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年 地方特考 三等 交通技術 運輸規劃學 試卷

pdf
108.63 KB
2 頁
win7 2007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06年特種考試地方政府公務人員考試試題 代號:32270
33970 全一張
(正面)
等別 三等考試
類科 交通行政、交通技術
科目 運輸規劃學
考試時間 2 小時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請接背面)
一、都會區內與城際間的旅運需求特性不同,請就旅次發生、旅次分布、運具分配及交
通量指派四方面說明其差異。25 分)
二、個體旅運需求模式是透過訪問個人得到的資料為基礎,進行建立模式與分析。以個
體羅吉特模式(Logit Model)為例,其問卷方式有顯示性偏好(Reveal Preference
與敘述性偏好Stated Preference兩種其應用上之優缺點為何?請說明之25 分)
三、請以使用者均衡的交通指派方法計算下列各題:(每小題 5分,共 25 分)
路網如上圖一
路段旅行成本函數為:
11 59 fC += 22 59 fC +=
33
10 fC =44 10 fC =
式中 i
f為路段 i的車流量、 i
C為路段 i的旅行成本,路徑 1含路段 1和路段 4,路
2含路段 3和路段 2
試求均衡後的路段流量及旅行總成本。
路網如上圖二
路段旅行成本函數為:
11 59 fC += 22 59 fC +=
33
10 fC =44 10 fC =55 10 fC +=
式中 i
f為路段 i的車流量、 i
C為路段 i的旅行成本,路徑 1含路段 1和路段 4,路
2含路段 3和路段 2、路徑 3含路段 3、路段 5和路段 4
試求均衡後的路段流量及旅行總成本。
圖二路網是圖一路網增建路段 5,試比較
之結果分析此規劃之特性。
請提出經驗法則規劃之建議。
請提出系統性規劃之建議。
圖一 圖二
106年特種考試地方政府公務人員考試試題 代號:32270
33970 全一張
(背面)
等別 三等考試
類科 交通行政、交通技術
科目 運輸規劃學
四、A鎮與 B城市中心的運具選擇有鐵路、開車至車站 B搭乘鐵道(開車轉運)和開車
三種選擇。基年旅次量從 15,000 成長至未來年旅次 22,500,則各種路徑旅次分配和
旅行時間如下表所示,而這三種路徑每一段路之間的旅行時間如下圖中括號所示,
前者為基年旅行時間,後者為未來年旅行時間,旅行時間之計算方法以基年自行開
車路徑為例開車旅行時間即為一般道路時間+快速道路時間+停車時間+步行時間為
7511+47+12+5=75。很顯然隨著旅次的增加,城際間的旅運服務水準明顯下降,
請依表和圖上資訊分析關鍵因素為何?應如何改善以提升服務水準?(25 分)
運具 基年 未來年
旅次 旅行時間(分) 旅次 旅行時間(分)
鐵路 4,000 65 8,000 70
開車轉運 5,000 65 7,000 90
開車 6,000 75 7,500 115
總旅次 15,000 22,500
圖中括號內表示基年旅行時間與未來年旅行時間(基年/未來年)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