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百福國中視覺藝術課程教案:美的藝想世界單元教學設計

格式
docx
大小
31.41 KB
頁數
3
上傳者
林俊雄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4-10-01,离现在 1 2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科目/領域別視 覺 藝 術 / 藝術與人文

演示吳鎮中


學習/教育階階段/國中教學年級:7

單元名稱:美的藝想世界

單元目標

  1. 認識美感的面向,並理解其中的視覺要素。

  2. 掌握點、線、面、體、空間等造形基本元素,練習並達到視覺效果。

教學資源 / 設備需求:1蒐集課文相關資料和畫作圖片。

  1. 將以多媒體、圖卡、學生作品的方式呈現。

  2. 學生準備繪圖工具及上色用具及基礎技能與經驗

總節數:1

學習目標、核心素養、學習重點 (含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 對應情形

學習目標

核心素養

-J-A2嘗試設計式的思考,探索藝術實踐解決問題的途徑。-J-B1應用藝術符號,以表達觀點與風格。

-J-B3理解藝術與生活的關聯,以展現美感意識。-J-C1探討藝術活動中社會議題的意義

議題融入

與其他領域/與科目的連結

電腦、手機、相機、資訊設備、音樂播放器。教材內容

  1. 從觀察自然界的各種現象,體悟事物蘊藏美的形式原則。

  2. 認識美感的面向,並理解其中的視覺要素。

  3. 掌握點、線、面、體、空間等造形基本元素,練習並達到視覺效果。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手機、相機、資訊設備、音樂播放器。

核心素養

總綱

A自主行動

A自主行動

A2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J-A2具備理解情境全貌,並做獨立思考與分析的知能,運用適當的策略處理解決生活及生命議題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J-A3具備善用資源以擬定計畫,有效執行,並發揮主動學習與創新求變的素養。


基隆市百福國中教案


B溝通互動


B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J-B1具備運用各類符號表情達意的素養,能以同理心與人溝通互動,並理解數理、美學等基本概念,應用於日常生活。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

A2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J-A2嘗試設計思考,探索藝術實踐解決問題的途徑。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J-A3嘗試規劃與執行藝術活動,因應情境需求發揮創意。

議題融入

人權教育、性別平等教育

與其他領域/科目的連結

社會領域、綜合領域 / 音樂

各單元學習重點詮釋與轉化

學習表現

1-Ⅳ-1

能使用構成要素和形式

原理,表達情感與想法。

2-Ⅳ-2

能理解視覺符號的意義,並表達多元的觀點。

3-Ⅳ-3

能應用設計思考及藝術知能,因應生活情境尋求

解決方案。

學習內容

E-Ⅳ-1

色彩理論、造形表現、符號意涵。

P-Ⅳ-3

設計思考、生活美感。



P-Ⅳ-4

視覺藝術相關工作的特性

與種類

教學活動略案:

評量策略實體作業

教學重

1.從生活經驗帶入體會自然之美、人文之美。



2.探索美──看見美的形式原

則。


3.練習用自己名字呈現

歷程性評

  1. 學生課堂參與度

  2. 學習態度。

  3. 創作作品



情意

  1. 提升對美的敏銳度,落實在生活中。態度

  2. 體繪創作品(藝術品或設計品)的價值

和內涵,養成欣賞藝術的興趣與習慣。


教學流程

時間

第一節課 準備活動

1教師:蒐集相關圖片製成簡報檔案、蒐集印刷品當補充資料。

2學生:事前蒐集自己有感覺或喜愛的圖片,自

然或人為創作皆可,並將實體帶到課堂。

導入活動

1小組活動,欣賞彼此所帶圖片。初步了解同儕對視覺要素構成的感受。

2教師引導觀察。對於自然或人為之美,會引起

每個人的不同感受與相異的評價,

但可以依照ㄧ些形式或原理的共通性來分類歸納。由現實實物導入抽象概念。

展開活動

1 請學生快速閱覽本課教學重點,知曉課程架構、三大標題後,進行美的形式原則 的思考。

  1. 藉由課本圖片,依次提示「單純」、「對比」、「對稱」、「均衡」、「反

覆」、「統一」、「漸層」、「韻律」的特色及如何判斷。介紹每個原則後,請每組搶答自己組別是否有符合該原則的圖例,並對全班同學描述哪裡符合此原 則。

  1. 最後將教師課前所蒐集的圖檔當作小測驗,進

行個人搶答加分。建議蒐集圖片三個方向︰

  1. 藝術作品,擴充學生對藝術品的眼界。

  2. 易混淆的圖片,一張圖片同時有好幾種形式原則。

  3. 校園或學校周遭的環境照片,引發學生從生活

中探索美的形式原則。

  1. 提供關鍵字:藝術家名字,請同學回家查詢。


念。








15分鐘












30分鐘




「學生先備能力

  1. 小學三元素的概念。

  2. 具備使用尺規工具繪製圖形的能力。

學習目標

  1. 欣賞自然之美、人為創作。

  2. 認識美的形式原則。

  3. 認識美感分類。

準備工作

  1. 蒐集日常生活中符合美的形式原則或美感的圖片。

  2. 預告學生準備尺規工具與創作所需媒材。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