垃圾桶 |
|
3.生活中的垃圾分類 | 學校垃圾處理廠 |
|
4.資源回收 | 回收標誌 回收物品的資料 |
|
5.垃圾到哪裡去了 | 衛生掩埋場 焚化爐 資源回收站 |
|
6.做一個環保袋 | 廢棄的紙 空罐、保特瓶 |
|
7.我們的環境會更好 | 欣賞影片 |
|
(三)主題探討活動
「垃圾車來了」教學活動流程 | 說明 |
【觀察情境察覺問題】 聽到熟悉的垃圾車的音樂,兒童的腦海裡,自然浮現出「垃圾車來了,要倒垃圾。 教師利用此一情境引導兒童察覺到本次的主題:垃圾。教師引導兒童從垃圾車提出相關的問題。 垃圾車裡有哪些垃圾? 怎麼會有這麼多的垃圾? 這些垃圾怎麼會這發臭? 這些垃圾會送到哪裡? 這些垃圾最後怎麼處理? 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再利用? … 教師也可以利用垃圾問題的文章或影片,讓兒童感受垃圾議題的重要性,進而提出有關的問題。 或是另一個策略 倒垃圾的兒童發現小朋友隨意丟,請他上台主持垃圾的議題。 到底東西哪些才是垃圾? 我們每天製造多少垃圾? 這些垃圾怎麼會產生臭氣呢? 這些垃圾會載到哪裡去呢? 怎麼處理這些垃圾? 這些垃圾可以再利用嗎? 資源再利用與垃圾分類應該怎樣做? …. 【引導討論確定問題】 討論後,兒童可能歸納出幾個研究問題。
【分工合作、進行探究】 兒童開始展開學習的探討,內容包含: 進行活動一「好多的垃圾」
【分享經驗、整合成果】
【綜合評鑑、推廣運用】 進行活動五「我們的環境會更好」 兒童從學習活動中想到更多改善生活環境的方法。例如: 設計更簡便的垃圾分類方法。 垃圾減量的問題。 少用免洗碗筷。… |
垃圾問題的影片和文章 可參閱附錄二: 我是環保小尖兵 可參閱附錄三: 垃圾分類 可參閱附錄四: 垃圾處理流程 可參閱附錄五: 垃圾處理廠產生的問題 (1224)知道依目的(或屬性)不同,可作不同的分類 (1251)能運用表格、圖表 (6222)能常自問「怎麼做?」,遇事先自行思考解決的辦法 可參閱附錄六:資源回收站 可參閱附錄七:各縣市環保局電話 可參閱附錄八:廢物再利用DIY 可參閱附錄九:垃圾對環境的影響 可參閱附錄十:早期垃圾處理方法 (7202)做事時,能運用科學探究的精神和方法 (4212b)知道什麼是空氣污染 (4212c)知道垃圾分類的重要並由生活中具體實踐減少廢棄物與資源回收的行動。 |
(四)科學智能培養一覽表
| 評 量 指 標 | 學習活動項目 | |
過程技能 | 觀察 | 1-2-1-1 察覺事物具有可辨識的特徵和屬性 | □ □ □ □ |
比較與 分類 | 1-2-2-1 運用感官或現成工具去度量,做量化的比較 1-2-2-2 能權宜的運用自訂的標準或自設的工具去度量 1-2-2-3 瞭解即使情況一樣,所得的結果未必相同,並察覺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 1-2-2-4 知道依目的(或屬性)不同,可做不同的分類 | □ □ □ □□ □ □ □□ □ □ □ □ □ □ □ | |
組織與 關連 | 1-2-3-1 對資料呈現的通則性做描述(例如同質料的物體體積愈大則愈重…) 1-2-3-2 能形成預測式的假設(例如這球一定跳得高,因…) 1-2-3-3 能在試驗時控制變因,做定性的觀察 | □ □ □ □ □ □ □ □□ □ □ □ | |
歸納 研判 與 推斷 | 1-2-4-1 由實驗的資料中整理出規則,提出結果 1-2-4-2 運用實驗結果去解釋發生的現象或推測可能發生的事 | □ □ □ □□ □ □ □ | |
傳達 | 1-2-5-1 能運用表格、圖表(如解讀資料及登錄資料)。 1-2-5-2 能傾聽別人的報告,並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思。 1-2-5-3 能由電話、報紙、圖書、網路與媒體獲得資訊。 | □ □ □ □□ □ □ □□ □ □ □ | |
科學本質 | 3-2-0-1知道可用驗證或試驗的方法來查核想法 3-2-0-2察覺只要實驗的情況相同,產生的結果會很相近 3-2-0-3相信現象的變化,都是由某些變因的改變所促成的 | □ □ □ □□ □ □ □□ □ □ □ | |
科技的發展 | 科技 的 本質 | 4-2-1-1了解科技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4-2-1-2認識科技的特性 | □ □ □ □□ □ □ □ |
科技 與 社會 | 4-2-2-1體會個人生活與科技的互動關係 4-2-2-2認識家庭常用的產品 4-2-2-3體會科技與家庭生活的互動關係 | □ □ □ □□ □ □ □□ □ □ □ | |
科學態度 | 發現 樂趣 | 5-2-1-1相信細心的觀察和多一層的詢問,常會有許多的新發現 5-2-1-2能由探討活動獲得發現和新的認知,培養出信心及樂趣 5-2-1-3對科學及科學學習的價值,持正向態度 | □ □ □ □□ □ □ □□ □ □ □ |
思考智能 | 批判 思考 | 6-2-1-1能由「這是什麼?」、「怎麼會這樣?」等角度詢問,提出可探討的問題 | □ □ □ □ |
創意 思考 | 6-2-2-1能常自問「怎麼做?」,遇事先自行思考解決的辦法 6-2-2-2養成運用相關器材、設備來完成自己構想作品的習慣 | □ □ □ □□ □ □ □ | |
解決 問題 | 6-2-3-1養成主動參與工作的習慣 6-2-3-2養成遇到問題時,先試著確定問題性質,再加以實地處理的習慣 | □ □ □ □□ □ □ □ | |
科學應用 | 7-2-0-1利用科學知識處理問題(如由氣溫高低來考慮穿衣) 7-2-0-2做事時,能運用科學探究的精神和方法 7-2-0-3能安全妥善的使用日常生活中的器具 | □ □ □ □□ □ □ □□ □ □ □ |
(五)學習成就評量(待開發)
四、模組內各項活動之教學示例
模組之系列教學活動
(一)「好多的垃圾」活動指導
1.教學重點
本活動在垃圾車播放的音樂聲中,兒童回想起家家戶戶拿著垃圾,還有自己幫忙倒垃圾的情景。兒童從中思考什麼東西才是垃圾?這些垃圾從哪裡產生?以及兒童還會聯想到哪些垃圾相關問題。
2.教學資源
垃圾車播放的音樂或垃圾堆的照片或相關垃圾問題的文章或影片、錄音機(CD)。
3使用說明
本活動可以安排一節課
本活動備有以下附錄,供教學時採用:
附錄一:垃圾問題的影片和文章
附錄二:我是環保小尖兵
附錄1.1好多的垃圾
4.教學活動示例
活動流程 | 說明 |
【協助學生確定問題】
【協助學生獲取資料】
【鼓勵學生提出想法】 兒童根據自己的舊經驗,提出:
… 【激勵學生推廣應用】
| 可參閱附錄一: 垃圾問題 可參閱附錄二: 我是環保小尖兵 可參閱附錄1.1: 好多的垃圾 可參閱附錄三 |
(二)「生活中的垃圾分類」活動指導
1.教學重點:
兒童從生活裡學校、家中發現垃圾處理的情形。
檢視教室中垃圾的分類情形。
協助兒童利用二分法,嘗試將垃圾分類並說名自己分類的方法。
目前資源回收的項目。
2.教學資源:
教室桶裝有許多垃圾
資源回收標誌
3.使用說明
從教室的垃圾處理,引發兒童報告生活中垃圾分類的情形,並實際操作。
本活動可以安排二節課
本活動備有以下附錄,供教學時採用
附錄三:垃圾分類
附錄2.1分類記錄表
4.教學活動示例:
活動流程 | 說明 |
【協助學生確定問題】
【協助學生獲取資料】
【鼓勵學生提出想法】
|
可參閱附錄三:垃圾分類 |
(三)「垃圾到哪裡去了?」活動指導
1.教學重點
一包包的垃圾送上垃圾車會載到哪裡去?經過分類的垃圾會送到哪裡,最後怎麼處理?藉由訪問、蒐集資料、上網瞭解我們的垃圾的處理方法。
2.教學資源:
垃圾處理流程
資源回收的地點蒐集
3.使用說明:
可以從書籍、訪問或上網蒐集目前處理垃圾的程序及地點。
本活動可以安排二節課
本活動備有以下附錄,供教學時採用
附錄四:垃圾處理流程
附錄五:垃圾處理廠產生的問題
附錄六:資源回收站
附錄七:各縣市環保局電話
4.教學活動示例:
教學示例 | 說明 |
【協助學生確定問題】
【激勵學生推廣應用】
| 可參閱附錄四:垃圾處理流程 可參閱附錄五:垃圾處理廠產生的問題 可參閱附錄六:資源回收站 附錄七:各縣市環保局電話 |
(四)「做一個環保袋」活動指導
1.教學重點
除了資源回收外,怎樣才能真正落實垃圾問題。
減少垃圾,塑膠袋、保特瓶重複使用、保特瓶的美化再利用、報紙擦窗戶…可以使垃圾減量。
兒童從蒐集的廢紙中,製作一個環保袋。
2.教學資源
相關環保袋成品
3.使用說明
本活動可以安排二節課
本活動備有以下附錄,供教學時採用
附錄八:廢物再利用DIY
4.教學活動示例
教學示例 | 說明 |
【協助學生確定問題】
【鼓勵學生提出想法】 使用後的塑膠袋、保特瓶等可以再利用。
| 可參閱附錄八:廢物再利用DIY |
(四)「我們的環境會更好」活動指導
1.教學重點
為使我們的環境會更好,除了垃圾分類、資源回收,垃圾減量才能真正減少環境問題。
除廢物再利用可以減少垃圾外,舊物新用也是減少垃圾的方法。
2.教學資源
相關環境教育的影片
3.使用說明
本活動可以安排一節課
本活動備有以下附錄,供教學時採用
附錄九:垃圾對環境的影響
附錄十:早期垃圾處理的方法
4.教學活動示例
教學示例 | 說明 |
【協助學生確定問題】
【協助學生獲取資料】 提供兒童早期時代垃圾處理的方法。 【鼓勵學生提出想法】 兒童從學習活動中想到更多改善生活環境的方法。例如:
【激勵學生推廣應用】
| 可收看相關環境教育影片
|
附錄1.1好多的垃圾
我的紀錄表
班級: 座號: 姓名:
你認為哪些東西是垃圾,請寫在
中
附錄2.1:垃圾分類調查表
小朋友,你會將這些垃圾分類嗎?試試看。
一堆垃圾 是
的一堆 不是
的一堆 是
的一堆 不是
的一堆 是
的一堆 不是
的一堆 你會怎樣處理這些垃圾?請填在
裡
附錄一:垃圾問題
垃圾大戰
一堆堆垃圾曝曬街頭的景象,四處流竄的垃圾畫面,你曾經看過嗎?前些年台灣各地為阻止垃圾運入垃圾場而展開的圍堵抗爭,或是沒有適合的地方可以倒垃圾,造成滿皆的垃圾,臭氣沖天,一直是國人所無法揮去的夢魘。台灣島上垃圾大戰此起彼落的傳出,垃圾處理已經成為台灣面臨的重大危機。
事實上犧牲最大的,是人民最根本的生存權與環境權眼看著垃圾四處流竄。由於垃圾是每天都會製造出來的,垃圾淹沒的台灣,將是「美麗島」最可怕的夢魘,垃圾問題將是我們大家必須自己處理。
想一想看見這些堆積如山的垃圾時,你會想到什麼?
參考資料:科學月刊1997.4 328期輔仁大學化學系李世仁
附錄二:我是環保小尖兵
我是環保小尖兵教學流程
環保小尖兵:教室中負責垃圾桶的同學
緣由:這些兒童發生了困難,需要大加的協助
附錄三: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
●方法甲
可燃性垃圾
紙類、木竹類、纖維類、布類、塑膠、皮革、橡膠、落葉、稻草、廚餘等。
不可燃性垃圾
玻璃、金屬、陶瓷、庭院磚石、掃除沙土、貝類等。資料來源:教育部國民中學環境教育叢書(二)廢棄物與資源回收(蕭次融、何寶珠)
●方式乙
一般將市區垃圾分為三大類:可燃性垃圾、不可燃性垃圾、及巨大垃圾。
可燃性垃圾:紙類、木竹類、纖維類、布類、塑膠、皮革、橡膠、落葉、稻草、廚餘等。
不可燃性垃圾:玻璃、金屬、陶瓷、庭院磚石、掃除沙土、貝類等。
巨大垃圾:廢家具(沙發、衣櫃、書架……)、廢電器製品(冰箱、電視機、電腦腳踏車等等)
資料來源:http://eeweb.gcc.ntu.edu.tw/children/html/knowledge/index.htm
●社區學校如何做分類
社區或學校可依照材質的不同分別設置廢紙類、玻璃瓶、塑膠瓶、鐵鋁罐、鋁箔紙盒包等資源回收桶,分類收集後定期賣給回收商,所得費用可供作福利金或推動資源回收相關工作之用。家裡如何做分類
如果是直接交給清潔隊員,民眾只要將垃圾區分為可回收(有標示回收標誌者)及不可回收(像用過的衛生紙等)兩部分就可以了,以收一般民眾從事資源回收工作的便利性及意願。
●社區環保垃圾分類DIY
資源性垃圾:
1.廢紙類:舊報紙、書刊雜誌、牛皮紙袋盒、電腦報表紙、便箋等。
2.塑膠類:寶特瓶(PET)、礦泉水瓶、醬油瓶、牛奶瓶、清潔劑瓶等。
3.金屬類:含鐵、鋁罐、飲料食品罐、奶粉罐、食用油罐等。
4.玻璃類:飲料食品瓶、其他玻璃器皿等。
非資源性垃圾(以一般垃圾處理):
1.可燃性垃圾:木屑、破布、廚餘、落葉、鋁箔包、便當盒等。
2.不可燃性垃圾:玻璃、陶瓷、磚石、土砂、貝殼、電燈泡、刮鬍刀等
。
3.有害垃圾:水銀電池、溫度計、日光燈管、電視機IC板等。
巨大垃圾:廢家具、廢冰箱、廢電視機、廢汽機車等。(個案處理)
資料來源http://www.tccg.gov.tw/life/life-7k.htm
附錄四:垃圾處理流程
垃圾處理的方法
焚化法處理垃圾
目前世界先進國家處理垃圾常用焚化法,垃圾焚化之前須先加以分類,以重力、磁力或其他方法分不出不能燃燒的金屬、玻璃等。其次是將可燃物粉碎,以增加廢棄物與空氣接觸的面積,提高焚燒效率。
垃圾燃燒產生的煙,需用集塵器或洗塵器等淨化處理後才可排放。焚化後的灰渣約佔原體積的5~15%,可作為填海或填地之用。垃圾焚化產生的熱量,據測定4噸垃圾焚化所產生的熱量約等於1噸煤油的熱量,這些熱量可用於供溫水游泳池之熱源或發電。
雖然焚化處理垃圾適於地狹人稠的台灣,但必先做好垃圾分類,沒有經過分類的垃圾燃燒溫度和時間都不同,操作時很難調整到最高效率,而浪費燃料、人力,並會縮短焚化爐壽命,甚至造成二次公害。例如家裡的廚餘含很多水份,如果未先將水份除掉,就會耗費較多燃料並產生異味;此外像寶特瓶、塑膠袋等在焚燒時會產氯化氫氣體,且熱值高,易破壞焚化設備,應該先回收或減少其量。
衛生掩埋場
掩埋的方式常用上堆法,每天固定一個方塊,將收集的垃圾填在方塊裡,並立刻覆土掩埋,再用壓土機壓實。這樣一層垃圾一層土交錯填裡,每層深度達50~350cm層層填裡填埋後,再覆以表土,作為栽種植物用。
垃圾掩埋場最重要的就是防止發生二次公害,其作法如下:
(1)
廢水收集:垃圾掩埋後會產生大量廢水,所以在垃圾坑內埋設排水管線將污水排流至坑底,再以抽水機送至污水處理廠處理。
(2)
利用天然黏土層取代防止污水滲入地層內。
(3)
防塵網:在掩埋場四周圍繞防塵網,防止垃圾防外飛出。
(4)
沼氣回收:由於有機垃圾發酵產生沼氣,可導出回收利用。
資料來源:教育部國民中學環境教育叢書(二)廢棄物與資源回收(蕭次融、何寶珠) http://recycle.epa.gov.tw/kid/kid1.htm各縣市回收網
垃圾收受處理過程
1.垃圾進廠:垃圾清運車進入廠區後先駛入過磅處稱重,磅秤電腦會自動 記錄垃圾重量、車號及載運次數,以掌握精確之垃圾進廠量。
2垃圾貯坑:垃圾車過磅進入垃圾傾卸平台,由18組傾卸門將垃圾傾倒至容積21,600立方公尺之垃圾貯坑,若有巨大垃圾,須經過巨大破碎機破碎後再送到垃圾貯坑。
3.垃圾進料:本廠有三部垃圾吊車,負責垃圾進料、翻堆攪拌,依各焚火爐加料訊號指示,抓取垃圾投入進料口。同時具有充分混合垃圾的功能,以達到均勻垃設熱值為目的。
4.垃圾焚化:垃圾投入進料斗後,藉由底部油壓推進器將垃圾推進爐床,爐條前後移動促使垃圾慢慢向前推進,並具有翻堆攪拌垃圾的功能,垃圾經爐床的乾燥區、燃燒區及後燃燒區焚化後,將能確保垃圾達到完全燃燒的效果。
廢氣處理過程,首先在高溫的爐內噴入氨水溶液,將廢氣中氮氧化物還原成氮氣,再進入半乾式洗煙塔,藉由洗煙塔上方的霧化設備噴出的消石灰乳泥,與廢氣中 硫氧化物及氯化氫等酸性氣體反應,形成固狀飛灰,並在進入袋濾式集塵器前之適當位置噴入活性碳,以吸附重金屬及戴奧辛污染物,廢氣中之粒狀污染物則由袋濾式集塵器予以分離收集,並同時處理重金屬。
本廠轉運過程中將產生有機廢水及無機廢水,其處理系統包括物理處理、化學處理、生物處理、三級處理及污泥處理等系統,廢水經過化學混凝、沉澱、生物處理、砂濾、消毒等處理程序,可回收再利用,垃圾貯坑滲出水則噴入焚化爐內直接燃燒汽化,因此本廠廢水可達零排放的目標。
在臭味防制方面本廠廠房係採密封負壓設計,防止臭味外溢。垃圾貯坑臭氣抽往焚化爐高溫焚化。傾卸平台以自來水沖洗並噴灑除臭劑。廠區備有垃圾車清洗設備,防止垃圾車將臭味污水帶出廠區。
垃圾焚化後,殘餘之灰渣送到灰渣貯坑,再過磅運至掩埋場掩埋。此外,燃燒時所產生之飛灰,則在廢熱回收鍋爐、半乾式洗煙塔及袋濾式集塵器等蒐集,並經過固化處理後,由固化物吊車抓取到卡車上,過磅後運至衛生掩埋場掩埋,垃圾經焚化處理後,已大幅減少掩埋的體積,而飛灰經由固化處理後可避免二次公害的發生。
廢熱及廢鐵之資源回收 垃圾焚化過程,藉由汽電共生及磁選分離技術,可再生回收電能及廢鐵。在廢熱回收方面,垃圾焚化產生高溫廢熱經廢熱,回收鍋爐輻射、傳導、對流等熱傳作用,經由過熱器、蒸發器、節熱器等各段熱交換作用後,每一廢熱回收鍋爐將可產生攝氏四百度的高溫蒸汽。高溫蒸汽除提供廠內相關設備及回饋設施之溫水游泳池熱能外,更可以推動汽輪發電機,產生可觀電力,此電力除了供應本廠所需外,尚有剩餘電力售予電力公司。在廢鐵回收方面,焚化後產生的灰渣將由推出裝置送到振動式輸送機後,再經由磁選機篩選灰渣中的廢鐵,以供再生利用。
資料來源:http://www.sip.gov.tw/fram_04.htm南區資源回收廠
木柵焚化廠垃圾焚化與收受程序
收受:垃圾清運車進廠先經磅秤室秤重
貯存:垃圾貯坑可貯存三天垃圾焚化量
進料:吊車抓斗抓取垃圾投入進料斗後進入爐內
焚化:垃圾進入爐床內燃燒,爐內溫度控制在850℃至1050℃
煙塵:廢氣中之煙塵經靜電集塵器處理至50mg/N㎡以下。
氯化氫:廢氣中氯化氫經濕式洗煙塔處理至60ppm以下。
誘引抽風機:經靜電集塵器處理過之廢氣抽至濕式洗煙塔。
煙囪:高度150公尺,底部外徑為15公尺,內設四支鋼製煙管及修護旋梯一座。
灰燼處理:焚化後之底灰,經灰押出裝置冷卻、調濕後再由輸送至振動磁選機,回收金屬後,落入灰燼貯坑。
飛灰處理:由鍋爐、熱交換器、靜電集塵器所收集之飛灰,經固化處理並經檢測TCLP及抗壓強度合格後專區掩埋。
資料來源:
http://www.mcrip.taipei.gov.tw/index.htm木柵垃圾焚化廠
附錄五:垃圾處理廠產生的問題
垃圾處理廠造成的問題
不合格的「掩埋場」由於完全沒有與周圍環境做適當隔離,更沒有任何處理廢棄與滲出水的污染防治設施,放任其位於環境敏感的行水區內,不僅污染水源,使豪雨來時下游垃圾為患,颱風來時,更是極易造成洪水氾濫。每逢颱風來襲,洪水問題與後續環境衛生及病蟲害肆虐都嚴重威脅我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傳統的掩埋場與焚化廠管理不善,常造成惡臭,甚至導致蒼蠅滿天飛的印象,引發民眾集結抗爭,堅持垃圾場絕對不可建在我家後院(Not in My Backyard)。因此在民眾已缺乏信心之下
就以塑膠而言,它是20世紀初以來新興發展的工業材料,因為具有質輕、堅硬、耐酸、耐鹼的優良特性,加上價格低廉,所以受到一般人的喜愛,幾乎取代了其他種類的材料,可以說現代人幾乎離不開塑膠製品。但是由於人們不知節制的濫用塑膠,以致造成許多污染的問題。根據統計台北市的塑膠製品高居世界第一位,塑膠垃圾雖然可以丟進焚化爐中燒毀,可是在燃燒過程中會產生具有毒性的氯化氰等氣體,易造成空氣污染。若以掩埋法處理,由於塑膠不分解、不透水的特性,在壤中無法自然分解消失
現代人從石油和煤中提取許多化合物,再用這些化合物製成保特瓶、保麗龍、壓克力和各種塑膠製品,這些物品的特性是持久不壞,細菌對它們不感興趣,放在大自然裡,百年都不會分解而消失
資料來源:教育部國民中學環境教育叢書(二)廢棄物與資源回收(蕭次融、何寶珠)
附錄六:資源回收
資源回收
事實上垃圾真正無用之物甚少,紙張、金屬、塑膠、玻璃等,無一不可以回收再生。因此在進行廢棄物處理之前先要把可利用的資源垃圾回收,即使是最終處理也從變廢為利的觀點出發,做到物盡其用。
玻璃回收須耗用搬運和清洗的費用,然而比起再耗原料、燒熔、再製的過程,所費的人力和對環境所造成的環境來說是小得多了。
寶特瓶、鋁罐,其數量極為龐大。煉鋁是極消耗能源的工業,而再製鋁只要原來1/20的能源,寶特瓶不易分解,體積又大,是垃圾中的惱人分子,應該建立合理的回收途徑,以減少垃圾的份量,增加物質的使用價值。
廢電池中含有毒的重金屬,棄於垃圾堆中,會導致環境污染,若能回收利用,亦可降低對環境的危害。
因此,能將垃圾進行分類回收是十分重要的課題。
資料來源:教育部國民中學環境教育叢書(二)廢棄物與資源回收(蕭次融、何寶珠)
回收種類 | 回收方式 |
寶特瓶、PVC瓶、鐵鋁罐、鋁箔包 | 送超商、超市等契約回收商店 |
玻璃瓶、紙盒包、塑膠瓶 | 一‧賣給回收商 |
米酒瓶 | 公賣局可退瓶的酒瓶送回購買商店回收 |
保麗龍容器 | 送到超市等契約回收點 |
舊衣 | 一‧送到跳蚤市場 |
廢紙 | 一‧賣給回收商二‧資源回收日交給清潔隊員 |
廢電池 | 超市、超商、全國電子、中油加油站等回收點 |
沙發彈簧床等大型家具 | 打電話給台南市環保局 |
電視機、電冰箱等電器 | 一‧賣給二手貨店 |
廚餘 | 一‧瀝乾水分包妥當垃圾處理 三‧垃圾車廚餘桶 |
資料來源台南市環保局http://www.tnepb.gov.tw/recycle/recycle.html
回
收觀念
認識回收標誌
回收標誌知多少?
回收標誌代表的意義
回收標誌所代表的意義,是基於資源循環再利用、萬物生生不息的精神,就好比是人體血液循環般,當心臟跳動將血液分送到身體各器官使用過後,又會循著靜脈再逆流回心臟產生新的血液供人體使用。這樣的循環過程乃是回收標誌所代表的真正意涵。另外,回收標誌之式樣跟中文字之『回』字有異曲同工之妙,因此當商品或容器上,標示出回收標誌
,就是意謂著民眾須做回收之意。
1.基於資源循環再利用、萬物生生不息的精神,凡從事廢容器或物品製造或輸入業者,須繳交回收清除處理費,作為推動資源物質回收、清除及處理之用,並於該商品上標示回收標誌
,方便民眾辨識。
2.回收標誌中四個逆向箭頭中,每一個箭頭分別代表資源回收四合一制度中之一者,即為社區民眾、地方政府清潔隊、回收商及回收基金四者共同參與資源回收工作。
3.只要係標示有回收標誌
之廢容器,皆須回收所代表的意義
可回收的物質相當多且繁複,最簡單的辨別方法就是檢查容器上是否有,另外你只要留意觀察許多容器、物品或包裝材料上,凡是有打上
、
、
、
、
、
、
以上任一標誌的,都是可回收的物質,像牙膏、洗髮精的瓶子、牛奶瓶、保麗龍(或塑膠、紙)的杯子或餐具、各種鐵罐(不限飲料類喔)、鋁罐、鋁箔包、玻璃瓶及電池(乾電池、水銀電池、行動電話電池等)等等都是。
資料來源:http://recycle.epa.gov.tw/kid/kid5.htm
http://recycle.epa.gov.tw/kid/kid5_2.htm回收標誌知多少?
大家應該知道的!
◎回收一噸的廢紙可拯救二十株原木。
◎垃圾中的金屬、玻璃、塑膠等,均是可再生、再利用的物質,我們稱之為資源垃圾,約占總垃圾量的46%。
◎回收廢紙可減少14~22.6% 的垃圾量,75%的製紙能源及一半的製紙用水。
◎製造再生紙所需用的能源,僅是由原木漿製造新紙的75%而已。
◎回收舊紙再製,可減少75 ~ 95%的空氣污染。
◎廢輪胎粉碎後的橡膠顆粒與瀝青混合鋪路,將可延長道路壽命三倍左右,且道路行車噪音可降低約30%。據研究,一般的柏油路面籌命大概只有五~七,如以30%橡膠粉和70%柏油混合比例鋪設的路面,壽命將延長為十五~二十年,也可以耐更高的炎熱不致軟化,對夏季炎熱地區的路面將是更大的保障。
◎回收的廢玻璃可以全部再製成新的玻璃器皿,由於熔點較低,可少大約32%能量的消耗。
◎用回收的廢玻璃來生產玻璃,較原料直接生產,可減少20%的空氣污染,50%的水污染。
◎回收一支玻璃瓶節省的能量,可點亮一個一○○燭光燈泡四個小時。
◎一個被棄置的鋁罐,五百年後依然存在地表。
◎用回收的鋁再製鋁,比用鋁礬土製造鋁,減少約90 ~ 95%能量。
◎回收一個鋁罐可節省三小時電視的電力,又可減少污染。
哪些電池可以回收,如何回收?
從八十八年十一月一日起,廢乾電池開始全面回收,過去公告應回收的電池僅限於含水銀電池及鎳鎘電池,現在包括一次(用完即丟)及二次(可充電電池)均可以回收。
在我們生活上所常用的電池包括: 隨身聽、手電筒、遙控器、玩具等用的圓筒型電池(碳鋅電池、鹼性電池)手錶、電腦主機板(氧化銀、氧化汞電池)、照相機(鋰電池)、助聽器(鋅空氣電池)、大哥大(鎳鎘、鎳氫、鋰電池)。
以上這些電池送到公告應設置回收設施的超商、超市、量販店、藥粧店,或是鐘錶行、電器行、無線通信器材行、攝影器材行等地方回收。此外,在家庭,亦可以交給清潔隊資源回收車回收。
目前公告回收的廢資訊物品項目有那些?
目前已公告回收的廢資訊物品計有七項,分別為筆記型電腦、監視器、主機板、硬碟、電源器、機殼、印表機。
資料來源http://recycle.epa.gov.tw/kid/kid5_2.htm
附錄七:各縣市環保局電話
縣市 | 總機 | 路邊廢車通報專線 | 傳真號碼 |
台北市環保局 | 02-27206301 | 02-25501784 | 02-25580637 |
台北縣環保局 | 02-29603456#3900 | 02-29603456#4324 | 02-29625145 |
基隆市環保局 | 02-24651115 | 02-24554976 | 02-24555303 |
桃園縣環保局 | 03-3386021 | 03-3386021#421 | 03-3332480 |
宜蘭縣環保局 | 03-9365206 | 03-9365447#307 | 03-9323338 |
新竹市環保局 | 03-5368920 | 03-5368920 | 03-5368904 |
新竹縣環保局 | 03-5519345 | 03-5519344#552 | 03-5542561 |
苗栗縣環保局 | 037-358325 | 037-358325#322 | 037-350527 |
台中市環保局 | 04-22276011 | 04-22611405#106 | 04-22659756 |
台中縣環保局 | 04-25269140 | 04-25269140#3450 | 04-25202436 |
南投縣環保局 | 049-2237530 | 049-2233692 | 049-2204040 |
彰化縣環保局 | 04-7115655 | 04-7115129#402 | 04-7292574 |
雲林縣環保局 | 05-5340417 | 05-5340416#152 | 05-5351424 |
嘉義市環保局 | 05-2251775 | 05-2251775#505 | 05-2255943 |
嘉義縣環保局 | 05-3620800 | 05-3620801#301 | 05-3620823 |
台南市環保局 | 06-2686751 | 06-2686751#125 | 06-2902724 |
台南縣環保局 | 06-6572916 | 06-6572916#113 | 06-6563845 |
高雄市環保局 | 07-3368333 | 07-3373400 | 07-3316483 |
高雄縣環保局 | 07-7351500 | 07-7351500#0111~0113 | 07-7361656 |
屏東縣環保局 | 08-7351911 | 08-7351911#360 | 08-7351913 |
澎湖縣環保局 | 06-9270759 | 06-9272757#15 | 06-9279167 |
花蓮縣環保局 | 03-8237575 | 03-8237575#235 | 03-8228526 |
台東縣環保局 | 089-221999 | 089-221998#303 | 089-221959 |
金門縣環保局 | 082-311820 | 082-311820 | 082-333784 |
連江縣環保局 | 0836-26520 | 0836-22095#222 | 0836-25024 |
附錄八:廢物再利用
廢物再利用---環保DIY
◆可樂喝不完怎麼辦呢?其實可樂是一個很好的清潔劑,碗盤和一般有死角的容器,可以先用可樂浸泡,再以清水清洗就可乾淨如新。
◆廢輪胎可以用來種植植物,只要把輪胎放置在空地上,再用泥土將它填滿再將要種植的植物植入即可,就不用怕樹木長大後將花盆撐破。
◆洗髮時可以邊洗頭髮邊用梳子梳理頭髮,不但頭髮整齊乾淨,同時梳子也可以順便洗乾淨。
◆常用的照明工具可區分成兩種:一種是燈泡一種是燈管,針對不同的場合所使用的照明用具也是有區分的喔!常開關電燈的場所最好是用燈泡,因燈泡長期使用會非常耗電,至於燈管最佳使用場合與燈泡正好相反,因為燈管在開關變電器運作時很耗電,所以對於不同場選擇適合的照明工具,可以節省開支,又環保。
◆破掉的絲襪丟掉了很可惜,可以將破掉的部份綁起來,可將玫瑰花辨或茶葉置入其中放入浴缸中,可以來個玫瑰浴或茶浴,不但可以達到養顏美容的效果,又可以對環保盡一份心力。http://www.csps.kl.edu.tw/life5.htm
資料來源http://www.hhps.tp.edu.tw/office/e/love/EE/new_page_6.htm
廢物利用靜態展http://webclass.ncu.edu.tw/~sshsiau/creative/use.htm
附錄九:垃圾對環境的影響
垃圾對環境產生的問題
生活垃圾若管理不善,確實令人厭惡不安,不只破壞環境衛生,更可能造成可怕的後遺症。分析生活垃圾遭抗拒排斥的原因,主要有下列幾點:
引來病蟲害,成為傳播疾病的溫床。
產生臭味,嚴重危害生活品質。
垃圾分解,造成空氣污染、地下水污染及土壤污染。
產生有害細菌黴菌,損及人體健康。
輕質垃圾隨風飄散,有礙觀瞻。
清運車輛與處理場操作車輛,產生噪音振動與空氣污染等公害。
流入海中的塑膠垃圾曾扼殺了無數海洋生物;動物園中的大角羊、駱駝、長頸鹿也曾因誤食塑膠帶而斃命;颱風期間,大量的塑膠垃圾堵塞發電廠和工廠的油水管,導致核能發電廠停電,工廠停工。在風景區堆滿於山谷以及溪流的也大多是塑膠垃圾,使人大掃遊興。在溪河漂流的塑膠製品不但污染水源,還會堵塞水庫的取水口,造成停水的困擾,這些都是塑膠惹的禍。
垃圾除了與人爭地之外,也能夠造成水體、空氣、土壤等多方面的污染。
當垃圾直接傾入水體中或在陸地上被雨水沖刷進入水中,會污染地表水,垃圾堆滲出的水則污染地下水;垃圾發出的惡臭,隨著風飄散,污染空氣;垃圾中的病原體會進入土壤中,污染地面種植的蔬菜爪果,大量的有機廢棄物還會因發酵產生易燃的甲烷,而造成火災。
一些特定的廢棄物常會造成意外事故,例如醫院、診所等醫院機構丟棄的針頭、針管、藥瓶等廢棄物,往往造成清潔人員受傷或感染;還有農家噴撒農藥後廢棄的農藥罐若棄於水邊,常毒死無數水中生物。
資料來源:教育部國民中學環境教育叢書(二)廢棄物與資源回收(蕭次融、何寶珠)
垃圾除了和人搶土地,還更厲害地嚴重影響到我們的環境,從水、到空氣、到土壤,都會被垃圾污染。如果垃圾直接亂倒,雨水從垃圾上面流過,水就被污染,流到地下去,就會污染地下水;到了土壤裡,就污染了土壤並影響到種出來的食物;垃圾散發出來的味道飄散在空氣裡,也是很可怕的!要不然為什麼教室裡都沒有人喜歡坐在垃圾桶附近呢?
附錄十:早期垃圾處理的方法
早期垃圾處理的方法
阿媽阿公的垃圾處理
早期農業社會時代,並沒有專門處理垃圾的機構,廢棄的物品完全交由自然去處理,店家包裹東西不是用塑膠袋,而是利用大自然的葉子或紙類。當時因為人們所用的東西大多取自自然,這些東西很容易分解,同時人口不多,又不集中,單位面積的土地所棄置的垃圾量也較少,經細菌分解很快的又形成可循環的物質。
農村的「田庄人」,利用他們鄉間的空地闢建為堆肥場,凡是把資源垃圾撿拾乾淨剩餘的菜葉、果皮,送往堆肥場堆置,經過一段時間發酵、分解即可充當堆肥使用。除此之外家中的廚餘還有貓狗幫忙消耗,或者養雞餵豬,今日都市裡卻沒有這種類似的廢食物鏈,於是過剩的廚餘都進了垃圾堆,使有限的垃圾場消化不良,以致餿水橫流、蚊蠅滋生,形成惡臭的來源。
進入工業社會,人口集中在大都市,垃圾量變多了,而消化垃圾的空間卻變少了。同時生活富裕了,過去一天吃不完的食物會留到明天吃,現在則吃不完馬上倒掉。
資料來源:教育部國民中學環境教育叢書(二)廢棄物與資源回收(蕭次融、何寶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