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 高普考 普通考試 一般民政 政治學概要 試卷

pdf
735.43 KB
3 頁
Administrator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鼎文公職
【參加免費解題活動,即送課程折價券 200 元】
答案以正式公告為準
詳情請洽鼎文公職網
www.ting-wen.com
02-2331-6611
100 高普解題講座
時間 等級 考科 講師
7 18 () 19:00 普考 電子學
7 19 () 19:00 高普 法學知識、移民與戶籍法規、勞工行政與立法
7 20 () 19:00 高普 圖資 陳琲潔
7 21 () 19:00 高普 政治學、勞資關係、勞工行政
7 22 () 19:00 高普 運輸學、運輸管理、交通行政、運輸經濟 許博士
7 24 () 19:00 高普 行政學、現行考銓制度
7 25 () 18:00 高普 社會研究法、社會政策、社會工作
A
B
A
C
B
D
B
C
B
D
鼎文公職
【參加免費解題活動,即送課程折價券 200 元】
答案以正式公告為準
詳情請洽鼎文公職網
www.ting-wen.com
02-2331-6611
100 高普解題講座
時間 等級 考科 講師
7 18 () 19:00 普考 電子學
7 19 () 19:00 高普 法學知識、移民與戶籍法規、勞工行政與立法
7 20 () 19:00 高普 圖資 陳琲潔
7 21 () 19:00 高普 政治學、勞資關係、勞工行政
7 22 () 19:00 高普 運輸學、運輸管理、交通行政、運輸經濟 許博士
7 24 () 19:00 高普 行政學、現行考銓制度
7 25 () 18:00 高普 社會研究法、社會政策、社會工作
A
C
B
C
B
D
B
A
D
C
D
C
D
C
D
鼎文公職
【參加免費解題活動,即送課程折價券 200 元】
答案以正式公告為準
詳情請洽鼎文公職網
www.ting-wen.com
02-2331-6611
100 高普解題講座
時間 等級 考科 講師
7 18 () 19:00 普考 電子學
7 19 () 19:00 高普 法學知識、移民與戶籍法規、勞工行政與立法
7 20 () 19:00 高普 圖資 陳琲潔
7 21 () 19:00 高普 政治學、勞資關係、勞工行政
7 22 () 19:00 高普 運輸學、運輸管理、交通行政、運輸經濟 許博士
7 24 () 19:00 高普 行政學、現行考銓制度
7 25 () 18:00 高普 社會研究法、社會政策、社會工作
一、
答:【參閱政治學(含概要)5A19,頁 150
政黨與利益團體:
組織的不同:
政黨往往具有廣泛且永久性的組織,以獲得全民的擁護為職志,故須將民意匯整為一,務求面面俱到。
利益團體其組織多為局部性,通常只能得到共同利害關係者的支持,活動幅度小。
目的之不同:
政黨的目的在經過選舉程序以獲得執政的地位故致力於甄選培育政治人員並助其當選公職且於執
政黨中其黨綱為施政的重要依據。
利益團體則不推舉自己的公職候選人,只求透過合法程序以影響政府政策的形成和執行,以達其利益。
政黨與利益團體的關係:
分工關係利益團體雖不重在執政地位的取得但對政黨提名的候選人利益團體常不遺餘力地擔任助選員
的角色;從而政黨在制定公共政策時,往往受到利益團體的影響甚大。
政黨與利益團體之交織性:
在多元民主國家中若強調分權政黨紀律不佳及工商高度發達的國家,利益團體甚具影響力政黨黨綱
須獲得具有衛星地位之利益團體的支持。
在多黨制的國家中,政黨與利益團體的功能則相當重疊,而不屬於政黨的利益團體大多較弱。
若一個利益團體中有成員參加公職人員選舉而取得政治職務時其不能認定此利益團體即為政黨此須先行探
究此利益團體存在的作用及目的,另從政黨的定義來解釋從上述利益團體與政黨的不同來看政黨的目的是
為了取得執政最終希望得以組織政府然而利益團體的目的僅止於為本身利益及目標實現從學者蘭尼(Ranney)
針對政黨的定義可見其認為「政黨是自主的有組織集團從事候選人的提名與競選以期最後能獲得並施行
對政府人事與政策的控制故若僅從利益團體中成員取得政治職務認定其為政黨則不夠嚴謹,是否為政黨
因從多面向去觀察。
二、
答:【請參閱政治學(含概要)5A19,頁 181
廣義的公民投票即人民對公共事務直接選舉的過程,包括罷免、創制、複決等權利。其類型包括:
公民投票(Plebiscite:涉及國家主權歸屬的一種投票,具有國際法的效力。例如魁北克的獨立公投及歐洲
各國是否加入歐盟等。
複決(Referendum:即公民重新決定國會通過的法案是否生效的投票。除了普通立法之外,亦可對憲法的
修正案為之,使憲法更具正當性,例如法國、日本即有此類公投。
創制(Initiate:即人民經由連署而提出法案以制定法律。提出原則者稱「間接創制」,提出詳細條文者稱為
「直接創制」
罷免Recall國民對於不適任的公職人員可在其任期屆滿之前採取公民投票予以罷免之唯此一制度應在
單一選區內行使較能符合「選罷合一」的原則。
公民投票雖對民主政治有一定的作用,但其並非毫無缺點,故各自有贊成與反對的一方,以下說明之:
贊成者的理由:
符合國民主權的原則,使地方與全國的民眾都有權決定國家之政務。
可解決重大爭議,例如憲政危機即可藉由公投來解決。
可以強大民意監督行政與立法機關。
可解決政治僵局
反對者的理由:
容易導致民粹多數暴力。
造成社會分裂,例如:魁北克的獨立公投每每造成緊張的氣氛。
政客推卸責任而濫用公投,將問題簡化,公投易將問題簡化為正、反兩個選項,相較於國會的討論折衝,
較缺乏妥協的機制。
欠缺協商,公投是個零和遊戲。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