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和美高中附設國中 九年級 108 上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二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739.99 KB
頁數
4
作者
Psalm ch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5-10-31,离现在 0 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國三史 2-1
彰化縣立和美高中國中 108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段考 歷史科三年級試卷
█本試卷共 2頁。 班級: 座號: 姓名:
█單選題:(40 題,1~20 題,每題 2分,21~40 題,每題 3分,滿分 100 )
注意:請仔細閱讀題目及所有選項,並選出一個最適切的答案直接將答案畫記在卡片上,寫完請詳細檢查
1.下列哪項文物最能讓我們了解伊斯蘭文明燦爛的文化與
繁榮景象 (A)十日談 (B)十四行詩 (C)九十五條論綱 (D)
一千零一夜。
2.中古西歐,有位歷史大人物,在擔任君王期間,以今日
法國為基礎建立帝國、頒行制度化政策,推廣基督
化、藝術,因而以日耳曼人的血統被承認為「羅馬人的
皇帝」請問上面文字中的「歷史大人物」是指何人?
(A) (B) (C) (D)
尼。
3.美洲本有高度的文明成就,哪些是因歐洲人的來臨而遭
受摧毀馬雅文明 阿茲提克文明 印加文明
耳曼文明 (A)甲乙丙 (B)乙丙 (C)甲丙丁(D)甲乙丙丁。
4.有一段文獻記載:「主教們聚集於聖索菲亞大教堂,向
皇帝提交該區主教的候選人名單皇帝可從名單中挑選
或另外指派他人擔任而後再根據『上帝和皇帝的旨意』
宣布新的首都主教。」上述情況最可能發生在下列哪一
帝國? (A)塞爾柱土耳其帝國 (B)鄂圖曼土耳其帝國
(C)神聖羅馬帝國 (D)拜占庭帝國。
5.品旭到某座城市旅遊,導遊介紹說:「這座城市在西元
810 世紀相當繁榮,除了有富麗堂皇的宮殿外,又有
眾多伊斯蘭教建築風格的寺院。」根據上述的內容,請
您判斷品旭最有可能是到下列哪一座城市旅遊? (A)
格達 (B)伊斯坦堡 (C)羅馬 (D)倫敦。
6.參考下圖,佳怡畢業後想到乙區留學,事前想要了解該
國的歷史發展,請問,下列哪些資料是他必須留意的相
關訊息? 汪達爾王國 查理曼帝國
(A) (B) (C)甲丙
(D)乙丙。
7.根據史家記載,中世紀歐洲早期,歐洲到處都是戰亂
蠻荒,十分危險。所以,獨自在外流浪會被視為一種瘋
狂的行為。當時人民為了自保,都會尋求外力保護,逐
漸形成終其一生都生活在同一區域,並以農耕為主要生
產活動的情形請問這應是下列何項制度特色的描述?
(A)王權國家 (B) (C) (D)中央集
權。
8.下列歐洲自中世紀到近代曾經歷的一連串事件,請按發
展先後順序排列 地理大發現 宗教改革 日耳
大遷徙 文藝復興 伊斯蘭文明興起 商業復甦
市興起 (A)丙戊己丁甲乙 (B)戊丙丁甲乙己 (C)丙己丁戊
乙甲 (D)己丙丁甲乙戊。
9.美洲的玉米、番薯、馬鈴薯,輾轉傳入中國,舒緩糧食
不足的問題請問這些作物傳到中國最早大概是在 (A)
唐代中葉 (B)兩宋之際 (C)明代中葉 (D)清末。
10.勝凱和他的朋友正在討論有關中世紀歐洲城市興起後
改變下列何人的說法正確 (A)詠佳「莊園經濟促成
商業繁榮 (B)厚任「後期興起的城市最初主要分
布於大西洋沿岸」 (C)于華「當時城市的興起與商業復
甦有關。(D)品龍:「因地理大發現促成中世紀歐洲城
市興起。」。
11.以下何者符合歐亞非中古時代的敘述? (A)阿拉伯
斯蘭教的興起得以統一與擴張 (B)西歐與東方的拜占庭
皆因兩地的商業繁榮而來往頻繁 (C)君士坦丁立志恢復
「古羅馬光榮」 (D)東哥德人在伊比利半島建立日耳曼
人政權。
12.
傳播方向示意圖下列何者最
足以呈現該史事的內涵?
(A)研究希臘調
人存在的價值 (B)路德教派
改革,主張因信得救 (C)
外探險風潮興起開始大航海
時代 (D)人興
起,勢力橫掃歐洲。
13.地理大發現時期迅速在中南
美洲取得大量土地與金、銀成為歐洲最富強的國家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蘭 (D)英國。
14.下列造成基督教第二次分裂的原因,哪一項敘較為恰
? (A)教會內部腐敗,買賣教職使教士素質低落(B)宗教
戰爭的出現導致新教與舊教的決裂 (C)政教分離漸為政
教合一取代引發反彈 (D)封建制度瓦解教會覬覦國君
的權力與財富。
15.姿羽到英國參觀倫敦塔,導覽員指著一個小門說:「
利八世離婚後,便將寶琳從小門接進來,並對她發誓
將愛她直到她生命終結。」姿羽突然想到:羅馬教禁
止離婚那亨利八世為什麼可以離婚? (A)他脫離羅馬
公教另創英國國教派 (B)羅馬教宗力挺 (C)他脫離羅
馬公教、另創天主教派 (D)他脫離羅馬公教、加入路德
教派。
16.閱讀一本書籍,書中提到:「法國偏遠地區一個小村
的少女,帶領法軍對抗敵軍,但她後來被俘,以女巫罪
名而遭處死臨死前仍高呼『耶穌、耶穌』,聞者無不
深受感動直至 1920 此位為國殉身的少女被列為聖
女,受到萬千民眾景仰。」關於少女所參與的戰爭,下
列敘述何者正確 (A)起因是兩國宗教信仰不同
(B)使得西歐封建制度再加強,戰爭期間兩國境內
封建貴族的勢力大為提升 (C)交戰兩國從此解除封建
關係,各自發展 (D)影響了近代西班牙的誕生。
17.平時喜歡讀書的婷芳,在文藝復興作家群像這本書裡,
最不可能找到哪位人物的相關介紹(A)塞凡提斯 (B)
伽丘 (C)拉斐爾 (D)但丁。
18.宗教改革開始是在西元 (A)七世紀 (B)十世紀 (C)十五
世紀 (D)十六世紀。
19.東方的中國對中古西方文明的發展的關係與影響,以
何者為真 阿拉伯人透過十字軍東征學習到中國的
造紙術 中國火藥的西傳間接促進了中古封建制度的
國三史 2-2
瓦解 北匈奴在西漢時被擊潰輾轉遷徙到歐洲引發
日耳曼大遷移 中國的活字印刷術傳到西方促進了文
藝復興的誕生。(A)甲乙 (B)丙丁 (C)乙丙 (D)乙丁。
國三史 2-3
20.因為商業利益與宗教熱忱的動機,歐洲國家從事海外拓
殖活動西元 17 世紀時曾經佔領過臺灣並在台宣教
據來台先後分別是? (A)傳播天主教的西班牙傳播基
督教荷蘭 (B)傳播天主教荷蘭西
(C)傳播基督教的西班牙天主教的荷蘭 (D)傳播基督教
的荷蘭、天主教的西班牙。
21.歷史課時,同學討論有關阿拉伯人的文化,請問,共
幾位同學的說法是正確的?銜銜:「天方夜譚是以首
巴比倫為背景的故事集。秀秀:「他們鼓勵人們
學習新知識獎勵學術丞丞「阿拉伯人將支票、
股份公司組織等商業技術傳入歐洲。」沛沛中國
的火藥經由他們傳入歐洲。」
(A)
一位
(B)
二位
(C)
三位
(D)
位。
22.現今土耳其有一古蹟「建築物外表看起來像清真寺建
築,旁邊四座伊斯蘭高塔是後來的統治者加上去的;
巨大的圓頂令人印象深刻,內部有精緻耀眼的馬賽克鑲
嵌圖飾,多以聖經故事為題材。」請問:下列敘述何者
正確 (A)此古蹟為古羅馬帝國建築藝術之經典 (B)
此古蹟應是巴黎聖母院 (C)教堂內部以《聖經》故事為
裝飾是因該地曾信奉希臘正教之故 (D)加上四座高塔
的應是塞爾柱土耳其人。
23.關於查理曼查士丁尼大帝等有為的君主兩人的比較
下列敘述(A)任內致力於基督教的推
廣、拉丁文的使用 (B)兩人去世後帝國均面臨分裂的局
(C)兩人在位時期均為該國疆域最廣的時期 (D)
士丁尼編有法典,成為後世歐洲各國法律的基礎。
24.小說唐吉訶德描述原來只是地方上的一位窮鄉紳,由
對時下流行的騎士小說瘋狂沉迷,夢想成為一名遊俠騎
士。請問下列關於唐吉想要成為的身份,敘述
正確? 拜占庭帝國獨特職業 為中世紀歐洲
作戰主力 有貴身分 戰爭發生時打仗,閒暇時種
虔信基督教 (A)甲乙丙 (B)丙戊 (C)丙丁戊 (D)
乙丁戊。
25.承上題,有關這本書的資料,其中哪一項是錯誤的?
(A) 這是著名的方言文學作品 (B)作者使用西班牙
書寫 (C)這是佩托拉作品 (D)這是文藝復興時
的作品。
26.去年暑假,韋彤與家人參加「西亞歐洲行」旅行,回
來之後沖洗照片赫然發現一張不可能拍到的靈異照片
這張照片的景象很有可能是 (A)佛羅倫斯「塞凡提斯故
居」前拍照留念 (B)葡萄牙里斯本「達伽馬紀念博物
館」門口比 Ya (C)伊斯坦堡聖索菲亞大教堂前拍照
留念 (D)義大利比薩大教堂前拍攝全家福。
27.下列有關伊比利半島史的敘述,何者正確 (A)
東羅馬帝國的領土 (B)主要是喀爾文教派分布區
(C)曾經被土耳其人占領 (D)曾經被西哥德人占領。
28.七世紀以後,拜占庭帝國力抗『外族』的入侵,成為基
督教世界與西歐地區的屏障,也是東西交流的孔道,但
最後被一支勢力擊敗了請問『外族』是指 波斯人
日耳曼人 印度人 阿拉伯人 土耳其人其中的哪
些?(A)甲丁戊 (B)乙丁戊 (C)甲丙戊 (D)乙丙丁。
29.哥倫布向西遠洋探險首先到達的地方是(A)東印度群島
(B)印度半島西岸 (C)西印度群島 (D)菲律賓
30.電影「宗教改革」上映後,由於情節安排得宜及符合歷
史事實,票房屢屢創下新高。請問:在該電影中,民眾
較有可能看到哪些符合電影時代的情節? 基督教第一
次大分裂 新教派中最著名的是利瑪竇所屬耶穌會
此事件後,學者擺脫了宗教束縛,開始展開文藝復興運
因為各派強調博愛,所以減少戰爭的爆發 教皇
誓言,捍衛的婚姻自主權 (A)甲丙 (B)甲乙
(C)乙丙丁 (D)以上皆非。
31.為了多瞭解文藝復興的內涵,乘坐時光機來到文藝
復興時期的歐洲國家。走著走著,看到前面有個人背影
很像書籍圖畫中的莎士比亞,便 使用了莎士比亞的母語,
出聲叫住他。請問楨弘哪個稱謂最「無法」引起
莎士比亞的回頭注意和答腔 (A)嘿!大劇作家 (B)
好啊!哈姆雷特的作者 (C)大思想家!你的君王論真是
讓我甘拜下風! (D)用英文叫他的名字。
32.右圖為歐洲史上某時期社會
的主要階層及其職責,以下
當時的時代現況描述是哪幾
農民可以自由遷往想
要居住的城堡 受到基督新
路德教派影響,無論身份
要去教堂作禮 經濟上自
給自足 蒙古西征促成這
的結構被打破 (A)
(B)乙丙 (C)丙丁 (D)甲乙丁。
參考右地圖,回答以下問題:
33.是西元九
世紀的歐洲他常
常隨父母親到清真
寺去朝拜請問
歐洲
的哪個地方? (A)
(B) (C)
(D)丁。
34.地理大發現時代,首先展開尋找新航路的國家,位於何
處?(A) (B) (C) (D)丁。
35.十字軍東征發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位於何處的基督聖地
被異教徒佔領?(A) (B) (C) (D)己。
36.近代歐洲宗教改革首先發難之地?(A) (B) (C)
(D)丁。
十五世紀地理大發現揭開了海權時代的序幕,激起
人海外殖
民的熱潮,影響深遠。下圖有甲、乙、丙、丁、戊、己、庚
區。請依照圖中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37.葡萄牙人發現的新航路,主要是經由圖中哪一區的南端
而到達東方? (A)丙區 (B)己區 (C)辛區 (D)向北歐航行。
38.麥哲倫率隊向西航行,繞過圖中哪一區南端到達亞洲,
返回西班牙? (A)下船穿越甲區 (B)丙區 (C)己區 (D)
區。
39.麥哲倫率領的西班牙船隊,雖然完成繞行地球一周,
麥哲倫卻已早在哪個地方喪生?
(A)
(B)
(C)
(D)
辛。
國三史 2-4
40.由上述航海家們的遠航貢獻,促歐洲歷史重心的轉
至哪區? (A)地中海地區 (B)太平洋地區 (C)印度洋地區
(D)大西洋地區。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