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年 地方特考 三等 一般行政 政治學 試卷

pdf
654.5 KB
5 頁
mis08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解題
答案以正式公告為準
應考
要領
103
初等、關務人員
高普、鐵路、警察
諮詢專線:(02)2331-6611
12/23】晚上 7:00 免費解題講座
交通達人許博士主講
天王名師 主講
王牌講師 主講
102 年特種考試地方政府公務人員考試試題
等別:三等考試
類科:一般行政、一般民政
科目:政治學
一、由於當前許多全球性議題已經無法完全以傳統的國家政府為中心而必須將其他的非國家行為
者納入運作範疇之下,例如全球公民社會的重要性愈來愈受到矚目。請問全球公民社會發展的
歷史脈絡為何?全球公民社會與全球治理之間又有何關係?
二、何謂行政官僚體系中的本位主義(departmentalism)?何以發生?又如何降低?
三、出口民調(exip poll)是什麼?調查如何進行?在選舉預測上有何優缺點
權力(power)是政治學的重要概念請以道爾(Robert Dahl)對權力的界定比較其與影響力(influence)
及權威(authority)的區分和關聯。
解題
答案以正式公告為準
應考
要領
103
初等、關務人員
高普、鐵路、警察
諮詢專線:(02)2331-6611
12/23】晚上 7:00 免費解題講座
交通達人許博士主講
天王名師 主講
王牌講師 主講
申論題解答
一、擬答
()公民社會的源流:
公民社會(civil society)作為古羅馬共合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 20 世紀中業起受到哈伯瑪斯等
學者的重新建構與推展,重新成為當代政治學及社會學的討論焦點
回溯展近代公民社會概念依國內學者顧忠華的分析主要源自於西方兩個理論傳統其一是具有
歐陸色彩的「公民社會」的概念如黑格爾(G. Hegel、馬K.Mark、葛西(A. Gramsci
等學者的論述均屬之;另一個是西方英美等國家「自由主義」理論(Liberalism)的公民社會,是
「公民權」「公民資格」的論證為核心,著眼於維護個人基本的自由權利,使其不受國家任意侵
然而,當前西方學者對於公民社會的定義與界定仍然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為一的共識點是皆
強調公民社會相對於國家所具有的自主性。
()全球化下的公民社會發展:
同樣自 20 世紀中以來,由於全球聯繫不斷擴張,人類生活在全球規模的基礎上發展及全球意
識的崛起國與國、社會與社會公民與公民之間在政治、經濟及社會文化上的緊密互相依存。
綜合言之全球化趨勢已經從根本上改變了社會中的政治與經濟行為模式全球化所可能導致的
疆界化去中心化權力擴散化,對於國家機關的功能與角色亦產生嚴重的挑戰。但它並不是說國
家就無關緊要了反而是國家角色發生了變化跨國組織的興盛非但未讓國家組織消失國家仍保
有經濟、文化與政府事務方面極大的權力,政府活動範圍更將延伸至國際層面。
()全球公民社會與全球治理:
由於全球化促使各國政府治理傳統的模式轉型transformation為全球治理的模式透過全球經濟、
全球生態與全球社會等面向的整合,而走向全球治理(即政治面向的整合),而其關鍵在發展與強化全
球性公民社會作為基礎。廣義的說,治理不但適用於國家的範圍,並且適用於跨國性的國際社會,也就
「全球治理」場域例如學者羅茲(Rhodes)即認為無論是政府機構或是公民社會下的各式公民團體,
都在全球治理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全球化的趨勢下,全球治理模式已經由過往的政府治理、市場
治理轉向成由公民社會(civilsociety)所支持、強調的公民參與公共領域(public sphere)精神的社會治
因此部分學者強調公民社會於當代全球治理環境下的重要性角色認為政府無法獨力領控steering
社會其所作所為只是提供一個行動的架構,讓具有自理能力的社會和經濟行動者能夠去追求他們的目
標。因此,一個有效的民主治理模式,必需依賴一個支持民主的健全公民社會。
二、擬答
「本位主義(departmentalism)」在組織上指只關心己方單位或職位的利益,不考慮其他單位乃
至總體的利益;而在個人上則是指故步自封、毫不考量其他價值與觀點的人員。學者沈(A. Sen)
指出官僚組織因專業分工之需要而進行分權化但在其正面效果之外亦伴隨著負面效應而其
中最嚴重的問題便是「本位主義」,不僅易造成行政機關間橫向協調的失靈、政策資源的浪費、重
解題
答案以正式公告為準
應考
要領
103
初等、關務人員
高普、鐵路、警察
諮詢專線:(02)2331-6611
12/23】晚上 7:00 免費解題講座
交通達人許博士主講
天王名師 主講
王牌講師 主講
複,更可能直接導致政策執行的衝突與失敗。
()本位主義發生的原因:
1.官僚組織運作上的矛盾
由於行政官僚體系是建立在韋伯(M.Weber)所提出的理想型「官僚組織(BureaucraticOrganization」上,
但其實際運作中卻存在兩個矛盾且不相容的
概念:「分權化」(decentralization)與「層級節制」(hierarchy)。由於專業分工的而必須進行的分權化,卻
同時需要一致性規範的層級節制,而這樣的矛盾就會讓官僚組織於運作上產生「本位主義
(departmentalism)」的問題。
2.組織權力與資源的爭奪:
形成本位主義的原因繁多而其中最為重要的因素據相關文獻整理後發現大多仍是出於「權力」(power)
與資源(resources)的考量,因此本位主義往往來自機關及人員於對自身機關、地位與財富名望等因素的
保護考量,以便可爭功諉過,且擴大本身之利益。
3.組織設計僵化、缺乏彈性應變
由於官僚組織強調法規程序的遵行而容易造成行政組織的設計僵化法令束縛嚴重使組織內部
的本位主義高漲,嚴重影響行政機關內部及其與其他機關間的協調與溝通。
()降低本位主義之方:
根本上的作法,即是修正官僚組織過於重視法規程序及層級節制的問題,例如學者海契克(C. Heckscher)
即提出下列的修正方針:
1.運用彈性的原則,不再固守法規,
2.重新設計組織分工方式,避免層級節制與分權化下的矛盾。
3.建立有效的績效評估機制,避免因過度的權力及資源爭奪而導致的機關間競爭
4.改善官僚的生涯規劃,透過工作輪調、進修學習及工作設計等方式,增廣知識與視野,破除狹隘
的我他觀念。
三、擬答
民意調查public opinion poll)係指用抽樣方式,選擇具代表性的人,以調查他們的立場或看法,
並將他們的意見做為全體人民的意見在現行常見的民調方式中「出口民調Exit survey是指在選舉
投票日於投票所出口外,對剛投完票的選民進行面對面的問卷調查,據以收集最接近於母體(選舉人口)
的樣本以進行即時的解釋分析。
()運用上的爭議:
出口民調在美國引起的最大爭議則是 2000 年的美國總統選舉由於 2000 年的總統選舉結果十分
接近佛羅里達州的結果成為最後勝負的關鍵當時由選民新聞服務(Voter News ServiceVNS)的出口民
解題
答案以正式公告為準
應考
要領
103
初等、關務人員
高普、鐵路、警察
諮詢專線:(02)2331-6611
12/23】晚上 7:00 免費解題講座
交通達人許博士主講
天王名師 主講
王牌講師 主講
調結果讓 CBSNBCABCCNN Fox 等電視台都在第 1時間先報導高爾勝利,隨後卻又收回先前的宣
布,並隨即宣布布希勝利,但是又加以收回,最後宣布因為選舉結果太過接近,因此無法判斷。2000
年的預測失誤以及對 2002 年期中選舉的技術性失誤最後使得 VNS 2003 年解散而這個錯誤的預測
過程讓選民新聞服務全面檢討問題所在,並且也引發學術界對相關問題的研究。
()預測的優缺點:
學者歸納民意調查的評斷標準,應注意下列四種特性:
強度兩面向之一,都容易對民調作成錯誤解釋。
而針對出口民調在準確性的評斷由於其能夠直接接觸到實際前往投票的選民,故相對於其他民調方式
來說,會有更高掌握母體的機率,從而增加後續樣本結果分析的準確性。
影響民意的方向或強度。
而針對出口民調在影響力的評斷由於其進行期間在投票時間內故若分析結果提早於投票結束前揭露,
將可能影響部分潛在猶疑的選民對於抔票對象與意願的判斷從而比其他民調方式具有更高的正面及負
面影響力。
進行,其可信度也不高。
而針對出口民調在可行性的評斷由於其需於全國眾多投開票所設點進行,加以直接面對面的接觸可能
降低受訪的意願,故無論在施作成本或運作程序上皆較其他民調方式困難,因而具有較低的可行性。
態度、意向趨勢,並不一定能夠正確反映全體人民的需要,甚至誤
導決策者作出錯誤判斷。因此,使用民調時須謹慎以對,勿作為決策之單一考量。
最後針對出口民調在代表性的評斷,由於出口民調不可能涵蓋每一個投開票地點,因此在進行的地點
時段、受訪樣本等的選取上,皆可能會形成系統誤差 (Systematic Error)的問題等,也會影響到出口民調
的代表性。
四、擬答
所謂權力(power,道爾(R. Dahl)認為,係指「能趨使某人去做他可能不想做的事」,而為達成
此目的,權力自有多重面向之運用」。雖然權力的運用乃是政治體系下各政治能動者(agent)互動關係
的重要關鍵,但並不必然要透過政治力才能取得。雖然傳統菁英論者視權力的運用為理所當然,即於既
存的「權力結構」中,按照階層化的權力關係作安排。然而,道爾(R. Dahl)則以多元主義模式來解釋
民主政治下權力的特質,認為多元的權力在運用上與權威和影響力的概念應有下列區分:
()權力與權威之概念區分:
基本上道爾的多元主義模式將重點放在權力的運用(權力互動)而非來源(權威)例如道爾認為最
基本的「初始觀念」primitive notion)即為「A能促使 B去做他原來不想做的事」,牽涉到人際間的權
力互動關係而重視在此依互動關係中參與者的角色特質與彼此間權力上優勢劣勢的「控制行為」
解題
答案以正式公告為準
應考
要領
103
初等、關務人員
高普、鐵路、警察
諮詢專線:(02)2331-6611
12/23】晚上 7:00 免費解題講座
交通達人許博士主講
天王名師 主講
王牌講師 主講
()權力與影響力之概念區分:
由於權力可能以各種不同的型態而存在即使是經濟力量或政治職務的占有也只是許多型態中的一
種。因此道爾認為,任一民主社會也將同時存在相互制衡的多元勢力,儘管某些團體在特定領域的影響
力較大,但也沒有任何一個團體在民主政治之下,可以壟斷所有各種不同型態的資源。例如,工會組織
儘管人多勢眾,但卻常因輿論的壓力,而使其無法在民主社會中得到所有的要求。因此,儘管團體大小
或資源多寡儘管存在客觀的差異,在其在社會中的影響力卻必然是分散的。因此,團體與團體間並無常
態性的階層性統屬關係而為一種競爭性的平行關係彼此間乃是由『永無止境的交易妥協程序』 (endless
process of bargaining)
()結論:
R. Dahl利用多元主義模式來解釋民主政治下權力的特質認為民主多元社會中充滿各
種不同利益與觀念的競爭使權力廣泛地分佈於該社會所有成員當中並且成為公共政策過程的主
要動力。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