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LOT 生活技能訓練 國小版教案設計 | ||||||||
領域 | 綜合活動領域/健康與體育領域 | 設計者 | 陳彥冲 | |||||
實施年級教學對象 | 五、六年級 | 總節次 | 2節課 | |||||
單元名稱 | 溝通技巧 | |||||||
課程架構圖 | 練習傾聽對方的話,並且運用基本的溝通技巧 體悟有效溝通的重要性 練習傾聽 認識溝通 第二節 請聽我說 第一節 比手畫腳 節次 學習活動與重點 對應之學習目標 溝通技巧 | |||||||
設計依據 | ||||||||
領域 | 綜合活動領域 | 健康與體育領域 | ||||||
核心素養 | 總綱核心素養 | 面向:B溝通互動 項目: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 面向:B溝通互動 項目: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 |||||
領域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 綜-E-B1 覺察自己的人際溝通方式,學習合宜的互動與溝通技巧,培養同理心,並應用於日常生活。。 | 健體-E-B1 具備運用體育與健康之相關符號知能,能以同理心應用在生活中的運動、保健與人際溝通上。 | ||||||
主題 | 主題軸 | 2.生活經營與創新 | F.身心健康與疾病預防 | |||||
主題項目 | a.人際互動與經營 | a.健康心理 | ||||||
學習重點 | 學習表現 | 2a-II-1 覺察自己的人際溝通方式,展現合宜的互動與溝通態度和技巧。 2a-III-1 覺察多元性別的互動方式與情感表達,並運用同理 心增進人際關係。 | 2c-III-2 表現同理心、正向溝通的團隊精神。 3b-III-2 獨立演練大部分的人際溝通互動技能。 | |||||
學習內容 | Ba-II -1自我表達的適切性。 Ba-II -3 人際溝通的態度與技巧。 Ba-III -3正向人際關係與衝突解決能力的建立。 | Fa-II-2 與家人及朋友良好溝通與相處的技巧 。 Fa-III-3 維持良好人際關係的溝通技巧與策略 。 | ||||||
議題融入 | 實質內涵 | 性別平等教育 | ||||||
所融入之學習重點 | 性E6了解圖像、語言與文字的性別意涵,使用性別平等的語言與文字進行溝通。 | |||||||
與其他領域/科目的連結 | 無 | |||||||
教材來源 | 改編自國小版LST生活技能訓練翻譯版+自編 | |||||||
教學設備/資源 | 器材、教學簡報、書籍
| 教具
| 教材包 | |||||
學習目標 | ||||||||
| ||||||||
單元主題介紹 | ||||||||
兒童學習如何與人良好溝通後,可在幾個方面得到幫助。當他們與別人溝通情感時如果覺得舒服自在,則較容易能講出自己的問題,而比較不會訴諸酒精、香菸或藥物來「治療」自己。此外,有時候兒童之所以屈從於壓力而使用這些物質,只是因為他不知該講什麼話。當兒童的處境使他被迫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時,溝通技巧將有助於賦予他拒絕的力量。單元課程內容將會介紹溝通的重要。讓學生學習傾聽的重要性,進一步認識溝通的概念,並且有機會練習積極傾聽和被動傾聽以及語言及非語言的一致性,讓兒童在人際交流中能夠更好的與對方對話。 | ||||||||
教學活動設計 | ||||||||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 時間 | 學習評量 | 教具 | 備註 | ||||
第一節 比手畫腳 利用比手畫腳的活動,體認到溝通並非只有口語上的方式,肢體也是一種溝通方式,同時讓學習者知道溝通中語言與非語言的一致性是很重要的。 【準備活動】
預設答案:他不理解老師的意思。
預設答案:溝通不良
定義:溝通是向人說話、聽人說話、接收訊息,並讓講話的對象了解我們想表達的意思。 目的:分享想法、感受或資訊
※教學小提示: 在訊息接受者與訊息傳達者對於訊息的理解是一致時,才能達到有效溝通。
溝通是認識他人的方式,非語言溝通可能會傳達誤解,但在實際生活中卻又有高達65%~80%溝通方式,透過非語言模式完成。因此,只有在接受者與傳達者對於訊息理解是一致時,才能達到有效溝通。 | 5 8 | 口語評量:能參與活動並具體說出自己的觀察 口語評量:能依教師提問做出適切的回應 | 定義及分類題條 | |||||
【發展活動】 ◎ 教學活動:比手畫腳
雖然生活中我們常用到非語言溝通,但卻很少留意自己如何進行的,因此,我們要來進行一場體驗遊戲──比手畫腳。
題目句式:誰 在 某地做某事 誰 覺得 情緒 誰 不想 做某事 例題: 老師 在 船上 釣魚 爺爺 覺得 難過 老師 不想 釣魚
※1分鐘內答對,該組得2分。(計分於黑板)
※1分鐘內答對,該組及支援組各得1分。
| 20 | 實作評量:能遵守活動規則並積極參與活動 | 比手畫腳題目卡 | |||||
【綜合活動】
提示:動作比較精準
提示:只靠動作不容易完整傳遞訊息、每個人對動作的解讀不同也容易造成理解錯誤
當人與人在互動相處時,造成彼此關係緊張或誤會衝突的主因,常是因為溝通不良。但要做好溝通不容易,所以要好好學習如何有效表達及傾聽理解。 | 7 | 口語評量:能依教師提問做出適切的回應 | ||||||
第二節 請聽我說 運用基本的溝通技巧,讓孩子練習傾聽及與人對話。 【準備活動】
提示:認真眼睛看著對方、對內容感到興趣、聽不清楚會問…… 提示:不認真東張西望、一直插嘴、玩自己的東西……
認真傾聽對方發言是溝通的基本條件,要做到「傾聽」有以下兩種類型(揭示題條),並說明對應的傾聽行為: 被動傾聽:不講話,以表情、聲音或肢體讓對方看出你正在傾聽。 積極傾聽:用言語直接回應,適時表示接受、理解、 尊重、同理和鼓勵。 ※教學小提示──傾聽行為: (可搭配教學簡報) *被動傾聽:
*積極傾聽:
| 10 | 口語評量:能依教師提問做出適切的回應 | 傾聽類型題條 教學簡報 | |||||
【發展活動】 ◎ 教學活動:請聽我說
| 20 | 實作評量:能遵守活動規則並積極參與活動 | 聆聽類型分工牌 | *可依狀況請學生將事前準備內容備作參考 | ||||
【綜合活動】
有人想講話時,我們可以用積極傾聽或被動傾聽這兩種方式,要掌握聆聽的重要技巧,給予說話者尊重及良好的感受。 當人們可以善用傾聽,便能把溝通做得更好,生活周遭就可以少去許多不必要的紛爭,也更能達到思考及情感的交流。
| 7 3 | 口語評量:能依教師提問做出適切的回應 | 練習傾聽學習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