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 農田水利招考 不分職等 共同科目 測量學概要 試卷

pdf
438.02 KB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97 年農田水利會新進職員聯合統一考試試題
應試類科:工程人員 科目名稱:測量學概要
壹、選擇題:(請選擇 1個最適當之答案,共 30 題,每題 2分,答錯不倒扣)
1.平面測量測區範圍大小一般以(1)100km
2
(2)200km
2
(3)300km
2
(4)400km
2
為限。
2.測量所得數據其誤差總值為測量次數累積數即誤差與觀測次數成比例此種觀測誤差為(1)系統
誤差(2)錯誤(3)偶然誤差(4)較差。
3.水準儀之視準軸校正主要在使視準軸與水準軸平行一般採用校正方法為(1)半半改正法(2)二次縱轉
(3)木樁校正法(4)對向水準校正法。
4.利用水準儀進行高程測量時已知 B點高程為 100m水準儀對 B點水準尺讀數為 2m未知點 A
之水準尺讀數為 4m,則儀器高(視準線高程)(1)102m (2)98m (3)104m (4)96m
5.縱斷面水準測量測繪所得之縱斷面圖,一般採縱向比例(1:100)較橫向比例(1:1000)大,其主
要考慮因素為(1)易於掌握施工基面高程(2)易於瞭解路線之地形高低起(3)易於計算挖填方(4)易於
研判設計坡度。
6.附合(展開)導線之水準測量,已知起始水準點 A之高程為 180m終點水準 B之高程為 200m
後視(B.S)讀數之總和為 15m,閉合差 0.2m則前視(F.S)之讀數總和為
(1)34.8m(2)-34.8m(3)5.2m(4)-5.2m
7.經緯儀主要軸為直立軸 VV、水平軸 HH、視準軸 ZZ 及水準軸 LL,則其裝置需符合之基本幾何關
係為(1)VVZZ LLHH(2)VV//HH ZZLL(3)以上皆是(4)以上皆非。
8.水準儀置於 AB兩點間應用水準儀對 AB兩點水準尺進行視距測量由於下絲為汽車所阻擋,
僅測得 A點上中二絲讀數分別 4.3m 3.5m由於上絲為樹葉所阻擋僅測 B點中下二絲
讀數分別為 2.3m 1.4m,則 AB兩點間之平距為(1)170m(2)255m(3)340m(4)410m
9.利用內調焦式經緯儀進行視距測量,則傾斜地視距測量較水平地視距測量須多修正
(1)cos
2
α(2)sin2α(3)cosαsinα(4)sin
2
α
10.某一導線邊長為 100m測距誤差為 2cm則其對應精度之測角誤差約為(1)21(2)25(3)31(4)41
11.利用經緯儀觀測一多邊形之 12 個內角得內角總和為 1800°1020則此閉合導線之角度閉合差
(1) 1020(2)1020(3) 510(4)510
12.某一閉合導線,經測量後計算得縱距閉合差為 4cm,橫距閉合差為 3cm,則其導線閉合差
(1) 7 cm(2)3.5cm(3)5cm(4)7cm
13.某一比例尺為 1:1000 之地形圖,兩相鄰等高線距離為 20cm,已知其坡度為 5%,則其等高距為
(1)5m(2)10m(3)15m(4)20m
14.以捲尺量測一段距離 4經計算其剩餘誤差分別為-0.01m0.02m-0.04m0.06m則其或是誤
差為(1)±0.01m(2) ±0.02m(3)±0.03m (4)±0.04m
15.當河川支流匯入主流時,其所呈現之等高線圖形為(1)U (2)V (3)T (4)M 型。
16.測量時須顧及地球曲率者為(1)平面測量(2)大地測量(3)導線測量(4)路線測量。
17.測量之精度,一般係以(1)中誤差(2)或是誤差(3)平均誤差(4)真誤差 表示。
18.下列何者不是測量基本定點的方法?(1)三邊測量(2)支距測量(3)三角測量(4)地形測量。
19.測量寬河兩岸兩點之高程差應實施(1)逐步水準測量(2)對向水準測量(3)橫斷面水準測量(4)面積水
準測量。
20.一測線之方位角為 60°,則其反方位角為(1)300°(2)170°(3)180°(4)240°
21.直線 AB 之方向角為 N30°E,則直線 BA 方位角為(1)30°(2)210°(3)150°(4)330°
續接反面
1
0h
ii
=
22.下列高程測量何者精度最高?(1)氣壓高程測量(2)視距高程測量(3)直接水準測量(4)三角高程測量。
23.於一傾斜地作視距測量設標尺夾距為 l垂直角為 αK為乘常數C為加常數則平 D計算
公式為(1)D=K/2l cos2α+Ccosα (2) D=K/2l sin
2
α+Csinα (3) D=Klcos
2
α+Ccosα
(4) Kl cos2α+Csinα
24.何謂二差?(1)差與(2)球面差與折光(3)氣差與(4)折光差與閉合差。
25.導線選點之優先考量為何?(1)前後(2)望良好(3)邊長相(4)便測圖。
26.導線 OA 之方向角為 N30°EOC 之方向角為 S30°E,則 AOC 之角度為
(1)60°(2)90°(3)120°(4)150°
27.高度不等之兩等高線(1)定相(2)相垂(3)相平行(4)
28.測量曲線支距法中,測定最準的是(1)中距法(2)線支距法(3)延弦偏距法(4)支距法。
29.界址測量以何種方法最為便?(1)線法(2)交會(3)支距法(4)半導線法。
30.GPS 定位測量是利用何種原理求得地面點位?(1)角距交會(2)交會(3)前方交會(4)
交會法。
、計算與答題(40 )
直接水準測量原理為於i站整平校正誤的水準儀附圖,後視水準尺
i
b
讀數(m)減掉前視
水準尺
i
f
讀數(m)
() 繪圖說明第 i水準尺
i
h
高程差(m)
iii
fbh
=
(5 )
() 承第()題,不計重力情況下,列式並敘述任線水準高程差之總和應為:
(5)
二、 如下圖所示的平面直角橫縱標系統,從左到右,點 1與點 2
),;,(
2211
NENE
已知
控制點,導線點 3尚待求定。中間測2立的水平角度測量結果
θ
立的點 2
3間距離測量結果
23
() 一方面標註輔助線,並另方面列算式以得23之方位角。(5 )
() 試寫出3
),(
33
NE
定式。(5 )
三、形水,測得其半 R 之觀測量及中誤差為 20.10 ± 0.03 m試求圓形水積之最或
是值及中誤差(10 )
一水平度,其主尺之最小刻劃1’今欲設置一標尺,使其最小讀數為 6”,應如何
設置,繪圖並說明之。(10 )
2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