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小學學年度 第學期年級校訂課程計畫
(⬛普通班/□特教班)
教材版本 | 網路小神通 | 年級 | 年級 | 節數 | 每週()節,本學期共( 20 )節 | ||||||||||||||||||||||||||||||||||||
課程目標 |
| ||||||||||||||||||||||||||||||||||||||||
對應學校課程目標或願景 | ? | ||||||||||||||||||||||||||||||||||||||||
總綱核心素養項目 | A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A2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
該學習階段領域核心素養 | 【自然科學】 自-E-A2 能運用好奇心及想像能力,從觀察、閱讀、思考所得的資訊或數據中,提出適合科學探究的問題或解釋資料,並能依據已知的科學知識、科學概念及探索科學的方法去想像可能發生的事情,以及理解科學事實會有不同的論點、證據或解釋方式。 【英語文】 英-E-B1 具備入門的聽、說、讀、寫英語文能力。在引導下,能運用所學、字詞及句型進行簡易日常溝通。 【健康與體育】 健體-E-A2 具備探索身體活動與健康生活問題的思考能力,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處理日常生活中運動與健康的問題。 【國語文】 國-E-B1 理解與運用國語文在日常生活中學習體察他人的感受,並給予適當的回應,以達成溝通及互動的目標。 【綜合活動】 綜-E-A2 探索學習方法,培養思考能力與自律負責的態度,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解決日常生活問題。 綜-E-B1 覺察自己的人際溝通方式,學習合宜的互動與溝通技巧,培養同理心,並應用於日常生活。 綜-E-B2 蒐集與應用資源,理解各類媒體內容的意義與影響,用以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藝術】 藝-E-B2 識讀科技資訊與媒體的特質及其與藝術的關係。 藝-E-B3 善用多元感官,察覺感知藝術與生活的關聯,以豐富美感經驗。 | ||||||||||||||||||||||||||||||||||||||||
課程架構 | (以下面的架構表為主,將需要的資料填入表格中,可自行增減表格,一次呈現該校訂課程由一到六年級的整體課程)
| ||||||||||||||||||||||||||||||||||||||||
融入議題 | □性別平等( 節) ■人權(4 節) □環境( 節) □海洋( 節) □品德( 節)□生命( 節) ■法治(6 節) □科技( 節) □資訊( 節) □能源( 節) ■安全(3 節) □防災( 節) □家庭教育( 節) □生涯規劃( 節) □多元文化( 節) □閱讀素養( 節) □戶外教育( 節) □國際教育( 節) □原住民族教育( 節) | ||||||||||||||||||||||||||||||||||||||||
課程架構脈絡 | |||||||||||||||||||||||||||||||||||||||||
教學期程(週) | 單元-活動名稱 | 核心素養 | 學習重點 | 學習目標 | 教學重點 | 評量方式 | 節數 | 融入議題實質內涵 | |||||||||||||||||||||||||||||||||
學習表現 | 學習內容 | ||||||||||||||||||||||||||||||||||||||||
第1~2週 | 一、認識網路世界 | 英-E-B1 藝-E-B3 | 資議 t-Ⅱ-1體驗常見的資訊系統。 資議 a-Ⅱ-1感受資訊科技於日常生活之重要性。 資議 a-Ⅱ-3領會資訊倫理的重要性。 科議 a-Ⅱ-1描述科技對個人生活的影響。 英 4-II-3能臨摹抄寫課堂中所學的字詞。 藝 3-II-3能為不同對象、空間或情境,選擇音樂、色彩、布置、場景等,以豐富美感經驗。 | 資議 S-Ⅱ-1常見網路設備、行動裝置及系統平臺之功能體驗。 資議 T-Ⅱ-2網路服務工具的基本操作。 資議 T-Ⅱ-3數位學習網站與資源的體驗。 資議 H-Ⅱ-2資訊科技合理使用原則的介紹。 資議 H-Ⅱ-3資訊安全的基本概念。 科議 N-Ⅱ-1科技與生活的關係。 英 Aa-II-2印刷體大小寫字母的辨識及書寫。 視 P-II-2藝術蒐藏、生活實作、環境布置。 |
|
|
| 2 | |||||||||||||||||||||||||||||||||
第3~4週 | 二、一起上網去 | 英-E-B1 綜-E-B2 | 資議 t-Ⅱ-1體驗常見的資訊系統。 資議 t-Ⅱ-2體會資訊科技解決問題的過程。 資議 p-Ⅱ-2描述數位資源的整理方法。 資議 a-Ⅱ-3領會資訊倫理的重要性。 英 4-II-3能臨摹抄寫課堂中所學的字詞。 綜 2c-II-1蒐集與整理各類資源,處理個人日常生活問題。 | 資議 A-Ⅱ-1簡單的問題解決表示方法。 資議 D-Ⅱ-2系統化數位資料管理方法的簡介。 資議 T-Ⅱ-2網路服務工具的基本操作。 資議 T-Ⅱ-3數位學習網站與資源的體驗。 資議 H-Ⅱ-2資訊科技合理使用原則的介紹。 英 Ac-II-2簡易的生活用語。 綜 Bc-II-3運用資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的行動。 |
|
|
| 2 | |||||||||||||||||||||||||||||||||
第5~6週 | 三、電子郵件與通訊 | 國-E-B1 綜-E-B1 | 資議 t-Ⅱ-1體驗常見的資訊系統。 資議 p-Ⅱ-1認識以資訊科技溝通的方法。 資議 a-Ⅱ-3領會資訊倫理的重要性。 國 6-II-4書寫記敘、應用、說明事物的作品。 綜 2a-II-1覺察自己的人際溝通方式,展現合宜的互動與溝通態度和技巧。 | 資議 S-Ⅱ-1常見網路設備、行動裝置及系統平臺之功能體驗。 資議 H-Ⅱ-1健康數位習慣的介紹。 國 Be-II-2在人際溝通方面,以書信、卡片、便條、啟事等慣用語彙及書寫格式為主。 綜 Ba-II-2與家人、同儕及師長的互動。 |
|
|
| 2 | 人 E5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 ||||||||||||||||||||||||||||||||
第7~8週 | 四、網路導航到處逛 | 自-E-A2 綜-E-B2 | 資議 t-Ⅱ-1體驗常見的資訊系統。 資議 t-Ⅱ-2體會資訊科技解決問題的過程。 資議 a-Ⅱ-1感受資訊科技於日常生活之重要性。 資議 a-Ⅱ-3領會資訊倫理的重要性。 自 pa-II-2能從得到的資訊或數據,形成解釋、得到解答、解決問題。並能將自己的探究結果和他人的結果(例如:來自老師)相比較,檢查是否相近。 綜 2c-II-1蒐集與整理各類資源,處理個人日常生活問題。 | 資議 A-Ⅱ-1簡單的問題解決表示方法。 資議 T-Ⅱ-2網路服務工具的基本操作。 資議 H-Ⅱ-3資訊安全的基本概念。 自 INc-II-7利用適當的工具觀察不同大小、距離位置的物體。 綜 Bc-II-3運用資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的行動。 |
|
|
| 2 | 人 E10認識隱私權與日常生活的關係。 | ||||||||||||||||||||||||||||||||
第9~11週 | 五、豐富的網路資源 | 自-E-A2 綜-E-B2 | 資議 t-Ⅱ-1體驗常見的資訊系統。 資議 t-Ⅱ-2體會資訊科技解決問題的過程。 資議 p-Ⅱ-2描述數位資源的整理方法。 資議 p-Ⅱ-3舉例說明以資訊科技分享資源的方法。 資議 a-Ⅱ-3領會資訊倫理的重要性。 自 pc-II-2能利用簡單形式的口語、文字或圖畫等,表達探究之過程、發現。 綜 2c-II-1蒐集與整理各類資源,處理個人日常生活問題。 | 資議 D-Ⅱ-1常見的數位資料儲存方法。 資議 T-Ⅱ-1資料處理軟體的基本操作。 資議 T-Ⅱ-3數位學習網站與資源的體驗。 資議 H-Ⅱ-3資訊安全的基本概念。 自 INc-II-8不同的環境有不同的生物生存。 綜 Bc-II-1各類資源的認識與彙整。 |
|
|
| 3 | 法 E7認識責任。 安 E4探討日常生活應該注意的安全。 | ||||||||||||||||||||||||||||||||
第12~14週 | 六、精彩的網路影音 | 綜-E-A2 藝-E-B2 | 資議 t-Ⅱ-1體驗常見的資訊系統。 資議 p-Ⅱ-3舉例說明以資訊科技分享資源的方法。 資議 a-Ⅱ-2概述健康的資訊科技使用習慣。 資議 a-Ⅱ-4體會學習資訊科技的樂趣。 綜 1b-II-1選擇合宜的學習方法,落實學習行動。 藝 3-II-2能觀察並體會藝術與生活的關係。 | 資議 D-Ⅱ-2系統化數位資料管理方法的簡介。 資議 T-Ⅱ-2網路服務工具的基本操作。 資議 T-Ⅱ-3數位學習網站與資源的體驗。 資議 H-Ⅱ-1健康數位習慣的介紹。 綜 Ab-II-1有效的學習方法。 表 A-II-1聲音、動作與劇情的基本元素。 |
|
|
| 3 | |||||||||||||||||||||||||||||||||
第15~17週 | 七、雲端硬碟真便利 | 綜-E-B1 健體-E-A2 | 資議 t-Ⅱ-1體驗常見的資訊系統。 資議 p-Ⅱ-2描述數位資源的整理方法。 資議 p-Ⅱ-3舉例說明以資訊科技分享資源的方法。 資議 a-Ⅱ-2概述健康的資訊科技使用習慣。 綜 2a-II-1覺察自己的人際溝通方式,展現合宜的互動與溝通態度和技巧。 健 2b-II-1遵守健康的生活規範。 | 資議 D-Ⅱ-1常見的數位資料儲存方法。 資議 D-Ⅱ-2系統化數位資料管理方法的簡介。 資議 T-Ⅱ-1資料處理軟體的基本操作。 資議 T-Ⅱ-2網路服務工具的基本操作。 資議 H-Ⅱ-1健康數位習慣的介紹。 綜 Ba-II-2與家人、同儕及師長的互動。 健 Fb-II-1自我健康狀態檢視方法與健康行為的維持原則。 |
|
|
| 3 | |||||||||||||||||||||||||||||||||
第18~20週 | 八、協作平台做報告 | 綜-E-B2 | 資議 t-Ⅱ-1體驗常見的資訊系統。 資議 c-Ⅱ-1體驗運用科技與他人互動及合作的方法。 資議 p-Ⅱ-2描述數位資源的整理方法。 資議 p-Ⅱ-3舉例說明以資訊科技分享資源的方法。 資議 a-Ⅱ-3領會資訊倫理的重要性。 綜 2c-II-1蒐集與整理各類資源,處理個人日常生活問題。 | 資議 A-Ⅱ-1簡單的問題解決表示方法。 資議 T-Ⅱ-2網路服務工具的基本操作。 資議 H-Ⅱ-2資訊科技合理使用原則的介紹。 綜 Bc-II-1各類資源的認識與彙整。 |
|
|
| 3 | 法 E7認識責任。 |
◎教學期程以每週教學為原則,如行列太多或不足,請自行增刪。
◎「學習重點」應為結合「學習表現」(動詞)與「學習內容」(名詞),整合為學生本單元應習得的學科本質知能。
◎「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應以學習階段為單位,清楚安排兩年內「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如何規劃在各個單元讓學生習得。
◎「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需呈現領綱完整文字,非只有代號,「融入議題實質內涵」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