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和平國小97學年度海洋教育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分享:一年級“大海尋奇”教案

格式
doc
大小
157 KB
頁數
13
上傳者
李靜春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7-11-13,离现在 17 34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基隆市和平國小97學年度

海洋教育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分享























一年級海洋課程計畫

大海尋奇

一、年(班)級:一年級

二、教學節數:7

三、設計者:低年級團隊

四、海洋教育設計理念:



臺灣的孩子對海鮮並不陌生,尤其基隆又是個漁港,其中和平島居民又以海洋為主要產業,學生家長從事漁業或販賣漁獲的不在少數,這個單元希望能融入小一新生的生活經驗,進而學會區分淡水與鹹水生物,了解餐桌上的常見魚類、貝類、蝦蟹的名稱,以及水族箱中常見的觀賞魚,最後利用遊戲的方式加強學生對水中生物的認識,也培養對水中生物的欣賞情懷。











五、海洋教育課程架構圖:

























圖一:「大海尋奇」課程架構圖



六、教學計劃教案【大海尋奇

活動

名稱

認識水中生物

設計者

一年級

教學者

一年級

教學時間

6節課

教學節次


設計

理念

臺灣的孩子對海鮮並不陌生,尤其基隆又是個漁港,其中和平島居民又以海洋為主要產業,學生家長從事漁業或販賣漁獲的不在少數,這個單元希望能融入小一新生的生活經驗,進而學會區分淡水與鹹水生物,了解餐桌上的常見魚類、貝類、蝦蟹的名稱,以及水族箱中常見的觀賞魚,最後利用遊戲的方式加強學生對水中生物的認識,也培養對水中生物的欣賞情懷。

對應能力指標

語文領域

B-1-1-5-5 能注意聆聽而不插嘴

C-1-1-10-13 說話語音清晰,語法正確,速度適當

C-1-4-9-3 能依主題表達意見


生活領域

1-1-5 藉由接近自然,進而關懷自然與生命

3-1-4 舉出重要環境問題(如空氣污染、水污染、廢棄物處理等),並願意負起維護環境的責任

4-1-2 運用視覺、聽覺、動覺的藝術創作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1-4 正確、安全、有效的使用工具或道具,從事藝術創作及展演活動

6-1-1 透過藝術創作,感覺自己與別人、自己與自然及環境間的相互關連

6-1-2 養成觀賞藝術活動或展演時應有的秩序與態度

9-1-1 能依自己所觀察到的現象說出來


綜合領域

2-1-4 認識並欣賞週遭環境

4-1-3 知道環境保護與自己的關係


教學

目標

  1. 能分辨生長在不同環境下生物的特徵。

  2. 能說出幾種自己認識的水中生物。

  3. 能分辨出生活在淡水的生物有哪些。

  4. 能分辨出生活在鹹水的生物有哪些。

  5. 能學會與同學分享自己作品的技巧,並能發現別人作品的優點。

  6. 能發表在生活中養過的水中生物,並感受海洋帶給我們的貢獻。

  7. 能培養保護海洋的情操。


對應能力指標

教學內容

節數

安排

教具

評量方式











語文領域

B-1-1-5-5

C-1-4-9-3









































生活領域

4-1-2

4-1-4

6-1-1


綜合領域

2-1-4



























語文領域

B-1-1-5-5

C-1-1-10-13

C-1-4-9-3


生活領域

6-1-2

9-1-1
























第一節 我會分類

壹、準備工作

教師準備

1.各種動植物的圖片

2.貝類、魚類、海菜、海帶類等的照片(各組一份)

3.簡報



貳、活動內容

  1. 先讓小朋友發表在生活當中看過或聽過的動植物有什麼。

  2. 拿出各種動植物的圖片,讓學生分辨他們生活的地點在陸地或是水中。

  3. 隨機給各組發下幾張不同動植物的圖片:貝類、魚類、龜類、海菜、陸地動物等,請各組商量後,將動植物做水中或陸地的分類。

  4. 接著把水中生物再作細項的分類,可以分成鹹水生物和淡水生物。

  5. 讓學生分辨哪些常看到的是在大海裡生活的魚貝類,哪些是生活在淡水裡的魚貝類。


叁、結論

和平島四週環海,生活中必定會吃到或看到各式的魚貝類,藉由分類及發表的過程中,讓學生更清楚知道陸地跟水中生物的不同,之後更深入的了解水中生物也分為淡水和鹹水生物。


第一節結束





第二、三節 鹹水生物


壹、準備工作

教師準備

  1. 海中的魚貝類及海藻圖片。

  2. 海藻介紹的powerpoint檔案。



貳、活動內容

  1. 教師拿出各種屬於海裏面生活的生物圖片,並請學生發表哪些可以食用,哪些是在家中經常看到的。

  2. 簡單介紹貝類:在日常生活中最常吃到的鹹水貝類有海瓜子、九孔..等,觀察貝類的外觀。

  3. 讓學生發表平日有哪些物品或裝飾品是用貝類做成的。

  4. 簡單介紹魚類:在平日飯桌上常看到的鹹水魚類請學生發表,例如:白帶魚、章魚等。

  5. 簡單介紹海菜類:以和平島的海藻特色為主要,吃到或用到的。

  6. 接著發下鹹水生物的圖卡,讓學生做細項的分類,可以分成食用和觀賞類。

  7. 將鹹水生物分類後,教師播放海藻的powerpoint檔,讓學生認識各式海藻的外觀,也認識多元豐富的海藻製品。


叁、結論

這兩節將帶領學生認識海中生物有貝類、魚類、軟體動物,不但有觀賞用的,也有可食用的,深切的體會海給我們的資源。

第二、三節結束




第四、五節 淡水生物


壹、準備工作

教師準備

  1. 淡水中的魚貝類圖片。



貳、活動內容

  1. 教師拿出各種屬於淡水裏面生活的生物圖片,並請學生發表哪些可以食用,哪些是在家中經常看到的。

  2. 請學生發表家中水族箱裡面養的魚類或蝦類有什麼。

  3. 這些養在水族箱裡的生物都可以吃嗎?為什麼?

  4. 如果這些水族箱裡的生物不能吃那可以用來做什麼呢?(觀賞用)

  5. 發下淡水生物圖卡,讓學生將之分類成食用與觀賞類。

  6. 請學生畫出自己心目中想要的水族箱世界。

  7. 除了水族箱裡養的生物大多是淡水以外,我們還會吃到哪些生物也是屬於淡水的。




叁、結論

這節課希望學生了解淡水生物或是海水生物不但可以當食物也可以當作藝術品欣賞用。



第四、五節結束


第六節 我會畫出喜歡的水中生物


壹、準備工作

教師準備

  1. 圖畫紙每人數張。



貳、活動內容

  1. 每人發下幾張圖畫紙,請學生畫出淡水和海水的生物數種。

  2. 各組將劃下的生物剪下來,別上迴紋針,每組可以玩釣魚遊戲。

  3. 請學生將釣到的生物大聲說出來那是什麼魚或貝類,並分類在黑板上。



叁、結論

希望孩子藉由畫圖的過程中加深對水中生物的印象,並能跟同學分享。


第六節結束


























































































2
































圖片

簡報








































海中的魚貝類、海藻圖片、電子檔







貝類裝飾品





























淡水中的魚貝類圖片















圖畫紙
























圖畫紙





剪刀、迴紋針












口頭發表







分類































口頭發表













分類

分類後發表




























口頭發表






分類

分類後發表





















能安靜欣賞跟分享自己或別人的作品。

能正確說出水中生物名稱。


95學年度一年級第二學期彈性學習領域檢核表學生用

班級:  座號:  姓名:      

學習檢核目標

表現程度

5 4 3 2 1

1.能認識水中不同的生物

□□□□□

2.能說出五種常見的海水魚類

□□□□□

3.能說出五種常見的淡水魚類

□□□□□

4.知道海洋提供人們豐富的食物

□□□□□

5.能說出五種常見的貝類

□□□□□

6.能說出三種常吃的貝類

□□□□□

7.能說出和平島本地特有的產物(海苔水餃、海藻)

□□□□□

8.能培養愛護海洋環境的情操

□□□□□

9.在別人發表時能用心聆聽不插話

□□□□□

10.能欣賞他人作品並給予鼓勵

□□□□□

11.能明白說出自己與他人作品的優點

□□□□□




13/13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