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立和美高中國中部 108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段考 歷史科三年級試卷
█本試卷共 2頁。 班級: 座號: 姓名:
█單選題:(共40 題,1~20 題,每題 2分,21~40 題,每題 3分,滿分 100 分)
█注意:請仔細閱讀題目及所有選項,並選出一個最適切的答案直接將答案畫記在卡片上,寫完請詳細檢查
1.下列哪項文物最能讓我們了解伊斯蘭文明燦爛的文化與
繁榮景象 (A)十日談 (B)十四行詩 (C)九十五條論綱 (D)
一千零一夜。
2.中古西歐,有位歷史大人物,在擔任君王期間,以今日
法國為基礎建立帝國、頒行制度化政策,推廣基督教文
化、藝術,因而以日耳曼人的血統被承認為「羅馬人的
皇帝」。請問:上面文字中的「歷史大人物」是指何人?
(A)查理曼 (B)君士坦丁 (C)鄂圖一世 (D)查士丁
尼。
3.美洲本有高度的文明成就,哪些是因歐洲人的來臨而遭
受摧毀。甲馬雅文明 乙阿茲提克文明 丙印加文明 丁日
耳曼文明 (A)甲乙丙 (B)乙丙 (C)甲丙丁(D)甲乙丙丁。
4.有一段文獻記載:「主教們聚集於聖索菲亞大教堂,向
皇帝提交該區主教的候選人名單。皇帝可從名單中挑選,
或另外指派他人擔任,而後再根據『上帝和皇帝的旨意』
宣布新的首都主教。」上述情況最可能發生在下列哪一
帝國? (A)塞爾柱土耳其帝國 (B)鄂圖曼土耳其帝國
(C)神聖羅馬帝國 (D)拜占庭帝國。
5.品旭到某座城市旅遊,導遊介紹說:「這座城市在西元
8到10 世紀相當繁榮,除了有富麗堂皇的宮殿外,又有
眾多伊斯蘭教建築風格的寺院。」根據上述的內容,請
您判斷品旭最有可能是到下列哪一座城市旅遊? (A)巴
格達 (B)伊斯坦堡 (C)羅馬 (D)倫敦。
6.參考下圖,佳怡畢業後想到乙區留學,事前想要了解該
國的歷史發展,請問,下列哪些資料是他必須留意的相
關訊息? 甲汪達爾王國 乙查理曼帝國 丙法蘭克王國
丁東正教文化的特色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 (C)甲丙
(D)乙丙。
7.根據史家記載,中世紀歐洲早期,歐洲到處都是戰亂與
蠻荒,十分危險。所以,獨自在外流浪會被視為一種瘋
狂的行為。當時人民為了自保,都會尋求外力保護,逐
漸形成終其一生都生活在同一區域,並以農耕為主要生
產活動的情形。請問:這應是下列何項制度特色的描述?
(A)王權國家 (B)莊園制度 (C)合股開墾 (D)中央集
權。
8.下列歐洲自中世紀到近代曾經歷的一連串事件,請按發
展先後順序排列。 甲地理大發現 乙宗教改革 丙日耳曼
大遷徙 丁文藝復興 戊伊斯蘭文明興起 己商業復甦,城
市興起 (A)丙戊己丁甲乙 (B)戊丙丁甲乙己 (C)丙己丁戊
乙甲 (D)己丙丁甲乙戊。
9.美洲的玉米、番薯、馬鈴薯,輾轉傳入中國,舒緩糧食
不足的問題。請問,這些作物,傳到中國最早大概是在 (A)
唐代中葉 (B)兩宋之際 (C)明代中葉 (D)清末。
10.勝凱和他的朋友正在討論有關中世紀歐洲城市興起後的
改變,下列何人的說法正確? (A)詠佳:「莊園經濟促成
商業繁榮。」 (B)厚任:「後期興起的城市,最初主要分
布於大西洋沿岸」 (C)于華:「當時城市的興起與商業復
甦有關。」(D)品龍:「因地理大發現促成中世紀歐洲城
市興起。」。
11.以下何者符合歐亞非中古時代的敘述? (A)阿拉伯因伊
斯蘭教的興起得以統一與擴張 (B)西歐與東方的拜占庭,
皆因兩地的商業繁榮而來往頻繁 (C)君士坦丁立志恢復
「古羅馬光榮」 (D)東哥德人在伊比利半島,建立日耳曼
人政權。
12.右圖是某史事的起源地區與
傳播方向示意圖,下列何者最
足以呈現該史事的內涵?
(A)研究希臘古典文獻,強調
人存在的價值 (B)路德教派
改革,主張因信得救 (C)海
外探險風潮興起,開始大航海
時代 (D)塞爾柱土耳其人興
起,勢力橫掃歐洲。
13.地理大發現時期,迅速在中南
美洲取得大量土地與金、銀,並成為歐洲最富強的國家
是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蘭 (D)英國。
14.下列造成基督教第二次分裂的原因,哪一項敘述較為恰
當? (A)教會內部腐敗,買賣教職使教士素質低落(B)宗教
戰爭的出現,導致新教與舊教的決裂 (C)政教分離漸為政
教合一取代,引發反彈 (D)封建制度瓦解,教會覬覦國君
的權力與財富。
15.姿羽到英國參觀倫敦塔,導覽員指著一個小門說:「亨
利八世離婚後,便將安寶琳從小門接進來,並對她發誓
將愛她直到她生命終結。」姿羽突然想到:羅馬公教禁
止離婚,那亨利八世為什麼可以離婚? (A)他脫離羅馬
公教、另創英國國教派 (B)羅馬教宗力挺 (C)他脫離羅
馬公教、另創天主教派 (D)他脫離羅馬公教、加入路德
教派。
16.閱讀一本書籍,書中提到:「法國偏遠地區一個小村落
的少女,帶領法軍對抗敵軍,但她後來被俘,以女巫罪
名而遭處死,臨死前仍高呼『耶穌、耶穌』,聞者無不
深受感動。直至 1920 年,此位為國殉身的少女被列為聖
女,受到萬千民眾景仰。」關於少女所參與的戰爭,下
列敘述何者正確? (A)起因是英、法兩國宗教信仰不同
(B)使得西歐封建制度再加強,戰爭期間英、法兩國境內
封建貴族的勢力大為提升 (C)交戰兩國從此解除封建
關係,各自發展 (D)影響了近代西班牙的誕生。
17.平時喜歡讀書的婷芳,在文藝復興作家群像這本書裡,
最不可能找到哪位人物的相關介紹?(A)塞凡提斯 (B)薄
伽丘 (C)拉斐爾 (D)但丁。
18.宗教改革開始是在西元 (A)七世紀 (B)十世紀 (C)十五
世紀 (D)十六世紀。
19.東方的中國對中古西方文明的發展的關係與影響,以下
何者為真? 甲阿拉伯人透過十字軍東征,學習到中國的
造紙術 乙中國火藥的西傳,間接促進了中古封建制度的