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21240
頁次:4
-
3
8 下列那一項非國際會計準則禁止採用後進先出法的理由?
與一般實體存貨流動不符
後進先出法使期末存貨按早期進貨成本衡量,不代表存貨之現實成本,在大部分通貨膨脹情況下,低
列了流動資產和流動比率
在通貨膨脹情況下,後進先出法雖彌補了傳統會計中損益中含有營業損益和持有利益,但是這是透過
一種不切實際的成本流動假設而做到的
後進先出法的會計處理過於保守
9 丁公司採用應收帳款百分比法估列呆帳,X4 年期初應收帳款及備抵呆帳分別為借餘$58,000 及貸餘
$2,900。當年度賒銷$200,000,賒銷退回$10,000,賒銷帳款收回$204,000。另沖銷應收帳款$4,000,其中
$1,600 再收回。試問 X4 年年底應提列之呆帳金額為多少?
$1,500 $1,580 $1,680 $2,000
10 丙公司帳上銀行存款餘額為$32,000,收到銀行對帳單後檢視發現:銀行代收款項$5,800、流通在外未兌
現支票$12,000、銀行收取手續費$3,500、在途存款$8,500、公司開立支付貨款之支票$1,950 銀行已正確付
款,但公司帳簿中誤記為$9,150。經編製銀行存款調節表後銀行存款餘額相符無誤,試問銀行對帳單上的
銀行存款餘額為多少?
$23,600 $30,600 $38,000 $45,000
11 甲公司本年 12 月1日以現銷方式將成本$150,000 之存貨以$200,000 賣給乙公司,甲公司並簽約言明於
3個月後,按$206,000 將該批存貨買回,甲公司會計處理採用永續盤存制,有關此項交易下列敘述何者正
確?
出售存貨時,甲公司應認列銷貨成本增加與減少存貨$150,000
買回該批存貨時,應認列存貨增加$206,000
出售時,甲公司對該批交易需同時認列增加$200,000 收入及負債
售價與再買回價格之差額,應在出售和在買回期間內攤銷為利息費用
12 甲公司 X3 年進貨$750,000,進貨折扣$9,500,進貨運費$12,000,期末存貨$47,500。當年銷貨收入$880,000,
銷貨折扣$25,000,銷貨運費$30,000。若銷貨毛利率為 12%,試問甲公司 X3 年期初存貨為多少?
$21,000 $22,000 $46,400 $47,400
13 甲公司 X5 年比較資產負債表顯示機器設備期初$620,000,期末$700,000,當年僅購買一新設備成本
$250,000 及處分一舊設備,處分機器設備利得$8,000,處分收現$80,000。若當年機器設備—累計折舊淨
增加$15,000,試問甲公司採間接法從淨利計算營業活動之現金流量時,應加回之折舊費用為多少?
$87,000 $98,000 $113,000 $185,000
14 甲公司對不動產、廠房及設備一律採直線法提列折舊。X4 年3月1日購買 1棟商辦大樓,成本為
$1,500,000,相關稅捐及交易成本為$60,000,估計耐用年限為 50 年,無殘值。甲公司決定將大樓出租以
賺取租金收益,當年度總共發生仲介佣金費用$12,000 及租金收入$100,000。甲公司投資性不動產採公允
價值模式處理,年底 12 月31 日該商辦大樓的公允價值為$1,580,000,試問此商辦大樓對甲公司之本期綜
合利益影響為何?
增加$62,000 增加$82,000 增加$88,000 增加$108,000
15 乙公司目前速動比率為 1.25,試問下列那一個交易會使速動比率變大?
預收貨款 預付保險費 應收帳款收現 應付帳款付現
16 如果當年度應付帳款是淨增加,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應計基礎之收益低於現金基礎之收益 應計基礎之收益高於現金基礎之收益
應計基礎之費用低於現金基礎之費用 應計基礎之費用高於現金基礎之費用
17 丙公司 X6 年採間接法計算出來自營業活動之現金流量淨增加$42,000,當年度丙公司專利權攤銷$800、
應收帳款淨增加$1,500、應付帳款減少$3,300、出售設備利得$5,200、存貨減少$900、現金購買供營業使
用新設備$10,000、提列折舊費用$2,100、交易目的之金融資產增加$2,600。就以上相關資料計算丙公司
X6 年之本期淨利為何?
$43,000 $48,200 $50,800 $58,200
18 下列有關國際會計準則 19 號公報員工福利之會計處理之敘述,何者錯誤?
短期員工福利包含在職員工薪資、社會安全提撥、帶薪年休及帶薪病假,以及非貨幣性福利等
退休金會計處理則視退職後福利計畫採用確定提撥制或確定福利制而有所不同
確定福利計畫中之資產負債應按公允價值表達,且資產負債應分別以總額列示,不得互抵
確定福利計畫下之退休金相關負債稱為確定福利義務現值,係指在不扣除任何計畫資產之情況下,為
清償當期及以前期間員工服務所產生預期未來支付義務之現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