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必要時,應辦理何種徵收?(A)塗銷徵收 (B)廢止徵收 (C)撤銷徵收 (D)收回徵收。
24. 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何處設立土地徵收補償費保管專戶,保管因受領遲延、拒絕受領或不能受領之補
償費?(A)法院 (B)地政事務所 (C)內政部 (D)國庫。
25. 地籍圖重測之後,土地所有權人認為結果有錯誤,得於公告期間內,向該管地政機關:(A)聲請地籍圖重測(B)
聲請複丈(C)聲請調處(D)聲請地籍調查。
26. 依據土地徵收條例之規定,被徵收土地或土地改良物之所有權人,對於其土地或土地改良物之權利義務,於何
時終止?(A)於土地徵收審議委員會核准徵收案件 (B)於直轄市或縣(市)政府徵收公告期滿時 (C)於應受之補
償費發給完竣之時 (D)於直轄市或縣(市)政府接到徵收案件核准通知之時。
27. 依據土地徵收條例之規定,土地權利關係人對於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之土地徵收公告有異議時,應在公告
期間內向哪一個機關提出書面異議?(A)中央主管機關 (B)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 (C)地政事務所 (D)行政
法院。
28. 依據平均地權條例之規定,持有土地年限超過四十年以上者,就其土地增值稅超過原本最低稅率部分減徵多
少?(A)百分之四十 (B)百分之三十 (C)百分之二十 (D)百分之十。
29. 登記人員或利害關係人,於登記完畢後,發現登記錯誤或遺漏時,依法應申請上級機關查明核准辦理下列何種
登記?(A)更正登記 (B)變更登記 (C)塗銷登記 (D)限制登記。
30. 依據土地法之規定,聲請為土地權利變更登記時,應由權利人按何種地價之千分之一比例,繳納登記費?(A)
公告地價 (B)申報地價 (C)公告土地現值 (D)市價。
31. 地政機關所收登記費,應提存多少比例作為登記儲金,專備登記損害賠償之用?(A)千分之十 (B)千分之二十
(C)百分之十 (D)百分之二十。
32. 依據土地法之規定,直轄市或縣(市)地政機關為處理不動產之糾紛,應設立何種委員會?(A)不動產糾紛調查
委員會 (B)不動產爭議審查委員會 (C)不動產爭議仲裁委員會 (D)不動產糾紛調處委員會。
33. 依據土地法之規定,共有土地或建築改良物,其處分、變更及設定地上權,若其共有人應有部分合計逾多少比
例,則其人數可以不於計算?(A)五分之三 (B)四分之三 (C)三分之二 (D)二分之一。
34. 依據平均地權條例之規定,依法徵收之土地為出租耕地時,除由政府補償承租人為改良土地所支付之費用,及
尚未收穫之農作改良物外,並應由土地所有權人,以所得之補償地價,扣除土地增值稅後,餘額之多少的比例,
補償耕地承租人?(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四分之一 (D)五分之一。
35. 土地為信託財產者,於信託關係存續中,以何人為地價稅或田賦之納稅義務人? (A)委託人 (B)受託人 (C)
代理人 (D) 受益人。
36. 施行區段徵收時,在補償地價部分,如經土地所有權人之申請,得以徵收後可供建築之土地折算抵付,請問這
類土地稱之為: (A)抵費地 (B)抵充地 (C)抵償地 (D)抵價地。
37. 依據平均地價條例規定,因信託行為成立,而於委託人與受託人間移轉土地所有權者,其土地增值稅應如何課
徵? (A)不課徵 (B)減徵百分之十 (C)減徵百分之二十 (D)減徵百分之三十。
38. 作農業使用之農業用地由繼承人承受者,其土地之價值免徵遺產稅,但承受人自承受之日起五年內,未將該土
地繼續作農業使用且未在有關機關所令期限內恢復作農業使用,應追繳應納稅賦。但有下列何種情形,不在此
限?(A)該承受土地贈與移轉登記給配偶 (B)該承受土地被法院拍賣移轉登記給他人 (C)該承受土地依法被徵
收 (D)以上皆是。
39. 依據農業發展條例第十二條規定,農業用地之變更,有下列何種情形之一者,得免繳交回饋金?(A)私人興辦
之公益性設施 (B)縣(市)政府興辦之農村建設 (C)興辦之設施位於內政部公告為嚴重地層下陷地區 (D)縣(市)
主管機關所定偏遠地區。
40. 人民對於行政機關之行政處分,認為違規或不當,致其權利或利益遭受損害時,經由原處分機關請求撤銷或變
更原處分之救濟方法為:(A)請願 (B)訴訟 (C)訴願 (D)申訴。
貳、申論題
(共 2 題,每題 25 分)
一、試分別說明土地重劃及區段徵收之意義,並依土地法之規定分別說明其適用之範圍。
(25 分)
二、A 地政事務所依法辦理甲、乙二人相鄰土地之地籍圖重測,問:(25 分)
(一)設甲、乙二人均未依 A 地政事務所通知之期限內自行埋設界標並到場指界,則該所應如
何予以施測?
(二)設甲、乙二人因埋設界標或到場指界而發生界址爭議時,應如何解決?
(三)設甲於地籍圖重測結果公告後始知面積減少若干平方公尺,其應如何救濟?
(四)設甲、乙二人對地籍圖重測結果均無異議,則 A 地政事務所應如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