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年公務人員普通考試試題
※注意:可以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代號:
頁次:
-
一、某工廠的一項產品每年需求量為 10,000 單位。該產品是由工廠內部製
造,每次生產的設置成本為 500 元,每單位的年存貨持有成本為 2元。
該產品的生產速率為每年 40,000 單位。請計算:
經濟生產批量(EPQ)為多少單位?(10 分)
每年生產幾次?(5分)
每年的總持有成本與設置成本為多少?(10 分)
二、請說明流程分析中常見的五種動作元素類型(作業、搬運、檢查、暫停、
儲存)及其價值,並自選一個具備複雜服務節點或多角色互動的流程場
景(例如:醫療就診、物流收退貨流程、汽車定保、學校行政申請、飯
店入住流程等),完成以下問題:
流程圖繪製(15 分)
以流程程序圖繪製該流程,其中每種動作元素至少出現一次
圖中須清楚標示流程起點與終點
顯示不同角色(如顧客、前台、技師等)之間的交互流程
流程診斷與瓶頸分析(5分)
找出流程中最主要的兩個瓶頸或效率低落的節點
說明其成因(如等待、重工、資訊不對稱等)
流程改善設計(5分)
提出兩項具體且可行的改善方案(例如:自動化工具導入、資訊整
合、動線重設)
分別說明改善對流程效能或顧客體驗的量化或質化效益
 

代號:
頁次:
-
三、有一工廠每日開工 8小時,生產線每日預期產出 200 件,生產線資料如
下。請完成:
作業先行關係圖。(10 分)
以最多後續作業(most following tasks)優先原則,完成生產線平衡設
計。(15 分)
請詳細說明計算過程。
作業 工時(分鐘) 後續作業
a 0.5 b, c, d
b 1.4 e
c 1.2 e
d 0.7 f
e 0.5 g, j
f 1.0 i
g 0.4 h
h 0.3 k
i 0.5 j
j 0.8 k
k 0.9 m
m 0.3 結束(無)
四、供應鏈中經常出現「長鞭效應(Bullwhip Effect)」現象。
請說明造成長鞭效應的常見原因。(15 分)
許多流行性新產品在上市初期容易發生缺貨情形,請從供應鏈管理與
長鞭效應的觀點,分析其背後的成因與管理對策。(1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