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LOT生活技能訓練國小版教案:調適壓力單元教學設計(五、六年級)

格式
docx
大小
72.58 KB
頁數
13
上傳者
洪筱晴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10-28,离现在 4 36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ILOT 生活技能訓練 國小版教案設計

領域

綜合活動領域/健康與體育領域

設計者

郭美麟

實施年級教學對象

五、六年級

總節次

5節課

單元名稱

調適壓力

課程架構圖

第五節

讀書技巧

第四節

時間量筒

第三節

人生壓力

討論紓壓方法

第一節

壓力九宮格

時間規劃

理解人一生中都有壓力

提高效率

瞭解壓力來源

第二節

壓力氣球

找出積極的紓壓方法,並且理解人的一生中都有壓力

覺察並且感知壓力的來源,並省思壓力有正負面

練習在有效的時間內使用技巧提升效率,才能與壓力共處

調適壓力

節次

學習活動與重點

對應之學習目標


設計依據

領域

綜合活動領域

健康與體育領域

核心素養

總綱核心素養

面向:A.自主行動

項目: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面向:A.自主行動

項目:A2.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領域核心素養

-E-A3

規劃、執行學習及生活計畫,運用源或策略,預防危

機、保護自己,並以創新思考方式,因應日常生活情境。

健體-E-A2

具備探索身體活動與健康生活問題的思考能力,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處理日常生活中運動與健康的問題。

主題

主題軸

1.自我與生涯發展

F.身心健康與疾病預防

主題項目

b.自主學習與管理

a.健康心理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

1b-II -1 選擇合宜的學習方

法,落實學習行動。

1b-III-1 規劃與執行學習計

畫,培養自律與負責的態度。

2b-III-1 認同健康的生活規範、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內容

Ab-II -1有效的學習方法。

Ab-II -2學習行動。

Fa-III-4 正向態度與情緒、壓力的管理技巧

議題融入

實質內涵

生命教育

所融入之學習重點

培養探索生命根本課題的知能;提升價值思辨的能力與情意;增進知行合一的修養

與其他領域/科目的連結


教材來源

改編自國小版LST生活技能訓練翻譯版+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器材、教學簡報、書籍

  1. 學生手冊

  2. 教學簡報

  3. 音響

  4. 電影《腦筋急轉彎》片段

教具

  1. A5白紙

  2. 定義字條

  3. 氣球

  4. 打氣筒

  5. 便利貼

  6. 各年齡層字條(抽籤用)

  7. 計時器

  8. 橡皮擦

  9. 筷子

  10. 課本

  11. 乒乓球

  12. 盒子

  13. 膠帶

  14. 細吸管

  15. 拼圖

教材包

學習目標

  1. 了解壓力的來源與分類。

  2. 能分享並說出調適壓力的經驗。

  3. 能區分正面與負面的壓力紓解方式。

  4. 能在引導情境中,實際練習調適壓力的方法。

單元主題介紹

社會上的每個人都承受著某些形式的壓力人的一輩子並沒有任何一段時期可謂毫無壓力。嬰兒尿布需要更換;幼童吃力地蹣跚學步;小孩第一天上學就充滿壓力;高中生有升學壓力;大學生有就業壓力……,人生壓力不勝枚舉。我們必須接受、承認自己都需要面對壓力,重點不在於我們如何避免壓力,而是我們可以如何調適壓力。

在兒童年幼且尚未形成習慣的時候,教導如何使正確的認識壓力、面對壓力及學習積極的調適壓力的方法,是可以很好預防並且讓孩子養成健康的壓力管理技巧。在這個單元將會讓學生學習辨認調適壓力的正面與負面方法,也會讓學生練習數種積極的壓力管理技巧。

教師在學生培養壓力管理的技巧時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壓力管理的學習不必隨著本次的課程而結束,下面的課程計畫會提供一些點子,教師可以把壓力管理的材料融合在其他課程中。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學習評量

教具

備註

第一節 壓力九宮格

教師藉由一開始突如其來的隨堂考試,讓學生感受壓力的存在,並透過省思,理解壓力的來源可能有正面或負面。

【準備活動】

  1. A5白紙、壓力與正負面定義字條、壓力來源學習單


  1. 引起動機

教學活動隨堂考

  1. 教師宣告三分鐘後進行隨堂考試

  1. 考試內容為剛剛教完的國語或數學內容

  2. 計時三分鐘讓學生準備

  1. 教師發下A5白紙作勢要讀題

  1. 第一題:剛才的三分鐘你做了什麼事?

  2. 第二題:一聽到要考試時,當下你有什麼感受?有沒有察覺身體有何反應?

提示:心跳加速、身體緊繃

  1. 第三題:其實我們並沒有要考試。請寫下現在知道沒有要考試後,你有什麼感受?仔細察覺身體又有何反應?

  2. 剛才三分鐘,你有感受到壓力嗎?你認為壓力是什麼?

  1. 定義壓力

  1. 教師收回A5白紙,請幾位學生說說看自己所認為「壓力」是什麼?

  2. 教師將壓力的定義揭示在黑板上

壓力:每個人都會體驗到的緊張、煩躁、心神不寧或是憂慮的感覺。










10










紙筆評量:能察覺並寫下自己的身體、情緒反應以及所認知的壓力定義










A5白紙

定義字條


【發展活動】

教學活動二:壓力九宮格

  1. 請學生思考生活中還有哪些事物會感受到壓力?寫在九宮格學習單內框,並畫下壓力指數。

  2. 教師提問:

  1. 這件事本身真的是你的壓力嗎?

提示:以「考試」為例,考試這件事真的是壓力的來源嗎?還是其實是擔心被父母罵?或是達不到自己的標準?

  1. 學生深思後,將真正的壓力事件寫在九宮格外框(如學生所寫已經是真正壓力源,再次填寫於外框中即可)。


教學活動三:壓力來源平衡線

  1. 教師說明:

  1. 壓力可分為「正面」與「負面」,並揭示定義

正面壓力:良性壓力,造成正向、積極、好結果的壓力,例如:社團活動晚回家,功課做不完、準備社團活動成果展。

負面壓力:惡性壓力,造成負面、消極、不好結果的壓力,如生病、失業。

  1. 引發壓力的事件並無法兩極化的分類,因此只能思考壓力來源偏向正面或負面。

  1. 學生兩兩討論自己的壓力來源屬於「正面」或「負面」。

  2. 將壓力來源標示於平衡線圖中。

  3. 請學生分享自己的壓力來源並說明為正面或負面。


15













10


紙筆評量:能夠思考並寫下壓力的來源與指數











口語評量:能夠分享自己的壓力源並且分辨是正面或負面


觀察評量


學習單_壓力來源












定義字條


【綜合活動】

  1. 再次說明壓力來源可分為「正面壓力」與「負面壓力」。

  2. 教師總結:

  1. 壓力來源不完全都是負面。

  2. 不須害怕壓力,有些壓力反而可使我們更進步。


5


課堂參與及回應



第二節 壓力氣球

藉由壓力氣球,讓孩子腦力激盪出多種紓壓方法,再透過細部討論,理解積極的紓壓方式才真正能達成紓緩壓力的目的。

【準備活動】

  1. 將學生分組,並進行組內編號

  2. 壓力來源學習單、氣球、打氣筒、便利貼、積極與消極方法定義字條。


  1. 引起動機

教學活動一:壓力氣球

  1. 活動說明:

  1. 每組發下一顆氣球與打氣筒。

  2. 學生拿出壓力來源學習單。

  3. 學生按組內編號,依學習單上畫的壓力指數輪流將氣球打氣,一次只選一個壓力來源(一顆星打一次,兩顆星打兩次,依此類推)

教學提示:希望所有學生都能至少輪一次,但如學生害怕氣球爆炸,教師可視班上狀況暫停活動。(氣球不可洩氣)

  1. 教師總結:

這裡的氣球就像我們,壓力越大,越有可能爆炸,但壓力無所不在,因此必須找出紓解壓力的方法。












10











觀察評量











學習單_壓力來源

氣球

打氣筒


【發展活動】

教學活動二:消氣吧!氣球

  1. 活動說明:

  1. 請學生思考紓解壓力的方法。

  2. 不管方法正向或負面都沒關係,只要是知道或聽過的紓壓方法都可以,越多越好。

  3. 按組內號碼輪流說一種方法,說完便可將氣球洩氣兩秒。

  4. 將氣球傳給下一位,並記錄所說的方法於便利貼中(一個方法寫一張便利貼)

  5. 想不到方法時,組內夥伴可幫忙。

  6. 直到組內完全想不到或將氣球順利洩氣後,結束活動。

教學提示:教師可於過程中給予協助,希望全班皆能順利將氣球洩氣。

  1. 小組再腦力激盪思考更多方式並記錄於便利貼中。

  2. 預告下節將討論能真正舒壓的方法


教學活動三:紓壓方法

  1. 活動說明:

  1. 老師在黑板寫下「積極」與「消極」字眼,並揭示「積極方法」與「消極方法」的定義。

積極方法:有益健康或不會帶來傷害的方法,例如運動、聽音樂、講出來、寫日記。

消極方法:有害健康或傷害自己、他人的方法,長期可能累積更多壓力,例如找人出氣、悶在心裡、吸菸。

  1. 利用小組討論,初步將組內的紓壓方法分類,並將便利貼貼在黑板上「積極」與「消極」字眼下方。

  2. 全班檢視分類是否正確。

  1. 教師針對消極方法逐一提問:

  1. 這麼做會有什麼結果?或發生什麼事?

  2. 可以怎麼做,使這個紓壓方式轉變成積極方法?(例如消極方法為「打人」,修改為積極方法可能為「練拳擊」)

  1. 教師將可修改的方法直接修改,並將便利貼貼在「積極」下方。

  2. 完全無法修改者,則繼續放在「消極」下方,並於後方板書寫下帶來的結果。

  3. 教師總結:

  1. 面對壓力時必須找到紓壓方法。

  2. 務必找出積極的紓壓方法,否則傷害自己或他人,得不償失。




10


















15



實作評量:認真參與投入活動

















口語評量:能夠說出轉換消極紓壓方法的策略及消極方法衍生出的問題



便利貼


















定義字條


【綜合活動】

  1. 檢視黑板上所有積極紓壓的方法。

  2. 提醒學生每個人適合的調適方法不同,須找出積極且適合自己的方法。


5


課程參與及回應



第三節 人生壓力

教師帶領學生練習簡單且當下可直接執行的紓壓技巧,之後透過小組討論理解人的一生中都會面臨無數壓力,因此需學習與壓力共存。

【準備活動】

  1. 將學生分成五至七組

  2. 音響、紓壓音樂、電影《腦筋急轉彎》片段、各年齡層字條(抽籤用)


  1. 引起動機

教學活動一:壓力處方籤

  1. 請學生說說看上次課程討論出的積極紓壓方法。

  2. 除了討論的積極調適法外,教師介紹學生其他放鬆方式進行演練。


*教學提示:參考附件內容,教師亦可帶領學生演練其他紓壓方式,例如冥想、正念放鬆等。


  1. 演練調適壓力的技巧(擇一)

  1. 引導式心像法

  2. 漸進式肌肉放鬆法

  1. 教師提問:

  1. 剛剛練習中你的感受如何?

  2. 演練前後有什麼不一樣的感覺?

  1. 教師總結

知道壓力的存在後,就必須學會如何紓解它、了解它。接著,我們透過影片來了解「壓力」可能會在什麼情況下出現。












10












觀察評量












音響

紓壓音樂


【發展活動】

教學活動二:影片停看聽

  1. 播放電影《腦筋急轉彎》片段。

  2. 全班一起討論並分析搬家後女主角萊莉與父母所承受的壓力有哪些。

〔預設答案〕

萊莉:離開好朋友、新環境與想像不同、過去的好友有了其他朋友、曲棍球失誤

父母:搬家公司失誤、工作不順、孩子鬧脾氣、孩子偷錢


教學活動三:人生好難?!

  1. 活動說明:

  1. 將年齡層分為嬰幼兒、小學生、國中生、高中生、大學生、成年人/父母、老年人/祖父母,七大類(如分五組,則將小學生至高中生合併同一類別)

  2. 小組抽籤,決定討論的年齡層。

  3. 利用腦力激盪法討論抽到的年齡層可能會遇到的壓力種類。

  4. 小組發表。


10










10


觀察評量










口語評量:能夠說出各年齡層遇到的壓力種類



















【綜合活動】

  1. 教師總結:

每個年齡層都會有壓力存在,一生中無可避免壓力,因此需要學習與壓力共存,並熟悉積極紓壓方法。

  1. 複習壓力處方籤,請學生回家練習處方籤,下次分享自己實際練習時的感受


10


課程參與及回應



第四節 時間量筒

教師藉由體驗活動讓學生感受「有壓力常常是因為時間不夠用」,之後透過學習單省思並規劃出理想的時間分配。

【準備活動】

  1. 計時器、橡皮擦七個、筷子、課本、乒乓球、盒子、膠帶(或其他空心柱體)、細吸管、時間量筒學習單、色鉛筆、時間管理方式字條


一、引起動機

  1. 請學生分享回家練習處方籤後的感想。

教學活動一:100秒不NG

  1. 引導語:

上次的討論中,我們知道人的一生中都在面對壓力,要怎麼察覺到壓力呢?我們現在要進行一場遊戲。

  1. 活動說明:

  1. 教師徵求五位自願的孩子(或透過抽籤)

  2. 指派孩子分別完成五個小關卡

  1. 左手拿筷子從桌面左邊夾五個橡皮擦到桌面右邊(左撇子則用右手)

  2. 課本上放兩個橡皮擦,將橡皮擦拋至空中後,再用課本接住

  3. 將乒乓球打向桌面,透過一次彈跳,使乒乓球彈進盒子中。

  4. 用細吸管將盒子中的乒乓球吸出,並持續吸著,放進膠帶的圈圈中。

  5. 找台下任一位同學猜拳,直到猜贏為止(輸或平手就找下一位)

  1. 每完成一個關卡,必須與下一位擊掌,下一位才能開始。

  2. 最後一位完成猜拳,必須喊「結束」時間才能停止。

  3. 100秒時間到,即停止關卡(不管是否完成)

教學提示:教師可視時間,決定是否再找其他孩子進行第二次挑戰。


  1. 教師提問:

  1. 關卡進行過程中,你有什麼感覺?〔預設答案〕緊張、有壓力

  2.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預設答案〕有時間限制

  3. 這些關卡簡單嗎?你能否在不限時的情況下完成?

  1. 教師總結

所以「時間」很常是造成壓力的原因之一,常常永遠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做所有該做的事。












15












實作評量:能夠認真投入活動












計時器

橡皮擦

筷子

課本

乒乓球

盒子

膠帶

細吸管


【發展活動】

教學活動二:時間量筒

  1. 完成「時間量筒」學習單

  2. 內容說明:

  1. 利用學習單回想自己一天中做了哪些事?而這些事又花了多少時間?(0.5小時為單位進行思考)

  2. 利用色鉛筆將所有事情區塊依序給予顏色作為區別(一件事情區塊一種顏色)

  3. 請學生依現況,將所有事情區塊分別按時間比例完成「現在」的時間量筒並塗上相同顏色。

  1. 完成「現在」的時間量筒後,教師說明並貼上字條:

時間管理最好的兩種方式,一是增加有空的時間完成更多事,二是將工作更有效率的完成。而為了增加有空的時間,就必須將時間作妥善的規劃。

  1. 繼續完成「時間量筒」學習單:

  1. 思考事情輕重緩急,再把「我希望做的事」以及「我希望的時間」填入空格中並分別上色。再思考是否需增加哪些事情區塊作為「我希望」時間安排的要素。

  2. 畫出「我希望」的時間量筒。(只需放入需要的事情區塊)

  1. 小組組內分享:

  1. 利用一分鐘向小組同學分享自己「我希望」的時間量筒並口頭說明原因。

  2. 小組組員利用一分鐘給予回饋。

  3. 小組組內分享完畢後,用一句話寫下印象最深刻的「時間量筒」並說明原因。


20












紙筆評量:能寫出自己現況及希望的時間量筒

口語評量:能說出「我希望」時間量筒的原因










學習單_時間量筒

色鉛筆

字條
















【綜合活動】

  1. 教師隨機請幾位孩子分享自己「現在」與「我希望」時間量筒的差異,並說明原因。

  2. 教師總結:

一天只有24小時,但該做的事情很多,因此為了避免因時間而感受到壓力,必須學習規畫時間。



5


課程參與及回應



第五節 讀書技巧

學生最大的壓力莫過於通常是讀書,因此教師藉由體驗活動讓學生理解「在有限的時間內必須利用小技巧提高效率」才能與壓力和平共存。

【準備活動】

  1. 將學生分組

  2. 拼圖、時間管理方式字條、讀書技巧學習單


  1. 引起動機

教學活動一:拼圖王

  1. 教師每組發下一份拼圖(圖案及片數都相同)

  2. 計時五分鐘,完成拼圖的組別趴下

  3. 教師提問:

  1. 利用什麼技巧,所以才能最快完成拼圖?

  2. 其他組別有不一樣的技巧嗎?

  1. 教師總結:

  1. 時間有限,因此必須利用一些小技巧才能使自己更快速、更有效率的完成事情。

  2. 回顧上一節課所說的「時間管理」兩個方法(教師貼出字條)

  1. 增加有空的時間完成更多事

  2. 將工作更有效率的完成











10











實作評量:認真投入活動











拼圖

字條


【發展活動】

教學活動二:讀書技巧

  1. 引導語:

學生階段,最重的壓力之一為讀書(包含考試、作業等),因為時間有限,因此規劃讀書技巧,使讀書更有效率是接下來討論的重點

  1. 完成「讀書技巧」學習單

  1. 教師依序提出下列問題,讓學生將自己的答案及理由紀錄於學習單中。

  1. 你會關門、關掉電視及音樂等,讓自己保持在完全安靜的環境嗎?

  2. 你會事前作好讀書的科目與進度的規劃嗎?

提醒:提醒學生目標設定的優點

  1. 你會一邊讀書一邊寫筆記嗎?

  2. 你會反覆練習或製作資料隨身攜帶、隨時複習嗎?

  1. 活動說明:

  1. 學生離開座位逐題尋找兩位與自己不一樣答案的夥伴。

  2. 互相將理由紀錄於學習單中。

  1. 請學生再次思考是否修改自己原本的答案。


20












紙筆評量:能寫出學習單中答案的理由

觀察評量










學習單_讀書技巧
















【綜合活動】

  1. 請學生試著分享自己的讀書小技巧。

  2. 教師總結:

  1. 讀書並無特定技巧,只有「適合自己」的技巧。

  2. 回家可以嘗試不一樣的讀書方式,或許能藉此找到更適合自己、更有效率的讀書方法。

  3. 時間管理最好的兩種方式,一是增加有空的時間完成更多事,二是將工作更有效率的完成

  4. 期許透過「時間規劃」與「讀書技巧」的思考與分享,找出最適合自己調適讀書壓力的方法,與壓力和平共存。


10


課程參與及回應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