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注意: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代號:
頁次:
-
一、蒐集魚類體長資料是漁業資源研究一項相對簡單又重要的工作。請詳述
蒐集體長資料在資源研究上的用途;(15 分)在漁市場蒐集體長資料時
應注意的資料代表性問題。(10 分)
二、請說明何謂預警措施(precautionary approach)?(5分)並說明兩種生
物參考點(biological reference points)的意義。(5分)這個概念的興起
主要是因漁業現實環境是動態的,充滿必須面對的各類型「不確定性」
(uncertainty)。請列舉說明需注意的「不確定性」有那些來源?(15 分)
三、太平洋黑鮪資源量在 2010 年代曾降到歷史低點,引起國際社會對資源
可能崩潰的擔憂,而要求即刻強化管理措施。而近幾年在嚴格配額管制
下,資源已快速恢復。請以此為例,說明漁業資源的補償(compensation)
作用及國際關切的逆補償(depensation,或負補償)作用的意義,以及造
成逆補償的原因。(25 分)
四、為瞭解一個魚類系群的資源變動,研究者常需要估算該魚種的「資源指
標(abundance index)」。請說明:
漁市場該魚種的卸售資料(landing data)能否當作資源指標(必須說
明原因)?(5分)
一般商業漁業是依據業者提供的何種資料來計算資源指標?必要的
四項資料為何?(5分)
有無必要分漁業計算(必須說明理由)?(5分)
依據業者提供的資料所計算出來的原始指標需經過什麼樣的處理過
程?請說明理由及常考慮之因子與方法。(1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