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97年度海洋教育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分享:海角樂園 詩文意象

格式
doc
大小
105.5 KB
頁數
9
上傳者
FreshXP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8-10-31,离现在 16 36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基隆市97年度海洋教育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分享

「海角樂園,詩文意象」

暖暖高中國中部 葉珮怡老師、黃淑雯老師、陳嘉喻老師 設計

一、設計理念

(一)課程特色說明: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也因為「海洋」的「有容」,便成就了它的「大」及萬般風貌,不管是具體的海的美,或是文學、電影,甚至是日常文句或成語中,處處都可看到「海洋」的面貌。本國語文博大精深,正如海洋之浩瀚無垠,現由成語、詩、小說及繪本中尋找「海洋」的蹤跡,語文、海洋意象與視覺圖像結合在一起,以淺顯易懂又有趣的方式,讓學生們接觸圖像與文學的結合,並對海洋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讓學生愛上學習國文,並能欣賞及珍惜生命之母--海洋。

(二)課程理念與目的:񗹤

國小五年級藝術與人文課本中,有一首簡單的旋律譜成的民作品,是由大陸詞曲家王立平先生所作曲名為<大海啊!故鄉>:小時候,媽媽對我講,大海就是我故鄉,海邊出生,海裡成長,大海啊大海,是我生長的地方,海風吹,海浪湧,隨我飄流四方。大海啊大海,是我生長的地方海風吹,海浪湧,隨我飄流四方,小時候,媽媽對我講,大海就是我故鄉,海邊出生,海裡成長,大海啊大海,就像媽媽一樣,走遍天涯海角總在我的身旁。大海啊,大海,就像媽媽一樣,走遍天涯海角,總在我的身旁。大海啊!故鄉。大海啊!故鄉。我的故鄉,我的故鄉。」正符合了「海洋是生命之母」的理念,同時也為基隆子弟做了一個最好的註解。

正當教育部積極推廣「海洋教育」時,令人驕傲的是:身為臺灣頭的基隆早已開跑,特別是中正區的教育團隊,本著區內的海洋相關資源,為海洋教育揮灑出有聲有色的一番園地。然而,對於「海洋教育」確實的精神與內涵,暖暖區大多數老師卻有滿腹疑竇,因為,暖暖是個群山環繞的地方,雖然地處四面環海的海島臺灣之上,這裡的孩子,對於真實的海洋,卻是陌生的。

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先生提筆寫作的原因:「如此美麗的事物,怎麼沒人提筆把它記錄下來?」他不停創作,企圖用文字表達他與他週遭朋友的心情故事,更企圖喚起民眾關注海洋的心思。我們也希望用輕鬆活潑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與既有的課程中,藉由海洋的多元風貌,提供孩子重新檢視自己與海洋的關係、環境與海洋的牽連,引領著孩子把眼光投射在海洋意象,企圖在孩子對海洋的嚮往,挹注下「海洋」所擁有的未來精神──積極冒險、共生共存,讓孩子海洋的眼光能看的更深、更遠。

(三)計畫內容:

本計劃名為<海角樂園,詩文意象>將「海洋」意象和國文學習結合一起,設計<圖話成語>、<詩文中有畫,畫中有詩文>等單元,從孩子的眼光來看待「海洋」,引發他們冒險、自由、寬廣,對遠方無盡想像的興奮。企盼藉由本次課程與教學,使孩子以文字及圖像將天生的細胞中殘留著對海洋的依戀與好感,以豐富的想像力及巧思展現出來,能設計和「海洋」相關成語,並了解其用法、解釋及運用,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並讓學生藉以了解海洋及語文的美,並培養出愛家、愛鄉土的高尚情操。

二、課程組織與架構及實施方式

(一)課程組織與架構:

海角樂園,詩文意象>=「語文」+「海洋」+「圖像」







(二)實施方式:

科目名稱

國文

單元名稱

海角樂園之一:圖話成語--畫「海」之成語

教學對象

國中七、八年級學生

學習節數

三堂課

人數


日期


設計者及教學者

葉珮怡老師

教材來源

國中七八年級國文課本及成語辭典

參考資料

成語辭典

教學方法

講述法、問答法、操作法、欣賞教學法

教學綱目

1.激發學生發揮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像力

2.由觀摩別人的相關作品,引發聯想,並揭示主題,確立各自創作方向

3.實際操作創作後,分享彼此成果,並進行回饋檢討,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


教學資源

電腦、單槍投影機、成語辭典、文具、彩色筆、白紙

教學場地

各班教室

學生起點行為描述

國中七、八年級的學生,對於中國成語已有一定的程度及能力,在平日生活及學習階段中,接觸到有關「海洋」的成語或相關的成語也不少,請他們挑選出來並加以創作。

1.海角樂園之一:

單元目標

認知目標

  1. 能認識有關「海洋」的成語、解釋及用法。

  2. 能由有關「海洋」的成語中體會

海洋相關的資源

  1. 能運用相關知識或成語,寫出適

當的短句或短文。

情意目標

  1. 能體悟到身為海洋之子-基隆子弟的任務及情懷。

  2. 能培養出愛己、愛家、愛鄉土的

情操。

技能目標

  1. 能正確書寫出相關成語。

  2. 能將相關成語以繪畫方式加以呈現。

符合九年一貫基本能力指標編號

認知目標

A-3-1

A-3-2

B-3-13-1-3 3-1-9

B-3-23-2-3

3-2-8-2

3-2-10-1

3-2-10-2

情意目標

C-3-2

3-2-4-1

3-2-4-2

3-2-5

技能目標

E-3-7

E-3-8

時間

具體目標編號

教學歷程與內容

教學資源

教學方式

教學評量



準備活動:

  1. 由教師先製作相關投影片

  2. 準備教學相關用具及教材

發展活動:

  1. 播放相關投影片,引發學生學習興趣。

  2. 揭示「海洋」之主題,進行教學,並請學生進行創作。

綜合活動:

  1. 分享學生作品,並進行檢討、回饋。

國中國文課本及成語辭典

講述法講述法、問答法、操作法、欣賞教學法

教師評分

學生自評

學生互評









2.海角樂園之二:

〈詩文意象--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實施教案

科目名稱

國文

單元名稱

海角樂園之二:詩文意象--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教學對象

國中九年級學生

學習節數

二堂課

人數


日期


設計者及教學者

黃淑雯老師

教材來源

九年級國文課本及教師自製〈海角樂園‧詩文意象〉投影片

參考資料


教學方法

講述法、問答法、操作法、欣賞教學法

教學綱目

1.激發學生發揮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像力

2.由觀摩別人的相關作品,引發聯想,並揭示主題,確立各自創作方向

3.實際操作創作後,分享彼此成果,並進行回饋檢討,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


教學資源

電腦、單槍投影機、成語辭典、文具、彩色筆、學習單

教學場地

各班教室

學生起點行為描述

國中九年級的學生,對於寫作已有一定的程度及能力,在平日生活及學習階段中,也接觸到許多有關「海洋」的詞語、寓意及文學意象,請學生挑選自己喜愛的要素及圖像並加以連結進而創作出小詩或短文。

單元目標

認知目標

  1. 能認識有關「海洋」的詞語、解釋及用法。

  2. 能由有關「海洋」的成語中體會

海洋相關的資源

  1. 能運用相關知識或詞語,創作短句、短文或小詩。

情意目標

  1. 能發揮創意及聯想力,以文字及圖像抒發個人情懷。

  2. 能體悟到身為海洋之子-基隆子弟的任務及情懷。

  3. 能培養出愛己、愛家、愛鄉土的

情操。

技能目標

  1. 能運用修辭寫作。

  2. 能將詩文創作結合圖像加以呈現。

符合九年一貫基本能力指標編號

認知目標

A-3-1

A-3-2

B-3-13-1-3 3-1-9

B-3-23-2-3

3-2-8-2

3-2-10-1

3-2-10-2

情意目標

C-3-2

3-2-4-1

3-2-4-2

3-2-5


技能目標

E-3-7

E-3-8

時間

具體目標編號

教學歷程與內容

教學資源

教學方式

教學評量



準備活動:

  1. 由教師先製作相關投影片

  2. 準備教學相關用具及教材

發展活動:

  1. 播放相關投影片,引發學生學習興趣。

  2. 揭示「海洋」之主題,進行教學,並請學生進行創作。

綜合活動:

  1. 分享學生作品,並進行檢討、回饋。

國中國文課本及〈海角樂園‧詩文意象〉投影片

講述法講述法、問答法、操作法、欣賞教學法

教師評分

學生自評

學生互評



    1. 課程評鑑及教學省思:

(一)學生學習結果:

原以為寫「對海的聯想」,對住在基隆的孩子來說並不困難,事實並非如此。有些學生反應:「老師我很少去海邊!」、「我不知道要寫什麼?」仔細想想原因,可能是因為暖暖不靠海,這裡的孩子對山很親切,對海卻很陌生。

然而,透過教學及引導,這樣的主題卻可以激發出學生的創意。學生能了解教師的要求,並能發展出豐富多元的作品,有的人寫自己學游泳的經驗,有的人寫對海洋的感受,甚至有人以此為主題創作小說,令人耳目一新。學生作品可大致分為幾個取向:

  1. 海景詠歎夕陽、寧靜、豐富、壯闊

  2. 沙灘嬉戲歡樂、遊戲

  3. 心情寫照孤單、徬徨、無奈、離別、嚮往、

  4. 自我期許期勉、生涯

  5. 海嘯有感大自然反撲、恐懼

  6. 環境省思環保、憐憫、憂心

  7. 愛情隱喻曾經、堅定

(二)學習目標的達成情形:

由於學生在認知目標、技能目標的達成上,已能達到基本要求,但在情意目標的陶冶上,需要再長期經營,相信能更有所獲。所有的教育,無非是提供孩子對生命的一種詠歎與態度的認識與選擇,「海洋教育」裡的生命觀,是根源於千千萬萬已知、未知的生命體,當孩子認識了海洋中的生物,明白了海洋生物的變化與環境之間的依存關係,孩子不禁恍然大悟:原來,海洋並不僅僅是個水很多、提供歡樂的地方,海洋裡的每一滴水都足以孕育無盡的生命,更足以提供人類與各式生物體的基本生命需求,就像母親一般,汪汪海洋,濃濃情懷。

(三)應用評鑑結果反省修正的部分:

本次教材及教案設計,先以教師先前所設計的「圖像成語」及蒐集「繪本文學」的資料為引子,再將學生需創作的部分設定為「海洋」主題,之後,再共同分享學生的創作,評分方式分三部分:教師評分、學生自評、學生互評,使學生學習欣賞他人作品,也看重自己的創作,教師並在此時帶入成語教學、修辭運用,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

現今語文的教學中,有關「海洋」的篇章並不多,而由於教學上有進度的壓力,在教師想融合海洋教育在現今的教材內容中,就會造成必須額外撥出時間,或刻意營造之感。

(四)教學省思:

從〈海角七號〉「誰說恆春沒人才」談起海洋教育……

在佳評如潮的電影〈海角七號〉中,許多貼近台灣生活的畫面及對話,尤其是片中馬如龍先生所飾演的鎮上的代表會主席,大喊「誰說恆春沒人才?」,感嘆年輕人都不留在家鄉,發出真正熱愛這塊土地的吶喊,讓人動容!這也呼應著《海洋政策白皮書》正式誕生推廣海洋教育以來,我們在教學現場是否真的親近了海洋的文化呢?又有多少人意識到捍衛海洋的責任?

其實在我們所接觸的各式媒體上,海洋其實是不陌生的名詞,如電影〈神鬼奇航〉、卡通影片〈海底總動員〉、〈航海王〉、〈海綿寶寶〉、小說、新詩、繪本、流行歌曲、甚至成語中也充滿各種海洋意象。我們知道在現今這個知識爆發的時代,不管是在生活的表情達意、或是升學考試方面,語文能力的養成都是不可或缺的。然而我們卻很少去將基隆的學子每日生活中所接觸到的地理環境---「海洋」,或是有吸引力的層面---「圖像」與國語文的學習結合。

長久以來,國文教師們深感語文對於學生的重要性,因此我們試圖在生活中結合文學的因子,使學習更風雅、有趣,希望能在教學上加以創新,使學生在有趣快樂的氛圍下,盡情體會國文的學習是美好而愉悅的,此次我們嘗試將三大要素結合起來:

1、「語文」:用字遣詞;典故引用;修辭運用;創意聯想……

2、「海洋」:對海洋的豐富情懷;對海洋深刻觀察;對海洋的獨特體驗……

3、「圖像」:學習趨勢;意象領悟;美感培育……。 。

在此次設計教材及教案的過程中,我們和學生先分享圖畫,再引導學生觀察及思考,在這段過程中看到孩子們充分投入及充滿新奇的表情,而當主題「海洋」揭示出來時,他們躍躍欲試,而「文學的美好因子」正在他們的心中萌芽,當他們一一將自己的作品呈現時,他們急急詢問老師:「這樣畫、這樣寫,對不對?」「我想表達嚮往的心情要用什麼詞語比較好?」……在在顯示出他們渴望得到讚美與指導的心。

雖然這群孩子創作不及名家的作品成熟,但他們的熱真參與、用心觀察及求好的那份心意,值得令人讚賞。語文教學的成果,絕非一蹴可幾的,而我們這群「海洋之子」占有地利之便,接觸海洋可以不假外求,能在享受文學的美好的當兒,也可和此地的風土充分結合,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啊!在這次相關的活動進行後,他們的回饋是「一次美好又有趣的學習」,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能得到學生很多的回饋,讓我們欣喜不已。當然,我們也期盼自己,能有更多創新教學的點子及教材,帶給學生更多更新的感動。

四、參考資料

成語註解:

1. 教育部成語典(電子版)

2. 學典(三民書局 出版)

3. 故鄉實用成語大辭典



9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