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司法人員、法務部調查
局調查人員、國家安全局國家安全情報人員、
海岸巡防人員及移民行政人員考試試題
代號:
考 試 別:司法人員、調查人員、移民行政人員
等 別:四等考試
類 科 組:各類科組
科 目:國文(作文、公文與測驗)
全一張
(
)
14110-14610
24110-24210
56110
5. 古者賞不以爵祿,刑不以刀鋸。賞以爵祿,是賞之道,行於爵祿之所加,而不行於爵祿之所
不加也。刑以刀鋸,是刑之威,施於刀鋸之所及,而不施於刀鋸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
善不勝賞,而爵祿不足以勸也;知天下之惡不勝刑,而刀鋸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則舉而歸之
於仁,以君子長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歸於君子長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本文
主旨是:
刑賞時應優待君子長者
刑賞的用意在於賞善罰惡
刑賞應公平公正,不宜濫用刑罰
刑賞的意義在於使天下人歸於忠厚
6. 人生中,即使是最得意的人們,有過英雄的叱咤,有過成功的殊榮,有過酒的醇香,有過色
的甘美,而全像瞬時的燭光,搖曳在子夜的西風中,最終埋沒在無垠的黑暗裏。(陳之藩
〈寂寞的畫廊〉)上文意旨與下列選項何者最接近?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厭行李程途,虛花世態,潦草生涯
7. 「造出『吃一行恨一行』這句話的人,其用心可能是勸勉大家安分守己,但是這句話也道出
無數人的無可奈何的心情。其實幹一行應該愛一行才對。因為沒有一行沒有樂趣,至少一件
工作之完滿的完成便是無上樂趣。很多知道敬業的人不但自己滿足於他的行當,而且教導他
的子弟步武他的蹤跡,被人稱為『□□□□』,其間沒有絲毫恨意。」(梁實秋〈流行的謬
論〉)引文空缺處,依據文意判斷,宜填入的成語為:
述而不作 幼秉庭訓 克紹箕裘 創業垂統
8. 「孩子們想讓我們搬家,住到他們附近去。……我始終抗拒著。……醫生那裏,有差不多三
十年的完整紀錄;方圓幾十里範圍內,什麼地方什麼時候停車不必花錢,腦子裡都有一本地
圖……。不要說搬家了,每次算這本帳,便像徹底攪翻一池清水,多少日子都無法恢復。然
而,再固執也不可能不明白,這本帳裡面,又有什麼,禁得住考驗、洗刷與淘汰?一切原就
跳脫不了空無虛幻。搬與不搬沒分別。那麼,歸根究柢,我如此堅決抗拒著的,也許並不是
這種種牽腸掛肚的人、事與物。持槍往前衝去,當面攔住去路,一架巨大的風車,上面隱約
兩個字 時間」(節選自劉大任〈捨不得 放不下〉)依據文意,本文作者不願搬家是因為:
決定搬家的時間過於匆促 老家積累半生的種種回憶
老家種種牽腸掛肚的人事物 對老來時間終究有盡的抗拒
閱讀下文,回答第 9.題至第 10.題:
楚人獻黿於鄭靈公。公子宋與子家將見。子公之食指動,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
嘗異味。」
及入,宰夫將解黿,相視而笑。公問之,子家以告。及食大夫黿,召子公而弗與也。子公怒,
染指於鼎,嘗之而出。公怒,欲殺子公。
子公與子家謀先。子家曰:「畜老,猶憚殺之,而況君乎?」反譖子家。子家懼而從之。夏,
弒靈公。(《左傳‧宣公四年》)
9. 文中公子宋與子家「相視而笑」的原因是什麼?
私下對言,事後應驗 食指大動,必嘗異味
宰夫解黿,難得一見 靈公邀見,將有賞賜
10. 文中子公「染指於鼎,嘗之而出」,其所呈現的心態為何?
矢志報仇 自知理虧 刻意挑釁 委屈受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