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一、請問「勞動關係政策」在「產業升級」之策略上能夠扮演何種角色?試以我國與中
國大陸近年來之政策發展方向做比較說明之。(25 分)
二、集體勞動關係在我國之發展一向有限,請分別就勞動市場之特性,政府在勞資關係
上扮演之角色,臺灣產品市場之本質,勞、雇團體之能力等四方面,闡述為何我國
集體勞動關係發展迄今成果有限。(25 分)
三、勞工參與有很多型態,工會透過集體協商可以達成目的,企業內部或工作場所的勞
工參與制度例如我國的勞資會議,或是德國的工場會議(Works Council)又稱員工
代表會等,也可以達成目的。以我國制度而言,企業內或工作場所皆可成立工會組
織,也應依照勞動基準法設立勞資會議,但實務上這些制度並未發揮作用,請就我
國勞資會議制度發展之歷史以及制度設計之特性分別說明,並提出您如何改善之建
議。(25 分)
四、研究集體協商制度之著名學者 Richard E. Walton 和Robert B. McKersie,在 1960 年
代撰寫之集體協商經典論述 A Behavioral Theory of Labor Negotiations 一書中,將勞
資集體協商理論透過四個概念來分析,請分別說明此四個概念:
分配型協商(Distributive Bargaining)(6分)
整合型協商(Integrative Bargaining)(6分)
態度架構(Attitudinal Structuring)(7分)
組織內部協商(Intra-Organizational Bargaining)(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