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案以正式公告為準
❏
申論題解答
一、【見上課講義與本社出版之 T5A40 運輸學經濟學(含概要)第三章】
說明:本題目出現小瑕疵,即題目中之 log 應修正為 ln,計算時才不會增加常數項。
由多項羅吉特模式(MNL):
i
P=
∑
=
J
i
V
V
j
i
e
e
1
可假設
b
P=
∑
=
3
1i
V
V
j
b
e
e,m
P=
∑
=
3
1i
V
V
j
m
e
e,c
P=
∑
=
3
1i
V
V
j
c
e
e
依題意可得(假設題目 log=ln,否則係數較難計算)
Vb-Vc=a1+a2(TCb-TCc)+a3(TTb-TTc)+a4Hb
Vm-Vc=a5+a2(TCm-TCc)+a3(TTm-TTc)+a6Hm
可假設效用函數分別為
Vb=a1+a2TCb+a3TTb+a4Hb
Vm=a5+a2TCm+a3TTm+a6Hm
Vc=a2TCc+a3TTc
參數意義:
變數 意義 符號
a1 替選方案特性常數 需校估決定
a2 共生變數(TC)之係數 負值
a3 共生變數(TT)之係數 負值
a4 替選方案特定變數(Hb)之係數 正值
a5 替選方案特性常數 正值
a6 替選方案特定變數(Hm)之係數 需校估決定
欲增加公車之運量,依照 MNL,應增加公車之效用:
Vb=a1+a2TCb+a3TTb+a4Hb
a2<0,則必須降低公車之 TC 值。
a3<0,則必須降低公車之 TT 值。
a4>0,則必須增加公車之 H值。

答案以正式公告為準
二、【見上課講義與本社出版之 T5A40 運輸學經濟學(含概要)第五章】
彈性函數:
起源:
Fuss(1978)的研究指出,成本函數的型態,可以在近似點重覆出現,若比較成本函數的靜態分析的經濟
影響效果,且不對此影響加以限制時,其充分必要條件是該函數有 22n1n )+()+(
個獨立的參數(n為自變
數數目);一般成本函數為直線或 Cobb-Douglas 的成本函數,其參數不符合上述充分必要條件,但 Taylor
二階展開式的函數,則洽好符合上述條件,因此稱為彈性函數。
特性:
彈性的函數形式並未對不同的替代彈性作先驗的限制。
彈性的函數形式皆能提供可變的二次可微分生產、成本、直接效用與間接效用函數的二階局部(local)
近似值。
彈性的函數形式的全域(global)近似值則不一定為已知。
超越對數函數:
根據 Christensen, Jorgenson and Lau(1973)所提出之理論一般式:
當中,當係數(嚴格說為張量係數),ij
=ij
=ij
=0,超越對數生產函數將變為 Cobb-Douglas 函數。
超越成本函數屬於彈性函數,其主要優缺點為
優點:
無Cobb-Douglas 生產函數之限制生產要素之替代彈性為 1的問題。
可檢驗成本函數是否具有投入要素之一階齊次式、成本互補性和規模經濟等,因此近幾年的研究在校估成
本函數大多使用此函數型態,
缺點:函數本身具有大量參數,使模式建立與估計工作大幅增加計算量與繁瑣度。
成本產出彈性與規模經濟:
表示在投入要素價格不變下,網路與產出同時增加對成本的影響,以所有產出成本彈性和網路成本彈性和之倒
數和。
EScale=[
i
Qln Cln
∂
∂-
j
Nln Cln
∂
∂]-1
當 EScale 大於 1時,表示具有規模經濟
EScale 小於 1時,表示具有規模不經濟
EScale 等於 1時,則為固定規模經濟

答案以正式公告為準
三、【見上課講義與本社出版之 T5A40 運輸學經濟學(含概要)第六章】
尖峰定價定價之原理在於尖峰時刻,運輸成本較高,因此在尖峰時刻之票價予以提高,而在離峰時段運輸成本
低,因此此時之票價較低。
優點:
將尖峰時刻之票價予以提高,不僅可使營運收益增加,也可抑制尖峰時期的需求使用量,有助於降低尖峰時段
的擁擠成本,使尖峰、離峰的旅客需求分散均勻。
缺點:
尖峰時段使用者負擔增加,是否能將需求移轉至離峰時段值得權衡,因為未必可達到抑制之效果,而尖峰時段
之邊際成本真實情況為何也不確定,是以要如何定價將難以估計。此外,若尖峰時段之使用者為弱勢團體,則
實施時將遭受阻力,且不符合社會公平。
四、【見上課講義與本社出版之 T5A40 運輸學經濟學(含概要)第九章】
綠色運輸是指以環境永續發展為基礎,使用低污染或零污染能源的運輸系統。狹義而言,綠色運輸指利用人力、
動物力或再生能源為趨動力者及使用再生能源為趨動之大眾運輸,包括了太陽能車輛、風力車輛、電動車輛、步
行、自行車或其它以人力為主的運輸方式。廣義來說,綠色運輸系統係基於環境永續之前提下,使用具有溫室氣
體減量效果且能源密集度及污染密度低運具之運輸系統,例如:步行、腳踏車、公車、捷運、火車、高鐵等等都
算。是以由此可知,在消費上具有所謂的外部利益(因為使用綠色運輸,將可減少汙染之產生)。而對外部利益
之補貼可用下圖表示:
如圖所示,需求為 D=MB=私人的利益,MEB 為使用綠色運輸產生的外部邊際利益。在不考量減汙之社會利益
時,由 MB=MC 決定產量 E,但因為社會上最適產量應由社會邊際利益 MSB=MB+MEB,與 MC 一同決定,
所以可看出現在均衡數量太少,且在 E點產量時,相距最適產量 F點,每一單位的社會利益都高於生產成本,此
亦表示損失了△abc 之好處(即為無謂損失)。為了解決此一問題,政府可對消費使用上來補貼,讓消費者使用
之成本下降,刺激消費。如此當補貼金額等於 MEB 時,MB 將自動右移到 MSB 曲線,而均衡數量來到 F點,使
無謂損失消失,達到經濟效率。
※註:此題除可用消費面考量,也可從生產外部性考量(對生產者補貼使之多生產)。
P
Q
MC
a b
c
MB MEB
MSB=MB+MEB
E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