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注意: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代號:
頁次:
-
作答過程中可能利用到下列指數數值:
1.0
e=0.90;2.0
e=0.82;3.0
e=0.74;4.0
e=0.67;5.0
e=0.61;
6.0
e=0.55;7.0
e=0.50;8.0
e=0.45;9.0
e=0.41;0.1
e=0.37
一、從漁獲中取樣來測量魚類樣本的個體體長。假設 c
L為50%被捕獲的體長
(length of fish 50% caught,c
L:公分),可以估得系群被捕獲個體中大於
c
L的平均體長(mean length of fish longer than c
L,
:公分)。假如我們
已經估得該系群的成長係數(von Bertalanffy growth coefficient,
:/年)
和理論極限體長(asymptotic length,
L:公分),則該平均體長和該系群
的總死亡係數(instantaneous total mortality coefficient,
:/年)有下列的
關係:
c
LL LL
KZ ,此一方程式稱為Beverton and Holt
equation
(Beverton and Holt, 1956),是採用體長別資源評估估計總死亡係數的方
法之一。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在定期的漁獲查核時發現某漁獲種類的
小型魚變多了。在回顧過往研究該魚種的成長係數為K=0.1/年,極限體長
為
L
公分。和調查資料推估,相對上,該系群在輕度開發時,其取樣
平均體長為
公分;在重度開發時,其取樣平均體長為
公分。
假設50%被捕獲的體長為 c
L=10公分,請推估該系群在兩種不同程度開
發下,資源量下降百分率(reduction percentage,
)為何?(10分)
請說明魚類系群的開發,由輕度捕撈發展成較為重度捕撈時,其總死亡
率和平均體長變化如何?為什麼?(10分)
二、有一虛擬週期性漁業每一星期開放捕撈前三天(關閉後四天)。假設在第
一週的第一天估得在漁場有10,000尾魚,而且估得自然死亡(instantaneous
natural mortality coefficient)為0.7/週和捕撈這10,000尾魚的漁獲死亡
(instantaneous fishing mortality coefficient)為1.4/週。請估計:
第一週開放三天的捕獲量(catch)。(10分)
第二週開放的第一天的捕獲量。(10分)
第三週開放的第三天的捕獲量。(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