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頭刀》課前學習單:海洋文學定義與廖鴻基著作巡禮教學教案

格式
docx
大小
3.25 MB
頁數
16
上傳者
us1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4-03-11,离现在 1 225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鬼頭刀〉課前學習單

設計者:嘉義高工 簡嘉菱

海洋文學的定義──

廣義的定義

為舉凡以海洋景觀或海洋生物,抑或在海上活動的人為描寫對象的文學作品,都可以稱之為海洋文學。

狹義的定義

則是除了以上所述外,更要求其作品必須深刻展現海洋的精神,以及人與海洋生息與共的互動關係

廖鴻基則提出:「海洋文學的定義,廣義來說為以海洋文化為創作題材的文學作品。漁港、漁村、海岸,乃至於不同目的海上航行經驗、海上生活經驗、海上故事或人與海洋動物相處互動的書寫,相繼入戲成為文學創作的主題或背景。」


海洋文學大致可分四大類,以下表格所列為海洋文學著作,請依據內容大意進行判斷,填入該書所屬的類別:(A)海洋活動討海經驗 (B)海洋文化體悟反思

C)海洋生態環境觀察 (D)海洋知識專業信息

書名

內容大意

類別

該書改編自真實故事,劇情講述一名古巴老漁夫聖地牙哥一連八十四天都沒有釣到魚,而決定冒險出海。在途中與一條大馬林魚的纏鬥。展現永不服輸的鬥士精神和積極向上的樂觀人生態度,來戰勝難關和考驗。

A

海洋動物現知有大約20多萬種,是陸地動物的3.3倍,本書囊括了的十三個目,一百多種的海洋動物,以豐富的內容、精美的圖片,為讀者以最忠實、最易懂的方式呈現出來。

D

一個達悟族人,從島至島的逃離。從蘭嶼到台灣,闊別十多年後,再度回到蘭嶼。這一回不再逃避,選擇了深情留守的回歸。尋根,溯源,潛入海底,清洗城市裡沾染上的文明塵埃,不用網罟或雷管,用一根親手削成的魚叉,擲向自然的豐美贈禮。浮出水面,擦亮眼睛,宛如新生。

B

超過500張的第一手迷人寫真,搭配生動自然、媲美生態寫作經典大作的深度文學筆調,與讀者分享觀察到生物與物理空間的互動,完整呈現整個海洋中最華麗、多樣之處。所有你想像過、未曾想像過的動物與植物,以隱匿藏躲或是艷麗到極致的萬千姿態,在海中綻放成一處你最接近的未知新世界。

C

廖鴻基海洋著作巡禮──

廖鴻基為海洋文學代表作家他將自己從討海人走向護海人的生命歷程化為文字,喚醒大家對海洋生態的重視。其著作體現對海洋的觀察、關懷與關愛。

任務一:請根據表格文字提示與【參考選項】中的線索,完成廖鴻基的著作填空。





































【參考選項】

大、山、、書、台灣巡禮方、島、





任務二:閱讀下列書摘,再結合任務一的提示,完成廖鴻基的作品填空。

廖鴻基作品

書摘



討海人

想到海,我們總是構畫出蔚藍大海與清朗藍天那種海天一色的遼闊美。但,對□□□而言,海洋是生活的憑藉、是命運的相繫。讀這本書會彷彿走進另一個世界,經由漁夫作家廖鴻基的文字,帶我們遇見海中於、海上人、海上事、海上情。



鯨生鯨世

一九九六年夏日,廖鴻基開始在花蓮沿岸海域用漁船觀測鯨豚,短期間之內,尋鯨小組發現並記錄了多種鯨豚的生態,包括罕見的虎鯨和喙鯨等,而這本書便是廖鴻基的寫作成果,台灣的鯨豚觀察也就此跳出擱淺研究的枷鎖。廖鴻基用親切的筆調,為每一種他們發現的鯨豚作傳,給予這些海洋中的巨人和精靈美麗的生命留下剪影。



大島小島

遙遠的東方,有個可大可小卻不大不小的海島,島民理應有冒險的海洋性格,卻在狹小的空間裡,搬演荒謬的大陸地故事,每一篇奇幻故事,每一則政治隱喻,你會愈看愈熟悉;每一個漁人與潛水者的心都一樣清明又孤寂,讓人讀時哭笑不得,讀後芒刺在背……會不會,這座海島,名字就叫做「XX」?這是廖鴻基寫作生涯第二十本書,他擺脫以往討海人色彩的寫實文風,用詼諧、挖苦、諷刺、幽默的方式,將海島上的文化、政治、教育等稀奇古怪現象,包裝在一個個故事中。





最後的海上獵人


本書以特殊的鏢魚漁法做為主題的長篇小說,探問的不單是海,更是人在面對生命的選擇時,如何面臨未知,提著恐懼前進,進而擲出鏢篙,準確地抉擇。廖鴻基在本書中書寫台灣近海漁民與海洋的合作關係,鏢魚業重視的技術傳承,不同於其他網撈、延繩釣的漁業型態,訓練一個鏢魚師並不容易,站在鏢台,面對海面下的閃爍銀藍,時而沉黑的旗魚,魚游得多快,船速就多快,像是站在時速七十的摩托車龍頭上,對準目標下鏢。不單如此,廖鴻基細緻地寫出旗魚應對鏢魚的脫逃策略與瞬變的海象,更引導出這群海上獵手如何崇敬海。書中也能看到台灣經濟的轉變與漁業的興衰,透過廖鴻基的文字,展現的不只是求生存與追夢的歷程,留下的是那些鏢手與旗魚的模樣,最後終究不會是最後。



台灣島巡禮


本書是廖鴻基與航行團隊從歷史、地理及航行等各方面所做的紀實,書中編有近四百張珍貴的照片,是一本海洋台灣的住民都應該認識的書。在台灣,一般人申請海上活動的許可並不容易,繞島航行活動無疑是破除了航行的限制,彷彿是海洋的子民們禁錮在一大座屋內好多年好多年,終於踏出門限,在戶外寬闊的庭院裡走了一圈,終於可以從戶外的角度看到這一座住屋多樣的外觀、方位和若干曲折變化的轉角處,從海洋的角度回望台灣島,見識大自然的神奇力量、歲月的滄桑、各種地質的面貌形態,而這些都是我們的引以為傲的海岸。



南方以南


屏東恆春是台灣南的不能再南的地方,在那裡,人類可以幻化為魚族,在海中呼吸,靜靜望著吐出的晶瑩氣泡向上浮升。這片獨天得厚的海洋,生養著極地、溫帶、熱帶、潮間帶各類魚族,每個魚族,都有自己的故事,在這個館內發生的種種故事,皆是大海送給岸上的禮物,這兒,即使是玻璃缸中的海, 仍然是廖鴻基這輩子探索不盡的大海。。



後山鯨書


廖鴻基選擇回到最初的起點:花蓮,清水斷崖,島嶼東部的邊緣,在這一片地理位置上雖然距離台灣人很近,但在心理位置上,卻是距離非常遙遠的神祕海域中,廖鴻基寫下了從最初到如今,他與鯨豚之間的美麗相遇。在這本書中,廖鴻基拋開了科學的語彙,他以充滿詩意的靈巧之筆,純粹之眼,描刻鯨豚之美。

〈鬼頭刀〉課中學習單

一、讓我們進入海洋文學吧!

請先閱讀課文,配合黑潮海洋文化基金會出版的《鬼頭刀》繪本,在每頁填入相對的文字,可以從課文直接摘錄句子,或是將課文句子進行改寫再填入。

參考答案:破曉晨風迎面吹拂,海上一片霧色茫茫。


飛魚衝破海面凌空飛起,低空劃過海面的火紅朝陽。


鬼頭刀算準牠落水的時刻,從容優美的迴身轉彎,把嘴巴特別張大,等待飛魚的歸來。

海豚常常會跟在船筏邊跳躍,眼睛帶著笑容,像一群非常非常頑皮的猴子。


鬼頭刀也會游近船筏,好奇的停下來與你瞪上兩眼,然後從容離開。


鬼頭刀算是賤價的魚種,但是每次看到牠,我的心情都會波波痕痕。





暴風雨來前的傍晚,我與一隻鬼頭刀拉扯,那大魚有著驚人的力量。


鬼頭刀背上藍色明亮的星狀光點迷惑了我,而我也失去了這條魚!


鬼頭刀的桀驁經常壓迫著我的夢,跟鬼頭刀纏鬥的意志不斷累積。



同樣時間、同樣地點、同樣場景,船尾的魚線再度被拉成筆直。


拉近一看,兩隻鬼頭刀一起躍起,一起摔下,一起游在水裡。


堅持的肩膀因這美麗的情意而完全鬆垮,我又再次失去這條魚。



圖片節錄自《鬼頭刀》,黑潮海洋文化基金會出版。

二、進一步梳理文本中的海洋經驗與心情

(一)請閱讀課文第一與二大段。第一大段以飛魚為描寫對象,第二大段以海豚為描寫對象,主要是為了接下來鬼頭刀的出場做鋪陳。以下表格請填上對飛魚、海豚描寫適合的敘述。


登場姿態

比喻

作者感受

飛魚

衝破海面凌空飛起

亮白的飛鳥

飛魚的驚慌

海豚

在船筏邊跳躍

頑皮的猴子

溫暖又有點清冷


(二)請分析下列描寫鬼頭刀文句所運用的寫作技巧和目的。

文句

寫作技巧

目的

鬼頭刀,果然是海中的一把刀。牠快速的身影從船邊一閃而過,在深邃的波光中閃耀著青藍光芒。偶爾,牠會放慢速度,甚或停在船邊,用好奇的龍銀大眼與我在不同的世界裡相互對望。那眼神肆無忌憚,高傲銳利得像把刀。

譬喻

轉化

誇飾

視覺摹寫

聽覺摹寫

從體型描寫鬼頭刀的外在形象

從眼神描寫鬼頭刀的內在形象

鬼頭刀也會游近船筏,但感覺總是那樣恍然,突然出現又突然失去蹤影。牠游近船筏可沒覺得牠的善意或者惡意,僅僅是路過或者因緣際會罷了。牠一點也不在乎船筏的陰影,不在乎船上虎視眈眈的漁人及漁具。偶爾牠會好奇的停下來與你瞪上兩眼,然後從容離開。牠那毫不畏懼的眼神,顯現牠不是智商不足,就是信心十足。

譬喻

轉化

誇飾

視覺摹寫

聽覺摹寫

從接近的動作描寫鬼頭刀的互動形象

從接近的眼神描寫鬼頭刀恐懼形象



(三)請閱讀課文第三大段、第四大段、第八大段。此處以鬼頭刀為描寫對象,請按照鬼頭刀圖示,從課文中找出相對應的描寫,並標註於圖上。


背上綴飾著藍色發亮星點,在墨藍的海水中如武士佩戴著勳章般的神氣

美麗的色彩像極了熱帶雨林中的花彩鸚鵡




範例:

毫不畏懼的眼神

公魚額頭高聳如崖壁

兩片鮮黃胸鰭平衡著青色的流線身軀

圖片來源:https://web.hbnews.com.tw/Report/News/c0505800ehdn

(四)文中寫道:「牠(鬼頭刀)的價值表現在牠的生命上,就像牠美麗的色彩與藍色星點,在離開海洋離開生命後,即刻消逝。」請推論作者此句的意涵是:(多選)

鬼頭刀若離開海洋,於是真正的生命價值也就不復存在

鬼頭刀若失去生命,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獨特生命價值

鬼頭刀的美麗存在,在離開海洋後應有更高的市場價值

鬼頭刀的藍色星點,所消逝的不僅是生命也是生態價值

鬼頭刀的生命價值,即使離開海洋也不該用價格來衡量


(五)請閱讀課文第五段至第十段。第五段至第七段描寫作者第一次與鬼頭刀搏鬥,第八段至第十段描寫作者第二次與鬼頭刀搏鬥。請完成以下表格內容。


第一次搏鬥

第二次搏鬥

遇見鬼頭刀的場面

烏雲滿天的傍晚,暴風雨即將來襲

同樣時間、同樣地點、同樣場景

搏鬥過程

拉扯半天,手掌都起了水泡

有力的收線,看見兩隻鬼頭刀一起躍出水面

搏鬥結果

魚線被扯斷,失去這條魚

堅持肩膀完全鬆垮,手臂不再有力。

歸結原因

被鬼頭刀背上藍色明亮星狀光點迷惑

美麗的魚和美麗的情意成為溫柔的包袱

搏鬥後收穫

無功而返

捕獲母魚

搏鬥後感受

悵惘、沉痛

牠身上的藍色亮點將持久在我內心裡閃耀。


(六)在第一次與鬼頭刀搏鬥之後,作者寫出在夢中與鬼頭刀搏鬥,所呈現的心情有:(多選)

不願以鬥爭方式殘害海上生靈 ■潛意識裡想與鬼頭刀再次拚搏

暗示人和魚之間的無盡的戰鬥 鬥志逐步被激發成激昂的獸性

意識轉換成拉緊魚線的漁人


三、〈鬼頭刀〉全文統整

1.下列文句完全沒有錯別字的是:

飛魚在一個漂亮的弧線轉彎後,墮入海中 

牠在深隧的波光中閃耀著青藍光芒,眼神非常銳利 

兩片鮮黃胸鰭平衡著青色的流線身軀,像一艘在海洋中悠游飛翔的潛艇 

鬼頭刀以牠驚人的爆發力,繼續叮住在空氣中快速拍動翅耆的飛魚

2.下列的詞語,最適合用以說明作者眼中「鬼頭刀」形象的選項是: 

高傲美麗又多情  □生性驚惶又失措  □聰明慧黠又頑皮 □虎視眈眈又狡詐

3.文中作者廖鴻基觀察「鬼頭刀」時寫道:「也會游近船筏,但感覺總是那樣恍然,突然出現又突然失去蹤影。」下列成語,最適合用以形容此段文字中鬼頭刀特質的是:

虎視眈眈  □因緣際會  □截然不同  ■若即若離

4. 〈鬼頭刀〉文中運用了大量譬喻,請判斷下列文句使用「譬喻」手法的有:(多選)

鬼頭刀,果然是海中的一把刀

飛魚衝破海面凌空飛起,像一隻亮白的飛鳥

牠快速的身影從船邊一閃而過,在深邃的波光中閃耀著青藍光芒

牠的背上綴飾著藍色發亮星點,在墨藍的海水中如武士佩戴著勳章般的神氣

偶爾,牠會放慢速度,甚或停在船邊,用好奇的龍銀大眼與我在不同的世界裡相互對望

5.〈鬼頭刀〉一文中,前輩海湧伯說的話:「岸上雖然是那樣的擾攘不安煙塵滾滾,但是,血脈、情感、魂魄都與那塊島嶼牽絆相連……」下列文句最能呼應作者心情的是: 

「回去吧!起風了。」  □「你已經失去了這條魚!」 

「這不是普通的力量。」 「未戰就先軟,免講嘛牽伊未起。」 

6.下列適合用以形容〈鬼頭刀〉文中「海湧伯」的選項有:(多選)

勇於挑戰 ■經驗豐富  ■瞭解海洋  ■熟知魚性  ■口硬心軟  □粗魯駑鈍

7. 〈鬼頭刀〉文中寫道:「漁人必須學會承受不自主的命運,學會等待、落空、失望,或者學會如何承受難堪的狂喜。」關於這段話,作者所發出的感受與感嘆主要是著眼於: 

環境生態保育  □海洋科學技術  □農漁產業凋零  ■漁產收獲起伏

8.文中提到:「一個個餌鉤沉下水面,就像沉下一個個倒懸的問號」作者所要表達的想法是: 

餌鉤上的假餌形狀不佳、做得不夠好,因此漁人拋餌鉤操作時完全無從判斷 

餌鉤不可以沉入太深的水面,否則什麼時候被魚偷吃了都不知道,損失漁穫 

薄薄一面之隔的海面下,是漁人視覺不可及的未知世界,無法預知漁獲結果

鬼頭刀的魚頭碩大,遠望就像一個個問號,讓漁人很好奇牠的心情究竟為何

9.文末廖鴻基看著「鬼頭刀」寫道:「身上的藍色亮點將持久在我內心裡閃耀」的原因是:

鬼頭刀似遠又似近的接觸,令廖鴻基不捨難忘

鬼頭刀的美麗、勇敢與深情深深震撼了廖鴻基

鬼頭刀既聰明又頑皮,希望能捕獲牠成為光榮

鬼頭刀對生命掙扎的力量打動了廖鴻基的鬥志

10.廖鴻基在文章中提及許多海上生活的獨特領悟,你覺得哪些也可以用於現實生活,請摘錄出來,並寫出在現實生活中的思考與運用。

原文:(參考答案)

一個個餌鉤沉下水面,就像沉下一個個倒懸的問號,而答案往往是從零到無窮,甚或常常連問號也無法收回。

現實生活的運用:

生命中的際遇,大多是無常,命運之神也常常給我們意外的驚喜,唯有提高自己的準備度,以饒富彈性的胸懷面對,方能坦然處之。


四、打開海洋文學視野──延伸閱讀

請閱讀以下文章,並回答問題。

靠海吃海 廖鴻基

「不吃魚,不就解決了魚類資源枯竭的問題。」或者「又不當討海人,何必認識漁業?」

這是每回介紹漁業時最常被問到的兩個問題。

是的,漁業行為明顯是人類介入海洋生態,當漁業效率提升時,必然會產生生態威脅的問題。但無論如何,人類生存需要蛋白質食物,而魚類是人類重要的肉類蛋白質來源,也就是我們的生存需要農漁業來支撐。人類在地球整體生態中注定不是生態生產者,而是生態消費者。無論食衣住行,我們都必須擷取生態資源來獲得生存和生活的機會。

人類的任何產業行為,免不了都有生態問題,這樣的生存條件下,把嘴封起來,或主張只吃什麼不吃什麼的說法,恐怕都違反人性且消極而不切實際。

那怎麼辦,一邊要求食物,一邊擔心資源枯竭?

魚類是可再生資源,原則上只要作好漁業管理,進行恰當的漁撈,即可有效避免造成魚類資源枯竭的生態壓力。

永續漁業(也稱責任漁業)的概念,已成為全球共識。這概念的基礎在於:任何一種魚類的採捕量必要低於其繁衍量,就能確保該魚種資源的永續存在。

永續漁業概念,必要從認識魚類生態開始,不能再像過去那樣「只負責吃,吃到只剩海鮮文化」,我們得關心魚、關心漁業,這將有助於我們珍惜魚類資源,也才能明白身為食物鏈高層,面對生態資源該有的恰當態度,進而迫使漁人採用對海洋生態妨礙較小的漁撈方式。

這概念不僅針對漁業,而是現代人必要的生態基本認知。

節選自泛科學網站〈只要你懂海,海就會幫你!人類與海洋共存共榮的永續漁業

──23.97 的海洋哲思課》〉http://tinyurl.com/2xofnwhy

1.根據文本提到:「現代人必要的生態基本認知」所指的是:

總體生態的成長 □生態威脅的迫切 ■生態資源的使用 □生態種類的控制

2.根據文本所提及「永續漁業」的概念,下列說明敘述最適當的是:

認為魚類蛋白質是人類生存的必需品,而「海鮮文化」能讓產業結合行銷,也是永續發展的可能(文中並讓產業結合行銷之意)

表示為了增加魚類的數量,人類應從生態消費者轉為生態生產者,為永續發展重要的關鍵角色(文中並無人類應從生態消費者轉為生態生產者之意)

主張關心海洋生態並做好漁業管理,促使漁人運用環境友善的漁撈方式,擴展永續發展的行動

認為透過控管食用魚類的種類與數量,可以達到有效的漁穫量管理,以推進永續資源的可能性(文中並無控管食用魚類的種類與數量,可以達到有效的漁穫量管理之意)

3.根據文中所提「永續漁業」此概念的基礎所指的是:

答:任何一種魚類的採捕量必要低於其繁衍量,就能確保該魚種資源的永續存在。

附件一:〈鬼頭刀〉文本 (翰林版)


 漁船鏗鏘的引擎聲響徹黎明港灣破曉晨風迎面吹拂海上一片霧色茫茫

  飛魚衝破海面凌空飛起像一隻亮白的飛鳥低空劃過東邊浮出海面的火紅朝陽飛魚飛越了比我歡呼聲更持久的距離在一個漂亮的弧線轉彎後墜入海中掌舵的海湧伯說:「飛魚在逃避逃避鬼頭刀的追擊。」

  鬼頭刀果然是海中的一把刀牠快速的身影從船邊一閃而過在深邃的波光中閃耀著青藍光芒偶爾牠會放慢速度甚或停在船邊用好奇的龍銀大眼與我在不同的世界裡相互對望那眼神肆無忌憚高傲銳利得像把刀

  當飛魚將被追上驚慌的躍出水面逃避到另一個空間裡飛翔水面下鬼頭刀以牠驚人的爆發力繼續盯住在空氣中快速拍動翅鰭的飛魚也算準牠落水的時刻從容優美的迴身轉彎把嘴巴特別張大等待飛魚的歸來

 海裡的魚群生性驚惶只有兩種魚肯大大方方的靠近船筏那就是海豚和鬼頭刀牠們用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式跟漁人接觸

  海豚常常會跟在船筏邊跳躍雖然牠們的泳速遠遠高過船筏但是牠們就那麼俏皮的跟在船筏邊戲耍這時海湧伯會把船舵交給我也許他的年紀不再合適這樣的遊戲

  我會加足馬力把滿舵讓船筏急速的壓向跳躍的海豚海豚會跟著船筏的轉彎而轉彎仍舊與船筏保持一定的距離在船舷邊跳躍再把舵搖向另一個方向讓船筏快速離開牠們立刻又跟了上來始終與我們保持一段安全距離就這樣跟牠們在寬廣的海域蛇行繞圈子在牠們躍出水面的瞬間我看到牠們的眼睛帶著笑容像一群非常非常頑皮的猴子

  那樣友善的接觸卻始終保持警覺感覺是溫暖的又有點清冷不曉得是海豚的聰黠還是漁人的悲哀

  海上遠遠的時常可以看到一圈激起白色浪花的海面海豚的背影在其間穿梭跳躍這是一群海豚正在享用鰹魚大餐年輕力壯的海豚會分頭追趕一群鰹魚逐漸把鰹魚群趕入牠們圍住的圈圈裡讓老弱婦孺共享大餐人們也沿用這樣的方法把海豚圍入淺灣中然後集體屠殺不為了食物不為了生活的必需像是嫉妒牠們的聰明或是怨恨牠們的頑皮

 鬼頭刀也會游近船筏但感覺總是那樣恍然突然出現又突然失去蹤影牠游近船筏可沒覺得牠的善意或者惡意僅僅是路過或者因緣際會罷了牠一點也不在乎船筏的陰影不在乎船上虎視眈眈的漁人及漁具偶爾牠會好奇的停下來與你瞪上兩眼然後從容離開牠那毫不畏懼的眼神顯現牠不是智商不足就是信心十足

 鬼頭刀不同於一般洄游性魚類慣用的灰黑保護色調牠美麗的色彩像極了熱帶雨林中的花彩鸚鵡不但不驚惶迴避任何注視的目光反而是驕傲的展現自我的存在兩片鮮黃胸鰭平衡著青色的流線身軀像一艘在海洋中悠游飛翔的潛艇牠的背上綴飾著藍色發亮星點在墨藍的海水中如武士佩戴著勳章般的神氣也像夜暗星光般的神祕與詭異

  雖然在魚市場鬼頭刀算是賤價的魚種但是價錢的高低並不能絲毫減損牠在我心目中的價值牠的價值表現在牠的生命上就像牠美麗的色彩與藍色星點在離開海洋離開生命後即刻消逝在我將近五年的海上經驗中每次看到牠我的心情都會像槳葉攪動後的海面般波波痕痕

 初初下海的那年夏天一個烏雲滿天的傍晚暴風雨正盤算跟著夜幕來襲海湧伯把引擎催趕成急迫的回航節奏在立霧溪海口一條大魚咬中了船尾拖釣的假餌八十磅的粗線及緩衝用的內胎橡皮瞬間被拉成筆直時空似乎凍結住了就等候斷裂的一聲巨響我幾乎是尖叫呼喊著海湧伯緩下船速回頭看著那條在船後凌空翻跳的大魚示意我:「拉牠上來!」而且並沒有要過來幫忙的意思

  拉扯了半天那大魚驚人的力量折騰得我手掌都起了水泡好不容易將牠拉近船尾牠也似乎認命了終於安靜的停止跳躍這時我清楚的看到水面下這條巨大的鬼頭刀粉紅色的假餌掛在牠的嘴角牠游水的姿態竟然還十分從容充滿自信的緩緩游向左側用牠大大的左眼狠狠瞪我那眼神毫無畏懼而且十分的不在乎再悠閒的游向右方右眼一樣的對我射出倨傲的神采

  當牠背上藍色明亮的星狀光點迷惑在我瞳孔上時一股強烈的意識瞬間進入我的腦中清楚的告訴我:「你已經失去了這條魚!」

  在提牠上船的剎那牠甩了甩頭輕易的扯斷了我手中的魚線握著繩頭我悵惘的站立在船尾引擎再度恢復急迫的節奏一下下沉痛的撞擊我心

 在我的夢裡開始出現了跟鬼頭刀搏鬥的場景那倨傲桀驁的眼神經常壓迫著我的夢一遍又一遍我撫摸著銳利的魚鉤一遍又一遍把鮮豔的假餌提在眼前晃動我常常幻覺進入鬼頭刀牠的眼牠的心我終日沉浸悠游在藍色冰涼的海洋中我看到船筏底部黑色的陰影在我頭上的海面光影中滑行而過槳葉打出一團翻滾的白色泡沫我靜靜的等待等待泡沫後那隻跟在船後游動的鮮美目標

  衝過去大大的張開嘴狠狠的咬下去……,咬下去的剎那意識又瞬間轉換到船上拉緊魚線的漁人正強烈的感受鬼頭刀中鉤後強勁拉扯的抖動從海中的鬼頭刀到海面上拉線的漁人我的精神陷入這樣的輪迴中一遍遍的反覆演練從不疲倦

  鬥志逐漸被激發成激昂的獸性等待牠再度出現的心每一次伴隨著我出海這段期間海湧伯看出我的沉默及我眼中燃燒的火炬卻始終不曾為我說一句鼓勵的話也許他期待的是一場公平的戰爭或者是一堂漁人入門的必修課程

 遠山浮雲飛鳥波濤海面上的一切是我們習慣了的亮麗世界薄薄一面之隔的海面下那鬼頭刀浮沉的空間是漁人視覺不可及的未知世界一個個餌鉤沉下水面就像沉下一個個倒懸的問號而答案往往是從零到無窮甚或常常連問號也無法收回這是在放下餌鉤或撒網當初誰也無法預知的結果所以漁人必須學會承受不自主的命運學會等待落空失望或者學會如何承受難堪的狂喜

  海洋那般嚴格的試煉漁人的原始動物性格卻又不斷的誘惑漁人下海的勇氣如潮汐的漲退般漁人宿命的在充滿希望與絕望的空隙間擺盪

  跟鬼頭刀纏鬥的意志如能量般累積在我的胸腔船筏一次次的在立霧溪海口巡弋也一次次的落空失望感覺上鬼頭刀似乎隱藏在海面下的某個角落窺視著我們那幽靈般藍色的發亮星點似乎環繞在船筏四周而又在我興奮的跳躍起來後消失無蹤海上的日子在苦悶的等待中彷彿海水的味道鹹鹹苦苦的偶爾低空貼浪覓食的海鳥常被我誤以為是跳出水面的飛魚而興奮起來而灰暗下來

 鬼頭刀是少數兩性表徵明顯的魚類公魚額頭高聳如崖壁就像頭上頂著一把劈水的刀斧像公牛隆起的肩或雄獅威風的鬃鬣及吼叫母魚全身體型修長圓潤連眼神都帶著幾許溫柔。「鬼頭刀這樣的名稱似乎是來自公魚的威容漁人又稱牠為飛魚虎」,」、「」、「這三個字就足以形容鬼頭刀在漁人眼中是如此神祕銳利及凶猛

  同樣時間同樣地點同樣場景船尾的魚線再度被拉成筆直大約在船後一百米處中鉤的鬼頭刀不斷的翻躍到空中重重的摔滾在水面上我用興奮得幾乎顫抖的聲音呼喊海湧伯放慢船速多日來等待的抑鬱都在中魚的瞬間明朗起來如同長久沉浸的幻影中那般熟練的姿態我雙膝頂住船尾板手中緊緊的握住魚線心裡充滿自信的告訴自己:「決戰的時刻終於來了。」

  一把一把隨著牠跳躍的節奏有力的收線我嘴裡咕噥著海湧伯不堪入耳的髒話在比鬼頭刀更威猛的氣勢下我可以想像背後海湧伯讚許點頭的微笑表情

  已經收回了大約五十米線牠再度躍出水面我竟然看到兩隻鬼頭刀一起跳出水面大概是眼裡的戰鬥火花模糊了我的視覺用袖口抹了下眼角……沒有看錯是兩隻鬼頭刀幾乎是頭靠著頭一起躍出水面這是什麼情況在我牢不可破的戰鬥心情中滲入了一個問號

  並沒有放鬆我收線的手再拉進了將近三十米線兩隻鬼頭刀一起躍起一起摔下一起游在水裡這樣的距離已經可以確定中鉤的只有一隻而另一隻是自由的為什麼會這樣呢第二個問號重重的打進我的意志中

  再拉近十多米這場鬥爭似乎已接近尾聲現在我可以清楚看到看到中鉤的是一隻母魚而陪她一起摔滾的是一隻公魚母魚游向左方公魚也貼著身游向左邊那親密的距離彷彿是在耳邊叮嚀在耳邊安慰尤其當我看到那公魚的眼神不再是記憶中的倨傲從容而是無限的悲傷痛苦或者柔情那眼神說話了:「讓我來分擔妳的痛苦我願意與妳同生共死陪伴妳到永遠。」牠們背上的藍色光點一起躍進我的眼裡竟然是那般的刺眼光亮

  海湧伯似乎察覺到了我逐漸鬆垮的臂膀不知什麼時候已站立在我的身旁我感覺到他在我的耳邊說:「眼睛閉起來吧如果當做是一場戰爭就該忘掉眼淚……。」

 高傲美麗而且多情的鬼頭刀啊如果是岸上的鬥爭我絕不遲疑因為在岸上的世界溫情就是懦弱就是包袱我心裡的這片海原本多情為這美麗的魚和這美麗的情意這場景畢竟人間少見我捨不得閉眼

  堅持的肩膀很快的完全鬆垮了手臂不再有力把岸上的鬥爭習性帶來海洋原本就是我最大的錯誤

  海湧伯撿起折斷了的魚鉤說:「這不是普通的力量。」

 夕陽煥照紅霞滿天船隻落寞回航蓊鬱遠山以其恆古不變的姿態橫亙浪緣飛魚照樣飛起照樣衝落鬼頭刀十分從容滿滿盤據住我的視線我的胸膛牠身上的藍色亮點將持久在我內心裡閃耀




附件二:短文寫作──環境自覺

請閱讀以下資料。

基本情意

有些朋友稱我為「海洋環境生態守護者」,也有些文學或生態評論者認為,我從討海捕魚到關心鯨豚生態,從海洋獵者「進化」到海洋生態關懷者,是對海洋態度頗不尋常的一百八十度轉變。


這些認知或評論自有其觀點或論述依據,但我必須強調,這些評論依據的基本邏輯,似乎是將漁人、獵人視為是環境、生態的破壞者。


我們都曉得,每個領域裡良莠不齊,難免都有好壞善惡,好的漁、獵人,因實地接觸和緣自生活第一線的深入了解,往往具備良好條件來成為優秀的環境生態守護者。我曾在書本上讀到,「一個好獵人,很可能就是一個好的生態守護者,因為他必要護守他的獵場,必要尊重他的獵物。」


我們社會,往往因為漁、獵的獵殺行為,就將罪責的帽子套在他們頭上。漁人、獵人是一種專業,他們並不帶著原罪,更不是代罪羔羊。濫捕、濫採和消費者無知的濫用,才是環境生態敗壞的關鍵。


不少讀者問我:「你寫了一些魚的動人故事後,還吃魚嗎?」當我毫不考慮的回答:「魚產至今仍是我的主要食物。」他們意外我會這樣回答,接著問:「你書中寫到,上輩子可能是一條魚,為什麽還要繼續吃魚?」我愣了一下說:「海水裡絕大部分的魚,為了生存,其實一直都在吃魚。」吃食或獵食,原本是食物鏈上、下層為了生存的自然行為。人類是食物鏈高層,我們的祖先也是天生擅長於使用工具的獵人或漁人,我認為,捕魚吃魚根本沒問題,但獵者糊里糊塗的濫捕或消費者糊里糊塗的亂吃,就會出很大的問題。面對魚產,我們想到的通常是如何料理跟好不好吃,很少考慮到如何捕撈或適不適合當作海鮮魚產,標準的腸胃型思維。


受訪時我也常被問到:「請你談談關於從漁夫身分,轉而成為海洋環境生態守護者的心路歷程。」我的回答往往是:「我真的不是海洋生態守護者,之所以關心海洋,主要是因為朋友對我好,我會善待朋友,這是友情;父母養我、育我,我會孝顺父母,這是親情;誰對我好,知恩圖報,我就會回報於誰,這是個人人性中的基本情義。」


清楚意識到自己從環境生態中獲得什麼好處,並帶著知恩圖報的情懷,就是「環境自覺」。我們生活的這片舞臺,環境及生態提供我們成長的生活空間,提供我們陽光、空氣、水等基本生存條件,也提供我們五穀蔬果肉等多樣食物。生命是父母給的,但出生後的成長過程,有許多生存、生活條件是這片舞臺給的。當一個人能清楚自覺,受到多少周遭環境和生態系統所支援的生存及成長養分,從生存的、生活的,甚至到生命層次的多樣養分和機會,自然而然,我們會想要有所回報,想要回饋於我們的環境與生態。我對海洋環境、海洋生態的關懷,不是追時尚、趕風潮,而是受海關照的島國人民對海應有的自然情義。

廖鴻基《23.97的海洋哲學課》



問題():請問廖鴻基對海洋的「基本情義」,所指為何?(文長100字以內)

參考答案:一個人清楚自覺到,自己是受到周遭環境和生態系統所支援的,因而得以生存下來,自然而然,也會想要對海洋有所回報,想要回饋於海洋,「誰對我好,知恩圖報,我就會回報於誰」這便是廖鴻基對海洋的「基本情義」。(98字)



問題()

人類縱然名為萬物之靈,然我們得之於環境的太多,而自然環境的資源若是無限度濫用,終有枯竭的一天。2015年,聯合國發表了「十七項永續發展目標」,且為了使永續目標更容易實踐,聯合國更在2018年進一步提出「美好生活目標」,其意在使十七項永續目標能發展出「個人具體行動」,好在日常生活中落實。

例如,在「更好的生活」這一項永續發展目標中,每個人可以透過「重複利用、修復、回收、分享、借用」、「減少剩食並妥善利用廚餘」等個人具體行動來實踐;而在「清潔海洋」這一項永續發展目標中,每個人可以透過「拒絕不必要的塑膠製品」、「購買符合永續原則的海鮮」等個人具體行動來實踐。

想一想,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以回報這個一直滋養我們的環境與生態,與它長長久久的和平共處呢?或者你曾經採取什麼行動回報環境與生態。請以「我的環境自覺」為題,並以自身經驗為主,寫一篇文長400字以內的文章。




教學設計由嘉義高工 簡嘉菱老師提供





11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