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以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一、解釋名詞:(每小題 5分,共20 分) 
邊緣成長率(marginal increment) 
漁獲曲線(catch curve) 
可轉換漁獲配額(individual transferable quota) 
開發率(exploitation rate) 
二、請問運用單位加入生產量模式(yield  per  recruit  models)時,有那些資料從漁業獲
得?那些來自該系群的生物性質資料?(20 分) 
三、請敘述漁業資源管理的具體方法有那些?(20 分) 
四、今欲調查某海域某魚種資源量,研究人員將該海劃分為形狀與大小相同的 9個小海
區,然後不歸還取樣,從中隨機選取 3個小海區,調查 3個小海區該魚種的資源量
分別為 22  × 103尾、20  × 103尾及 18  × 103尾,如下圖。假設該魚種資源平均分布
於9個小海區,試估算該海域該魚種, 平均密度 
 ?(3分) 平均密度變方
   
  ?(7分) 全海域資源量 
 ?(3分)及 全海域資源量變方    
  ,(7分)
請分別寫出計算式與正確答案。 
五、臺灣沿近海漁業資源日漸減少,因此行政部門嘗試進行臺灣栽培漁業示範區的選址。
所謂栽培漁業是結合水產繁養殖、漁業資源管理及海洋工程等方面之科技,經由育
種、繁養殖、中間育成、種苗放流、漁場環境改善及資源管理等人為措施,以達到
增加漁業資源及改善漁業生產之目標。您是漁業資源管理者,請您研判並舉臺灣沿
近海一個地點(例子),就該地點可以入選為示範區詳細的軟體與硬體條件一一條
列說明。(2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