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LOT
生活技能訓練
國小版教案設計 |
領域 | 綜合活動領域/健康與體育領域 | 設計者 | 郭美麟 |
實施年級教學對象 | 五、六年級 | 總節次 | 5節課 |
單元名稱 | 調適壓力 |
課程架構圖 |                  第五節 讀書技巧 第四節 時間量筒 第三節 人生壓力 討論紓壓方法 第一節 壓力九宮格 時間規劃 理解人一生中都有壓力 提高效率 瞭解壓力來源 第二節 壓力氣球 找出積極的紓壓方法,並且理解人的一生中都有壓力 覺察並且感知壓力的來源,並省思壓力有正負面 練習在有效的時間內使用技巧提升效率,才能與壓力共處 調適壓力 節次 學習活動與重點 對應之學習目標
|
設計依據 |
領域 | 綜合活動領域 | 健康與體育領域 |
核心素養 | 總綱核心素養 | 面向:A.自主行動 項目: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 面向:A.自主行動 項目:A2.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
領域核心素養 | 綜-E-A3 規劃、執行學習及生活計畫,運用源或策略,預防危 機、保護自己,並以創新思考方式,因應日常生活情境。 | 健體-E-A2 具備探索身體活動與健康生活問題的思考能力,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處理日常生活中運動與健康的問題。 |
主題 | 主題軸 | 1.自我與生涯發展 | F.身心健康與疾病預防 |
主題項目 | b.自主學習與管理 | a.健康心理 |
學習重點 | 學習表現 | 1b-II -1 選擇合宜的學習方 法,落實學習行動。 1b-III-1 規劃與執行學習計 畫,培養自律與負責的態度。 | 2b-III-1 認同健康的生活規範、態度與價值觀。 |
學習內容 | Ab-II -1有效的學習方法。 Ab-II -2學習行動。 | Fa-III-4 正向態度與情緒、壓力的管理技巧 |
議題融入 | 實質內涵 | 生命教育 |
所融入之學習重點 | 培養探索生命根本課題的知能;提升價值思辨的能力與情意;增進知行合一的修養 |
與其他領域/科目的連結 |
|
教材來源 | 改編自國小版LST生活技能訓練翻譯版+自編 |
教學設備/資源 | 器材、教學簡報、書籍 學生手冊 教學簡報 音響 電影《腦筋急轉彎》片段
| 教具 A5白紙 定義字條 氣球 打氣筒 便利貼 各年齡層字條(抽籤用) 計時器 橡皮擦 筷子 課本 乒乓球 盒子 膠帶 細吸管 拼圖
| 教材包 |
學習目標 |
了解壓力的來源與分類。 能分享並說出調適壓力的經驗。 能區分正面與負面的壓力紓解方式。 能在引導情境中,實際練習調適壓力的方法。
|
單元主題介紹 |
社會上的每個人都承受著某些形式的壓力,人的一輩子並沒有任何一段時期可謂毫無壓力。嬰兒尿布需要更換;幼童吃力地蹣跚學步;小孩第一天上學就充滿壓力;高中生有升學壓力;大學生有就業壓力……,人生壓力不勝枚舉。我們必須接受、承認自己都需要面對壓力,重點不在於我們如何避免壓力,而是我們可以如何調適壓力。 在兒童年幼且尚未形成習慣的時候,教導如何使正確的認識壓力、面對壓力及學習積極的調適壓力的方法,是可以很好預防並且讓孩子養成健康的壓力管理技巧。在這個單元將會讓學生學習辨認調適壓力的正面與負面方法,也會讓學生練習數種積極的壓力管理技巧。 教師在學生培養壓力管理的技巧時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壓力管理的學習不必隨著本次的課程而結束,下面的課程計畫會提供一些點子,教師可以把壓力管理的材料融合在其他課程中。 |
教學活動設計 |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 時間 | 學習評量 | 教具 | 備註 |
第一節
壓力九宮格 教師藉由一開始突如其來的隨堂考試,讓學生感受壓力的存在,並透過省思,理解壓力的來源可能有正面或負面。 【準備活動】 A5白紙、壓力與正負面定義字條、壓力來源學習單
引起動機
◎教學活動一:隨堂考 教師宣告三分鐘後進行隨堂考試
考試內容為剛剛教完的國語或數學內容 計時三分鐘讓學生準備
教師發下A5白紙作勢要讀題
第一題:剛才的三分鐘你做了什麼事? 第二題:一聽到要考試時,當下你有什麼感受?有沒有察覺身體有何反應?
提示:心跳加速、身體緊繃 第三題:其實我們並沒有要考試。請寫下現在知道沒有要考試後,你有什麼感受?仔細察覺身體又有何反應? 剛才三分鐘,你有感受到壓力嗎?你認為壓力是什麼?
定義壓力
教師收回A5白紙,請幾位學生說說看自己所認為「壓力」是什麼? 教師將壓力的定義揭示在黑板上
壓力:每個人都會體驗到的緊張、煩躁、心神不寧或是憂慮的感覺。 |
10 |
紙筆評量:能察覺並寫下自己的身體、情緒反應以及所認知的壓力定義 |
A5白紙 定義字條 |
|
【發展活動】 ◎教學活動二:壓力九宮格 請學生思考生活中還有哪些事物會感受到壓力?寫在九宮格學習單內框,並畫下壓力指數。 教師提問:
這件事本身真的是你的壓力嗎?
提示:以「考試」為例,考試這件事真的是壓力的來源嗎?還是其實是擔心被父母罵?或是達不到自己的標準? 學生深思後,將真正的壓力事件寫在九宮格外框(如學生所寫已經是真正壓力源,再次填寫於外框中即可)。
◎教學活動三:壓力來源平衡線 教師說明:
壓力可分為「正面」與「負面」,並揭示定義。
正面壓力:良性壓力,造成正向、積極、好結果的壓力,例如:社團活動晚回家,功課做不完、準備社團活動成果展。 負面壓力:惡性壓力,造成負面、消極、不好結果的壓力,如生病、失業。 引發壓力的事件並無法兩極化的分類,因此只能思考壓力來源偏向正面或負面。
學生兩兩討論自己的壓力來源屬於「正面」或「負面」。 將壓力來源標示於平衡線圖中。 請學生分享自己的壓力來源並說明為正面或負面。
|
15
10 |
紙筆評量:能夠思考並寫下壓力的來源與指數
口語評量:能夠分享自己的壓力源並且分辨是正面或負面
觀察評量 |
學習單_壓力來源
定義字條 |
|
【綜合活動】 再次說明壓力來源可分為「正面壓力」與「負面壓力」。 教師總結:
壓力來源不完全都是負面。 不須害怕壓力,有些壓力反而可使我們更進步。
|
5 |
課堂參與及回應 |
|
|
第二節
壓力氣球 藉由壓力氣球,讓孩子腦力激盪出多種紓壓方法,再透過細部討論,理解積極的紓壓方式才真正能達成紓緩壓力的目的。 【準備活動】 將學生分組,並進行組內編號 壓力來源學習單、氣球、打氣筒、便利貼、積極與消極方法定義字條。
引起動機
◎教學活動一:壓力氣球 活動說明:
每組發下一顆氣球與打氣筒。 學生拿出壓力來源學習單。 學生按組內編號,依學習單上畫的壓力指數輪流將氣球打氣,一次只選一個壓力來源(一顆星打一次,兩顆星打兩次,依此類推)。
教學提示:希望所有學生都能至少輪一次,但如學生害怕氣球爆炸,教師可視班上狀況暫停活動。(氣球不可洩氣) 教師總結:
這裡的氣球就是像我們,壓力越大,越有可能爆炸,但壓力無所不在,因此必須找出紓解壓力的方法。
|
10 |
觀察評量 |
學習單_壓力來源 氣球 打氣筒 |
|
【發展活動】 ◎教學活動二:消氣吧!氣球 活動說明:
請學生思考紓解壓力的方法。 不管方法正向或負面都沒關係,只要是知道或聽過的紓壓方法都可以,越多越好。 按組內號碼輪流說一種方法,說完便可將氣球洩氣兩秒。 將氣球傳給下一位,並記錄所說的方法於便利貼中(一個方法寫一張便利貼)。 想不到方法時,組內夥伴可幫忙。 直到組內完全想不到或將氣球順利洩氣後,結束活動。
教學提示:教師可於過程中給予協助,希望全班皆能順利將氣球洩氣。 小組再腦力激盪思考更多方式並記錄於便利貼中。 預告下節將討論能真正舒壓的方法
◎教學活動三:紓壓方法 活動說明:
老師在黑板寫下「積極」與「消極」字眼,並揭示「積極方法」與「消極方法」的定義。
積極方法:有益健康或不會帶來傷害的方法,例如運動、聽音樂、講出來、寫日記。 消極方法:有害健康或傷害自己、他人的方法,長期可能累積更多壓力,例如找人出氣、悶在心裡、吸菸。 利用小組討論,初步將組內的紓壓方法分類,並將便利貼貼在黑板上「積極」與「消極」字眼下方。 全班檢視分類是否正確。
教師針對消極方法逐一提問:
這麼做會有什麼結果?或發生什麼事? 可以怎麼做,使這個紓壓方式轉變成積極方法?(例如消極方法為「打人」,修改為積極方法可能為「練拳擊」)
教師將可修改的方法直接修改,並將便利貼貼在「積極」下方。 完全無法修改者,則繼續放在「消極」下方,並於後方板書寫下帶來的結果。 教師總結:
面對壓力時必須找到紓壓方法。 務必找出積極的紓壓方法,否則傷害自己或他人,得不償失。
|
10
15 |
實作評量:認真參與投入活動
口語評量:能夠說出轉換消極紓壓方法的策略及消極方法衍生出的問題 |
便利貼
定義字條 |
|
【綜合活動】 檢視黑板上所有積極紓壓的方法。 提醒學生每個人適合的調適方法不同,須找出積極且適合自己的方法。
|
5 |
課程參與及回應 |
|
|
第三節
人生壓力 教師帶領學生練習簡單且當下可直接執行的紓壓技巧,之後透過小組討論理解人的一生中都會面臨無數壓力,因此需學習與壓力共存。 【準備活動】 將學生分成五至七組 音響、紓壓音樂、電影《腦筋急轉彎》片段、各年齡層字條(抽籤用)
引起動機
◎教學活動一:壓力處方籤 請學生說說看上次課程討論出的積極紓壓方法。 除了討論的積極調適法外,教師介紹學生其他放鬆方式進行演練。
*教學提示:參考附件內容,教師亦可帶領學生演練其他紓壓方式,例如冥想、正念放鬆等。
演練調適壓力的技巧(擇一):
引導式心像法 漸進式肌肉放鬆法
教師提問:
剛剛練習中你的感受如何? 演練前後有什麼不一樣的感覺?
教師總結
知道壓力的存在後,就必須學會如何紓解它、了解它。接著,我們透過影片來了解「壓力」可能會在什麼情況下出現。 |
10 |
觀察評量 |
音響 紓壓音樂 |
|
【發展活動】 ◎教學活動二:影片停看聽 播放電影《腦筋急轉彎》片段。 全班一起討論並分析搬家後女主角萊莉與父母所承受的壓力有哪些。
 〔預設答案〕 萊莉:離開好朋友、新環境與想像不同、過去的好友有了其他朋友、曲棍球失誤 父母:搬家公司失誤、工作不順、孩子鬧脾氣、孩子偷錢
◎教學活動三:人生好難?! 活動說明:
將年齡層分為嬰幼兒、小學生、國中生、高中生、大學生、成年人/父母、老年人/祖父母,七大類(如分五組,則將小學生至高中生合併同一類別)。 小組抽籤,決定討論的年齡層。 利用腦力激盪法討論抽到的年齡層可能會遇到的壓力種類。 小組發表。
|
10
10 |
觀察評量
口語評量:能夠說出各年齡層遇到的壓力種類
|
|
|
【綜合活動】 教師總結:
每個年齡層都會有壓力存在,一生中無可避免壓力,因此需要學習與壓力共存,並熟悉積極紓壓方法。 複習壓力處方籤,請學生回家練習處方籤,下次分享自己實際練習時的感受
|
10 |
課程參與及回應 |
|
|
第四節
時間量筒 教師藉由體驗活動讓學生感受「有壓力常常是因為時間不夠用」,之後透過學習單省思並規劃出理想的時間分配。 【準備活動】 計時器、橡皮擦七個、筷子、課本、乒乓球、盒子、膠帶(或其他空心柱體)、細吸管、時間量筒學習單、色鉛筆、時間管理方式字條
一、引起動機 請學生分享回家練習處方籤後的感想。
◎教學活動一:100秒不NG 引導語:
上次的討論中,我們知道人的一生中都在面對壓力,要怎麼察覺到壓力呢?我們現在要進行一場遊戲。 活動說明:
教師徵求五位自願的孩子(或透過抽籤)。 指派孩子分別完成五個小關卡
左手拿筷子從桌面左邊夾五個橡皮擦到桌面右邊(左撇子則用右手)。 課本上放兩個橡皮擦,將橡皮擦拋至空中後,再用課本接住。 將乒乓球打向桌面,透過一次彈跳,使乒乓球彈進盒子中。 用細吸管將盒子中的乒乓球吸出,並持續吸著,放進膠帶的圈圈中。 找台下任一位同學猜拳,直到猜贏為止(輸或平手就找下一位)。
每完成一個關卡,必須與下一位擊掌,下一位才能開始。 最後一位完成猜拳,必須喊「結束」時間才能停止。 100秒時間到,即停止關卡(不管是否完成)。
教學提示:教師可視時間,決定是否再找其他孩子進行第二次挑戰。
教師提問:
關卡進行過程中,你有什麼感覺?〔預設答案〕緊張、有壓力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預設答案〕有時間限制 這些關卡簡單嗎?你能否在不限時的情況下完成?
教師總結
所以「時間」很常是造成壓力的原因之一,常常永遠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做所有該做的事。 |
15 |
實作評量:能夠認真投入活動 |
計時器 橡皮擦 筷子 課本 乒乓球 盒子 膠帶 細吸管 |
|
【發展活動】 ◎教學活動二:時間量筒 完成「時間量筒」學習單 內容說明:
利用學習單回想自己一天中做了哪些事?而這些事又花了多少時間?(以0.5小時為單位進行思考) 利用色鉛筆將所有事情區塊依序給予顏色作為區別(一件事情區塊一種顏色)。 請學生依現況,將所有事情區塊分別按時間比例完成「現在」的時間量筒並塗上相同顏色。
完成「現在」的時間量筒後,教師說明並貼上字條:
時間管理最好的兩種方式,一是增加有空的時間完成更多事,二是將工作更有效率的完成。而為了增加有空的時間,就必須將時間作妥善的規劃。 繼續完成「時間量筒」學習單:
思考事情輕重緩急,再把「我希望做的事」以及「我希望的時間」填入空格中並分別上色。再思考是否需增加哪些事情區塊作為「我希望」時間安排的要素。 畫出「我希望」的時間量筒。(只需放入需要的事情區塊)。
小組組內分享:
利用一分鐘向小組同學分享自己「我希望」的時間量筒並口頭說明原因。 小組組員利用一分鐘給予回饋。 小組組內分享完畢後,用一句話寫下印象最深刻的「時間量筒」並說明原因。
|
20
|
紙筆評量:能寫出自己現況及希望的時間量筒 口語評量:能說出「我希望」時間量筒的原因
|
學習單_時間量筒 色鉛筆 字條
|
|
【綜合活動】 教師隨機請幾位孩子分享自己「現在」與「我希望」時間量筒的差異,並說明原因。 教師總結:
一天只有24小時,但該做的事情很多,因此為了避免因時間而感受到壓力,必須學習規畫時間。
|
5 |
課程參與及回應 |
|
|
第五節
讀書技巧 學生最大的壓力莫過於通常是讀書,因此教師藉由體驗活動讓學生理解「在有限的時間內必須利用小技巧提高效率」才能與壓力和平共存。 【準備活動】 將學生分組 拼圖、時間管理方式字條、讀書技巧學習單
引起動機
◎教學活動一:拼圖王 教師每組發下一份拼圖(圖案及片數都相同) 計時五分鐘,完成拼圖的組別趴下。 教師提問:
利用什麼技巧,所以才能最快完成拼圖? 其他組別有不一樣的技巧嗎?
教師總結:
時間有限,因此必須利用一些小技巧才能使自己更快速、更有效率的完成事情。 回顧上一節課所說的「時間管理」兩個方法(教師貼出字條)
增加有空的時間完成更多事 將工作更有效率的完成
|
10 |
實作評量:認真投入活動 |
拼圖 字條 |
|
【發展活動】 ◎教學活動二:讀書技巧 引導語:
學生階段,最重的壓力之一為讀書(包含考試、作業等),因為時間有限,因此規劃讀書技巧,使讀書更有效率是接下來討論的重點。 完成「讀書技巧」學習單
教師依序提出下列問題,讓學生將自己的答案及理由紀錄於學習單中。
你會關門、關掉電視及音樂等,讓自己保持在完全安靜的環境嗎? 你會事前作好讀書的科目與進度的規劃嗎?
提醒:提醒學生目標設定的優點 你會一邊讀書一邊寫筆記嗎? 你會反覆練習或製作資料隨身攜帶、隨時複習嗎?
活動說明:
學生離開座位逐題尋找兩位與自己不一樣答案的夥伴。 互相將理由紀錄於學習單中。
請學生再次思考是否修改自己原本的答案。
|
20
|
紙筆評量:能寫出學習單中答案的理由 觀察評量
|
學習單_讀書技巧
|
|
【綜合活動】 請學生試著分享自己的讀書小技巧。 教師總結:
讀書並無特定技巧,只有「適合自己」的技巧。 回家可以嘗試不一樣的讀書方式,或許能藉此找到更適合自己、更有效率的讀書方法。 時間管理最好的兩種方式,一是增加有空的時間完成更多事,二是將工作更有效率的完成 期許透過「時間規劃」與「讀書技巧」的思考與分享,找出最適合自己調適讀書壓力的方法,與壓力和平共存。
|
10 |
課程參與及回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