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 司法特考 三等 共同科目 國文(作文、公文與測驗) 試卷

pdf
305.42 KB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
12
調
調112
考試別
司法人員
調查人員
海岸巡防人員
移民行政人員
文與測驗
考試時間
2
小時
座號
使
本科目試題包括作文及測驗兩部分,請妥適分配各題作答時間。
代號
10110
-
11510
40110-41510
50110-50210
63110
-
63510
頁次
4
1
甲、作文部分:(80分)甲、申論題部分:
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申論試卷上,並以藍、黑色鋼筆或原子筆由左至右
橫式作答,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不得於試卷上書寫姓名或座號。
一、短文寫作:(20
國作魯斯MarcelProust1871-1922其巨追憶
年華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1913-1927
所以我們記憶最美好的部分仍在我們身外存在於帶雨點的一絲微風吹
之中存在於一間臥房發黴的味道之中或存在於第一個火苗的氣味之中
凡是我們的頭腦沒有加以思考不屑於加以記憶可是我們自己追尋到了的地
方。這是往日的最後留存,也是最美妙的部分
有時候我們得聽到一首老歌才能想起已經失去的友人或者得
重返小時候長大的地方才能記起童年的時光我們許多的記憶都是
被埋藏起來的要正確的環境才能重新將之鮮活因此普魯斯特認
為,我們部分的記憶存活在我們之外。
實在
人類並非獨立存在的靈魂而是血肉組成有形有體的生物
們把身邊的人放在心裡也把生活環境做如此安排以至於環境也成
了自我的一部分。
文字內容,請要說明普的觀點為何?
請精簡敘說閱讀之後的觀感或啟發。文長不超 350 字。
二、作文:(60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論語述而第七篇
第六章》)
此章可說是《論語》生理想的總綱——開立「志於道」
源在「依於仁」踐在「據於德」表現在「游於藝」通過人文
教化,喚醒主體仁心,並由德行實踐,顯豁人生大道。
《論語是生命的學問學問的生命是純理演繹也不是經
驗歸納而是生命自覺艱苦而興發的理想凡讀聖賢書要在生命直
下的實踐與擔負中,才會有真切的感受與深入的體會。
代號:
10110
-
11510
40110-41510
50110-50210
63110
-
63510
頁次:
4
2
「志」是心之所之「之」「往」的意思也就是人的嚮慕
活著是事實活得很好是價值因此「道是既真實又莊
嚴的人生道路。
「據是固守不失「德」德行也是實踐修養的工夫德行
是人人可走而真實莊嚴的正路過德行的修養因而四通八
就人生的康莊大道
「依是依靠「仁是仁心仁心會呈顯而體現因此人就有
不安而求安的道德以及應該應該的價值自覺而具有普遍性
與必然性。
「游」是優游、涵泳也是「陶冶」的意思「藝」是六藝,就
是人文教化外王的學問也是生活的「藝術化」能夠實現悠然自
得、圓滿的人格。
因此括來說人生的理想在開發人人可走的大道這一大
是通過每一個人德行修養的正路而展開而德行修養的基就在人
人內在本有的仁心發用上仁心發用就落實在人文教化之因此使
得人生大道的莊嚴與德行實踐的工皆在優游自得中呈則此生
命即入圓滿化境。
承上說明的意涵與旨請以人生的四大進路與理想圓滿
為題,作文一篇,闡論己見。
乙、測驗部分:(20 代號:1101
1022B
下列與「杏」相關詞彙的說明,何者敘述錯誤?
「杏眼」是用來形容女子圓大而美的眼睛
「杏壇」相傳為孔子授業講學之地,後泛指授徒講學的所在
「杏花村」出處為杜牧〈清明〉「牧童遙指杏花村」的詩句,寫的是秋天景物
今日言「杏林」指醫界因董奉隱居廬山為人治病不收錢僅要求患者植杏樹
久之,乃蔚然成林
「旅行回來我總問自己這問題看到了什麼?為了看到特地做給旅人看的庸俗而失
望,而生氣,然後嘗試在浮面印象中,萃取背後一些樸質無華的東西,譬如那些
觀光客無關的住宅區,或雄偉大道以外,不引人注意的斑駁邊牆與破落小街。旅人
的眼睛要求新奇,要求戲劇,要求娛樂,那些日常生活裡所沒有的種種。而我要求
來自真實的感動。我要歷史,要生命承受時間的重量和力量,要視覺和超越視覺的
美感,然後我要在所有的拔起和跌落、蒼涼和輝煌中啞口無言——不再是旅人,而
是進入了時間,成為那個地方的一部分。」
根據上文,下列敘述何者最符合作者的旨趣?
旅人對於庸俗的行程內容,感到啞口無言
旅行時,不該看那些無關的住宅區或是雄偉的大道
旅人透過對時空真實的感動,而成為那個地方的一部分
旅人的眼睛,若不能看到新奇且具戲劇性的種種,就會感到失望
代號
10110
-
11510
40110-41510
50110-50210
63110
-
63510
頁次
4
3
「一個仁人君子不會以自己的好惡對他人妄貼標籤雖有所仍然看清他的弱點
雖有所憎,仍能看出他的美好層面。」
下列選項,最能呼應作者主張的是: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美國的民主發源於清教徒傳統不過民主制度建立以後也就逐漸一步一步發展成
獨立於清教徒傳統之外的東西。清教徒傳統是一項歷史的偶然,並不必然要在清教
徒的社會中,才能產生民主。民主和其他制度很不一樣的地方,就在它是所有人類
設計出來的政治制度中,最具自我修正能力的。民主在美國不斷持續擴大其範圍,
每擴大一次,就進行一次民主內部機制的調整。從開放黑奴與婦女的投票限制,接
著財產限制身分限制血統限制性別限制乃至年齡限制不斷被打破放寬
每打破一項限制,美國的政治制度就必須處理原先創設時沒有想到的問題,並且進
行調整,但是美國民主又有穩固的一貫性,其核心精神在於平等,在信仰上帝的平
等中實現公民自由。」
根據上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美國的民主制度建立在以自由為核心基礎,遵從上帝給予的可以悔改、救贖的自
由,而非為所欲為的自由
民主制度在美國不斷地調整修正,從初期的內閣制改成總統制,這是只有在清教
徒的社會中才能夠完成的
美國最初就採用直接民主的投票方式,各項選舉每個人都有直接的投票權,不受
性別、血統、財產等等限制
美國的民主制度雖發源於清教徒傳統,但始終能基於平等的核心精神,不斷突破
過去的限制,解決現實問題
「你方才叫我吃燕窩粥的話雖然燕窩易得但只我因身子不好了年犯了這病
也沒什麼要緊的去處;請大夫、熬藥、人蔘、肉桂,已經鬧了個天翻地覆了,這會
子我又興出新文來,熬什麼燕窩粥,老太太、太太、鳳姐姐,這三個人便沒話說,
那些底下老婆丫頭們,未免嫌我太多事了。你看這裡這些人,因見老太太多疼了寶
玉和鳳姐姐兩個,他們尚虎視眈眈,背地裡言三語四的,何況於我!況我又不是正
經主子,原是無依無靠投奔了來的,他們已經多嫌著我呢;如今我還不知進退,何
苦叫他們咒我?」《紅樓夢》
上文是林黛玉婉謝薛寶釵提議的話,沒有提及那個方面
病況無大礙,無須驚怪 已添人麻煩,豈能多事
向來受偏愛,恐惹妒意 周遭閒話多,心懷憂懼
己卯上元余在儋耳有老書生數人來過「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
然從之。步城西,入僧舍,歷小巷,民夷雜揉,屠酤紛然。歸舍已三鼓矣。舍中
關熟寢,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為得失?問先生何笑,蓋自笑也,然亦笑韓退
釣魚無得,更欲遠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魚也。 蘇軾《東坡志林.記遊》
有關蘇軾此次夜遊,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發生在中秋月圓的晚上 婉拒友人相邀一人獨行
途經小巷,出入分子複雜 夜半遊歸,舍中人已熟睡
代號:
10110
-
11510
40110-41510
50110-50210
63110
-
63510
頁次:
4
4
承上題,作者夜遊歸舍後,放杖而笑的主要原因是:
僻居儋耳,得以擺脫權力鬥爭而舒坦
月夜閒遊,得以盡賞城中勝景而心怡
自解自適,對人生境遇恍然有所領悟
崇仰讚嘆,對古人積極求用感佩認同
「在現代個人的信念唯有在公共的論述裡方克證明自己的理據與價值因為在公
共論述裡,信念才會面對與自己一樣具有主觀確定性的異己信念,才會受到認知與
道德兩方面的考驗也只有承認異己與自己一樣擁有道德信心,才能迫使責任意識
成為抉擇時的有效拘束。……現代性的倫理,就是對於這樣一個批判性的烏托邦的
認定。」
根據上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在公共論述中,具有理想的個人信念,都應該成為社會主導的力量
異己信念如果跟主流社會價值觀或意識型態不同,暫時擱置不論有其合理性
批判性的烏托邦可能會導致眾聲喧嘩的虛無結果,因此也需要再被檢討和反思
倫理尊重應接受認開論述與
「這個世界滿具各種看得見看不見的頻繁移動許多物種因為粗勇強健速在各地
伺機生長、土生歸化;這聽來,臺灣的移民社會與多元交融的文化,豈不亦像極
生態世界的交錯繁沓。」
根據上文,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臺灣土地的外來物種粗勇強健,如同移民克服多重困難後才能生存
臺灣因移民文化多元,生活方式各不相同,而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
臺灣的移民社會多元交融,如同自然物種因移動所形成的豐富生態
臺灣社會的外來移民十分多元,反映了自然界適者生存的演化原理
「從大約三萬年前狗被馴化之時人類已開始形塑其他動物的肢體到今天農業的工
業化、新物種的引進,以及城市化、環境污染和氣候變化等綜合作用,對地球物
正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人類影響下的微觀演化並非達爾文提出的自然選擇演化
動物體內一種內在的基因組,使個體動物能以最佳適應性的身體計畫和行為模式面
對新的機遇和壓力從而在短短幾代的時間內發生演化。著名的例子就是英國胡椒
蛾的基因突變。英國工業革命時胡椒蛾的顏色,為適應大量煙囪冒出的黑色煤煙和
空氣污染 1819 年左右從白色變成了黑色不過對於較大較複雜的生物演化
所需時間漫長,這使得許多動物無法迅速適應人類主宰的環境。當今地球物種滅絕
的速度比史前時代要快了 1000 倍。」
根據上文,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物種的生態因為人類環境干擾,正在減少物種演化的機率
史前時代地球生物基因突變較當代快,故物種毀滅較緩慢
胡椒蛾的黑化案例證明了生物為適應環境的基因演化過程
較大較複雜的生物演化緩慢不會因人類干擾導致滅絕危機
類科名稱:
112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司法人員、法務部調查局調查人員、海岸巡防人員、移民行政人
員考試及112年未具擬任職務任用資格者取得法官遴選資格考試
科目名稱:國文(作文與測驗)(試題代號:1101)
測驗式試題標準答案
考試名稱:
行政執行官、觀護人(選試社會工作概論)、司法事務官法律事務組、公證人、司法事務官財經事務組、監獄官(男)、監獄官(女)、鑑識人員、觀護人(選試少年事件處理法)、檢察事務官營繕工程組、檢察事
務官財經實務組、公職法醫師、檢察事務官偵查實務組、檢察事務官電子資訊組、心理輔導員、調查工作組(選試俄文)、調查工作組(選試日文)、電子科學組、營繕工程組、調查工作組(選試英文)、調查工作
組(選試法文)、法律實務組、財經實務組、調查工作組(選試阿拉伯文)、調查工作組(選試西班牙文)、化學鑑識組、調查工作組(選試韓文)、調查工作組(選試德文)、資訊科學組、醫學鑑識組、海洋巡護
科航海組、海巡行政、移民行政(選試越南文)、移民行政(選試英文)、移民行政(選試韓文)、移民行政(選試泰文)、移民行政(選試印尼文)
單選題數:10題 單選每題配分:2.00分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第1題
C第2題 第3題 第4題 第5題 第6題 第7題 第8題 第9題 第10題
第11題 第12題 第14題 第15題 第16題 第17題 第18題 第19題 第20題
第21題 第22題 第23題 第24題 第25題 第26題 第27題 第28題 第29題 第30題
第31題 第32題 第33題 第34題 第35題 第36題 第37題 第38題 第39題 第40題
第13題
第41題 第42題 第43題 第44題 第45題 第46題 第47題 第48題 第49題 第50題
第51題 第52題 第53題 第54題 第55題 第56題 第57題 第58題 第59題 第60題
第61題 第62題 第63題 第64題 第65題 第66題 第67題 第68題 第69題 第70題
第71題 第72題 第73題 第74題 第75題 第76題 第77題 第78題 第79題 第80題
第81題 第82題 第83題 第84題 第85題 第86題 第87題 第88題 第89題 第90題
第91題 第92題 第93題 第94題 第95題 第96題 第97題 第98題 第99題 第100題
CADCDCDCC
複選題數: 複選每題配分:
標準答案:
備  註: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