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 司法特考 四等 共同科目 國文 試卷

pdf
271.38 KB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
12
調
調112
考試別
司法人員
巡防人員
民行政人員
類科組
文與測驗
考試時間
小時
座號
使
本科目試題包括作文及測驗兩部分,請妥適分配各題作答時間。
代號:
2
0110
20710
54110
64110
頁次:
4
1
甲、作文部分:(80分)
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申論試卷上,並以藍、黑色鋼筆或原子筆由左至右
橫式作答,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不得於試卷上書寫姓名或座號。
一、短文寫作:(20
人總是傾向於幫助自己認同的人。雖然說生命無分貴賤,然而
無論是捐款還是當志工,總是因為某些人的處境打動了自己、跟自
己涉足的領域有關,或出於某種自己做不到的補償心理。想想,為
什麼當你有餘力的時候,會選擇捐款給流浪動物而非飢餓的孩子?
為什麼去老人中心當志工而不想去假日淨灘?為什麼更願意去了解
受暴婦女而非底層勞工?
許多時候,助人並非出於嘉惠天下蒼生的道德情操,而是個人
生命經驗的折射或偏好。我們心中自有一把尺,用來衡量那些人想
幫,那些人「下次再說」。於是總有一群「不討喜」的人。
不過,「討喜」其實也是一種社會資本。能夠成為一個討喜的
人,通常是因為我們有機會不斷透過人際互動自我修正,同時有資
源連上世界網絡,完成一種社會化的過程――我們知道做什麼會被
討厭、如何打扮才能被接受、該怎麼說話別人才聽得進去、選擇什
麼樣的職業叫做體面、發什麼樣的貼文可以偽裝成功,不過許多人
並沒有這些條件。
——改寫自葉靜倫,博客來 OKAPI 讀生活 2019 711
依據上文,一般人幫助人的原因為何?你曾有幫助人的經驗嗎?是
以何種標準選擇(討喜或不討喜)的呢?請以 350 字為限,說明你
對上文助人標準的看法和自己的經
代號:
2
0110
20710
54110
64110
頁次:
4
2
二、作文:(60
候,菜,椒。
西
DNA
西
乙、測驗部分:(20 代號:1201
1022B
1下列引號中的成語,使用不當的是:
小明對公司的服務熱忱是「眾口鑠金」的
希望上級對此事秉公處理,「毋枉毋縱」
「泥古非今」,不通時變,究非處世之道
經過一番「旁徵博引」,使論點更具說服力
2「單憑第一印象就評斷別人有很多時候只是為了證明自己比對方優秀但輕易的評
斷別人,是一種傲慢,會拉開你和對方的距離,讓人們失去進一步了解對方其他面
向的機會,無論事實是否如你所觀察的,都已經傷害到對方,也傷害了你自己。面
對人際關係,具備同理心,是讓自己的內在可以慢慢熟成的第一步,體認世間沒有
完美的人,何必以『追求完美』對自己和別人苦苦相逼。任由身邊的人在你面前
形畢露,你能看到他們最值得珍惜的一面,也不會因為現出了醜態就把他們封鎖。
這樣,他們好過,你也好過!」
下列選項,何者為本文強調的重點?
看透而不說破,容許人們在我眼中做自己,即使看到缺點,也能為對方著想
天生我材必有用,人各有所長,要跳脫他人的評價,盡情揮灑出自己的生命
經營人際關係,需要洞察細膩、判斷精準,才能在複雜的人事中,運轉自如
在人生舞台上,要成為傳遞快樂溫情的掌聲,不要成為烙印苦痛傷害的噓聲
代號
2
0110
20710
54110
64110
頁次
4
3
3「自己有才華學識德行能力這是個人的事不見得需要別人了解別人不了
解我,不但不會減損我的才學與品德,還會促使我更努力於進德修業。重要的反而
是需擔心自己不了解別人輕時要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怕錯過益友年長時
要提拔正直有為的後輩;若不了解人,難免造成許多錯誤,悔之莫及。」
下列選項,何者與上文意旨最相近?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4「把一株溫室的花朵突然搬到大自然中去它接受驕陽或狂風的考驗假若它還
是依戀過去的一套生活習慣,結果便只有快速枯萎下來;否則就必須放棄之前的嬌
弱,另產生能適應新環境的生存能力,才能欣欣向榮。
根據上文,下列選項不符合文意的是:
轉境不轉心,才能適應一切 隨境遇改變,才有機會生
隨遇而安,既來之,則安之 環境不會改變,但可調整自己
5「事實上所有生命理應都存在著界一片足夠面積的草原只能提供一個獅子家
族的獵捕;一株豐美的山刈葉,也只能給予相當數量的大琉璃紋鳳蝶庇護。偶爾,
生命會以改變基因來挑戰生命之界。我想:只有人類以能力以『智慧』拆除、崩解
這種生命界線吧!我們以工具超越了大地所擬定的契約,當印度宣示第六十億人口
出現時,亦暗喻了這種能力的驕傲與可怖。大地有限,但擁有更高手段、更先進
具的人類族群,還能夠用各種方式擠壓出維持他們高品質生活的利基。於是,即使
你是那個『幸運』的第六十億人,出生於印度的子民,仍然極難與加拿大、歐洲的
子民享有同等的資源。問題是,為何其他人或生命,就必須選擇退縮自己的生命界
線?當多數人認為電力不可或缺時少數人就被迫收下一筆『回饋金』承擔核電廠
的夢魘;當多數人認為一條快速道路可以十五分鐘到淡水,少數人就必須失去午後
在河道旁漫步的悠閒。何況,我們開一條道路、建一座電廠、築一堵水壩,從來沒
有問過蛙、蛇、麋鹿、大琉璃紋鳳蝶的意見。道路、水壩、電廠,並不提供其他
命生活上的便利,但卻帶給他們生命基因中從未教導過如何躲避的災難。生命的界
限,被抓緊利益的人群扭曲成一柄殺人自裁的利劍。」
依據上文,下列選項不符合作者所謂「生命界線」的是
活動空間 天然資源 生存權 存活比例
代號:
2
0110
20710
54110
64110
頁次:
4
4
6承上題,作者認為「生命界線」漸漸消逝的主要原因是
基因改造 自然失衡 人為干 物種突變
7「在瑞士日內瓦個少年因遭逢家變被送到一個雕刻師那裏當學徒師傅對待他
有如奴隸,使他心靈受到創傷,開始偷竊,並把懲罰視為抵銷罪行的方式。在這
的處境中,讀書成了他唯一的慰藉。神遊於書中所描繪的理想或夢幻世界裡,喚起
他內心更高尚的情……他就是哲學家盧梭他說『兒童第一步走向邪惡大抵是
善良的本性被人引入歧途的緣故。』引入歧途的不只是他人的誘惑,還有成人的不
義對待與不當懲罰。他曾設想:如果當初遇到的是好師傅,又會如何?那他很可能
終生只是普通的雕刻師,而不是因對環境與自己人生的不滿,一再地反抗與突破,
終至成為影響整個歐洲,乃至全人類的巨人。」
根據上文,下列選項何者最符合文意?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人性本惡,其善者偽也
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 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8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盤而得其聲,他日
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為日也
日之與鐘籥亦遠矣而眇者不知其異以其未嘗見而求之人道之難見也甚於日
而人之未達也,無以異於眇。達者告之,雖有巧譬善導,亦無以過於盤與燭也。自
盤而之鐘自燭而之籥轉而相之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即其所見而名之
或莫之見而意之,皆求道之過也。(蘇軾〈日喻〉
下列選項,何者最接近眇者的行為?
直情徑行 涉世未深 善自取 管窺蠡測
9人當意氣相得時以身相許若無難事至事變勢窮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
《說苑‧政理
本文的寓意是:
交友之道難矣 世事滄桑多變 輕諾者必寡信 意氣用事失和
10 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禮記‧學記》
此段文字旨在闡述教學應:
持之以恆 學以致用 啟發教 設定目標
類科名稱:
112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司法人員、法務部調查局調查人員、海岸巡防人員、移民行政人
員考試及112年未具擬任職務任用資格者取得法官遴選資格考試
科目名稱:國文(作文與測驗)(試題代號:1201)
測驗式試題標準答案
考試名稱:
執達員、法警(男)、法警(女)、監所管理員(男)、執行員、監所管理員(女)、法
院書記官、海洋巡護科航海組、移民行政
單選題數:10題 單選每題配分:2.00分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第1題
A第2題 第3題 第4題 第5題 第6題 第7題 第8題 第9題 第10題
第11題 第12題 第14題 第15題 第16題 第17題 第18題 第19題 第20題
第21題 第22題 第23題 第24題 第25題 第26題 第27題 第28題 第29題 第30題
第31題 第32題 第33題 第34題 第35題 第36題 第37題 第38題 第39題 第40題
第13題
第41題 第42題 第43題 第44題 第45題 第46題 第47題 第48題 第49題 第50題
第51題 第52題 第53題 第54題 第55題 第56題 第57題 第58題 第59題 第60題
第61題 第62題 第63題 第64題 第65題 第66題 第67題 第68題 第69題 第70題
第71題 第72題 第73題 第74題 第75題 第76題 第77題 第78題 第79題 第80題
第81題 第82題 第83題 第84題 第85題 第86題 第87題 第88題 第89題 第90題
第91題 第92題 第93題 第94題 第95題 第96題 第97題 第98題 第99題 第100題
ABADCCDAC
複選題數: 複選每題配分:
標準答案:
備  註: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