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年公務、關務人員升官等考試、106年交通
事業鐵路、公路、港務人員升資考試試題 代號:21260 
21560  全一張
(正面)
等級:薦任 
類科(別):財稅行政、會計
科 目:財政學 
考試時間:2小時 座號: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請接背面) 
 
 
甲、申論題部分:(50 分)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申論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請以藍、黑色鋼筆或原子筆在申論試卷上作答。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一、根據財政學理論,政府介入私人市場可能提升效率與公平,舉例說明五種不同介入
市場的方式。(25 分) 
二、所得稅為我國重要租稅項目,占政府財政收入之比例相當高,說明課徵所得稅的優
缺點。(25 分) 
乙、測驗題部分:(50 分)  代號:6212 
本測驗試題為單一選擇題,請選出一個正確或最適當的答案,複選作答者,該題不予計分。 
共25 題,每題 2分,須用 2B 鉛筆在試卡上依題號清楚劃記,於本試題或申論試卷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1 在完全競爭市場組成的經濟體系內,符合全面效率(overall efficiency)的條件為: 
消費者的財貨邊際替代率之總和等於財貨的邊際轉換率 
財貨的價格比等於財貨的邊際轉換率 
財貨的價格比等於財貨的邊際技術替代率 
生產要素的價格比等於財貨的邊際替代率 
2 在完全競爭市場下,下列有關負外部性(negative externality)的敘述,何者錯誤? 
政府可考慮課徵庇古稅(Pigouvian tax)以矯正市場失靈 
會造成市場決定的數量超過社會最適的數量 
會造成社會福利的損失 
會造成免費享用者的出現 
3 某一具自然獨占的公營事業,在面對負斜率的需求曲線,當其分別採 P=MC、P=AC、MR=MC 不同訂價策略時,
其所可獲得的利潤分別為 A1、A2、A3。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1>A2>A3 A3>A2>A1 A1>A3>A2 A3>A1>A2 
4 我們關心「外部性」問題主要是因為: 
外部性會造成所得分配不均 外部性會造成市場不效率 
外部性必會使相關消費行為過量 外部性會使市場萎縮 
5 假設社會跨期消費的無異曲線為 U(C1,C2)=C1+0.8 C2,若政府採取社會時間偏好率作為公共支出計畫案的折現
率,則第二期消費的折現因子(discount factor)應為何? 
0.8 1.25 0.2 1.8 
6 皮寇克(A.T. Peacock)與魏斯曼(J. Wiseman)指出,中央政府的公共支出成長率較地方政府公共支出成長率有
較高的趨勢,即為: 
行政裁量效果(administrative discretion effect) 集中效果(concentration effect) 
檢查效果(inspection effect) 位移效果(displacement effect) 
7 若公共生產政策的受益者獲利潛在足以補償受害者,同時受害者不能藉由彌補受益者改變政策而獲益,則該公共
生產政策以生產角度而言是一種社會改善。這就是所謂的: 
柏瑞圖準則(Pareto criterion) 席克斯準則(Hicks criterion) 
賽托夫斯基準則(Scitovsky criterion) 卡爾多準則(Kaldor criterion) 
8 如果政府建設一座公園,可以讓市民得到休閒利益 3,000 萬元,同時創造就業機會,增加勞工所得 1,000 萬元,
另外需要耗費物資成本 500 萬元。若不考慮勞工的機會成本,依以上資料可知建設該公園的淨利益為何? 
3,500 萬元 3,000 萬元 2,500 萬元 1,500 萬元 
9 若一社會選民面對 x、y、z三個不同議案的偏好排列順序,分別為: 
x>z>y有36%的選民 
y>x>z有33%的選民 
z>y>x有31%的選民 
若採記點投票(Borda rule),每位投票者依個人偏好將議案排列順序,最高者給 3點,依序遞減。最後勝出為那
一個方案?若將 z案移除,採記點投票勝出者為那一個方案? 
x、y y、x x、x y、y 
10 下列關於官僚行為對預算的影響,何者不符合尼斯坎南模型(Niskanen model)的推論? 
目前預算水準偏離最適支出越遠,官僚可以追求預算擴張目標空間越大 
官僚為使部門預算最大化,傾向把預算水準提高到效率水準之下 
原預算越不足,官僚提出的預算水準會超出效率水準越多 
官僚體系較立法機構有更多訊息,可以充分利用獨占之地位達成預算極大化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