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鴻一瞥:與海洋天使的邂逅——跨領域賞鯨探索課程

格式
doc
大小
125.5 KB
頁數
9
上傳者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7-11-17,离现在 17 344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鴻一瞥

-與海洋的天使邂逅


學校: 中正國中

教師: 盧芸屏

主題: 海洋.學子.課程.我



一、課程特色與計畫:

   (一)經驗分享: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與學生分享自己的賞鯨經驗,透過經

           驗的分享,有助於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增進學習效果。

   (二)模仿鯨豚:人類因與海豚會釋出善意、親切的接近人類的現

           ,以及人類在海上鯨豚之間曾經特殊的接觸經

           驗,而花了許多時間和精力研究牠們的生活型態,這

           種親切感使海豚成為最可愛動人海洋動物。鯨及海

           豚可以模仿他人之行為,牠們透過觀察其他動物,且能 

           在短時間內模仿牠們的行為。若幸運可以看到鯨豚在你

           眼前表演「特技」,教師可以鯨豚的布偶模仿鯨豚的動

           作,如:躍身擊浪、船尾乘浪......等充滿力與

           美的動作。

 ()校外教學.寓教於樂:可以徵詢學校、家長及學生的意見,若情況許

             可,安排兩天一夜的校外教學,帶領學生至花

             蓮外海親身體驗「賞鯨」的樂趣,還可帶學生

             到花蓮的名勝古蹟,享受一趟知性與感性之

             旅。

 ()學習領域的統整:規劃適切而統整的學習方案。因為校外教學的場所

 或學習的事物並非單一學科所涵蓋的知識內容,

           需要其他學科領域的教師協同合作。因此,賞鯨活

           動可以邀請自然科領域的教師共同參與,必要時提

           供項關的學科知識,以利於統整學生各學科的學習

           經驗。

 (五)設計學習單:引導學生於活動現場學習提供選項供學生勾選,

           盡量避免要花費多餘的時間在抄寫工作上,以輕

           鬆、簡便的方式,提升並結合學生的學習層次。

  (六)學生共同規劃:尊重、傾聽學生的意見,師生可以共同規劃校外

           教學的各項活動,讓學生有參與感。此外,教師

           須對於參觀的地點有整體全盤的了解,亦知曉學生

           已具備的學習經驗,以便於教學活動中適時給予學

           生指導。

  (七)親師合作:邀請學生家長同行,家長可以協助教師擔任輔導學

           生的任務。故在行前也應給予家長適切及充足的行

           前訓練,避免家長只注意自己的子女,或在活動中

           急於提供學生標準答案,剝奪學生主動探索和學習

           的機會。

  (八)活動後的檢討:校外教學結束後,學校及教師應盡速安排參與校

            外教學活動的人員進行活動後的檢討,針對校外

            教學活動中的缺失,提出改進之道,以期使將來

            的活動安排更完善。

二、課程設計理念:

   (一)認識海洋文學:何謂「海洋文學」?書寫關於海洋以海洋與海上

             生活為書寫對象的主體的創作,稱為海洋文學」。

             台灣四環海,是海洋國家。但台灣人民曾經受到

             限制,甚至被禁止接近海。雖然如此,依然有不

             少人生活在海邊海上。有生活,自然產生了文學。

             台灣有海洋,自然有海洋文學,我們不要輕視小

             島,要正視、親近小島四周的大海。海的試正如

             大海,是際的。

(二)認識鯨豚生態:認識鯨豚的生活型態及社會行為。人類對鯨豚的

          生活型態及行為所知不多,教師可就目前科學家

          、學者及海洋工作者對鯨豚的研究,與同學分享。

(三)生態環境保育:鯨魚及海豚是海洋的最高層消費者,因此,牠們是

          海洋的資源的指標。保護鯨豚與保護海洋是一體兩

          面、息息相關的。

   (四)培養自學能力:能靈活運用主題網站或資料庫搜尋資訊、組織材料,

            自行學習解決困難,廣泛學習,增加自學能力、提

            升學習效果。

   (五)學習跨領域蒐集資料:教師提供網站,並引導學生瀏覽主題網站

                相關網站,拓展學生的視野。

   (六)關心海洋生態:由於工業的發達,環境汙染也日益嚴重,海洋生態

             也因此而面臨前所未有的浩劫,影響到海洋生物的

             生存,藉由此次機會教育,盼能加強學生生態保育

             的觀念,不要再惡化人類對海洋生態的威脅、衝擊

             海洋生物的生存

(七)尊重生命建立學生保育鯨豚的觀念,學習尊重生命、與自然界中

        的萬物和諧相處

   (八)欣賞海洋文學之美台灣是海島國家,因此衍生出海洋文學,希望

               學生能藉由了解海洋,進而學習欣賞台灣的海

               洋文學

   (九)熱愛海洋:希望能藉由課程,讓學生了解鯨豚的可愛及善良,進而 

           使學生熱愛海洋,身為地球村的一份子的我們,應以共

           同維護海洋生態為己任。

、課程實施方案:

單元名稱

迷途羔羊-弗氏海豚

教材來源

國中國文南一版第四冊第五課

授課班級

八年十班

學生人數

33人

時間

180分鐘(四堂課)



教材研究

本文節選自海洋文學代表作家-廖鴻基先生的作品:《鲸生鲸世》。內容著重於作者於海上巧遇海豚,詳實記錄與海豚的互動及對於海洋生態的反思。作者以溫柔、細膩的筆觸描述與海洋鲸豚相處的點滴,讓人情不自禁地愛上作者筆下可愛的鯨豚。該書亦提及人類對鯨豚的誤解,激發我們應以更宏觀的視野和客觀的心態,重新認識海洋的天使-鯨魚及海豚。

教學方法

發表、經驗分享、啟發問答、講述說明、欣賞(圖片及音樂)、分組討論等。



參考資料

參考書籍:《國語活用辭典》、《實用修辭學》、《中國古典文學大辭

     典》、《教師手冊》、《新國中國問動動腦》、《國語一字多

     音審定表》、《鲸生鲸世》、《台灣鯨類圖鑑》、《鲸與海豚

     圖鑑》。

教具:字卡數張、海豚布偶、鯨豚圖片海報、鯨豚圖鑑、鲸聲豚語、

影音光碟。





(一)認知目標:

1.能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及其創作風格。

2.能具體陳述個人意見,能了解本文的寫作特色及要點。

3.能認識海洋文學。

4.能認知鯨豚的成長過程及其生活型態,並且了解海洋生

  態。

5.環境保育對鯨豚生存的重要性。

  1. 技能目標:

1.能正確地讀講課文。

2.能活用本篇的文字及寫作方法。

3.能自行運用主題網站或資料庫搜尋鲸豚的相關資訊,組

  織獲得的資訊,解決困難,廣博地學習,增加自學能力。

4.能廣泛運用電子科技產品,統整言語訊息的內容,作詳

  細的報告。

5.能學習跨領域蒐集學習相關資料。

6.能培養並學習發表個人的感受及體驗,學習「分享」。

7.能靈活的運用修辭技巧,增添文章的美感及感染力。

8.能夠對生活周遭的事物觀察入微,記錄人與自然之間的

  互動,體驗「萬物靜觀皆自得」的樂趣

  1. 情意目標:

1.能培養學生關心海洋生態的鄉土情懷。

2.學生能欣賞海洋文學之美

3.學生能體認尊重生命,保育海洋生物的觀念。

4.學生能培養萬物靜觀皆自得的樂趣,發現生活處處充滿

  驚奇

學科能力指標

   教  學  活  動

教學時間

教具




E-1-5

E-2-9

E-3-5




準備活動

  1. 請全班同學票選其中ㄧ個影片:威鯨闖天關、【海豚世界】、海底總動員,利用教師可自行運用的課堂,讓全班同學先行關上與鯨豚有關影片,讓學生對鯨豚產生喜愛之情,認識海底生物及環境,引導學生進入海洋世界。

  2. 請同學於上課前先行預習課文,並分組尋找鯨豚相關資料,於上課時發表。






90分鐘






影片

      第      一      節      課 




C-1-2

C-1-3

C-1-4

C-2-1











B-1-1

B-1-2

B-2-1













發展活動

  1. 請各組同學發表課前自行蒐集的鯨豚相關資料或圖片。

  2. 課文導讀及作者介紹:

 1.本文作者為還洋文學代表作家,

  為「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ㄧ員,

  亦是「黑潮海洋資料庫」創會會 

  長,現擔任顧問。

  作品曾獲時報文學獎散文類

  評審獎、吳濁流文學獎小說正

  獎、聯合報讀書人文學類年度最

  佳書獎、台北市文學獎文學年金

  得獎人……等獎,為台灣海洋

  文學重量級的創作者。生長花

  蓮、曾是漁夫的生命歷練,海洋

  創作的源頭。

  39歲籌組台灣尋鯨小組在東部海    

  域從事鯨類海上調查,從事關懷

  海洋生態環境及文化等工作。

  2001年發起「國際海灘廢棄物監

  測計畫』專案,預計執行兩年。

2.作者著作-《鲸生鲸世》介紹,

  講述書中幾則故事與同學分享。

3.介紹書中所提及的鯨豚種類生活方

  式及及特殊的社會行為。

4.教師以布偶為道具,示範鯨豚特

  有的游泳方式及像人類是郝或傳

  情達意的行為,如:躍身擊浪、

  鲸尾揚升、胸鰭拍水、鲸尾擊浪、 

  頭部拍水、尾鰭上翻潛水、尾鰭

  下伏潛水、浮窺、浮漂、船首乘

  浪等。


5分鐘








10分鐘












15分鐘


10分鐘





5分鐘

























《鲸生鲸世》。





鲸豚布偶、鲸豚圖鑑。

      第      二      節     課

學科能力指標

  教   學   活  動

教學時間

教具

D-1-2

D-1-3

D-2-2

D-3-2

E-1-1

E-1-2

E-2-1

E-2-6

E-3-3

F-2-8




F-3-1










F-3-8



  1. 教師講解第一段到第五段的,

   課文,並針對生難字詞及修辭

   作詳細地講解如:「迷途羔羊

   「濾黃光靄」、豺狼」、「急『躁』

   」、「蠢動」、「七零八落」、「港

   嘴」、「球矸」、「鼠竄」、「龍

   頭」等

   重要修辭:

(1)譬喻(明喻、隱喻、略喻、借

)

(2)設問(提問、激問、疑問)

2.教師講解本課所提及與動物行為

 的成語。請同學自行利用網路或

 辭典找尋與動物行為有關的成

 語。

3.懸掛鲸豚的海報及傳閱圖鑑輔助

教學,提升學習動機。

4.提供網站讓學生上網自行搜尋,

養成運用網路資源、主動學習的態

度。搜尋網站如下:

  1.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2. 中華鯨豚協會。

  3. 香港海洋公園保護基金會。

  4. 美國哈泊海洋研究中心。

  5. 守谷香的家、守谷香的海洋。

  6. 台江鯨豚志工論壇。

(7)海中鲸靈。




0分鐘





5分鐘





10分鐘

















字卡。







《台灣鯨豚圖鑑》、《鲸與海豚圖鑑》。













第 三 節 課

學習能力指標

教 學 活 動

教學時間

教具

D-1-2

D-1-3

D-2-2

D-3-2

E-1-1

E-1-2

E-2-1

E-2-6

E-3-3

F-2-8















E-2-8

E-3-3




C-2-1

C-3-3

C-3-4

  1. 教師講解第六段到第十四段的課文,並針對生難字詞及修辭作詳細地講解如:「鼠竄「漩渦」、驚躍」、「盤轉」、「迷惘」、「兩個月計畫」等

2.教師帶領同學欣賞課文中利用譬喻修辭的句子。

3.教師解說何謂「鯨豚擱淺?

先請同學動動腦,嘗試回答並發表己見。

*知識補給站*

鯨豚擱淺可能是鯨豚類在海中死

亡後,屍體被楊流沖上岸﹔但是活鯨擱淺的原因就有多種解釋了,可能是因為地球磁場改變,使得鯨豚失去方向感。還有一說是因為地震或風暴使他們驚慌失措、腦部感染致使牠們迷失方向,即聲納系通失效。也可能只是單純因為疲累想要休息罷了!此外,也會有鯨豚「集體擱淺」,可能是因為群體出現問題,獲戴路先鋒生病。也有些鯨豚是感情太要好,而選擇ㄧ起擱淺,這樣的情況讓人聞之鼻酸。

4.教師講解【課文賞析】,讓學生

深刻的了解作者愛海的情懷,及

尊重海洋生物的人本情懷,更意

識到保護海洋生態的重要性,給

予世人極重要的啟示。

5.請同學回答問題與討論的問題。

6.請同學傳閱欣賞鯨豚的圖片及相

關的文字報導。






25分鐘











5分鐘









12分鐘


3分鐘




字卡。



























《台灣鯨豚圖鑑》、《鲸與海豚圖鑑》。

第 四 節 課


教 學 活 動

教學時間

教具



E-3-7

F-1-3

綜合活動

  1. 老師帶領學生完成課本應用練習 及習作。

  2. 奇之旅」行前說明及提醒。


35分鐘


10分鐘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