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外交領事人員及
外交行政人員、民航人員及原住民族考試試題
※注意: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請以藍、黑色鋼筆或原子筆在申論試卷上作答。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代號:
頁次:
-
一、一位比較教育研究者蒐集了世界地理區域的國民所得發展情形,並試著
要以此資料進行比較研究。請回答以下問題:
若以表中資料來看,它屬於 Bray 與Thomas(1995)所提出多層次國
際比較教育中,那一種比較單位(unit)的分析?表中看出這 18 年來
國民所得差距最大及最小是在那一個地區?(6分)
如果以這種比較單位進行分析,研究者最應注意那些重點?(6分)
運用這種比較的分析單位,它的優點及限制各有那些?(13 分)
表:2000年至2018年各地理區域的國民所得情形 單位:美元
地區/年代 2000 2006 2012 2018 差距
阿拉伯地區國家 4907.18 5628.27 6291.07 6508.75 1601.57
東亞與大洋洲國家 5329.67 6631.01 8380.54 10538.82 5209.14
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 7526.33 8345.66 9523.29 9613.64 2087.30
北美洲國家 44089.74 48993.13 49910.94 55043.52 10953.78
薩哈拉非洲國家 1227.74 1453.91 1641.14 1681.38 453.64
歐洲國家 34868.83 37747.49 37771.87 40787.50 5918.67
中歐及白俄羅斯聯邦 8296.70 11127.06 12787.78 15881.61 7584.90
二、過去女性社會地位較男性低,接受教育機會較男性少,產生女性教育機
會不均等。近年來各國教育擴充,女性接受教育機會提高,已縮小兩性
教育在學率差距。在國際比較教育上,有不同理論可以解釋此現象,請
舉五個理論來說明,近年來兩性教育在學率差距縮小的原因。(25 分)

代號:
頁次:
-
三、一位比較教育研究者以全球 62 個國家的平均國民接受教育年數及國民
所得進行分析,運用空間散布,X軸為教育年數,Y軸為各國的平均國
民所得,各國的散布情形如圖所示。圖中的斜直線為迴歸分析所產生的
最適迴歸直線。請回答以下問題:
請說明這兩個變項之間的關係,以及在迴歸直線以上與以下的國家的
意義,請各舉一個國家來說明兩者變項之間的意義。(15 分)
請指出,運用這種方式進行比較教育研究的優點與限制。(10 分)
圖2018 年62 個國家的教育年數與平均國民所得之散布狀況
四、請試述下列名詞之意涵:(每小題 5分,共 25 分)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教育 2030」(Education 2030)
比較教育學者 E. H. Epstein(1939~)
世界系統理論(World System Theory)
教育收益率(Education to Return)
免許狀
教育年數
R2線性(L) = 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