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關務人員考試、
106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身心障礙人員考試及
106年國軍上校以上軍官轉任公務人員考試試題 代號:
14120
|
14720
全一張
(背面)
考 試 別:關務人員考試
等 別:四等考試
類 科:各科別
科 目:國文(作文、公文與測驗)
5 《禮記.禮運》:「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脩睦,故人不獨親其親,
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根據上文,孔子所嚮往的理想世界是:
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飱而治 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
6 我們總有太多的來不及。我們總以為時間會等我們,容許我們從頭再來,彌補缺憾。豈不知「撒
旦如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噬的人。」災難永遠在我們猝不及防的時候當頭砸下,
你無從躲避,無能怯懼,心膽俱碎,招架無力。我們唯一能做的,只不過在還來得及的時候,
小心呵護手中的珍寶,一刻也不要放鬆。依據上文,下列選項表達最正確的是:
努力讓自己在還來得及的時候,成為更豐富的人
一旦開始工作,你就會覺得時間很寶貴,一刻都不能放鬆
不向最親愛的爸媽、親人、愛人、手足、朋友表達及時的愛,是不被允許的
來不及的愛,來不及表達的歉意,來不及挽回的錯誤,我們總有太多的來不及
7 梁啟超云:「學問之功,貴乎循序漸進,經久不輟,故一日不必要多時。」下列選項符合上文
意旨的是:
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九層之臺,起於累土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8 從晚清文人呼籲文學改良以來,有關中國文學「如何現代」的辯論已經超過百年。回顧一個世
紀的文學論述,我們不難發現「革命」和「啟蒙」形成兩大基調。這樣的論述當然反映現代中
國文學與歷史的密切關聯,但久而久之,也成為一種慣性話語。有關主義與國家的辯證,早已
成為老生常談;即使時至今日,種種名目的反帝、反殖民論述,新左、新自由主義,依然不脫
此一脈絡。本文提議在革命、啟蒙之外,「抒情」代表中國文學現代性──尤其是現代主體建
構──的又一面向。這是容易引起疑義的命題。因為一般論述對「抒情」有成見,或視為無關
宏旨的遐想,或歸諸主觀情緒的耽溺;左翼傳統裏,「抒情」更帶出唯心走資等聯想。論者對
「抒情」的輕視固然顯示對國族、政教大敘述不敢須臾稍離,也同時暴露一己的無知:他們多
半仍不脫簡化了的西方浪漫主義說法,外加晚明「情教」論以來的泛泛之辭。(王德威《現代
抒情傳統四論》)根據此段議論,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左翼的文學觀念認為抒情是一種意識型態
抒情的心理活動,足以做為現代文學的主體
中國文學現代化應該以革命、啟蒙、抒情為三面向
近代浪漫主義與情教論束縛了抒情做為現代文學基調的可能性
9 「做學問就要當做日常生活天天切實去做,光靠年輕時一陣苦讀是不夠的,學問像下墜的物體,
一開始還緩慢,隨著時日加速度,愈久速率愈增加,就像近五十年的知識開發,勝過前五千年
的知識開發,我從這種『加速度進步』的體察中,領悟了『大器晚成』真正的涵義所在,這不
是有心求成的急切期待所能辦到的。」此文意涵,下列選項敘述正確的是:
善於利用無心的收穫,轉禍為福,有心未必肯做的事,無心之間反而帶領你做得更出色
做學問只管從容縱浪,自自然然前進,到後來聞一知十,旁通互貫,無意間學問就大了
在危疑之際,能夠神明愈定,智慮無餘,臨到大事,能深明艱苦曲折,耐煩耐勞,以底於成
世局儘管無常,吾道卻是有常,亂世中不改節度的君子,就像風雨雞鳴,最是令人肅然起敬
10 下列成語,何者可用來比喻「助人為惡」?
畫虎成犬 為虎作倀 暴虎馮河 狐假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