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和平國小97學年度
海洋教育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分享
一年級海洋課程計畫
〜大海尋奇〜
一、年(班)級:一年級
二、教學節數:共7節
三、設計者:低年級團隊
四、海洋教育設計理念:
臺灣的孩子對海鮮並不陌生,尤其基隆又是個漁港,其中和平島居民又以海洋為主要產業,學生家長從事漁業或販賣漁獲的不在少數,這個單元希望能融入小一新生的生活經驗,進而學會區分淡水與鹹水生物,了解餐桌上的常見魚類、貝類、蝦蟹的名稱,以及水族箱中常見的觀賞魚,最後利用遊戲的方式加強學生對水中生物的認識,也培養對水中生物的欣賞情懷。
五、海洋教育課程架構圖:
圖一:「大海尋奇」課程架構圖
六、教學計劃教案【大海尋奇】
活動 名稱 | 認識水中生物 | 設計者 | 一年級 | 教學者 | 一年級 | |||
教學時間 | 6節課 | 教學節次 | ||||||
設計 理念 | 臺灣的孩子對海鮮並不陌生,尤其基隆又是個漁港,其中和平島居民又以海洋為主要產業,學生家長從事漁業或販賣漁獲的不在少數,這個單元希望能融入小一新生的生活經驗,進而學會區分淡水與鹹水生物,了解餐桌上的常見魚類、貝類、蝦蟹的名稱,以及水族箱中常見的觀賞魚,最後利用遊戲的方式加強學生對水中生物的認識,也培養對水中生物的欣賞情懷。 | |||||||
對應能力指標 | ◎語文領域 B-1-1-5-5 能注意聆聽而不插嘴 C-1-1-10-13 說話語音清晰,語法正確,速度適當 C-1-4-9-3 能依主題表達意見 ◎生活領域 1-1-5 藉由接近自然,進而關懷自然與生命 3-1-4 舉出重要環境問題(如空氣污染、水污染、廢棄物處理等),並願意負起維護環境的責任 4-1-2 運用視覺、聽覺、動覺的藝術創作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1-4 正確、安全、有效的使用工具或道具,從事藝術創作及展演活動 6-1-1 透過藝術創作,感覺自己與別人、自己與自然及環境間的相互關連 6-1-2 養成觀賞藝術活動或展演時應有的秩序與態度 9-1-1 能依自己所觀察到的現象說出來 ◎綜合領域 2-1-4 認識並欣賞週遭環境 4-1-3 知道環境保護與自己的關係 | |||||||
教學 目標 |
| |||||||
對應能力指標 | 教學內容 | 節數 安排 | 教具 | 評量方式 | ||||
語文領域 B-1-1-5-5 C-1-4-9-3 生活領域 4-1-2 4-1-4 6-1-1 綜合領域 2-1-4 語文領域 B-1-1-5-5 C-1-1-10-13 C-1-4-9-3 生活領域 6-1-2 9-1-1 | 第一節 我會分類 壹、準備工作 教師準備 1.各種動植物的圖片 2.貝類、魚類、海菜、海帶類等的照片(各組一份) 3.簡報 貳、活動內容
叁、結論 和平島四週環海,生活中必定會吃到或看到各式的魚貝類,藉由分類及發表的過程中,讓學生更清楚知道陸地跟水中生物的不同,之後更深入的了解水中生物也分為淡水和鹹水生物。 第一節結束 第二、三節 鹹水生物 壹、準備工作 教師準備
貳、活動內容
叁、結論 這兩節將帶領學生認識海中生物有貝類、魚類、軟體動物,不但有觀賞用的,也有可食用的,深切的體會海給我們的資源。 第二、三節結束 第四、五節 淡水生物 壹、準備工作 教師準備
貳、活動內容
叁、結論 這節課希望學生了解淡水生物或是海水生物不但可以當食物也可以當作藝術品欣賞用。 第四、五節結束 第六節 我會畫出喜歡的水中生物 壹、準備工作 教師準備
貳、活動內容
叁、結論 希望孩子藉由畫圖的過程中加深對水中生物的印象,並能跟同學分享。 第六節結束 | 1 節 2 節 2 節 | 圖片 簡報 海中的魚貝類、海藻圖片、電子檔 貝類裝飾品 淡水中的魚貝類圖片 圖畫紙 圖畫紙 剪刀、迴紋針 | 口頭發表 分類 口頭發表 分類 分類後發表 口頭發表 分類 分類後發表 能安靜欣賞跟分享自己或別人的作品。 能正確說出水中生物名稱。 |
95學年度一年級第二學期彈性學習領域檢核表學生用
班級: 座號: 姓名: 學習檢核目標 | 表現程度 5 4 3 2 1 |
1.能認識水中不同的生物 | □□□□□ |
2.能說出五種常見的海水魚類 | □□□□□ |
3.能說出五種常見的淡水魚類 | □□□□□ |
4.知道海洋提供人們豐富的食物 | □□□□□ |
5.能說出五種常見的貝類 | □□□□□ |
6.能說出三種常吃的貝類 | □□□□□ |
7.能說出和平島本地特有的產物(海苔水餃、海藻) | □□□□□ |
8.能培養愛護海洋環境的情操 | □□□□□ |
9.在別人發表時能用心聆聽不插話 | □□□□□ |
10.能欣賞他人作品並給予鼓勵 | □□□□□ |
11.能明白說出自己與他人作品的優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